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重慶兩處世界自然遺產有了聯合守護人!

2020-12-12 上遊新聞

9月28日, 「世界自然遺產檢察公益保護辦公室」 在重慶市檢察院第三分院揭牌,自此,重慶的兩處世界自然遺產有了聯合守護人。

在世界自然遺產名單中,武隆和南川喀斯特是重慶唯一的兩處世界自然遺產。兩處喀斯特地貌在歲月的洗禮中形成了獨特的景觀面貌,是人類乃至世界無形的財富。兩處遺產地在武隆區和南川區,正好位於三分院管理轄區。

近年來,三分院及其轄區檢察機關以及兩地行政機關在世界自然遺產公益保護方面做了積極探索。但行政機關在跨轄區行政執法、公益保護和生態修復等方面一定程度上還存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況。檢察機關通過公益保護的手段積極參與,將形成檢察公益保護與行政執法的合作共贏。

成立「世界自然遺產檢察公益保護辦公室」就是三分院與行政機關合力保護世界自然遺產的有效載體,通過在三分院設立辦公室,在武隆區和南川區檢察院下設公益辦公室聯絡室,武隆區、南川區與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有關的所有行政機關、鄉鎮政府均作為「公益辦公室」的成員單位。以此實現對世界自然遺產的整體性、系統性保護。

「成立世界自然遺產檢察公益保護辦公室只是一個起點,『訴』不是目的,訴前解決問題才是最佳狀態。」重慶市檢察院第三分院副檢察長蔣春曉提出,各行政單位和鄉鎮政府積極發揮主導責任,檢察機關當好強有力的後盾,作為行政機關執法的重要補充,將做實做細公益保護工作。

世界自然遺產檢察公益保護辦公室在保護範圍的劃定上不僅涵蓋武隆區、南川區所有的喀斯特地貌世界自然遺產地,還輻射轄區內的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市)風景名勝區和國家地質公園等。

重慶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梁田對世界自然遺產檢察公益保護辦公室提出,在開展自然遺產保護中,各管理機構、行政機關要認真履行各自職責,及時掌握威脅自然遺產保護的潛在風險,提出對策和建議。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和行政執法雙重職能作用,共同保護世界遺產的地質地貌和美學資源。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錢也

