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婺劇團演員年薪逼近20萬元 該高興還是擔心?

2020-12-21 東方網

  近日,有婺劇票友告訴記者:民營婺劇演員的年薪將近20萬元了!

  幾年前,記者就開始關注金華的民營劇團,因為演員工資節節攀升,大部分劇團生存壓力有點大,如今年薪漲到20萬元,劇團還撐得下去嗎?演出戲金漲起來了嗎?村莊、單位還請得起戲班子嗎?學婺劇的人多起來了嗎?演員工資如此之高,該高興還是擔心?

  A.19.5萬元,金華僅此一人

  經過輾轉打聽,記者得知,年薪接近20萬元的民營婺劇演員,金華僅一人,那就是永康小敏劇團的女演員馬小敏。

  昨天(11月5日),記者電話聯繫了劇團老闆黃小敏,他確認:「是19.5萬元。」這麼高的年薪,對劇團生存有壓力嗎?黃小敏說:「沒什麼壓力,只要演員的價格與名氣、市場認可度對稱就行。這就像拍電影一樣,成龍、周潤發的片酬肯定高,但票房號召力也高。」黃小敏這兩天在杭州參加一個戲劇研討會,參會的還有越劇界人士,聽說部分越劇演員的月薪已達3萬多元,按一年演10個月來算,年薪高達30多萬元。

  B.有人羨慕,有人嫉妒

  馬小敏何許人也?

  圈內人告訴記者,在金華和縉雲的民營婺劇界,馬小敏的名氣確實比較大。

  馬小敏是縉雲人,初一就輟學跟親戚學婺劇花旦,16歲登臺演出。2004年獲得浙江省第三屆婺劇基本功大賽民間組金獎,2006年獲得浙江省第二屆婺劇節演員大賽民間組金獎。

  對於自己的年薪,馬小敏還算滿意,覺得收入與她的付出能成正比。據悉,曾經有專業劇團兩次向她伸出橄欖枝,她都謝絕了。留在農村劇團,拿到了專業劇團的演員達不到的收入,她感覺很欣慰。

  馬小敏也明白,對於20萬元的年薪,有人羨慕,也有人嫉妒。她說:「我一些在交通局、檢察院的朋友都說,『我們三四個公務員的工資加起來可能還沒你多』。」也有一些戲迷說:「不愧是金牌花旦。」當然,也有人嫉妒,會私下裡說三道四。不少民營婺劇團的老闆得知年薪20萬元的演員是馬小敏後,一點也不驚訝:「她的工資本來就很高。」

  據悉,馬小敏也曾組建過劇團,應該知道演員工資太高對劇團有壓力,這麼高的工資,會不會造成老闆反過來為演員打工的尷尬局面?馬小敏說:「應該不會,我所在劇團接下來的戲都排滿了,連正月的戲都排得差不多了。」

  C.是實至名歸還是不良競爭?

  熟悉民營劇團的人都知道,在這個圈子裡,演員的流動性強、漲價厲害,最讓劇團老闆頭痛。因為優秀演員不多,為了爭奪有限資源,不少團長四處拉演員,演員們也經常坐地起價。因此,演員高薪背後,也存在著哄抬因素。

  那麼,馬小敏逼近20萬元的年薪,究竟是實至名歸還是不良競爭?

  馬小敏所在劇團老闆黃小敏認可馬小敏的市場號召力,也願意支付高薪,但他也說:「這裡面有競爭因素,今年,其他團長也來請過馬小敏,互相競價,後來就叫到了19.5萬元,去年,馬小敏的年薪是15萬元。」

  馬小敏也告訴記者,其實還有其他劇團給出的價格更高,她沒去,因為目前的劇團老闆、老闆娘都會唱婺劇,實力也不錯,與他們合作更能發揮潛能。

  一位多年痴迷婺劇、對金華婺劇界非常了解的人告訴記者,馬小敏的實力確實不錯,年薪高得有理由,但20萬元多少有點虛,「起鬨上去的」。

  D.該高興還是擔心?

  民營婺劇演員年薪逼近20萬元,你怎麼看?採訪中,記者聽到了兩種不同的聲音。

  婺劇愛好者「錐子」說,他曾經表演過婺劇,但多在老年活動室為老人免費表演,雖然也收穫了掌聲,但還要自己貼路費、帶電腦和音響等,「等於貼錢」,現在,優秀的婺劇演員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像其他行業的能手一樣過上有尊嚴的體面生活,這大大激勵了他以及和他一樣的婺劇愛好者。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婺劇女演員說,她的年薪現在還不到10萬元,雖然和大多數普通勞動者相比,收入還可以,但這個行業很辛苦,尤其是三天兩頭要在夜裡搬家轉場,因此她不願意讓女兒將來學習婺劇,現在來學婺劇的年輕人也不多。「如果外面的人知道學婺劇有可能拿到20萬元的年薪,可能會主動向婺劇靠攏」。

