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網友竟想將螺獅粉申遺,繼端午節中秋節之後又一次的文化大戰

2020-12-13 騰訊網

有網友在ins上發現,某韓國網友發布了一張吃螺螄粉的照片,指出螺螄粉兼具拉麵的韌性、泡菜的鮮香酸甜和火雞面的辣味:「是我們大韓民國流淌在血液裡的傳統口味!」並在po文中發出了想為螺螄粉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號召,

一眾韓國網友留言表示支持,還有在中國的韓國留學生表示可以幫忙從淘寶上代購螺螄粉。留言中有疑似中國留學生回懟「螺螄粉是中國的,拒絕『被韓國』」。

韓國作為我們的鄰國深受中華文化影響,前幾年韓國申請了「江陵端午祭」以及積極地申請中秋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種文化大戰不斷的在中韓之間上演。

中秋節之爭

在我國古代曆法中,一年有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為孟月、仲月、季月。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農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很多亞洲國家都在過這個節日,儘管習俗不同,但同一輪明月下寄託的是同樣的對生活和美好的憧憬。

中秋作為一個固定節日是在唐朝初期才形成的,也是在唐朝慢慢流入民間。在此之前,中秋是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唐朝是多麼偉大、多元、開放的王朝,相信大家已經被「科普」過很多次了,號稱「萬國來朝」,很多國家有遣唐使blahblah,這裡不多說了,因此,中秋節的流傳開來也是順理成章的了。中秋節在我國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中心是「月」,因此這個節日有「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端正月」等俗稱。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現在大抵認為是源於古代人們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以及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這些淵源也在不同國家的中秋節上有不同的體現。

韓國中秋

「做得好松糕,嫁得好人家」

中秋節在韓語中稱為「秋夕」,是韓國一年中的三大節日之一。韓國的秋夕源於中國,不過根據金富軾所著《三國史記》的記載,韓國也有關於秋夕起源的說法(好怕他們把中秋也「申遺」了)。

過中秋,做松糕

韓國人對秋夕的重視程度甚至勝於春節。從農曆八月十四日開始全國上下就要接連放假,一般少則三天,多則一周。秋夕最重要的是祭祖和掃墓。「做得好松糕,嫁得好人家」。韓國人的中秋「月餅」是一種叫松糕的食物。松糕的形狀有好幾種,最流行的是餃子形狀,用新米磨成的皮,花生、紅豆、慄子、大棗等材料做成的餡兒。松糕入口糯軟,口味香甜,深受韓國人民喜愛。

韓國祭桌擺放十分講究,通常神位在北,祭祀的祭主右側為東,左側為西。最具代表性的陳設法是東紅西白,東魚西肉,東脯西醯,還有紅慄梨柿。

端午節之爭

事件還原:2004年5月,中國媒體開始接連報導「中韓端午之爭」,稱韓國準備將端午節申報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傳出中國也在準備將傳統節日打包集體申報,但媒體還渲染稱「一旦被韓國搶先申報,中國將被奪走端午節的擁有權」。2005年11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韓國申報的端午祭確認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後,這場「端午申遺之爭」被媒體宣判為韓國勝出。此後,「中國端午節被韓國搶走了」一說在國內流傳至今。

其實呢,韓國完全是「被申遺」,韓國申遺的叫「江陵端午祭」。這聽起來跟中國的端午節非常相似,其實不然。韓國的這個「江陵端午祭」是個活動而不是節日,它實際上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這與中國人吃粽子、划龍舟、紀念屈原是兩回事。

韓國在端午祭申遺中的第一句話就寫著,「端午節原本是中國的節日,傳到韓國已經有1500多年了」。至於這個,要說和端午有關係,那也是源與流的關係。

另外,在韓國端午祭申遺成功後四年後,2009年10月4日,湖北代表中國「端午申遺」成功,這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首次躋身世界「非遺」名錄。

