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說的「神通」是什麼意思?道家基礎詞彙,修道之人應該知道

2021-01-10 道家轉運

「神通」一詞按照字面意思來解釋,指的就是通過神靈來感應溝通,

在道教,「神通」即一種通靈的本領,後來又被引申成一些道家法術。

道教認為道士在修煉神通時,需要靠堅定的心性以及大智慧,否則便很容易墮入魔道。

道教並不推崇神通,道家看中的是「形神統一」,「天人合一」,精神要與身體同修,

因此,道教認為那些專修神通之人是術士,又將偏離大道專修神通的方式稱為旁門。

道家認為修煉神通必須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

有的修煉者依靠修煉內丹來引發神通,

也有修煉者會藉助丹藥符咒的力量來引發神通。

總之,修煉神通的方法非常的多。

道家的神通也分很多種:

依修行用功而得的神通,是「修得通」,

學種種術法的神通,是「術得通」,

輪迴所帶來的印象,是「報得通」,

道行的高深並不在於神通,而是在道德、智慧、慈悲上。

唯有濟世救人、利益眾生者,才算是得道高人。

相關焦點

  • 道家說的「無極」是什麼意思?道家基礎詞彙,學道之人應該知道
    《莊子》中說:「入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列子·湯問》中說:「物之終始,初無極矣」。道教將「無極」看成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混沌狀態。道教認為「無極」即是「道」,「道」即是「無極」。太極生兩儀者,太極寂然不動,本無形象,唯為清淨光明之體,此為無生之理性。
  • 揭秘道教修行中的六種神通!
    但神通畢竟只是修道過程當中的副產品,必須要有智慧作為前提條件,才能變化莫測,否則容易落入邪道、魔道。更重要的是,在道家的法門裡,六神通的獲取並非只有一條路線,比如術道可得六神通,內丹修煉可得六神通,踏罡步鬥可得六神通,餐霞飲露可得六神通,念經敬神可得六神通,如此等等。但神通畢竟不是終極之法,神通只是修道過程當中的副產品。
  • 道家尊道貴德承認但不推崇的六大神通(外顯法術)
    神通一詞,本來是形容通神的本領,後來引申為一些外顯的法術。但神通畢竟只是修道過程當中的副產品,必須要有智慧作為前提條件,才能變化莫測,否則容易落入邪道、魔道。道家對於異能和神通,基本採取承認存在,但是並不推崇。首先,道家追求的是精神和肉體完全和諧統一的與道合真的境界,神通不過是修行大道中的副產品,並不是目標。
  • 道教六種神通修行起來並不難,真正困難的是……(深度好文)
    在道家的法門裡,六神通的獲取並非只有一條路線,比如術道可得六神通,內丹修煉可得六神通,踏罡步鬥可得六神通,餐霞飲露可得六神通,念經敬神可得六神通,如此等等。但神通畢竟不是終極之法,神通只是修道過程當中的副產品。
  • 駁斥,道教仙道不能擺脫六道輪迴之說!
    首先必須明確,道教大羅金仙不落輪迴,道教的仙道並非佛教的天人道。要想知道道家修行能否超脫三界六道,首先,我們要確認一點:什麼是仙?一些人經常說「道家是佛教所說的「外道」,道家的果位最高是也只是仙,不能脫離生死輪迴」,這是一個謬誤。說這話的人顯然並不理解「仙」的概念,只是將中國所說的仙,與古印度的外道修行人或婆羅門教觀念裡的諸天混淆起來。
  • 南懷瑾先生: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道家《清靜經》
    同樣的,唐、宋以後的道家,也與禪宗互有關聯,例如道教《清靜經》的主旨,也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清靜經》上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一個人能夠常清靜,天地的力量會回到你生命上來。所以一念清靜有如此之重要,比佛家講的功利一點。佛家講了半天空啊,好像我們做生意一樣,誰願意抓空的!
  • 黃曆中的齋醮是什麼意思 大部分臨沂人都不知道
    如果你經常看日曆的話就能經常在日曆上看到齋醮,許多人不明白齋醮是什麼意思,在我們臨沂知道齋醮的就更少了。其實齋醮是道家的名詞,和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什麼關係。   道教宮觀逢祖師聖誕或道教節日都要建醮慶賀。
  • 道家三十六神通與三十六天罡變化!
    封面當然,這兩種說法都有市場,只要在書中設定合力,一切都是可以的,對於小編來說,今日咱們來說一說第一種觀點,在那之前,先將三十六變說說具體都有什麼。從上述來看,這天罡三十六變似乎更像是神通之法,而非西遊記中的純粹變化之道,尤其是排名第一的斡旋造化,是天罡三十六法中第一個,道家最高法力,因為其為造化神通,斡旋天地,玄堪造化,以無生有,以死為活,當年聖人女媧娘娘正是靠著這一造化神通創造了整個人類。
  • 道教的法術和神通都有哪些?
    「道術」在道教裡應分開來看,道是道,術是術。《雲笈七籤》中說,「道者,虛無之至真也;術者,變化之玄伎也。道無形,因術以濟人。」大道無形,術是道教濟世度民的手段。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可以通過修煉道術而得道。據《雲笈七籤》記載,術法主要是符、氣和藥。符籙一直是道士們掌握的主要法術之一。最早的道教派別之一的五鬥米道,便用符水替人治病。