  浙江婺劇團書記嚴立新認為,這是一個好現象,演員收入高,行業吸引力大。

  馬小敏也說,今年,她所在的團來了好幾個姑娘,都是新手,之前,跑兵的姑娘在各個團都是緊缺的,「或許,高年薪對她們多少會有一些吸引力」。

  但更多的人對高薪表示憂心忡忡。

  最擔心的是民營劇團的老闆們。

  東陽江鎮小百花婺劇團團長賈菊芳說,演戲這碗飯真是越來越難吃了,原因就是演員工資漲得太快。「去年年薪7萬元的,今年漲到了9萬~10萬元,去年年薪3萬元的,現在漲到了4萬元,一漲就是一兩萬元,很普遍。」演員工資高了,演出的戲金肯定也得水漲船高,原本2000多元能演一場戲,現在起碼要3000多元了。但戲金一升高,很多原本想請劇團來演戲的單位、村莊就不請了,「這樣我們的收入與支出就平衡不了。」賈菊芳說。

  成立20多年的金華青年婺劇團,現在也因為演員工資高漲而「壓力山大」,團長倪秋花說:「我一天要給演員支付7000元的工資,但一天只能演兩場戲,一場戲的戲金三四千元,還要給演員提供飲食、化妝等費用,壓力真的很大。」

  團長們擔心,個別演員年薪20萬元的標杆效應,會讓其他演員跟風叫價,這樣一來,劇團日子更不好過了。

  不僅如此,就連市文廣新局藝術處處長樓存記也不相信。當得知這是真事後,他感慨:「民營劇團演一場戲收入不過幾千元,演員工資炒到這麼高,對劇團發展不利,很多劇團老闆都向我抱怨,說一年辛苦下來,收益還沒演員多,到頭來變成了給演員打工。」

  E.民營演員收入高,是否影響專業劇團

  民營婺劇演員工資如此之高,對專業劇團有無影響?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業劇團負責人告訴記者,沒什麼影響,「因為年薪20萬元只是個別演員能夠達到的收入,不具備普遍意義,而且,現在的收入不能代表未來的收入。因為民營劇團沒有保障,萬一演員生病了,就沒有收入來源了。另外,專業劇團與民營劇團的平臺不一樣,專業劇團的演員發展空間更大。所以,專業劇團裡的頂尖演員不會去民營劇團,相反,不少好的民營劇團裡的好演員倒想到專業劇團來,哪怕是跑龍套、當臨時工也行。」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說,以上這個說法在幾年前可能成立,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因為去專業劇團一般是合同工,收入不高,所以很多民營演員不願意去。相反,在專業劇團裡演不上主角的,會辭職去民營劇團追求高薪,不過這部分人不多」。

  F.劇團老闆呼籲定價機制

  針對演員工資逐年攀升的狀況,不少劇團老闆呼籲有關部門能出臺定價機制。

  金華青年婺劇團團長倪秋花說,演員的工資基本是演員自己說了算,有關部門能不能出臺一個定價機制?工資多少由機構說了算,這樣這些團長就不會這麼被動,對婺劇的健康發展也有幫助。

  G.請便宜劇團要多費周折了

  婺城區白龍橋聯豐村村民「健客」,最近想和同村的幾位村民聯手請個戲班子,為村裡屬龍的老人祝壽。每年請戲班子為當年屬相的老人祝壽,已成了該村的慣例。

  「健客」原本以為演一場戲的價格在1800元~2300元之間,哪知一打聽,現在一般的戲班子演一場戲都要3000元以上了。1800元~2300元是幾年前的價格。因為是私人掏錢,要控制費用,他不得不再去打聽便宜的戲班子。

