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兒童文學領航者林良逝世,曾創作翻譯兩百餘冊作品

2020-12-23 新京報

撰文丨新京報記者 何安安

著名作家、臺灣兒童文學領航者林良於今日凌晨在睡夢中與世長辭,享年95歲,信誼圖畫書等多家童書出版機構、兒童教育機構確認了這一消息,並發布了悼念文章。

信誼圖畫書在公眾號上發布了林良先生去世的消息。

林良為兒童寫作長達六十年,直接參與了影響臺灣兒童文學發展的眾多重大歷史事件,被臺灣兒童文學界尊稱為「大家長」「常青樹」「一代宗師」「淺語大師」「臺灣現當代兒童文學之父」,他的代表作品有《小太陽》《爸爸的16封信》《我是一隻狐狸狗》《淺語的藝術》等。

林良(1924-2019),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林良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小太陽》、《和諧人生》、《陌生的引力》、《小方舟》、《現代爸爸》等,兒童詩集《動物和我》、《林良的詩》,兒歌集《小動物兒歌集》、《我會讀》,廣播劇《一顆紅寶石》,傳記文學《國父的童年》,圖畫故事《大年夜飯》、《綠色的花》,遊記散文《哪裡最好玩》等,另著有兒童文學論文集《淺語的藝術》,兒童文學創作及翻譯達二百多冊。林良曾獲「中山文藝獎」、「文藝特殊貢獻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讀物金書獎」等殊榮,被臺灣兒童文學界尊稱為「常青樹」。

林良1924年出生於廈門,祖籍福建同安,1946年,林良前往臺灣,先後就讀於臺灣師大國文系、淡江大學英語系。他一生中從事過多種職業,歷任小學教師、新聞記者、副刊編輯、雜誌主編、廣播節目主持人、出版經理等職,曾任《國語日報》董事長兼發行人、中華兒童文學學會第一任理事長。

林良著譯的部分作品封面。

來自信誼的資料顯示,臺灣信誼基金會和林良有著頗多聯繫。1978年4月,信誼基金會在臺灣成立了第一家專業為幼兒出版圖畫書的出版機構。經由信誼出版的第一本書《媽媽》的文字作者,就是林良。十年後,在林良和鄭明的努力下,最終促成了信誼「幼兒文學獎」的誕生。

林良一生作品頗多,包括有散文集、兒童詩集、兒歌集、傳記文學、圖畫故事、廣播劇、兒童文學論文集等。他創作的兒歌充滿詩和歌的情趣,也被譽為臺灣最早「吹起了寫作兒童詩的號角」的人,與此同時,他還大力提倡為兒童寫散文。