  • 道教符語常說,「急急如律令」,到底是什麼意思?暗藏什麼玄機?
    在現代人的認知中,總以為這句話是一個咒語,一般都是法師驅魔降妖的時候說的話,那麼這句話的出處到底在哪裡?這5字是什麼意思?道教常常引用它,又暗藏什麼玄機呢?首先,這句話最初並不是出自道家,也不是道家的咒語,原本是漢代公文常用的語氣詞,相當於古文中的「之乎者也」。一般放在文末,有語氣助詞的意思。
  • 何為修道?深山隱修的老道長,詳解修道秘密!
    問:您過去說那位修成陽神的老道長已經達到無色無相無聲無臭地步,這無色無相無聲無臭又是什麼意思?佛經說無眼耳鼻舌身意,是不是一個意思?答:是一個意思。眼耳鼻舌身意六門緊閉,兩耳不聞窗外事,這不是一般人能達得到,做到這一點確實不容易,這是好的。但是也不好,都像他這樣什麼都不管,道教就無法弘揚了。
  • 河南老君山是道教的發源地嗎?道教和道家是一回事兒嗎?
    有記載說,老子李聃騎青牛出函谷關,輾轉來到景室山,修仙煉丹,與四方精靈談天說地,北魏修廟紀念,唐太宗重修廟宇鑄鐵頂,命景室山更名為老君山。我們知道,李聃是道家的創始人物之一,被世人尊稱為老子,著述《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著作,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道家思想是中國哲學的核心思想之一,影響中國人心理、性格、思想幾千年。
  • 道教與佛教在四禪八定都能修得神通,阿那含與神仙誰更歷害?
    陽明心學的開創者——王陽明理論和見解只能暫時伏住見思二惑而不能斷滅。只有在禪定中方能徹底斷除結使。這是為什麼呢?四禪八定是佛教與外道之共法阿那含果如果修行者破除八十一思惑後,就證得沙門四果中的第三果——阿那含果。
  • 道教(內丹)大神通的科學觀.真正的修行是內外精進(絕非誦經,辟穀就有的神通)
    所謂築基,顧名思義就是打地基的意思。百日築基的目的在打通任督二脈。醫書有云:「痛是不通,通則不痛」。人體氣脈通暢,則全身無病,身心愉快。所以也可以視作第一步的基礎是祛病,使身體達到絕對健康。這個絕對健康,在生理上即精氣神充滿經絡氣穴,丹經云:「氣滿任督自開」,故打通任督二脈全在精氣神滿。百日築基是為後面的修行次第奠基。「十月懷胎」,懷胎是借用《楞嚴經》的名詞「長養聖胎」。
  • 道家和佛家思想
    1:  修道的目的是什麼?成仙?很遺憾,答錯了。修道的目的是成為聖人。聖人是什麼?
  • 道教經書應該這樣閱讀才有收穫
    要想了解中國的道教文化,首先要去學習道教的經典書籍。很多人會說直接閱讀《道藏》,這是道教知識的集合。確實《道藏》包羅萬象,是道教集大成之作,但是大可不必,畢竟現代人節奏快,工作忙碌,哪有時間閱讀這些浩瀚的典籍。因此,選擇好一些的讀本,就成為一個不能忽略的問題。
  • 李白《月下獨酌》說了什麼?其詩大多與修道有關,有何不解之緣?
    李白在《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泚贈別》中說:「學道三十春,自言羲和人,軒蓋宛若夢,雲松長相親。」實際上,李白一生學道遠遠不止30年,他61歲辭世,算下來,學道的時間應該有46年。《月下獨酌》與修道李白的很多詩都與修道有關係,有一些只是以道教文化作為詩的底蘊(《獨坐敬亭山》),有一些直接描寫修道生活(《潁陽別元丹丘之淮陽》),《月下獨酌》這首詩與修道的關係是非常明顯的。首先開篇四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仙不能超脫六道,而佛則可以不入輪迴,道教與佛教有什麼區別?
    佛,弗人也。這種拆字雖不是很嚴謹,但很好地揭示了二者之間的差別。仙與佛,不僅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宗教神明,還代表著兩種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世界觀。仙,一般而言是道教神明的總稱,他們是經過修煉,從人道成功求索到天道的人物。對於道教而言,道是繞不開的話題,是一切的起點和應該有的終點,對於道的求索是天然的、是自我完善的手段。
  • 知識說:我們口中的張天師是誰?和道教有什麼關聯?
    顯然,先不管張天師是誰,有什麼「法」,被娘打時也只能乖乖接受。而人們之所以選擇張天師作為例子,則是未來更加強調這種無奈,因為張天師以法力高強著稱。人一般用這個歇後語形容一個人遇到特殊的情況雖然本來是有手段的,卻無法施展出來。那麼,張天師是誰,他又有什麼法術呢?
  • 佛家和道家以及儒家這三者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你來說說看!
    長期以來,我們佛道兩門之間,總有很多的修學者會有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佛家和道家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當然,也有很多大德高人做出過許多的開示。諸如佛道是一家之說;還有佛道接近之說;甚至歷史上還有所謂的「老子化胡」之說;……還有明清之際的「三教一家」之說。歷史流延到這裡,人們就不止拉扯佛道兩家了,大家把孔夫子也「提溜」出來,捆綁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