  H.明年是否漲價

  記者問馬小敏:「明年還漲價嗎?」答曰:「現在還不清楚,不過,(年薪)應該差不多了。」但其他演員年薪是否漲價,團長們的答案幾乎如出一轍:「怎麼可能不漲?」(趙如芳)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新春走基層|民營婺劇團中的別樣師徒
    作為衢州市現在僅存的兩家民營劇團之一,九九花婺劇團已經堅持了二十年。「婺劇傳承的話,我已經是第二代了,我父親在1954年的時候就在村裡集資創辦了一個婺劇團。」衢州市衢江區九九花婺劇團團長徐建榮說,「當時一群愛好婺劇的人,把稻穀賣掉買點龍套、行頭。」1998年,徐建榮接過父親的衣缽,創辦了自己的婺劇團。到2018年,九九華婺劇團正好走過了20個年頭。
  • 倪秋花:婺劇迷巧變婺劇團團長
    日前,記者走進金華青年婺劇團,聽倪秋花講述青年婺劇團的成長故事。  痴迷婺劇,組建起青年婺劇團  金華青年婺劇團位於白龍橋鎮金龍路201號。這是一幢六層樓的自建房,也是倪秋花的家,只見一樓門面房的上方掛著「金華市青年婺劇團」的招牌,上面有倪秋花本人的相片和聯繫方式。二樓是排練場所,倪秋花住在三樓,記者在其家中見到了她。
  • 青年婺劇團:展現傳統婺劇的魅力
    劇團為了興趣而辦  金華市青年婺劇團成立於1994年,前身是白龍橋婺劇團。身為團長的倪秋花今年已經62歲,說起自己為什麼會成立這個婺劇團,倪秋花告訴記者是因為自己的興趣愛好。「婺劇是我的最愛,在小時候沒有電視、沒有網絡的時候,最大的消遣娛樂就是在磁帶裡聽婺劇,覺得十分滿足。」倪秋花回憶道,「那時候廣播裡也聽,我最愛的就是樊梨花的橋段了。」
  • 義烏婺劇團首位國家一級演員 樓巧珠和她的婺劇人生
    讓樓巧珠備受感動的是,無論是學校排練文藝節目,還是外出參加各種文藝比賽,母親都很支持並總會全程陪同。1979年10月,樓巧珠考入義烏婺劇團培訓班,當時她才15歲。從此,樓巧珠師承婺劇名旦經金蓮,先攻旦角,後改小生。培訓班結業後,由於成績優秀,她被留在義烏婺劇團擔綱文武小生,從此走上演藝之路。
  • 青年婺劇團斬獲金獎
    青年婺劇團斬獲金獎 2014-10-09 09:12:04  來源:  婺城新聞網  作者: 記者 楊詩悅 據悉,本次表演賽共有來自金華各個地區的7個代表隊參加,金華市青年婺劇團憑藉《金龍與蜉蝣》的精彩表演獲得了金獎。記者了解到,在前不久舉行的首屆民營文藝表演團體中青年戲曲演員大賽中,青年婺劇團也斬獲了金獎。 責任編輯:鄭劍
  • 浙江縉雲碧林婺劇團團長黃碧林:民營院團呼籲良性競爭
    原標題:演藝行業:原創力進一步增強(文化圓桌) 我們團成立於1989年,算是民營婺劇團裡的「老字號」了。這是從我父親手裡傳下來的劇團,以前隨我父親的名字命名。我接手以後,一直在努力讓劇團發展壯大,如今已有演職員近60名,保留劇目100多部。我們紮根基層,植根農村,每年演出600多場,其中100場左右來自政府採購,其他都是商業演出。
  • 浙江省婺劇團「點亮」馬爾他狂歡節
    2月13日,中國浙江省婺劇團演員在馬爾他瓦萊塔街頭巡遊表演拉線獅子。2月13日,浙江省婺劇團在瓦萊塔參加狂歡節露天演出和街頭巡遊,使馬爾他這一重要的節日充滿了中國年味。新華社記者袁韻攝2月13日,中國浙江省婺劇團演員在馬爾他瓦萊塔表演婺劇《呂布試馬》。2月13日,浙江省婺劇團在瓦萊塔參加狂歡節露天演出和街頭巡遊,使馬爾他這一重要的節日充滿了中國年味。 新華社記者袁韻攝2月13日,在馬爾他瓦萊塔,中國浙江省婺劇團演員街頭巡遊表演民間藝術九節龍。
  • 深情的堅守 不懈的追求——記浙江婺劇團離退休黨支部
    他們就是浙江婺劇團(浙江婺劇藝術研究會)離退休黨支部的老藝術家們。他們雖然平均年齡已高達71歲,卻仍積極團結婺劇團演員,滿腔熱忱為婺劇事業奉獻心力。(小標題)深情堅守 精準表達婺劇,俗稱金華戲,有400多年歷史。含高腔、崑腔、徽戲、亂彈、灘簧、時調六種聲腔,在浙江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群眾基礎。
  • 浙江婺劇團在馬爾他掀起「中國風」
    今年的狂歡節正值中國農曆新年,在馬爾他中國文化中心與馬爾他藝術委員會的合作下,浙江婺劇團的表演和巡遊成為今年馬爾他狂歡節的一部分。當天上午,浙江婺劇團在瓦萊塔皇家露天劇場表演了婺劇《呂布試馬》、舞臺絕技《變臉》和民間藝術《九節龍》。演員們紮實的基本功和嫻熟的表演技巧充分展示了中國傳統戲劇和民間藝術的魅力,許多觀眾在露天劇場內外駐足流連。
  • ——浙江民營劇團生存觀察
    縉雲縣碧林婺劇團團長黃碧林告訴記者,每年農曆正月、二月,是民營劇團的演出高峰期,演出戲金最高達到3.8萬元一場,三四月1萬元左右一場,五六月價格降為5000元左右一場,九月至十二月又漲到8000元左右一場,而正月的演出收入要佔總收入的60%以上。
  • 浙江婺劇團新年送戲下鄉「添」年味
    「添」年味 陳嶽欽 攝  中新網金華2月14日電(記者 奚金燕 通訊員 陳嶽欽)14日下午,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浙江婺劇團)的演員們冒雨為義烏市大陳鎮大畈村村民奉上了一臺臺精彩的婺劇,只見現場被村民圍得水洩不通,營造出了濃濃的新年氛圍。
