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村寧次是個中國通,不僅精通漢語,還對中國的一些風土人情十分了解。在日軍參謀本部工作時,岡村寧次就是情報部第六課的中國班副班長,專門從事收集中國各種資料的工作,就連後來臭名昭著的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也在這個班裡,還是岡村的下屬。1924年的時候,鑑於岡村出色的工作能力,日軍參謀本部將其調往中國上海負責諜報工作。
日軍在發動侵華戰爭之前,就已經在規劃如何攪亂中國局勢了,其中支持中國軍閥獨立就是日軍的一個分裂策略。當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就專門開了一個班,培養來自中國的軍事留學生,而負責教導這批中國學生的「專職班主任」就是岡村寧次,何應欽、孫傳芳、湯恩伯、蔡鍔等人,都曾是岡村的學生。當年的岡村早就知道,這批學生日後會有大用,故此在教學的時候,表現得異常和善,給這批中國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當岡村到上海工作後,軍部給了他一個暗中搜集中國南方地理資料的任務,以備將來入侵中華作戰時使用。說來也巧,軍閥混戰時期,中國分區的軍事地圖,大多都是曾經到日本留學的那批留學生製作的,故此使用的標誌以及繪圖習慣,全都跟日本人一樣,這就給岡村偷地圖的計劃提供了很大便利。
孫傳芳得知岡村來中國後,便邀請岡村給他做軍事顧問,對於這樣的請求,岡村自然是一百個答應,但這個孫傳芳也是一個人精,他雖然讓岡村出謀劃策,嘴上喊岡村為「老師」,親切異常,卻從不給岡村看軍事地圖,一些涉及到中國內部情報的信息也會避開岡村,根本不給岡村竊取機密情報的機會。但岡村明白,只要在孫傳芳這個大軍閥的身邊,總能找到偷地圖的機會。
1925年的時候,岡村派遣自己的下屬永見去蘇州出差,假借孫傳芳的名義,從當地的一個軍閥手裡,用欺騙的手段,得到了江浙一帶兩萬分之一的軍用地圖。岡村這個人真是一個人精,總能見縫插針,讓對手失去警惕之心,也擅於尋找動手的時機。
北伐軍進攻南昌的時候,岡村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孫傳芳為了迎接老蔣的進攻,在九江和南昌地區布防,這個時候的北伐軍風頭正盛,而孫傳芳的底氣卻不大,總擔心自己的布置不足,此事岡村主動提出來,去前線南昌給守軍出謀劃策,情況危急之下,孫傳芳也沒有想太多,便答應了。
到了南昌後,岡村寧次藉口布置作戰計劃,要來了一份詳細的五萬分之一比例的軍用地圖,計劃寫完之後,岡村卻沒有歸還地圖,還把這份地圖帶在身邊,回到了九江孫傳芳處,結果孫傳芳的部隊大敗,最後只能潰逃,岡村租用了一條小船,得到了一艘日本軍艦的庇護,此間,地圖一直不離身,就這樣,岡村竊取到了這份重要的中國腹地軍用地圖。
岡村花費了不少心思才弄到的中國軍用地圖,也讓他獲得了一筆豐厚的獎勵,並且他在日記裡,對自己的智謀洋洋得意,岡村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說道:「中日戰爭爆發後,武漢作戰時所用的華中中部地區的五萬分之一比例地圖,大部分是我岡村秘密搞到的」,結果這兩張地圖到使用的時候,卻讓日軍傻了眼。
或許是清末那批留學生的手藝還沒學到家,岡村當賊弄到的軍事地圖,有多處錯誤,而且距離標註也十分有問題,日軍前線的作戰人員對這份地圖抱怨不斷,各種批評聲不絕於耳,甚至在武漢會戰時,日軍一支師團因為走錯了路,損傷慘重,岡村在回憶錄中不滿地的說道:「在前線到處都可聽到對地圖的批評,每當此時,我心裡暗自不平,真不知此圖得來不易!」
武漢會戰是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當時的日軍攻勢十分強悍,戰鬥力很高,而岡村提供的這份軍用地圖看似很專業很詳細,許多日軍都靠這幅地圖布置作戰計劃,誰知該地圖有不少錯漏,當部隊真正行動後,才發現事情不妙,不少日軍還直接鑽進了中國軍隊的包圍圈裡,被包了餃子。
孫傳芳的無心之舉,也算歪打正著,讓日軍吃了個啞巴虧。
參考資料:《岡村寧次回憶錄》、李德福著《侵華惡魔岡村寧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