便利蜂突圍 好鄰居放開加盟,北京便利店格局要變

2020-12-12 時代財經

9月25日,北京老牌便利店「好鄰居」舉辦首次加盟大會,預計將門店的加盟比例由30%逐步提升至80%,加快擴張速度。

同日,便利蜂召開2020年策略供應夥伴交流會,宣布其在全國門店數量突破1000家,預計未來三年將開店10000家。

與好鄰居一樣,北京也是便利蜂的大本營,不過,北京的便利店飽和度一直落後於上海、廣州、深圳,2018年多個便利店品牌更是在北京宣布停業,此番好鄰居的蓄勢待發和便利蜂的突圍,是否將引發北京便利店格局的新變化?

好鄰居急了?

混雜在北京老式居民樓的蒼蠅小館和修車鋪中間,總能看到一家紅色招牌的便利店,負責收銀的一般是上了年紀的大媽大叔,店面不大,但物種齊全。

這家便利店就是好鄰居。2001年,好鄰居在北京開出首家門店。好鄰居早期的店面都不大,主要在80-100平方米之間,不過,也得益於這種「選址不嫌小」的策略,好鄰居反而深入大街小巷,得到較快擴張。

好鄰居本是隸屬於北京港佳好鄰居連鎖便利店有限責任公司的品牌,2012年12月,控股的港資企業中國金融投資管理(H.K. 00605)作價1億元將好鄰居72%的股份出售給摩根史坦利。2017年10月,好鄰居再次易主,綠城與鮮生活、安鮮達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China CVS與摩根史坦利籤署交易協議,以8400萬美元全資收購好鄰居。

除了紅色招牌的店型,好鄰居還開設了社區全渠道會員店——綠標店,今年6月,綠標店實行改造,擴大門店營業面積,引入生鮮商品。

自開店以來,好鄰居門店數量在北京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根據其最新公開的數據,好鄰居在北京開設的門店數量逾300家,不過與其它城市的連鎖便利店相比,它的擴張速度並不算快。

圖片來源:unsplash

9月25日,好鄰居舉辦首次加盟大會,宣布將加盟的比例由現在的30%提高到80%,同時放寬加盟條件,僅需2萬元(3年)加盟費和2萬元保證金即可加盟,加盟方還可自主經營部分特需商品品類。好鄰居預計在2020年底將新開加盟門店約200家。

著名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諮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告訴時代財經,好鄰居現在放開加盟的主要原因是便利店的競爭在加劇,市場空間非常巨大。對於便利店而言,加盟和直營沒有本質的區別,只要管控好,在市場上的效果都是一樣的。

就在好鄰居啟動加速裝置的同時,創立31個月的便利蜂宣布在全國開下1000家門店。其中,根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在北京開下461家門店,從門店數量的角度來看,未滿3歲的便利蜂已經把18歲的好鄰居甩在了身後。

便利蜂再次提速

與好鄰居的運營模式不同,便利蜂採用的是直營模式。直營模式重資產,不利於迅速擴張,便利蜂選擇這種模式則是對「數位化管理」的自信。

便利蜂標準大小的店鋪通常只有一個店員,店員的主要職責是加工油炸食品和副食,而顧客結帳則交由自助收銀機負責。自助結算只是便利蜂「數位化」的一個方面,在門店選址、商品陳列及銷售、貨物訂購和管理、後臺運營以及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便利蜂也實現了數位化管理。

便利蜂表示,通過全鏈路數位化,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便利店日常經營決策中人的不確定因素,實現「系統管店」,由此實現門店的快速擴張。

圖片來源:unsplash

創辦便利蜂的是去哪兒網的創始人莊辰超,2015年10月,攜程宣布與去哪兒合併,莊辰超隨後離職,他把目光轉向了便利店,在他看來,「這個產業是完全可以被算法驅動的,而在中國根本沒有做到的。」

除了數位化管理外,便利蜂還有很多新鮮的嘗試,今年9月初,便利蜂推出桂花糕、貴州白酒、麻辣火鍋等「奇葩」口味的咖啡,上線後就引發熱議。此外,便利蜂還推出列印、洗衣等增殖服務,上線「蜂超市」,挖掘線上增量。

資深零售業觀察人士、靈獸傳媒創始人陳嶽峰告訴時代財經,便利蜂在商品經營上有很紮實的基礎,成長非常快,不過,零售業利潤微薄,便利蜂前期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去開拓市場,未來如何盈利將是一個問題,並且,隨著開店速度的加快,便利蜂的人力、資金、商品供應儲備都將面臨著更高的挑戰。

