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芳丟了一副軍用地圖,卻陰差陽錯,坑了日軍一個師團

2020-12-07 胡明禮Vlog

岡村寧次是個中國通,不僅精通漢語,還對中國的一些風土人情十分了解。在日軍參謀本部工作時,岡村寧次就是情報部第六課的中國班副班長,專門從事收集中國各種資料的工作,就連後來臭名昭著的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也在這個班裡,還是岡村的下屬。1924年的時候,鑑於岡村出色的工作能力,日軍參謀本部將其調往中國上海負責諜報工作。

日軍在發動侵華戰爭之前,就已經在規劃如何攪亂中國局勢了,其中支持中國軍閥獨立就是日軍的一個分裂策略。當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就專門開了一個班,培養來自中國的軍事留學生,而負責教導這批中國學生的「專職班主任」就是岡村寧次,何應欽、孫傳芳、湯恩伯、蔡鍔等人,都曾是岡村的學生。當年的岡村早就知道,這批學生日後會有大用,故此在教學的時候,表現得異常和善,給這批中國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當岡村到上海工作後,軍部給了他一個暗中搜集中國南方地理資料的任務,以備將來入侵中華作戰時使用。說來也巧,軍閥混戰時期,中國分區的軍事地圖,大多都是曾經到日本留學的那批留學生製作的,故此使用的標誌以及繪圖習慣,全都跟日本人一樣,這就給岡村偷地圖的計劃提供了很大便利。

孫傳芳得知岡村來中國後,便邀請岡村給他做軍事顧問,對於這樣的請求,岡村自然是一百個答應,但這個孫傳芳也是一個人精,他雖然讓岡村出謀劃策,嘴上喊岡村為「老師」,親切異常,卻從不給岡村看軍事地圖,一些涉及到中國內部情報的信息也會避開岡村,根本不給岡村竊取機密情報的機會。但岡村明白,只要在孫傳芳這個大軍閥的身邊,總能找到偷地圖的機會。

1925年的時候,岡村派遣自己的下屬永見去蘇州出差,假借孫傳芳的名義,從當地的一個軍閥手裡,用欺騙的手段,得到了江浙一帶兩萬分之一的軍用地圖。岡村這個人真是一個人精,總能見縫插針,讓對手失去警惕之心,也擅於尋找動手的時機。

北伐軍進攻南昌的時候,岡村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孫傳芳為了迎接老蔣的進攻,在九江和南昌地區布防,這個時候的北伐軍風頭正盛,而孫傳芳的底氣卻不大,總擔心自己的布置不足,此事岡村主動提出來,去前線南昌給守軍出謀劃策,情況危急之下,孫傳芳也沒有想太多,便答應了。

到了南昌後,岡村寧次藉口布置作戰計劃,要來了一份詳細的五萬分之一比例的軍用地圖,計劃寫完之後,岡村卻沒有歸還地圖,還把這份地圖帶在身邊,回到了九江孫傳芳處,結果孫傳芳的部隊大敗,最後只能潰逃,岡村租用了一條小船,得到了一艘日本軍艦的庇護,此間,地圖一直不離身,就這樣,岡村竊取到了這份重要的中國腹地軍用地圖。

岡村花費了不少心思才弄到的中國軍用地圖,也讓他獲得了一筆豐厚的獎勵,並且他在日記裡,對自己的智謀洋洋得意,岡村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說道:「中日戰爭爆發後,武漢作戰時所用的華中中部地區的五萬分之一比例地圖,大部分是我岡村秘密搞到的」,結果這兩張地圖到使用的時候,卻讓日軍傻了眼。

或許是清末那批留學生的手藝還沒學到家,岡村當賊弄到的軍事地圖,有多處錯誤,而且距離標註也十分有問題,日軍前線的作戰人員對這份地圖抱怨不斷,各種批評聲不絕於耳,甚至在武漢會戰時,日軍一支師團因為走錯了路,損傷慘重,岡村在回憶錄中不滿地的說道:「在前線到處都可聽到對地圖的批評,每當此時,我心裡暗自不平,真不知此圖得來不易!」

