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街頭掉下一隻鳥 可能是從詩經裡走出來的雎鳩

2020-12-21 映象網

1/6

映象網快訊(記者 邱延波 文/圖)《詩經》,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學詩,無以言」。《詩經》開篇為《雎鳩》,很多人讀過,卻不知道雎鳩到底是什麼。9月3日,鄭州街頭掉落一隻大鳥,它可能就是從《詩經》中走出來的雎鳩。

小區門衛救下一隻大鳥

「早上6點半,我看到有三隻大鳥由南向北結伴飛行。到達小區門口上方時,其中一隻鳥落了下來。另外兩隻沒有停留,向北飛走了。落下的大鳥撲騰著翅膀再也飛不起來,它在車流中驚慌失措。我擔心它被軋著,趕緊跑過去將它抱起。它雖然張嘴叫著,但沒有啄人。我抱回後將其放在購物車上,腳上綁了一根細繩。它嘴很長還帶鉤,看起來嚇人,但它不啄人。它在購物車上站了一會後,下到水池裡遊一會,又爬上來,梳理羽毛,憨態可掬。水池中有魚,但一見到這鳥,都躲下面了。它長相怪異,大家都認為是吃魚的鳥,可都說不出名字。」9月3日,鄭東新區金水東路與聚源路交叉口附近的中凱華府小區門衛陳國安說。

小區的趙先生上網查詢發現這隻大鳥可能是鸕鷀,國家保護動物,於是給鄭州市野生動物救護站打了電話。期間有好幾個人想出錢將它買走,都被陳國安一口回絕了。

大鳥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

「不錯,它學名就叫鸕鷀,俗名魚鷹,屬於大型的食魚遊禽,以魚蝦為食,被漁民馴化後可以用來捕魚,效率很高,深得漁民喜愛。我們經常在電影或者電視裡看到過這樣的畫面,漁民開著漁船,它們則整齊地站立在船頭,各自脖子上都被戴上一個脖套。當漁民發現有魚時,一聲口哨,魚鷹就會撲通撲通跳入水中,一會就叼著魚上來了。漁民將魚取出後,它們會再次鑽入水中捕魚。鸕鷀分布很廣,有多個品種,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但在我國被列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在我省並不多見,這也是救護站成立以來第一次救護。」鄭州市野生動物救護站站長董朝偉說。

檢查發現,這隻鸕鷀的喙部有陳舊傷,尾翼斷了最少四根,影響飛行。它身體偏瘦,屬於營養不良,可能是身上的傷影響了它捕食,導致其偏瘦。這隻鸕鷀是雌性,體重在2千克以上,翅膀沒有骨折,腳蹼也完好無損。

董朝偉推測,鸕鷀可能來自黃河邊,也有可能來自龍湖。工作人員將把它帶回救護站作進一步治療,精心餵養,達到放飛條件就會及時放飛大自然。

《詩經》開篇說的就是鸕鷀

以前的小學課本裡有一篇是鄭振鐸寫的《鸕鷀》,課本下邊的解釋只有兩個字:魚鷹。很多人知道鸕鷀,但見過它的人卻並不多。董朝偉說,鸕鷀不僅僅是捕魚高手,還是愛情和婚姻的象徵,早在《詩經》中就有記載。

「鸕鷀不僅是捕魚的能手,古代還常常把它作為美滿婚姻的象徵。結伴的鸕鷀,從營巢孵卵到哺育幼雛,它們共同進行,和睦相處,相互體貼。我們熟悉的《詩經》中第一首詩:『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很多學者都認為詩中的「雎鳩」就是鸕鷀。」董站長介紹。

黃河科技學院教古代文學的副教授張彩麗說,《詩經》中的雎鳩,以前的解釋很簡單,只說是一種水鳥,近來,有不少學者認為雎鳩就是魚鷹,也就是鸕鷀。

映象網記者查詢大象出版社出版的《詩經詮譯》,裡面對雎鳩的解釋就是魚鷹。而河南人民出版社《實用古漢語大詞典》中,雎鳩的詞條下,解釋也是魚鷹。

看來,這隻掉落鄭州街頭的大鳥,說不定真是從《詩經》中走出來的。

(線索提供:劉建民)