目前,便利蜂的門店在全國範圍內開出1000家店,主要分布於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等8個城市,未來將繼續加速全國開店步伐,預計未來三年將開出10000萬家門店。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新零售商業分析師雲陽子告訴時代財經,便利蜂創立之初就是要重新定義便利店。作為一種新型業態,便利蜂更強調數量,傳統便利店更強調單店盈利,打法不一樣。

按照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統計數據,便利蜂的開店總數已經擠進了全國21強,而在北京,便利蜂的門店數量更是遙遙領先同行。

難啃的骨頭

與便利蜂的攻城掠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系便利店三巨頭在北京顯得十分低調。2004年4月,北京首家全球連鎖品牌便利店7-11開業,如今15年過去了,7-11在京的便利店也只有280多家。而2012年進入北京市場的全家便利店只有50多家門店。2013年進入北京的羅森便利店只有100多家門店。

與東莞、深圳、廣州、上海等南方城市相比,北京便利店的飽和度遠遠落後。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報告,2018年,東莞每944人擁有一家便利店,便利店飽和度位列全國第一;深圳則是2158人擁有一家便利店;廣州的這一數字為3005;上海則為3192;北京則是每9864個人擁有1家便利店。

不少便利店都在北京遭遇了滑鐵盧。受資金鍊斷裂影響,曾佔據北京市場份額第一的全時便利店於2018年11月關閉近90家門店,剩餘門店被北京山海藍圖商業有限公司收購,改名為「OurHours全時便利店」;2018年8月,在京開店168家的鄰裡便利店突然宣布停業,同年9月,131便利店停業。

在問答社區「知乎」上,「北京的24小時便利店為什麼比上海少很多」曾經引發網友熱議,其中最高「贊」的回答指出,受北京所處的緯度以及建築設計和城市規劃影響,北京的便利店營業時間短,輻射範圍小,盈利較難。

圖片來源:pixabay

便利店的飽和度較低也意味著北京的市場空間巨大。《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報告顯示,一線城市上海、廣州、深圳的便利店市場發展已趨於飽和,開店難度在不斷增加。一方面開店的成本在不斷增加,另一面門店資源也面臨著來自同業和異業競爭對手的爭奪,門店資源的稀缺在不斷擠壓便利店的發展空間。不過,一線城市中,北京仍然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增長率達到30.2%,位列全國第三。

為了推動北京便利店的發展,2018年10月,北京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促進便利店發展的若干措施》,計劃用三年左右時間,使全市連鎖便利店門店數量達到6000家以上,實現每個社區有2個連鎖便利店的目標。

在政策利好的情況下,便利蜂率先在北京開出461家門店,好鄰居通過放開加盟加速擴張,北京便利店加速發展的態勢明顯。不過,在陳嶽峰看來,開店數量只是一個方面,信息、IT技術、供應鏈、商品的投放和研發以及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才是考驗門店能否長期維繫下去的重點,而這些能力,目前國內便利店都是比較欠缺的。

與此同時,多位零售業專家告訴時代財經,由於氣候、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習慣的不同,北京便利店的存量市場空間巨大,但是未來在北京發展的便利店能否順利進一步拓展和盈利,仍有待時間驗證。