武漢會戰是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當時的日軍攻勢十分強悍,戰鬥力很高,而岡村提供的這份軍用地圖看似很專業很詳細,許多日軍都靠這幅地圖布置作戰計劃,誰知該地圖有不少錯漏,當部隊真正行動後,才發現事情不妙,不少日軍還直接鑽進了中國軍隊的包圍圈裡,被包了餃子。

孫傳芳的無心之舉,也算歪打正著,讓日軍吃了個啞巴虧。

參考資料:《岡村寧次回憶錄》、李德福著《侵華惡魔岡村寧次》

相關焦點

  • 日軍對中國軍用地圖測繪挖空心思,「紙上談兵」卻讓整個師團幾乎被...
    後來美軍的臺灣地圖基本都是根據日本軍隊手中的地形圖繪製的。而日軍對臺灣的測繪,特別是新竹、彰化、嘉義等地的測繪,則是伴隨其近衛師團對當地人民血腥的殺戮進行的。孫傳芳請他作對付北伐軍的作戰計劃,他一口答應:「好啊,拿地圖來。」直到作戰計劃完成,被他拿走的1:50000的全套華中地圖都沒有還回去。1926年,北伐軍打到長江邊上,孫傳芳的軍隊節節敗退,岡村寧次僱了一艘小船逃到江上,最後從舷梯爬進了停在長江上的日本旗艦。出逃的岡村寧次扔掉了所有的行李,唯獨懷揣著這套華中地圖。回日本後,他把地圖交給了日本參謀本部,獲得了巨額秘密賞金。
  • 日軍對中國軍用地圖的盜搶測無所不用其極,但卻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古今中外,軍用地圖都是軍隊作戰的重要依據。日本覬覦我國富饒的資源,憑藉手中盜、搶、測的中國各地地形圖,為發動侵華戰爭作準備。罪惡之手先伸向東北和臺灣日軍在侵華戰爭中使用的軍用地圖,大多是戰前竊取我國測繪的大、中比例尺地圖複製的,也有部分是戰前秘密派遣人員測繪的。
  • 抗日戰爭萬家嶺大捷,國軍司令指揮失誤,日軍師團為何反被全殲?
    趕赴前線的國軍部隊經過日軍戰機的空中偵查,岡村寧次發現在薛嶽的廬山方向南側的白雲山區出現了一個小缺口,折讓岡村寧次欣喜若狂。國軍地堡工事岡村寧次麾下的松浦淳六郎得知此事後,主動請纓出戰,希望將迂迴包抄的任務交給松浦師團,岡村寧次為增強松浦師團的山區作戰能力特意加派一個山炮聯隊。
  • 山西發現最大的侵華日軍軍用地圖
    新華網太原4月25日電(記者池茂花譚旭)山西省一位離休教師日前將自己收藏的一張日軍侵華時期的軍用地圖公諸於世。這是目前在山西發現的侵華日軍使用的最大的軍用地圖。  地圖由陽泉市教委退休教師王瑞民收藏,高1.85米,寬1.45米,由15幅小圖拼接而成。
  • 從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看日軍侵華史
    □管錫雲  從古到今,從中國到外國,軍用地圖都是軍隊作戰的重要依據。如果一個國家對外國地圖感興趣,運用多種手段繪製外國地圖,其意圖往往使人生疑。日照市抗戰紀念館存有十幾幅日軍侵華前及侵華後的中國地圖,從中可以看出,日本覬覦我國富饒的資源,憑藉手中盜、搶、測的中國各地地形圖,為發動侵華戰爭做準備。
  • 72年前濟南地圖 見證日軍侵華罪行
    記者注意到,這張地圖是由日偽「滿洲日日新聞社」發行印刷的。在正面的右上角還印著「山東省陸軍特務機關」、「日本憲兵隊濟南隊」等日軍侵略機構許可出版的字樣。據張化文講,這張圖當時既可以作為民用地圖,也可以作為軍用地圖使用。他曾找到濟南市規劃設計院的專家鑑定,他們稱這幅圖繪製很準確、精密。「可見當時日本為了侵略中國,在偵察和勘測上下足了工夫。」張化文說。
