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霧社事件
資料圖 霧社事件是臺灣受日本統治時期發生在臺灣臺中州能高郡霧社(今屬臺灣南投縣仁愛鄉)的抗日行動。事件是由於當地賽德克族(馬赫坡社),因為不滿臺灣總督府與地方政府的壓迫而發起,犧牲人數近千人,僅次於西來庵事件。事件領導人莫那魯道自殺,參與行動的部落幾遭滅族,霧社事件是日據期間最後一次激烈的臺灣抗日行動。 事件簡介 1930年10月27日,在日本佔領下的臺灣島,發生了血腥的霧社事件。
-
「霧社事件」與我
不過在2011年,因《海角七號》走紅的魏德聖導演耗資七億臺幣將這個「歷史」以「賽德克·巴萊(Sediq bale)」之名拍成電影,在臺灣掀起一陣「霧社事件」熱,也讓許多人重新認識了這場臺灣歷史中最悲壯的抗暴事件。賽德克族(Sediq)人也成了人人稱讚的勇士民族。而我個人則在偶然的因緣下了解了霧社事件並被莫那魯道及其事跡感動而參與有關霧社事件史實的發掘與追尋。
-
雲南這兩座清真寺,沙甸與納家營清真寺,是西南地區最大的清真寺
雲南省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很包容了各個民族,雲南除了一些土著少數民族外,還有就是回族,回族信奉伊斯蘭教,在雲南紅河州地區除了哈尼族彝族最多之外,就要算回族最多了。,沙甸已經是一個區,沙甸最讓人耀眼的就是那座宏偉壯觀的建築沙甸清真寺,沙甸清真寺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是帶有中國傳統的宮殿是建築,後面沙甸清真寺因為70年代沙甸事件中被毀,今天的沙甸清真寺2005年在原址上新建的,佔地面積2.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7000多平方米,可以同時容納1萬人做禮拜,沙甸回民一直有著虔誠的信仰,每天與事件所有伊斯蘭教徒保持同步禮拜,沙甸清真寺為全國百所著名清真寺之一。
-
「霧社事件」折射臺灣少數民族困境
臺灣歷史的想像在「霧社事件」上折射從1997年起,魏德聖就開始籌拍關於「霧社事件」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對於大陸觀眾來講,無論是「賽德克·巴萊」還是「霧社事件」都是非常陌生的名詞。「霧社事件」是日本在臺殖民史上最大的少數民族抗爭事件,而此次抗暴的主體就是魏德聖電影名字中的「賽德克」人。
-
「霧社事件」
1930年霧社事件的爆發,正是殖民當局對原住民的殘酷統治所造成的。 霧社位於臺灣島中部,屬於臺中州的能高郡(今南投縣),它東有海拔3300多米的能高山,西南離風景秀麗的日月潭僅幾十公裡,是個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形勢險要的地方。 霧社一帶世代居住著高山族中泰雅族謝塔喀的分支,共有馬赫坡、勃阿倫、荷戈、羅得夫、太羅萬、束庫等12社共有500多戶,2000多人口。
-
發現日軍戰壕 見證霧社事件慘烈
霧社事件八十周年前夕,仁愛鄉賽德克族長老昨日回到古戰場踏查,在獵人指引下至馬赫坡古戰場尋根,找到當年日軍構築的安達山戰壕,並發現刻印日本麥酒礦泉株式會社的空酒瓶。霧社事件後,日軍清理戰場,強迫遺族遷至平地,戰壕遺蹟很可能是當年霧社事件唯一完整保留的軍事遺蹟。
-
臺灣學生扮納粹事件續:學生還重演霧社事件 高喊「打倒日本鬼子」
報導稱,「霧社事件」發生在臺灣日據時代,1930年,聚居南投縣東北部與花蓮縣北部和南部的賽德克族原住民,不滿受日本暴政統治,由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率領,襲擊日方建立的樣板聚落霧社,並趁霧社公學校舉行運動會時擊殺日本人。
-
「遊記」「雲南」走進沙甸
2018年3月26日,雲南箇舊市沙甸鎮。沙甸鎮位於箇舊市北部,是箇舊市最大的回族聚居區。鎮內有九座清真寺,其中最大的沙甸大清真寺2005年開工擴建,現為我國西南最大的清真寺,為全國百座著名清真寺之一。這夜,我們住在沙甸
-
臺灣「霧社」事件 男人被抓壯丁 女人上吊自殺
鳳凰衛視9月21日《騰飛中國》,以下為文字實錄:何亮亮:1930年10月27日,在日本佔領下的臺灣島,發生了血腥的「霧社」事件。這場原住民與日本人之間大衝突,在當時的中國大陸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因為此時臺灣正處於日據時期。1895年,一紙《馬關條約》讓臺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
臺灣令人淚奔的抗日電影《賽德克巴萊》,解謎歷史上的霧社事件!