林良著譯的部分作品封面。

作者丨何安安

編輯丨李永博

校對丨翟永軍

相關焦點

  • 臺灣兒童文學領航者林良辭世:只有童年才是貫穿一生的
    ——林良(1924年10月10 - 2019年12月23)96歲的臺灣地區兒童文學領航者林良先生在睡夢中辭世。林良先生被譽為「臺灣現代兒童文學之父」,是臺灣地區兒童文學界公認的「常青樹」、「大家長」。他以臺灣地區國語日報「看圖說話」專欄與小讀者結緣,結集出版圖畫書《樹葉船》《青蛙歌團》《月球火車》,散文集《爸爸的十六封信》《會走路的人》《早安豆漿店》《林良的散文》,兒童文學論文集《淺語的藝術》《純真的境界》等兩百多冊。曾獲「中山文藝獎」、「文藝特殊貢獻獎」、「金鼎獎終身成就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讀物金書獎」、信誼「兒童文學特別貢獻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特別獎」等殊榮。
  • 「臺灣現當代兒童文學之父」林良
    林良從小生長在一個「書香」之家,受到家庭薰染,他把讀書與寫作當成一輩子的事情。1946年,22歲的林良背起行囊來到臺灣,先後就讀於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系、淡江大學英文系;歷任小學教師、新聞記者、副刊編輯、雜誌主編、廣播節目主持人、出版經理等職。此後,林良又擔任臺灣《國語日報》董事長、兒童文學學會第一任理事長。
  • 文學長存 溫暖一生——著名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林良先生追思活動在榕...
    東南網12月29日訊(本網記者 蔡麗潔)12月29日上午,「永遠的『小太陽』林良——林良先生追思會」在福州舉行。12月23日清晨,著名作家、臺灣兒童文學泰鬥林良在家中逝世,享年96歲。林良祖籍福建廈門,長期致力於兒童文學、親子教育等寫作,創作與翻譯兒童文學作品兩百多冊,他在大陸的大部分作品都授權給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小太陽》,是一部關於家、關於愛的作品,出版半個世紀以來,成為溫暖幾代人的幸福家庭聖經。此次活動由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主辦,海峽兒童閱讀研究中心協辦。
  • 臺灣兒童文學泰鬥林良告別讀者
    出生於廈門,60 餘年來共創作和翻譯兩百多冊兒童文學作品,代表作有《小太陽》等 昨日凌晨,著名廈門籍作家、臺灣兒童文學泰鬥林良在睡夢中辭世
  • 福建出版界紀念「臺灣現當代兒童文學之父」林良逝世一周年
    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林良在臺灣國語日報社董事長辦公桌前。 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供圖 攝中新網福州12月23日電 (林春茵 謝宏瀾)洗澡,一根白髮,停電,遛狗,晚餐……這些看似再平凡不過的事情,在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林良的筆下,無不瀰漫著家的溫馨,散發著淡淡的讓人回味的情感。
  • 廈門籍臺灣兒童文學泰鬥林良「告別」讀者
    出生於廈門,60餘年來共創作和翻譯兩百多冊兒童文學作品,代表作有《小太陽》等  林良致力於創作兒童文學長達60餘年,代表作有《小太陽》《爸爸的16封信》《我是一隻狐狸狗》等,翻譯作品兩百多冊。  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林文寶說,長期以來,林良編輯出版過許多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品,上世紀70年代出版的《淺語的藝術》,啟蒙了臺灣的兒童文學寫作。  林良最推崇中國兒童文學先驅豐子愷,因為他從生活中取材,林良自己也以此為寫作標杆。林良生前曾說,兒童文學作家的心中有兩種兒童,一種是「我要為兒童寫作」的概念式兒童,另一種則屬於一個個實實在在有名字、有親情的兒童。
  • 永不消失的「小太陽」——追憶臺灣兒童文學泰鬥林良
    林良祖籍廈門。他長期致力於兒童文學、親子教育等寫作,創作與翻譯兒童文學作品200多冊。他在大陸的大部分作品由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其中,林良最著名的代表作《小太陽》,是一部關於家、關於愛的作品,他的一生就像「小太陽」一樣,溫暖、照耀著一代代家庭。  兒童文學界的「大家長」  1924年10月,林良出生在廈門。
  • 追憶臺灣兒童文學泰鬥林良:永不消失的小太陽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12月25日(福建日報記者 吳洪 通訊員 鄭楚楚)這幾日,兩岸兒童文學界作家紛紛撰文悼念兒童文學界泰鬥林良。 12月23日清晨,林良在家中平靜過世,享年96歲。林良祖籍福建廈門,長期致力於兒童文學、親子教育等寫作,創作與翻譯兒童文學作品兩百多冊,他在大陸的大部分作品都授權給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 明年閩少社將出版林良「第三童年」