  • 抗戰初國軍使用光緒年間地圖,繳獲日軍地圖後感嘆:這仗沒法打
    繪製高精度地圖耗時如此之長,抗戰之前日本人的飛機又不能隨意在中國飛行,他們是如何在戰前印製這些地圖的?說來氣人,這些地圖絕大多數還是在軍閥那兒偷過來的。其中有一個最有名而且公開承認的賊——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據他回憶錄中描述,他年輕時長期活躍在中國。
  • 日照市抗戰紀念館所存的十幾張中國地圖,為日軍侵華史提供了鐵證
    從古到今,從中國到外國,軍用地圖都是軍隊作戰的重要依據。如果一個國家對外國地圖感興趣,運用多種手段繪製外國地圖,其意圖往往使人生疑。日照市抗戰紀念館存有十幾幅日軍侵華前及侵華後的中國地圖,從中可以看出,日本覬覦我國富饒的資源,憑藉手中盜、搶、測的中國各地地形圖,為發動侵華戰爭作準備。日照市抗戰紀念館所存地圖,為日軍侵華史提供了鐵證。
  • 日軍地圖精確詳細,讓國軍感嘆仗沒法打,韓戰美軍仍然在用
    日軍在二戰期間侵略了亞洲許多國家,在軍事方面尤其是軍事地圖繪製方面處於絕對領先水平。在日軍侵華戰爭期間,使用的軍事地圖標註比中國軍隊自己的地圖還詳細,日軍知道的山間小道,許多附近村民都未必知道。日韓合併以後,日軍曾在1918年進行過一次國土調查,繪製了朝鮮的五萬分之一大比例地圖,該圖在1945年被美軍翻印,直到韓戰中美軍仍然在用。
  • 抗戰時期,日軍一個師團多少人,為什麼我們幾十師打不過他們一個師團
    現在有個問題來了,抗戰時期日軍的一個師團有多少人?為什麼我們在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還輸? 抗戰初期,日軍共有17個常備師團,這個時期日軍的師團一般下設2個旅團、每個旅團下設2個步兵聯隊,人數一般在1.8萬人左右。 到了抗戰中期,隨著日本開闢的戰場越來越多,為了適應各種不同戰鬥規模的需要,日軍把師團劃分為了四個等級:甲級、乙級、丙級、丁級。
  • 日軍奇葩的一個師團,不願打仗,願意做生意——大阪師團
    日軍以服從天皇的命令為榮耀, 但是在日軍中就有這麼一個奇葩師團。 他們不願意戰鬥, 每次打仗之前,他們都有各種理由推脫不去戰場,但是打完仗以後卻異常積極主動。大阪師團這個師團就是著名的大阪師團, 日本就是一個島國,人口稀少,資源匱乏。 戰爭爆發後,前線人員傷亡慘重,戰鬥力嚴重不足。許多老百姓被徵調為士兵, 被迫參軍。
  • 陝西農民收藏日軍侵華軍用地圖 印於1938年(圖)
    本報渭南訊 臨渭區下吉鎮農民趙金龍近日展示了自己收藏的一張日軍侵華時期製作的軍用地圖,地圖製作非常精細,是當年日軍侵華的一份重要證據。  1937年7月7日,日軍以盧溝橋事變為藉口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 閻錫山與日軍板垣師團主力決戰平型關,旅團傷亡三分之二
    日軍為給予中國軍隊以決定性打擊,決心進攻山西,攻佔太原。19日,日軍分由渾源、應縣南向平型關方向進犯。閻錫山把部隊部署在雁門關以南,守衛內長城平型關——雁門關——神池一線,與日軍板垣師團主力進行會戰。9月22日起,日軍進犯平型關,猛攻平型關左翼高地團城口、東西跑池等地。高桂滋軍、劉奉濱師英勇抵抗。24日,高桂滋部傷亡達千餘人。第二天,守軍各部出擊。
  • 戰前秘密測繪中國地圖的日軍,和用光緒年間地圖打仗的國軍