相關焦點

  • 在「便利店的荒漠」,便利蜂宣布盈利了
    不過,就在這個「便利店的荒漠」,便利蜂宣布它的門店已經盈利了。今天有消息稱便利蜂完成新一輪融資,便利蜂方面在回復媒體消息時提到,便利蜂北京門店去年已經實現盈利。放下融資消息,我們可以先看看盈利這件事。截至發稿時,便利蜂在北京的門店總數超過500家 ,全國門店的總數超過1500家 ,加上好鄰居便利店的300多家門店,以及全家、羅森、711的北京門店,包括停止讓你薅羊毛的北京全時維持營運的上百家門店,知名品牌門店總數肯定超過1000家。北京的便利店供給還有缺口,市場尚未飽和,但是也不能算少了。說北京是便利店的荒漠,至少和我們走在街上的直覺不符 。
  • 在「便利店的荒漠」,便利蜂宣布盈利了-虎嗅網
    不過,就在這個「便利店的荒漠」,便利蜂宣布它的門店已經盈利了。今天有消息稱便利蜂完成新一輪融資,便利蜂方面在回復媒體消息時提到,便利蜂北京門店去年已經實現盈利。 放下融資消息,我們可以先看看盈利這件事。
  • 好鄰居力推加盟謀擴張 本土便利店競爭升級
    一向低調的北京本土便利店好鄰居開始高調加碼加盟擴張。9月25日,好鄰居首次舉辦大規模加盟大會,並宣布三類加盟模式,最低的門檻僅需單次進貨滿千元,不難看出好鄰居此次加碼擴張布局的野心。北京商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好鄰居的加盟方式有三種,分為授權加盟(僅限新開店鋪)、扶持加盟與合作加盟。對於授權加盟和扶持加盟,加盟店鋪需要統一進貨、統一形象、統一營銷活動。對於合作加盟,加盟者只需要保證每次從好鄰居進貨額度達1000元以上即可,加盟者等到合作順利之後,可以再轉其他加盟方式,進行深度合作與品牌效應輸出。
  • 好鄰居副總經理王奇:便利店競爭逐步轉向細分市場
    據王奇透露,今年好鄰居已經將社區小店型打通,明年將會加快開店速度。在他看來,便利店競爭已經逐步轉向社區這類細分市場,在便利店服務趨於同質化的情形下,更加精細的管理運營將成為有力的競爭優勢。據王奇介紹,2019年對於好鄰居社區門店的打造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現制的加工品,由便利店的速食延展為熱食和加工品,主要核心是讓社區居民能體驗到餐飲式的服務。
  • 從便利蜂變身小企業食堂,透視中國便利店熱餐演變史
    同樣是2004年,在奧運會開幕前,北京市東城區的東直門區域,出現了第一家7-Eleven門店,也是第一家提供熱食的便利店。當時,北京市場已有便利店出現,比如2001年倍順好鄰居在北京中軸路開出了第一家門店,在上海發展的快客也來到了北京。
  • 好鄰居低價放開加盟,至明年底將加速開店200家
    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 攝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北京本土便利店品牌好鄰居進入快速擴張階段。9月25日,北京本土便利店品牌好鄰居舉辦首次加盟大會,這也是其20年來首次大規模推廣加盟,好鄰居總經理陶冶對新京報記者透露,目前門店的加盟比例約30%,今後加盟將成為好鄰居拓展的主要手段,比例將逐步提升至80%。
  • 便利蜂「猜想」
    直營VS加盟除了系統性訂貨,如果你是一個普通消費者,走在北京街頭 ,你也會直觀感覺到這家便利店的一些特點,比如在門店分布較為密集,甚至在一些商圈「同室操戈」,兩家或者幾家門店自己的位置離得很近,抱團「圍攻」其他品牌的便利店。
  • 便利蜂:放開那隻包子,讓我來
    尤為苛刻的是,包括包子在內的熱餐,如果加工好的熱餐4小時後仍未售出,便利蜂自主開發的鮮食PAD會自動報警,提示店員在攝像頭的記錄下,將過期熱餐拋棄。因此,不論在北京國貿,還是在蘇州石湖邊的便利蜂門店,顧客買到的鮮肉包都是直徑8釐米,表皮有9個褶的花邊;更為重要的是,溫度和鮮度剛剛好,咬一口都可以吃到豐富的餡料和汁水。
  • 羅森接手、全時謝幕 北京便利店格局也正在大改
    這些或真或假的計劃已經隨風飄散,隨著各個城市的門店逐漸明確新的歸宿,此起彼伏的賣身傳言也終於停歇,曾經被視為「最像7-11的本土便利店」,也是創立時間最久的本土便利店--全時便利店走到了終點。格局大改全時便利店在北京鼎峰時門店數量將近400家,曾一度是門店規模最大的便利店頭部品牌。
  • 在天津建最大生鮮基地 便利蜂才是便利店獨角獸
    目前便利蜂的供應鏈由自主研發的鮮食,和非鮮食的流通商品組成,相信隨著天津鮮食基地建成,對公司大規模門店擴張有積極促進意義。用錢「燒」出來的另一個瑞幸?便利蜂是國內便利店品牌從成立較晚的,公司於 2017年2月份才在北京開設第一家門店。
  • 便利蜂只做直營不加盟:加碼鮮食業務 資金成命脈