    本網訊 12月23日清晨,著名作家、臺灣兒童文學泰鬥林良先生在家中平靜過世,享年96歲。他在大陸的大部分作品都授權給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明年該社將繼續推出林良作品。  林良祖籍福建廈門,長期致力於兒童文學、親子教育等寫作,創作與翻譯兒童文學作品兩百多冊。林良先生最著名的代表作《小太陽》,是一部關於家、關於愛的作品,出版半個世紀以來,溫暖了一代代人讀者。
  • 林良,淺語藝術的倡導者
    林良先生,他是「淺語藝術」的倡導者;他使用日常淺顯的生活語言,作為寫作的表達工具,為成人寫作,也為小孩寫作。他寫作的文類,大致包括散文、小說、童話、兒童詩歌、論述等;他寫給大人看的散文或隨筆,大都用筆名──子敏發表;寫給兒童看的所有兒童文學作品,用的名字──林良,就是本名;這個原則,他一直沒有改變。
  • 大陸童書界告別臺灣兒童文學泰鬥林良:詩飛機送小太陽
    福州市中山小學語文教師陳崢25日對中新社記者回憶「臺灣現當代兒童文學之父」林良時,如是說。23日清晨,96歲的林良在睡夢中安然離世,消息如蝴蝶振翅,悄然越過海峽,以他特有的「淺語」向好友們告別。林良女兒林瑋告訴中新社記者,父親林良出生於廈門,一生輾轉日本、中國香港、越南、廈門、漳州等地,最後落腳臺灣,但始終難忘故鄉。
  • 林良|我們都曾是個很不錯的小孩
    林良是臺灣兒童文學的領航者,被譽為「臺灣現代兒童文學之父」,同時也是臺灣地區兒童文學界公認的「常青樹」、「大家長」。當然,他還是我們心中永遠敬愛的「小太陽」、「林爺爺」。從上面兩首作品中,我們能看出林良那清新雋永、帶有淡淡幽默的文筆風格,猶如田間夾雜著泥土的微風,溫柔而帶有孩子氣息。
  • 重溫經典詩歌丨林良:蘑菇
    2019年12月23日凌晨,臺灣地區兒童文學領航者林良先生在睡夢中辭世,享年96歲。林良先生為孩子寫詩,像孩子一樣用一顆單純真誠的心去看待世界,關注角落裡被人們遺忘的事物,體察不容易被感知的小情緒,以詩來愉悅孩子的心靈,將孩子領進一個美的境界。
  • 兒童文學的創作及翻譯之路
    我也喜歡看完原著後再挑選翻譯成中文書。兒童文學方面,我喜歡看任溶溶先生的翻譯作品,名著這一塊我喜歡看楊憲益和戴乃迭的翻譯作品,經典這一塊喜歡看傅雷先生的翻譯作品,現當代這一塊喜歡看黑馬先生的翻譯。在寫作方面,我一直在兒童文學創作的邊界徘徊。有一次跟吳冠中先生聊天時,他對我說:「懷存的詩和文字是不需要解釋的,每一句都有聲音和味道,很真誠。」先生還抑揚頓挫地朗讀我的詩。
  • 林良——淺語藝術的倡導者
    ◎ 林煥彰(臺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林良先生,他是「淺語藝術」的倡導者;他使用日常淺顯的生活語言,作為寫作的表達工具,為成人寫作,也為小孩寫作。他寫作的文類,大致包括散文、小說、童話、兒童詩歌、論述和翻譯。他寫給大人看的散文或隨筆,大都用筆名──子敏發表。
  • 林良:生活與工作處處是文學
    林良先生是臺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他今年90歲,有著「臺灣現當代兒童文學之父」之稱,被臺灣兒童文學界尊敬地稱為「大家長」。林良認為,兒童文學作家應當把愛文學、愛兒童兩種美質兼具於一身。他本人就是這樣一位始終不渝對文學、對兒童愛得極其真摯、深沉,把愛文學與愛兒童完美統一於一身的典範。
  • 臺灣兒童文學界泰鬥林良先生睡夢中辭世,讀他作品能聞到愛的清香
    從朋友圈看到,著名作家、臺灣兒童文學泰鬥林良先生於2019年12月23日凌晨,在睡夢中安詳辭世,享年96歲。林良,筆名子敏,曾任《國語日報》社長、臺灣兒童文學學會第一任理事長。創作兒歌、童詩六千多首,曾獲中山文化基金會的文藝創作獎,臺灣省文藝作家協會兒童文學類中興文藝獎、信誼基金會幼兒文學特別貢獻獎、金鼎獎終身成就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特別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讀物金書獎等殊榮。著有《林良童心繪本》、《蝸牛的風景》、《淺語的藝術》等作品集。手頭沒有林良先生的詩集,但是在網上我讀到過一些林良先生的童詩和文章,特別喜歡。
  • 清末民初兒童文學翻譯探究
    清末民初,文學翻譯十分盛行。阿英曾在《晚清小說史》中提到,「翻譯書的數量,總有全數量的三分之二」。而這些「翻譯書」中包含大量優秀的兒童文學譯作。由於兒童觀的轉變,兒童從「縮小的成人」成為「未來國民」,人們在關注成人文學的同時也將目光投向「未來國民」,開始有目的地譯介外國兒童文學作品。因此,清末民初的兒童文學翻譯極具現實性。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從民族文化心理視角出發進行探究,既能釐清當時兒童文學翻譯存在的問題,還原歷史文化語境,又能對早期文學翻譯的一些特殊現象進行合理解釋。
  • 他是臺灣兒童文學泰鬥,太喜歡他的作品了,不捨得私藏
    林良,當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詩人,有「臺灣兒童文學泰鬥」、「臺灣現代兒童文學之父」之美譽。關於林良的童詩,我曾經寫過一篇評賞文章。林良的這十首童詩是我選出來的,當然,也都是我特別喜歡的。是的,特別特別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