但這件事的發生,從側面也反映了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程度還是稍有欠缺的。

相關焦點

  • 林依輪吐槽韓國茶道申遺:作為中國人他們多驕傲
    林依輪吐槽韓國茶道申遺:作為中國人他們多驕傲    繼將端午節申遺之後,日前又傳出韓國擬將中國的盤發、茶道等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消息。該消息在網上引發熱議,遭網友調侃和吐槽:「好像全宇宙文化都是韓國思密達!」
  • 韓國嘗到申遺甜頭,又想拿笙去申遺,被我國民樂大師姐弟成功阻止
    然而前一段時間韓國竟然要去拿著中秋節去申遺!儘管結果失敗了,卻依舊沒有反思自己,再一次拿著「笙」去申遺了,不過這一次同樣的還是碰了一鼻子灰。端午節申遺嘗到甜頭相信有不少網友都表示看著韓國申遺的東西都驚呆了,從2005開始韓國就開始了它的「現學現賣」之路,開始韓國首先進行的是對端午節的申遺,並且成功了。一時間韓國的申遺熱情高漲,隨後便開始了持續申遺之路。
  • 搶完端午節,搶漢字!韓國曾申遺漢字
    導語:搶完端午節,搶漢字!韓國曾申遺漢字提起韓國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個三面環海的國家,因為其國內的愛豆風尚而受到國內外眾多學生和年輕人的追捧。韓國距離中國的距離相對較近,並且由於韓劇、韓星的影響,很多女生都對韓國充滿了幻想,期待可以在韓國街頭遇到自己喜歡的明星愛豆,也想親身感受自己愛豆長大、生活、工作的城市。但是中國與韓國在一些歷史申遺問題上,一直都存在很大的爭議,這些年韓國一直都在積極進行歷史文化申遺。
  • 李子柒端午節粽子視頻被韓國網友舉報下架,痛罵之後我們更需反思
    一個文化水平不高的女孩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並肩,我想李子柒的文化輸出能力得到了有力的肯定。可是,最近李子柒的文化輸出卻遇到了阻力。6月24日,李子柒之前在海外平臺發布的泡菜和端午節粽子視頻被韓國人舉報下架。韓國人舉報的理由很簡單,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他們想要「獨佔」端午節。
  • 韓國「燃燈節」申遺成功,萬物起源在韓國?中國申遺為何不積極?
    今天一則新聞,驚呆了中國網友。  韓國將佛教慶典活動「燃燈會」成功申遺。據韓國官方稱,燃燈節最早起源於新羅年間,寓意用真理之光照亮天際,創造一個公平豐饒的世界。
  • 申遺成功第十一周年,我們的端午節,真的被韓國「搶」了嗎
    在文章開頭,筆者想先說說,為什麼要寫這一篇文。前幾天看到一篇寫端午節習俗的文章,下面有人評價:「韓國搶了我們端午節。」竟然還獲得不少點讚,於是我決定,要寫今天這篇文章。為什麼大家會認為,韓國搶了我們的端午節呢?原因是在2005年11月25日,韓國的「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
  • 端午節是韓國的?申遺成功的韓國和其他國家怎麼過端午節
    這幾天發生了一件事,李子柒在油管上的端午節視頻疑似被韓國人舉報而下架。韓國人素來喜歡文化申遺,2019年申遺成功了韓國新儒學書院,而早在2005年11月,他們申遺成功了「江陵端午祭」。據百度百科所說,該節日自農曆的四月十五日開始到五月初七結束,與我國端午節的五月初五有重合的地方。
  • 韓國又伸手了,申遺佛教「燃燈節」,網友:還有什麼不是韓國的
    韓國又伸手了,申遺佛教「燃燈節」,網友:還有什麼不是韓國的一直以來韓國申遺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不管「江陵端午祭」還是「阿里郎」,甚至連冬天的泡菜文化韓國都要進行申遺。近日,有韓國媒體報導,韓國在12月16日的時候,又將佛教慶典活動「燃燈會」成功申遺,自此以後,韓國「燃燈節」也就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韓國媒體報導稱,「燃燈節」是韓國為了慶祝釋迦牟尼誕生而進行的一場活動,是每年的農曆四月八日人人都會參與的一場春季慶典活動。
  • 中秋節到底是中國的,還是韓國的?
    今早,在地鐵上,刷今日頭條,刷到韓國總統文在寅給他們的大韓子民和海外同胞的中秋問候。當時,我就心裡有個疑問,這中秋節,韓國人也過啊,中秋節不是中國的麼?看來,有疑問的不止我一個人,評論裡的這位兄臺也有疑問?
  • 韓國茶道申遺遭吐槽 網友:世界都是韓國的思密達
    明星李威微博截圖  近日,國內各大論壇出現了關於韓國申請茶道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消息,引發網友強烈關注。網友紛紛吐槽表示:「端午節是韓國的,李時珍是韓國的,現在連萬裡茶道也要是韓國的了」。  記者在網友發布的韓國論壇截圖上看到,韓國某茶道文化協會部長透露稱韓國將申請茶道為世界文化遺產,並自豪地表示,「韓國的文化遺產項目越來越多,邀請韓國人民都加入為茶道申遺中來」。
  • 端午節「申遺」十周年,韓國真的搶了我們的端午節嗎
    今年是端午節申遺成功的第十個年頭,而今年的端午節也是申遺成功後的第九個,觸景生情,讓人難免想起當年那鬧得沸沸揚揚的「韓國搶註中國端午節」事件以及「端午節申遺成功」的來龍去脈。,經常在民間出現將中國傳統文化據為己有的聲音,比如「孔子是韓國的」、「高句麗是韓國古朝代高麗的前身,故遼東自古以來便是韓國領土」等等。