臺灣令人淚奔的抗日電影《賽德克巴萊》,解謎歷史上的霧社事件! 霧社事件發生在1930年,是日據臺灣時期原住民抗暴事件,地點位於今南投縣仁愛鄉霧社。事件起因是由賽德克馬赫坡頭目莫那·魯道率領德克達亞群各部落因不滿日本當局長期以來苛虐暴政而聯合起事,於霧社公學校運動會上襲殺日本人。
-
日據臺灣時代日本的一次打臉事件,臺灣霧社事件
甲午海戰失敗後,清政府在1895年同日本籤訂了馬關條約,馬關條約的一個主要內容就是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並且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臺灣從此進入了日據時代,直到1945年臺灣光復。居中者為莫那魯道在今天台灣省南投縣一個因多霧而被稱為霧社的山鄉,這裡是一片海拔一千米以上的高山地帶,分布著的十餘個賽德克人的部落。日本人佔據臺灣後,這裡的山林資源不斷被砍伐,嚴重影響了以打獵為生並視森林為聖地的賽德克人的生活,賽德克人被強迫從事危險的木材搬運工作。馬赫坡社是霧社中一個大社,他們的首領莫那魯道身材高大魁梧,在霧社的族群中有著很高的威望,深得族人的擁戴。
-
一杯清飲,行走霧社莊心妍正式籤約為霧社茶町形象代言人
2018年8月16日,霧社茶町品牌官方正式宣布,籤約莊心妍作為霧社茶町的形象代言人,籤約儀式在上海虹橋新華聯索菲特大酒店舉行,著名歌手、人氣女神莊心妍亮相籤約現場,攜手霧社茶町打造古早味十足的時尚輕奢奶茶品牌。
-
沙甸大清真寺
交談中他向我介紹了他家鄉的沙甸大清真寺。從客運車站了解到,建水到沙甸沒有直達班車(1684年),後來隨著沙甸人口增多,經濟、文化的發展變化,歷史變遷等原因,經過多次擴建、重建,最終於2005年到2010年重建了現在的這個建築面積17700平方米,可容納10000人同時做禮拜的沙甸大清真寺。
-
霧社事件:見日本人就砍 臺高山族殺4000日寇
本報記者 孫遠輝 從1895年臺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到1945年臺灣光復的整整半個世紀中,不堪忍受亡國奴生活的臺灣同胞,為了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期的、不屈不撓的鬥爭。在20世紀的反日鬥爭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高山族人發起的霧社大起義。
-
霧社事件,日據臺灣時期最大規模的原住民抗日起義
自從1874年日本借「牡丹社事件」為由提出「番地無主」的強盜主張,公然發兵侵略臺灣,清王朝在抵抗之後同日本人籤訂條約賠款使日本人退軍,日本這次侵略雖然以失敗而告終,可他們對臺灣的覬覦卻一日未曾消逝,公元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籤訂《馬關條約》,舉國大譁,而臺灣更是全島悲慟,因為在《馬關條約》中臺灣被割讓了,整島居民成了「棄民」,萬裡神州皆泣淚,肯為日寇做馬牛
-
彩虹橋——臺灣霧社原住民部落抗日大起義紀實
早在日軍剛佔領臺灣不久的1897年「人止關」之戰後,日本殖民當局為了表示與原住民的「親善」,在一次原住民的盛大婚宴上,與到場的原住民頭領歡宴飲酒。三巡之後,日軍伏兵四起,將到場的原住民頭領全部殺害,只有年輕的莫那·魯道一個人脫險。這一事件發生後,霧社一帶的原住民把仇恨牢牢記在心中。
-
驚天地泣鬼神的霧社起義(下)
霧社的小學每年這一天都要舉行運動會,周圍的日本人都要來參觀和集會,正可利用日本人不備進行突襲。莫那道等人商定起義行動分為兩步:先襲擊霧社周圍的警察駐地,再聚集到霧社,攻擊小學運動會會場。凌晨3時開始,起義民眾分數路開始襲擊馬赫坡、勃阿倫、荷戈等處的警察駐在所,殺死平時作威作福的警察,切斷電話線,破壞橋梁,一切都進行的非常順利。
-
雲南發生一起事件,地點位於昆明螺螄灣,場面讓人不可思議!
導讀:雲南發生一起事件,地點位於昆明螺螄灣,場面讓人不可思議!一商貿城大幅提高租金,大批商戶關門罷市聚集抵制!我們都知道,今年由於YQ的影響,很多商戶的生意不不如以前,有些甚至只能勉強度日,國家也在強調需要刺激消費,希望大家一起共渡難關!但有些商場竟然在這種情況下大幅度提高租金,這種行為也是引起了很多商戶的不滿。
-
雲南宜良發生搶槍事件 一民警被擊中
雲南宜良發生搶槍事件 一民警被擊中 2012-08-21 16:35:34 來源:新安晚報
-
《賽德克》導演魏德聖:留不下的霧社街場景最美
中新網2月28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賽德克•巴萊》電影中,交織櫻花繽紛及血光飛濺的霧社街場景,囿於法令現實將於3月20日閉園拆除,雖引來不少婉惜感傷,但就如同導演魏德聖重遊時所說「留不下的,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