相關焦點

  • 雎鳩是個什麼鳥?《詩經》裡的飛鳥今天還能看到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鳩是個什麼鳥?相信很多人在吟誦《詩經》名句時,心中不免提問。自然攝影師張海華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但他坦言自己在求學期間,並未讀過多少《詩經》裡的篇什。
  • 「關關」叫的就是雎鳩嗎?「雎鳩」到底是什麼鳥?
    《詩經》是中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共305篇,開篇第一首的第一句就是關於鳥的。可這「雎鳩」到底是什麼鳥?兩千年來卻爭論不休,迄今難有定論。說來有趣,在5月,至少有兩種鳥的求偶叫聲很像「關關」,它們會不會是雎鳩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雎鳩是啥鳥?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第一篇究竟寫的是一種什麼鳥
    本期話題《詩經》不但是一部韻味悠遠的詩集,也同時是舊時代的人們認識草木蟲魚的一種趣味讀物。《詩經》的開篇第一句「關關雎鳩」,寫了一種名為雎鳩的鳥。可是千百年來,人們一直都在為此爭論不休:雎鳩到底是一種什麼鳥呢?
  • 再議「關關雎鳩」
    當我把毛晉同志的「關關雎鳩」這節謄抄出來時,其實也只是傻眼了,還是糊成一鍋粥,從判斷雎鳩是什麼鳥的角度上沒有任何的進益。我曾經產生過兩個念頭,一是這「關關」在周代的讀音和我們現在是一樣的嗎?有沒有存在周代不是讀guan guan 的音呢?二,「關關」一定是指鳥的和鳴聲嗎,有沒可能作別的解釋?但是苦於無法找到相關的資料相撐。
  • 從詩經裡走出來的小鎮 坐落在《詩經》發源地 被譽為西安的小京都
    幾千年來,灃河孕育著中華文明,是華夏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清澈的水源滋養著沿岸的百姓,也吸引著歷代文人墨客為其揮筆潑墨留下壯美詩篇,最古老的詩集《詩經》的開篇「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誕生在這裡。詩經誕生的地方灃河,位於西安市以西15公裡處,全長82公裡,是著名的「八水繞長安」之一。
  • 《詩經》裡「飛」著30多種鳥 它們在浙江幾乎都有
    》中提到的鳥類進行了梳理,結果發現了一個相當有趣的事情:原來,在如此高大上,甚至可謂「冷豔」的《詩經》裡,竟「飛翔」著那麼多的鳥兒,而且在咱浙江,這些鳥兒幾乎都有分布!我把《詩經》中有關鳥類的詩都摘抄出來,然後根據各家注釋及自己十年的野外觀鳥經驗,試著儘可能準確地推斷出具體鳥種,最後也像觀鳥愛好者一樣列出清單。結果發現,這個清單所顯示的成績是頗為驕人的,要知道,那是古人在沒有望遠鏡的情況下看到的鳥兒呀!《詩經》305篇,明確提到鳥兒的地方累計多達76處。合併重複的鳥類,整部《詩經》中實際提到的鳥兒至少有33種(類)。
  • 雎鳩:《詩經》裡的情聖,已成絕響
    ——點擊播放音樂—— 詩經云:「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雎鳩,即是鸕鷀。據說外文譯者不解,譯作水鴨,大意是這樣:河岸思春的水鴨,叫個不寧。美麗賢良的姑娘啊,堪稱君子的佳配。意境全無,索然無味。而其實雎鳩這一意象,古時就是伉儷情深的寫照,較之鴛鴦更堅貞。已有證據表明鴛鴦表面雙宿雙棲,背地裡濫情,但鸕鷀絕對是相憐相念相親,一生一代一雙,決不搞小三小四小五……
  • 古詩詞裡的「谷鳥」是什麼鳥?張載說在《詩經》裡
    在詩詞裡,有一種鳥,叫做「谷鳥」。宋徽宗時期的蘇門四學士之一張耒,有一首知名的《谷鳥》詩:「谷鳥有和聲,杖藜北園路」,畫家汪莘也有一首「淵魚自暖躍,谷鳥相和吟」。
  • 詩經賞析之《詩經·周南·雎鳩》《詩經·周南·葛覃》兩首
    《詩經·周南·雎鳩》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採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 詩經裡的愛情: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千萬記得,吾名關關
    歡迎大家來到閒耍堂,我是堂土國風 · 周南 · 關雎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瞧,冬日的長安有雪,一層鋪一層,腳陷進去便拔不出來;你瞧,冬日的長安有風,刺骨寒風似利劍,風過處只剩下瑟縮的人們和瑟縮的草木;你瞧,冬日的長安有賣糖人的大叔,有賣胭脂的姑娘,有小二的吆喝聲,有茶樓的說書聲,有客人的鼓掌聲,有許多關關平日裡不曾瞧見的喜怒哀樂,有許多關關平日裡不曾感受的歡喜哀愁。
  • 《詩經》裡的伯勞鳥
    螢火蟲開始出現了,《詩經》裡的小鳥——伯勞也開始鳴啾起來。勞燕分飛的勞字,指的便是它。伯勞在古籍中有多個名字。《易緯.通卦驗》解釋伯勞,夏至感應陰氣而開始鳴叫,冬至而止。伯勞也叫鵙(jú音 橘)。《禮記.月令》上說:仲夏之月,鵙始鳴。《詩.豳風.七月》有歌曰:「七月鳴鵙」。說的是:伯勞在七月仍在鳴叫。