  • 創新管理和經營模式 民營劇團的春天不會太遠
    浙江省縉雲縣碧林婺劇團團長黃碧林告訴記者,每年農曆正月、二月,是民營劇團的演出高峰期,演出戲金最高可達3.8萬元一場,三四月1萬元左右一場,五六月價格降為5000元左右一場,九月至十二月又漲到8000元左右一場,而正月的演出收入要佔總收入的60%以上。
  • 婺劇綻放——金華青年婺劇團送戲下鄉側記
    婺劇,這個金華最古老的戲曲,她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當地有的人叫她為農村戲,俗稱金華戲,是浙江省第二大劇種。她擁有高腔、崑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六大聲。婺劇在金華這個擁有濃厚藝術文化的城市,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比發源於江蘇崑山,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的崑曲只晚200年。京劇是國劇,可婺劇是京劇的祖宗。
  •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浙江婺劇團)2018年招聘演職員簡章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浙江婺劇團)2018年招聘演職員簡章
  • 春節期間金華青年婺劇團好戲連臺
    新年伊始,春節臨近,金華青年婺劇團的演員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忙年」——送戲下鄉。演員們將帶著經典劇目前往各個鄉村,把婺劇演出送到百姓家門口,讓老百姓近距離感受婺劇的魅力,陪伴他們過一個快樂祥和的「文化大年」。  過大年,看大戲,每到過年,看婺劇過春節成了流傳在八婺大地上老百姓的習俗,民間更有正月裡看戲,能討個好彩頭的說法。
  • 婺劇再上大銀幕|婺劇電影《宮錦袍》在橫店殺青
    2019-03-25 19:29 | 《金華文化》微信公眾號經過近20天的緊張拍攝,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浙江婺劇團)陳美蘭新劇目創作團隊出品的婺劇電影《宮錦袍》於3月18日在東陽橫店影視城順利殺青,進入後期製作。
  • 時隔38年婺劇再現大銀幕 婺劇電影《宮錦袍》在橫店殺青
    經過近20天的緊張拍攝,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浙江婺劇團)陳美蘭新劇目創作團隊出品的婺劇電影《宮錦袍》,於3月18日在東陽橫店影視城順利殺青,進入後期製作。  在浙婺的團隊中,就有這麼一批敬業者,上至80多歲的老演員,下到身懷六甲、帶著傷病的中青年演員。  國家二級演員樓勝,2月20日下鄉演出時,在舞臺上意外受傷,造成膝蓋內側韌帶和半月板撕裂,被救護車送到醫院後,醫生建議手術治療,並要臥床靜養三個月。  在劇中,樓勝飾演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是個戲份不輕的角色。再過10天,《宮錦袍》就要開機拍攝了。
  • 20日起每晚一場,婺劇大戲連演八天
    2020-07-18 21:58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
  • 蔣偉強:繼承精髓,把婺劇臉譜這門藝術發揚光大
    雖然在這之前沒有接觸過婺劇,可小小年紀的蔣偉強憑藉著一副先天的好嗓音在藝校裡脫穎而出。每每有領導來學校視察,蔣偉強總會作為學生代表被推薦出來表演一番。  在浙江婺劇團工作35年,蔣偉強是看著婺劇團一步步發展起來的。他告訴記者,早在幾十年之前,婺劇團的條件遠沒有現在好。常常下鄉演出不說,還什麼活都得演員去做,搬道具、布置舞臺……每一件事都要演員們親力親為。
  • 夜讀黨史115丨中共十六大和十八大代表:浙江婺劇團藝術指導委員會...
    1984年進浙江婺劇團工作,1988年12月破格評為國家二級演員,1994年12月評為國家一級演員,199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上世紀90年代,隨著電影電視風潮和經商潮的興起,不少婺劇演員紛紛改行。陳美蘭也面臨著「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的兩種選擇: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話劇團要調她過去當演員,在美國的同學也希望她到國外去發展……。和這些「光明」的前途相比,當時的浙江婺劇團困境重重,沒有演出,沒有觀眾,工資發不足,連醫藥費都報銷不了。然而,喜愛婺劇的陳美蘭,還是選擇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