相關焦點

  • 重慶三大世界自然遺產景區大派「免費通行卡」
    繼杭州市政府來廣州派發杭州旅遊消費券以後,3月16日,重慶武隆縣政府及旅遊界代表一行來到廣州,並向全國旅遊綜合改革示範區——廣東送上大禮,天生三橋、武隆地縫、芙蓉洞等武隆的三個世界自然遺產景區索性全部免費!重慶武隆因此成為首度免費開放的中國世界自然遺產景區。
  • 重慶金佛山成功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北京時間6月23日下午17時許,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現場傳來消息,重慶金佛山與廣西桂林、貴州施秉、廣西環江一起通過大會表決,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在此之前,大會還通過了中國申報的「大運河」及「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兩個遺產項目。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的總數已達到48項,繼續穩居世界第二位。
  • 中國《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上周通過四個篇章把自然景觀分類及中國的主要自然景觀分享給大家,今天主要介紹中國有哪些世界自然遺產項目,如果還沒有確定怎樣遊中國的話,可以從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項目開始踏上您的旅程。簡單介紹一下,中國與世界自然遺產組織的關係。中國於1985年12月12日正式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1986年,中國開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產項目。
  • 聚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廣西有哪些瑰麗多彩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做了...
    此次活動的舉辦,廣西向世界展示了瑰麗多姿的文化和自然遺產,也展示了作為脫貧攻堅主戰場和文化遺產大區的廣西,努力把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中,全力推動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延續城市文脈、助力鄉村振興、促進老區發展、豐富百姓生活作出的積極貢獻。
  • 世界自然遺產地添機場 重慶仙女山機場通航
    央廣網重慶12月18日消息(記者吳新偉)今天上午9時50分,重慶航空OQ2097航班順利降落於重慶武隆仙女山機場,標誌著該機場正式通航。重慶機場集團介紹,仙女山機場屬4C級支線機場,海拔1745.04米,航站樓總面積為6000平方米,飛行區設計等級為4C級,跑道長2800米、寬45米,可起降主流的波音737、空客320以及國產C919飛機,能滿足年旅客吞吐量6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00噸、飛機起降量6360架次運行需要。
  • 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出爐 重慶兩處遺產上榜
    11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公示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包括北京電報大樓、天津海鷗表業手錶製作生產線、長春電影製片廠等62處工業遺產。其中,位於重慶九龍坡區和長壽區的兩處遺產也榜上有名。
  •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四川主會場精彩紛呈
    四川省文物局)、樂山市人民政府共同籤署《峨眉山—樂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發展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共同構建省市聯動、部門協作、齊抓共管的峨眉山—樂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發展新格局,全面實施保護展示提升工程、提升保護研究和展示水平、推進保護管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 文物賦彩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有哪些「亮點」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5日訊 6月5日,國家文物局召開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線上新聞發布會。中國經濟網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全國文物系統組織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將舉辦的活動數達4600餘項,其中線上活動1600項。
  • 長三角新增兩處世界遺產 「人和鳥都重要」
    長三角新增兩處世界遺產 「人和鳥都重要」 原標題:   7月,長三角新增兩處世界遺產,位於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與位於鹽城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  相比良渚古城,鹽城溼地的「動靜」小了點。
  •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自然遺產還有哪些
    【湖北神農架】 2016年7月,通過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表決,湖北神農架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世界自然遺產。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湖北神農架在生物多樣性、地帶性植被類型、垂直自然帶譜、生態和生物過程等方面在全球具有獨特性,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垂直自然帶譜。獨特的地理過渡帶區位塑造了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特殊的生態系統和生物演化過程,其生物多樣性彌補了世界遺產名錄中的空白。
  •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自然遺產還有哪些?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湖北神農架在生物多樣性、地帶性植被類型、垂直自然帶譜、生態和生物過程等方面在全球具有獨特性,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垂直自然帶譜。獨特的地理過渡帶區位塑造了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特殊的生態系統和生物演化過程,其生物多樣性彌補了世界遺產名錄中的空白。 (來自:中國世界遺產網)
  • 中國又添兩處世界遺產,位居世界第一!
    山東泰山:1987年入選《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布達拉宮前闢有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河北承德避暑山莊:1994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重慶大足石刻:1999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湧,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湖南張家界武陵源:1992年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 世界自然遺產知多少?
    原載/旅遊與攝影雜誌2020-05-15在人類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曾有許多古老璀璨的文明,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經歷大自然風、雨、雪的侵蝕,以及戰爭等人為的破壞,很多寶貴的文化與自然遺產已造成難以修復的損害,甚至永久地丟失,這不僅是遺產所在國的損失,更是全人類的損失。
  • 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2018版(自然遺產和複合遺產)
    2018版(文化遺產),本文介紹中國的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中的自然遺產和複合遺產,共計32項。申遺靠譜指數★重慶先後有武隆和金佛山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同樣作為喀斯特地貌的天坑地縫很難再有作為。天坑地縫景區位於重慶市奉節縣興隆鎮小寨鄉,包括小寨天坑與天井峽地縫。小寨天坑口部最大直徑626米,最小直徑537米,坑底最大直徑522米,垂直高度666.2米,總容積11934.8萬立方米,是世界上深度和容積最大的巖溶漏鬥。天井峽地縫全長14千米,分上、下兩段。
  • 國考常識,世界自然遺產的中國名單
    國考常識,世界自然遺產的中國名單紅河中公教育 2019-08-18 09:032019年7月,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為中國第一個海洋世界自然遺產,在此之前,中國作為一個海洋大國,卻沒有一項與海洋直接相關的世界自然遺產,實在是一個頗為令人尷尬的情況。
  • 背景資料:世界遺產——自然和文化遺產
    27屆會議3日決定,將24處世界名勝古蹟收入《世界遺產名錄》中。中國雲南省的「三江併流」自然景觀、北京市的十三陵和江蘇省南京市的明孝陵榜上有名。  世界遺產分為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必備的條件:具有突出普遍價值、有充足的法律依據、歷史比較久遠和現狀保護較好。
  • 背景資料: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
    新華社北京7月8日專電(記者閻月凡)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是人類祖先和大自然的傑作,有效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就是保護人類文明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第17屆會議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對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分別規定了定義。
  • 「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重慶文化遺產宣傳月專題活動」正在火熱...
    抗日戰爭時期,以重慶為中心的中國西部地區,是中國抗戰的後方。它由大後方人民在浴血奮戰的抗戰歷史中創造,以中國共產黨倡導和推動建立的以國共合作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核心,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發對法西斯並取得偉大勝利為鮮明特徵,留下了許多抗戰遺址。這些抗戰遺址對推動重慶的開放,促進重慶與世界的交流。形成重慶「開放包容」的城市人文精神發揮重要的作用。
  • 盤點中國11個世界自然遺產
    景區有南清園、西海岸、三清宮、梯雲嶺、玉京峰、陽光海岸、玉靈觀、三洞口、冰玉洞、石鼓嶺十大景區,三清山更是道教名山,共計有景觀景點達1500餘處,是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身的景區。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 金佛山躋身世界自然遺產 6月30日前免門票
    北京時間昨天下午5時30分,在卡達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傳出喜訊,包括重慶金佛山、廣西桂林、貴州施秉、廣西環江在內的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申遺項目獲批通過,躋身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重慶晚報記者了解到,金佛山是繼武隆之後,重慶擁有的第二個世界自然遺產,加上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我市現在已擁有3個世界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