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是》編輯部: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奮勇前進
9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招待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團結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風險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重要保證,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徵程上高舉團結的旗幟,凝聚成一往無前的力量,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航船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
觀潮快評|弘揚抗戰精神,朝著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奮勇前進
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全面回顧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高度評價了這次偉大勝利的歷史貢獻,深入總結了這次偉大勝利的歷史啟示,明確提出了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要求。
-
曲青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
使命疊加 深圳勇當第一艘「衝鋒舟」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的重要歷史時刻,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重要喜慶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深圳視察,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向全黨全國全社會發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動員令,充分展現了我們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意志;奏響了在「兩個大局」深刻變化背景下改革不停頓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究竟復興什麼
原標題:公方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究竟復興什麼 當下中國,沒有哪個目標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具誘惑力和想像空間。這是一個可追溯至孫中山先生的老目標、老口號。但讓國人產生真切感及質感,還是因為取得了改革開放後數十年經濟發展成就。
-
革命領袖毛澤東: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終生
原標題:革命領袖毛澤東: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終生 今年是毛澤東主席逝世四十周年。毛澤東主席生前曾經豪邁地說:「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彈指一揮間,毛澤東主席離開中國人民已經四十周年了。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味著什麼
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我們黨正帶領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形勢環境變化之快、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20年第10期特別策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味著什麼」系列文章,特約專家學者撰文闡釋。 如何全面理解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馬克思列寧主義隨著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傳到中國,為我們黨尋求救國救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思想武器。我們黨反覆比較和深刻思考,鮮明提出黨領導的民主革命最終方向是社會主義,由此開創了中國革命新紀元,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
-
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朱相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可見這一命題的重大意義。因此,復興的內容、中華民族的含義以及如何實現復興等,就成為值得關注的議題。筆者藉此發表一些淺見,以饗讀者。
-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從歷史和現實相統一的視野審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光輝歷程和重大成就,對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篇章具有重要意義。 ■「小康」講的是發展水平,「全面」講的是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難做到的是「全面」。
-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途中踐行初心
原標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途中踐行初心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需要把學習貫穿始終,深化對黨的初心和使命的認識。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
改革開放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指出,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裡程碑。改革開放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勢不可擋的磅礴力量,傳承發展了革新開放的文化傳統,使中華民族最大程度上接近了復興的目標。
-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歷經千辛萬苦探索出來的復興之路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帶領人民經過接續奮鬥和不懈探索,開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人間正道。
-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光輝旗幟
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2月在陝西視察時指出,「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高度概括了黃帝的偉大功德和黃帝陵的崇高地位。民主革命先驅于右任先生在《黃帝功德記序》中曰:「吾中華民族有此生息昌大之疆土,有此博大悠久之文化,有此四千餘年震爍世界之歷史,翳維黃帝,為國族神」。
-
習近平: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局面
所以,中華文明五千年燦爛不熄,獨一無二;偉大祖國數千年巍然屹立,舉世無雙。我們的血液中流淌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基因,這是我們攻堅克難、走向復興的底蘊和自信。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四次提出「我們要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局面」。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路上的「加油站」
一、話成就:復興路上「極不平凡」的五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來的五年,是我國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這種極不平凡體現在經濟實力、經濟結構、創新驅動發展、改革開放、人民生活、生態環境狀況等諸多方面。
-
全面小康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性工程,是實現中國夢的階段性目標,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起著戰略目標的引領作用。準確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其他「三個全面」的關係,及時制定實現全面小康的指標體系,積極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抓緊制定中國現代化建設遠景規劃,認真謀劃新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
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今年5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再次強調:「要深入挖掘雲岡石窟蘊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內涵,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不斷增強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打牢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思想基礎、政治基礎、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民族中學女童班的學生在展示刺繡作品。
-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原標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中朝邊界,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將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旨在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百年變局,波詭雲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樂不忘憂,勇於和善於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意義
李樂剛根據黨的十五大和十六大繪製的發展藍圖,到本世紀中葉新中國建立一百周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下簡稱「復興」)。因此,「復興」成為我們黨在新形勢下的一個極具感召力的奮鬥目標。「復興」是一個不斷豐富和發展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