  • 鳥作為原始先民的圖騰,在《詩經》中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原始先民的圖騰很多,鳥圖騰是其中的一種。 《詩經》是我國燦爛的文化瑰寶,《詩經》中提到的鳥的種類非常多,每種鳥都寄予了不同的感情與寓意。從中我們可以窺視出原始先民的愛恨,生活狀態等有意義的事情。(一)與婚戀嫁娶相關的鳥意象《詩經》之始《關雎》,這是一個採荇菜的女子端莊溫柔,深深打動了一個男子的心。開篇即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起興。據朱熹《詩集傳》記載,雎鳩,是一種水鳥,生有定偶而不相亂,偶長並遊而不相狎。《毛傳》中也說,雎鳩,鳥摯而有別。關關,是水鳥相和的叫聲,以關雎象徵美好忠貞的愛情在本詩中可見一斑。"
  • 《詩經》裡最美的一十二句,字字生香,百讀不厭!
    《詩經》也名《詩三百》,成書在春秋中葉,孔子曾說「不學詩,無以言」。《詩經》最動人的地方在於它不高深難懂,它充滿生活氣息,它質樸地將人間的喜怒哀樂都融進了詩歌裡。《詩經》中最美的一十二句,字字生香,百讀不厭!《詩經》中最美的句子·第一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處:詩經·周南·關雎賞析:一對雎鳩鳥,在河中央的小沙洲上,交互合唱。
  • 4種象徵著愛情的鳥,最後一種竟讓人甘做凡人而不羨慕仙人
    在古詩文裡,這四種鳥也象徵著愛情,特別是最後一種,竟讓人甘做凡人而不羨慕仙人。象徵著愛情的鳥:雎鳩古鳥雎鳩,又名王雎,今人結合古文獻進行考究,認定它屬於鳥類分類學中的鶥鵬目鵬鶥科。而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裡的第一首詩歌《關雎》有詩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網友圖解《詩經》動植物受熱捧
    雎鳩(網絡供圖)   近日,一位名叫「逸雅苑閒人」的網友在百度貼吧上持續不斷地貼出了數十條圖文並茂的網帖,用圖片的形式告訴大家《詩經》中的動植物究竟長什麼樣,並給生僻字標註上讀音和解釋不少網友表示,這種新鮮形式對提升當代人讀《詩經》的興趣還是很有幫助的。   「關關雎鳩」裡「雎鳩」是什麼?   「關關雎鳩」裡的 「雎鳩」是什麼?長什麼樣?「逸雅苑閒人」發帖稱,「雎鳩」 經考證是指一種分布範圍最廣、數量最多的猛禽——鶚。從「逸雅苑閒人」貼出的多張照片可以看到,雎鳩有鋒利的喙和利爪。
  • 尋找《詩經》裡走出來的韓城!
    、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也是《詩經》的發祥地。 《詩經》是中國文學的第一部著作,它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經典,可以說《詩經》包括文學的內容,也包括很多文化的內涵。《詩經》產生的時代,最早的詩篇應該是在西周開始時期,結束於春秋中期較早這一段。
  • 楊牧 他是《詩經》裡走出來的
    後來,在漢學家陳世驤的召喚下,楊牧前往加州伯克利大學,伯克利四年,也許是他最重要的一段時間。剛開始他說《詩經》不好,陳世驤大怒,說:「小子淺薄,不識古人深厚!」陳世驤親自教授《詩經》,最後,楊牧於1970年以《詩經》研究攻下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方過而立之年,即在美國取得教職。
  • 科學網—《詩經》裡的黃鳥究竟是啥鳥
    黃鳥是《詩經》中出現次數比較多的一種鳥,分別見於《周南·葛覃》《邶風·凱風》《秦風·黃鳥》《小雅·黃鳥》和《小雅·綿蠻》,看來是那個時代與人類關係比較密切的鳥類之一。 那麼《詩經》中的黃鳥究竟指的是什麼鳥呢?查閱了一下相關文獻資料得知,歷代對於黃鳥的說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黃鸝」說,另外一種是 「黃雀」說。
  • 中國愛情故事中的各種鳥,有的一般,有的不凡!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詩詞歌賦更是文化瑰寶,有著幾千年的傳承,詩詞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愛情故事都和飛禽有關,也就是說古人的眼中,很多鳥是愛情的象徵。早在《詩經.關雎》中就有記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而除了主人公之外,還有一隻叫雎鳩的鳥,據有關專家考證,雎鳩可能是鳳頭鵬。因為它的頭上長有冠羽,看起來有王者之氣,人們稱其為王雎。由於這首詩的廣泛流傳,雎鳩也成為愛情鳥。飛鳥中最能代表愛情是鴛鴦,這種觀賞鳥比較常見,所以更為人熟知。初唐詩人盧照鄰在名篇《長安古意》中描述道「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裡探尋歷史,鏡頭記錄你可以摸到的詩經
    今天正好有時間,來到這可以摸到的歷史-詩經裡。 作為一個業餘的攝影愛好者,肯定不應該錯過這裡。攝影就是要走出來,讓照片講述故事,而不是念幾句詩就可以成就詩詞攝影。 圖為詩經裡大門。詩經作為一部自西周到春秋,上下跨度約有五六百年。而作為這部經典主要創作地的關中地區,自然應該有這麼一個地方,讓我們重拾歷史,走進詩經的世界,親身感受這厚重的歷史沉澱。 圖為詩經裡的路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