  • 韓國將中國這個特產來申遺,打上包裝就成韓國特產,網友:忍不了
    導語:韓國將中國這個特產來申遺,打上包裝就成韓國特產,網友:忍不了眾所周知,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和風俗,說到中國的文化,我們都想到春節和書法,但是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個最為顯著的特徵就是美食文化,要知道中國的美食有上千種
  • 韓國人又一次「申遺」成功了,中國網友為何要憤怒?
    最近位於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和位於江蘇鹽城的黃海候鳥棲息地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我國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總數達到了55處,排名世界第一。這兩項建築的申遺也讓大家想起了「韓國申遺」。如今「韓國申遺」已經變成了網際網路上的一個梗,不過關於這些故事,遺產本身也被忽略了。
  • 韓國要申遺螺螄粉,被國內外網友謾罵!
    有關「韓國人號召將螺螄粉申遺」的內容21日登頂中國網站的熱搜榜,引起國內網友反響。經記者核實,號召韓國人將螺螄粉申遺的是一名韓國網友,他在網上發表個人觀點稱:「雖然第一次吃螺螄粉,但這種感覺很熟悉,口感很像韓國的拉麵,細細品嘗後又有一種泡菜的酸甜口味,簡直是我們大韓民國的傳統之味啊。真想將螺螄粉申遺,就像端午節那樣,讓韓國多一張名片向世界展示自己。」(說真的韓國人,不愧自稱是創造宇宙的人民(網友:太不要臉了))。
  • 韓國申遺"江陵端午祭" 端午節、端午祭之異探尋
    近日,國內眾多媒體紛紛刊登「韓國將申報『端午節』作為本國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這一消息。但是昨日下午,負責「申遺」項目的韓國文化財廳在接受晨報採訪時否認了這一說法,他明確表示:「根本不存在韓國申報『端午節』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事,我們申遺的是『江陵端午祭』。」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端午節」與「江陵端午祭」兩者之間又有何區別?這對中國又有何影響?
  • 5年前韓國再一次申遺成功,拔河屬於韓國,網友再一次集體笑噴
    之前韓國用我國傳統文化進行申遺請世界緋聞物質文化遺產的操作震驚了,我國的眾多網友,這一事實實屬讓人哭笑不得,因為韓國已經我國很多傳統文化做文章,比如中秋節,也是他們的。會出現這種現象,正是由於韓國在古代的時候和我國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 韓日爆發海女申遺大戰 日本網民批韓國無恥(圖)
    然而令日本民眾意想不到的是,韓國政府近日宣布,決定將濟州島的海女申請列入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這一消息曝光後,頓時引發日本強烈反彈,因為日本也有意將海女申遺,不料卻被韓國搶先一步。分析人士指出,繼日韓泡菜大戰後,勢掀一場海女爭奪戰。  據日本《朝日新聞》12月23日報導,徒手捕撈海產的海女文化源遠流長。
  • 韓國「申遺」被拒:日本也想去申遺,也失敗了!聯合國:是中國的
    韓國「申遺」被拒:日本也想去申遺,也失敗了!聯合國:是中國的眾所周知中國歷史悠久,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如今唯一還存在的文明古國。大家都知道在歷史上,中國周邊的小國家在古代狠毒偶都是中國的附屬國,亦或是受到中國文化很大的影響,從文化思想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嗎,中國都一直在影響著這些小國家!如今,聯合國為了更好地保護人類了文明,就建立了世界遺產名錄,不管是人文、自然還是古建築等等都可以申遺。
  • 韓國申遺「搶」走了中國的中秋和端午?其實是「烏龍」
    從2005年韓國成功將所謂的「端午節」加入世界遺產名錄開始,國內輿論漸漸形成了一個讓人聽起來不太舒服的概念:中國的文化項目,都被韓國「搶」走了。這其中也包括「中秋節」。不少網友為此在網上對韓國口誅筆伐,可謂言之鑿鑿情之切切,但這把怒火,多少還是受到了一些誤導。
  • 日韓爭奪"海女文化"申遺 兩國網友為"海女"撕破臉
    (資料圖片)本報訊 繼日本「和食」和韓國泡菜本月初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後,日韓兩國再度就「海女文化」掀起申遺大戰。據日本《朝日新聞》網站報導,韓國政府日前已正式宣布,要為濟州島的「海女文化」申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對此,日本網民怨氣滔天,斥責韓國政府企圖獨吞「海女文化,行為可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