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家好,在閱讀本文前,請先點擊「關注」,這樣才能在第一時間,免費收到我分享的精彩內容,你的支持與關注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源泉!萬分感謝!
米線醬料的炒制方法都是不同的,不過我的炒制方法更簡單、實用,可能更適合你。
風味特點
「過橋米線」是雲南滇南地區特有的食品,已有百多年歷史,五十多年前傳至昆明,此種食品主輔合一,深受各族人民群眾的喜愛。以特有的滋嫩、鮮香、清爽適口、富於營養而著稱。
現在的過橋米線由四部分組成:
一是湯料覆蓋有一層滾油;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鹽;三是主料,有生的豬裡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以及用水氽過五成熟的豬腰片、肚頭片、水發魷魚片;輔料有來過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蔥絲、草芽絲、薑絲、玉蘭片、氽過的豆腐皮;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燙過的米線。雞油封面,湯汁滾燙,但不冒熱氣。
雲南米線可分兩大類
一類是大米經過發酵後磨粉製成的,俗稱「酸漿米線」 工藝複雜,生產周期長。特點:米線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的清香味,是傳統的製作方法。
另一類是大米磨粉後直接放到機器中擠壓成型,靠摩擦的熱度使大米糊化成型,為「幹漿米線」。幹漿米線曬乾後即為「幹米線」,方便攜帶和貯藏。食用時,再蒸煮漲發。幹漿米線筋骨硬,咬口,線長,但缺乏大米的清香味!
我都是非常用心,將自己所知道的美食知識分享給大家。發現生活的美,美食秘方分享!獲取更多美食知識或技巧,請點擊紅色加號關注我,非常感謝你的支持。
菜品起源
相傳,清朝時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島,一個秀才到島上讀書,秀才賢慧勤勞的娘子常常弄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當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不熱了。
後來一次偶然送雞湯的時候,秀才娘子發現雞湯上覆蓋著厚厚的那層雞油有如鍋蓋一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線等吃時再放,還能更加爽口。於是她先把肥雞、筒子骨等熟好清湯,上覆厚厚雞油;米線在家燙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島上後用滾油燙熟,之後加入米線,鮮香滑爽。
此法一經傳開,人們紛紛仿效,因為到島上要過一座橋,也為紀念這位賢妻,後世就把它叫做「過橋米線」。
醬料的配方及做法配方:
郫縣豆瓣100克,四季寶幼滑花生醬100克,甜麵醬200克,蠔油1勺,胡椒粉、冰糖少許,薑末、蒜末、蔥末,30克幹紅辣椒剁碎,植物油,香醋。
製法:
1、把豆瓣剁成蓉,與花生醬、甜麵醬、蠔油、胡椒粉、冰糖、香醋一起裝入盆中,攪拌均勻成混合料。
2、燒熱鍋,倒油,油要多,油熱後,先下薑末、蒜末、蔥末、辣椒末炒香,再將混合料倒入鍋中,然後小火用鍋鏟慢慢推勻即可。
3、醬料是醬香和香辣的複合型的,其色澤鮮紅,略油潤有光澤,有獨特的醬脂香和辣香,香氣濃鬱自然,味道辣而不爆,回味醇厚悠長。
麻油做法配方
主料:花生油500克,花椒175克。
做法:鍋上火,下入花生油500克,燒至八成熱,下入花椒175克,炸至黑色,將油倒入調料罐即成。
特色:油色淡黃,麻香清爽。麻而不澀、淡淡相宜、底味十足(麻有時並不是越麻越好哦,比例相宜才能洽到好處,才是過橋米線配方的最佳表述)。
自製秘方麻油在成本上也佔絕對的優勢。花椒油附方:花椒25克,蔥25克,薑片25克,花生油100克,香油50克。
油辣子
材料:辣椒20個,鹽1/4小匙,水10ML,八角5個,花椒1小匙,桂枝4小段,肉蔻少許,香葉1小棵
做法:
1、浸泡香料,準備辣椒。碗中盛水,所有香料倒入水中浸泡30分鐘待用。幹紅辣椒洗乾淨晾乾,剪開,去除發黴的地方,用剪刀剪成碎。
2、熬香味油。鍋中入多點油,多少沒有關係(油多料少的話,就多熬製些時間;相反,則縮短時間),按照你的需求。
3、把香料撈出,稍微瀝下水後,倒入冷油中,最小火蓋蓋慢熬約20-30分鐘。記得草果要拍裂,有利於味道滲入油中。
一碗米線的製作:
原料:排骨600g,鮮雞1隻,鮮鴨1隻,雲腿200g,老薑100g,鹽20g,酵母鮮回味粉100g配料:熟米線200g,鮮草魚80g,鮮豬裡脊80g,鵪鶉蛋1枚,韭菜30g,香蔥30g,榨菜30g,綠豆芽30g,鹽5g,白胡椒粉3g
製作流程:
1、排骨、鮮雞、鮮鴨洗淨,斬成大塊,分別放入沸水焯水去血沫,撈出衝洗乾淨;
2、和拍散的姜塊、雲南火腿一同放入高壓鍋(或大砂鍋),加入所有材料5倍的水,大火燒開,再轉為小火,煨制60分鐘以上;
3、調入鹽和回味粉,最後成品濃湯應該是濃濃白白的湯汁表面飄著一層明油。(雞鴨不夠肥也可另外添加雞油或鴨油熱封)
4、將鮮草魚肉和鮮裡脊肉,分別切成極薄的肉片待用(為防表面變幹,可以先碼好,蒙上保鮮膜);
5、將沸騰的濃湯盛入保溫的大碗,依次平放入鮮魚肉片、鮮裡脊肉片、綠豆芽、榨菜和韭菜,磕入生鵪鶉蛋,放鹽和白胡椒粉;
6、放置2分鐘後,再放入沸水燙過的米線,撒上香蔥花即可食用。
答疑解惑
1、底湯中使用的回味粉不屬於食品添加劑,雞肉和鴨肉中的穀氨酸和鹽反應可產生味精成分,因此過橋米線可不需使用雞精、味精。
2、傳統做法要保持底湯鮮味和厚實,原料只能加4倍的水,酵母鮮回味粉含有大量可溶性的呈鮮味的胺基酸、多肽、核苷酸,不僅增鮮、去腥,而且可以添加原料5倍的水量,成本上更經濟。
3、隨著過橋米線在全國普及,做法和配料已經多元化、地方化。草魚片可以用烏魚片、魷魚片替代,裡脊肉片可以用雞脯肉片替代。
結語:過橋米線是近些年來流行起來的,特別是在北方城市,吃起來還是很好吃的,比較清淡,特別適合女孩子吃,喜歡吃什麼,就加什麼,比較人性化。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在下面評論區留言討論!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就點讚、關注吧!我們下期再見!(本文原創製作,未經本人授權禁止搬運抄襲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