    三、日本用各種辦法偷取我國地圖除了實地測繪以外,日軍當時的一個辦法,就是用間諜儘量偷取中國的各種地圖。很多時候,甚至是用當顧問的形式,從中國軍閥手裡偷來的。其中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就是一個最有名而且公開承認的賊。
  • 二戰日軍戰鬥力最強的五個師團,其中以十四師團最強
    一九四零年三月,微操大師在陪都召開各大戰區軍以上參謀長會議上曾提到,抗戰初期國軍三個師可以對抗日軍一個師團,到了徐州會戰時五六個師才能擊敗日軍一個師團,而現在以十個師還打不過日軍一個師團。而此時全面開戰不過兩年半,微操大師已痛心地承認國軍十個師已經打不過日軍一個師團,這可不是有意誇大其詞或者潑冷水,而是事實就擺在眼前。
  • 日106師團遇到怪事,真乃天佑中華
    當時,日軍為配合武漢會戰,調集重兵佔領九江,企圖迂迴包圍武漢的國軍。薛嶽遂在萬家嶺一線採取彈性戰術,即將10萬人擺了一個反八字戰陣,沿途節節展開阻擊。之後,日軍106師團由於孤軍冒進,在萬家嶺被薛嶽以優勢兵力包圍。詳細的細節在此不必贅述,大家都比較清楚。
  • 神頭嶺伏擊,繳獲的日軍地圖把路畫錯了,劉伯承:粗心害死人
    抗戰的時候,國內流傳著一種說法,中國人勘測出來的地圖,錯誤百出,而日軍繪製的軍用地圖,既精確又詳細,不管是八路軍還是蔣軍,在繳獲戰利品的時候,都盼望拿到一份日軍作戰地圖。但事實上,日軍的軍用地圖也有錯誤,比如在著名的神頭嶺伏擊戰中,八路軍使用的繳獲日軍地圖就有問題,地圖上的一條路畫錯了位置,到現場踩點的八路軍的偵查員也不細心,沒有發現紕漏,要不是劉伯承親自到現場勘查,恐怕八路軍就不是打勝仗,而是要吃大敗仗了。
  • 二戰中日軍的「窩囊廢師團」,外號是「商販師團」
    大阪第四師團,因為組成的人員都是商販組成的,又被稱之為商販師團。日軍在二戰爆發前17個常備師團之一,是日本陸軍的甲種師團。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時,第四師團與其他不肯接受戰敗命運的日軍部隊不同,第四師團的投降與回國進行得異常快捷順利。
  • 日軍的師團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級別,其中甲類師團是最強的
    而日軍別出心裁搞了一個不一樣的編制,它的體系為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可別輕易地把日軍的編制和我國的編制混為一談。日軍的編制在結構和規模上顯得與眾不同。比如當時國軍師一級的標準規模普遍在一萬人左右,而日軍的師團一級規模參考了一戰時美軍的編制,規模和火力的配備上都很強大,一個師團的人數都將近三萬人了。
  • 日軍甲種師團有多強大?一個師團近三萬人,相當於三個德械師
    師團,是日軍特有的固定軍事編制,是最基本的常設戰鬥單位。二戰前後日本一共組建了173個師團:其中戰前17個師團,戰爭期間組建156個師團。而這戰前的17個師團是日本陸軍的17個「常設」師團,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甲種師團。其屬於日本陸軍精銳中的精銳,戰鬥力之強悍,在亞洲範圍內,堪稱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