    而對比之下,7-11便利店2004年進入北京,花了14年的時間開出不到200家店,截至目前共279家店;羅森2013年進入北京,截至2020年3月末在中國門店數超過2500家。「用31個月開出了1000多家店鋪,相當於每月開出32.26家,也就是每天要開出1.06家。
  • 8400萬美元「賣身」之後,好鄰居便利店下一步該怎麼走?-虎嗅網
    但客觀地說,在北京市場,好鄰居屬於中規中矩的便利店,不出格也並不出彩,很穩健。然而與其他品牌相比,優勢並不十分明顯。《靈獸》公司所在的辦公樓下,既有好鄰居,也有全時、便利蜂和中商惠民,無論從商品、服務還是營銷上,好鄰居和全時、便利蜂相比都難有優勢,也就是很難讓消費者在這樣的情況下,優先選擇去好鄰居。
  • 便利店與好生意之間,或許只差了一個便利蜂!
    但實際上,還沒到5月20日,北京地區不少全時便利店已經關門;部分門店裡的產品也在進行打折出售。而同樣深耕便利店領域的便利蜂卻是另外一番境遇。有消息稱,便利蜂已於近日完成新一輪融資。值得一提的是,在門店數佔比最大的北京地區,便利蜂在運營兩年後已實現門店層面盈利。因此,也有消息稱,便利蜂或將於今年在全國範圍內,實現門店營運層面的季度盈利。總之,比起其他便利店品牌,便利蜂的日子似乎好過不少。
  • 7-11等外資便利店「挑三揀四」高標準絆倒加盟路
    當然,目前重慶惟一一家外資便利店羅森也非等閒之輩,在7-11前腳宣布進入重慶後,重慶羅森後腳就打出了放開加盟的消息,並以比7-11更優惠的加盟條件吸引當地的夫妻店,而這,其實是在羅森經歷了年初以來的關店潮後作出的決定。  「全行業保持20%的關店率。」全家便利事業本部協理朱承鴻坦言,現在競爭壓力非常大,上海便利店毛利都在30%以下。
  • 羅森便利店逆襲北京 攪動這片藍海非易事
    與以往在各處放出消息要開便利店的風格不同,羅森便利這次進入北京市場卻顯得格外小心翼翼。如果不是看到羅森在前程無憂招聘網站上發布招聘信息,或許北京許多便利店企業並不知道,這片並不火熱的市場又將迎來一個便利店巨頭。  然而,連全球便利店老大7-11「闖蕩」了8年也並不順利的北京市場,帶著巨大野心的羅森,要想攪動這片渾濁,甚至快要凝固的便利店藍海,並非易事。
  • 網紅便利店頻遭「山寨」,西安現冒牌便利蜂
    近日,有網友向便利蜂方面投訴,在西安市灞橋區潘騫路上出現了一家「山寨」便利蜂,門頭和便利蜂幾乎一模一樣,但店內的商品、服務卻和正規便利蜂差很遠。如果沒有體驗過真正的便利蜂,首次進店的消費者很難分辨真假。便利蜂方面表示,將就灞橋區的這起侵權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進行舉報投訴,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公司還提醒,目前便利蜂在西安並沒有門店,消費者應注意分辨,不要上當受騙。自從便利蜂成立以來,這家科技範兒十足的新生品牌儼然成了便利店行業最頂流的「網紅」。
  • 揭秘便利蜂:燒15億美元,用算法革命711們
    2016年,成立便利蜂。便利蜂品牌,走過不少彎路。比如做共享單車、無人貨架,都失敗了。只有便利店項目,勢頭正勁。一位便利蜂店長對《銳問》頗為得意地說,「全家開到2000家用了七年,便利蜂兩年多時間就開了1600家,不是一個打法。」
  • 中國便利店市場要爆發 但便利店加盟還有這三大坑!
    便利店「三巨頭」的加盟政策  7-11:  7-11加盟模式分為兩種,分別是A型加盟條件(特許加盟)和D型加盟條件(委託加盟),異同之處請看下圖:嚴苛的加盟條件儘管可以保證門店服務質量,同時也降低了希望短期快速回本的加盟商的投資熱情。  但是,盟叔要說但是。7-11作為便利店的鼻祖,其管理和服務配得上這個價錢。當你進店消費的時候,7-11的收銀員在收款前要記錄消費者的性別、年齡,並將數據上傳、分析,調整門店的銷售策略。現在流行的大數據分析,7-11早就從各項細節中入手了,這也是7-11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 盲目擴張,北京連鎖便利龍頭全時便利店何去何從?
    發停業函北京連鎖便利龍頭、知名連鎖機構全時便利店昨天搞了一般神操作。不過,這則推文僅「存活」了10分鐘便被發布者刪除。官宣停業後又秒撤回,是要死要活呀?當天就有記者實地探訪了多個全時便利店,貨架被搶購一空,店員稱清倉後門店關停。餓了麼平臺查詢,多數門店處於休息中。
  • 全時便利店不關門了?來了一位「好鄰居」
    作者:時代財經 詹丹晴原本將在今天(5月20日)結束營業的全時便利店迎來轉機。5月20日,北京老牌便利店好鄰居公關向時代財經證實,目前正盡力協助全時便利店的運營調整,提供供應鏈和系統支持,幫助全時儘快恢復經營,為首都經濟復工復產提供生活保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