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些中文常用詞都來源於日本!漲姿勢了

2020-12-21 今川日語

在古代的時候,日本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後來隨著大量的日本來華留學生即遣唐使、遣隋使,將先進的中華文明,包括漢語及漢字帶到了日本,日本從此正式開始了使用文字記載語言的歷史。

日本人在學習的基礎上將漢字漢語進行改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言體系。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漢語母語者學習日語時會有獨特的優勢。

有的時候隨便給出一個日文單詞或者是句子,就算是不會日語的人,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因為很多情況下,漢字給了我們提示。

讓我們一起來猜猜看,標日第一課的這個標題是什麼意思?答案:小李是中國人。這絕對是一道送分題。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和各國文化間的不斷交流,日本有些詞彙反傳回了中國,是謂「回歸詞」。也就是說,這些詞的說法最早產生在日本,是後來傳回中國的,你知道都有哪些嗎?

先來說個我們最熟悉的,說到料理(りょうり),可能大部分人的反應都會是在前面加上兩個字——日本料理,有的時候幾個朋友可能也會約一下大家一起去吃日料。其實料理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處理、整理。《晉書·王徽之傳》等均有相關記載。料理在漢語中用的最廣的意思是「辦理,處理,照顧」的意思。雖然日語中也有這層意思,但是用的更廣的意思則為"菜餚"。

"菜餚"這一層含義就是一種回歸的表達。日本人直接用漢字--料理來表達菜或飯的意思。在中國似乎不會說美國料理或法國料理,但在日本只要表示某國風味的菜都會在國家的後面加上料理一詞,比如中華料理、法國料理、義大利料理等等。

再來說說「電話」這個詞。雖然現在家用的座機已經逐漸被手機取代了,但是我們對「電話」這個詞使用的頻率卻沒有降低。比如「買電話」、「打電話」都是非常常用的,其實「電話でんわ」最開始也是由日本人發明的詞彙,用來意譯英文的Telephone(Phone)。當初中國人對這個英文詞採取了音譯,譯作「德律風」。

在一段時期內,「電話」和「德律風」兩種叫法通用。但是後來「德律風」這種叫法終於消失。由於本世紀初年,一群在日本的紹興籍留學生曾聯名給家鄉寫回一封長信,其中詳細介紹了日本的近代化情形,魯迅也列名其中。信中說到「電話」 時,特意注釋道:「以電器傳達話語,中國人譯為『德律風』,不如電話之切。」所以,以後就都叫「電話」了。

再來說一個比較大的話題吧。說到「經濟」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如果一個小孩子跑過來問你什麼是經濟,你又會如何向他解釋呢?是不是一道很難,很抽象的問題呢?反正小新的第一想法就是錢。($ _ $)

其實早在公元4世紀初,東晉時代已正式使用"經濟"一詞。"經濟"一詞是"經邦"、"經國"和"濟世"、"濟民",以及"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含有"治國平天下"的意思。其在中國古代文化和古代文學中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概念,充滿了豐富的人文思想和社會內涵,古代名聯中一句"文章西漢雙司馬,經濟南陽一臥龍",這裡面的經濟就是經綸濟世的意義。

至於現代"經濟"一詞實為我國引進日本人翻譯的結果。在清朝末期,日本人接受、吸收、宣傳西方文化,大量翻譯西方書籍,將"economics"一詞譯為"經濟"(経済 けいざい)。在新文化運動中,日本所學習過的西方文化向中國傳播,故而經濟一詞新亦被中國引用。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現代所說的「經濟」百科上作何解釋——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你們記住了麼?估計是記不住。)

再說個現代年輕人比較熟悉的詞----寫真(寫真 しゃしん)。記得第一次聽見這個詞就是小時候看蠟筆小新時,他常常去書店翻開一些漂亮姐姐的寫真集。後來也時不時會聽到去影樓拍寫真這樣的表達。(剛才打開網頁輸入了一下「寫真」二字,那畫面真的是太美好了,不信你們可以自己試試看)

寫真,在漢語中的本義是畫人物的肖像,它是中國肖像畫的傳統名稱。繪寫人像要求形神肖似,所以叫做寫真。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將軍善畫蓋有神,偶逢佳士亦寫真。」如今流行的寫真,是借自日本語。我們一般說到拍寫真第一個想法肯定是去影樓,自己拿手機隨手一拍的不能被稱為寫真。但其實在日語中,寫真就是照片的意思。

日本賣的寫真集(寫真集 しゃしんしゅう)上面也不一定只能是泳裝大姐姐。各種各樣的拍攝對象只要裝訂成冊的,都可以叫做寫真集。家裡用來裝照片的影集,也可以叫做寫真集。雖然是日本讓寫真擁有照片的含義,可是卻保留了"力求真實"的最初本意。對漢語來說,今日的寫真可謂是先出口後進口的詞。

剛才給大家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接下來再讓我們來看看其他的。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現代漢語的大量複合詞:以學結尾的詞彙,如:生物學(せいぶつがく)以化結尾的詞彙,如:現代化(げんだいか)以炎結尾的詞彙,如:關節炎(関節炎 かんせつえん)以性結尾的複合詞,如:可能性(かのうせい)以界結尾的複合詞,如:文學界(ぶんがくかい)以感結尾的複合詞,如:美感(びかん)以點結尾的複合詞,如:焦點(しょうてん)

以觀結尾的複合詞,如:人生觀(人生観 じんせいかん)論結尾的複合詞,如:無神論(無神論 むしんろん)

等等,都是來自日語的詞彙。

怎麼樣,通過今天這期有沒有覺得自己漲姿勢,又知道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呢?那今天就先到這了,我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原來中國這麼多詞彙來自日本,有的還與這位偉人有關,漲姿勢了!
    導語:原來中國這麼多詞彙來自日本,有的還與這位偉人有關,漲姿勢了!中國作為一個文化輸出大國,其影響最為廣泛,比如古代的瓷器、茶、絲綢等文化。近代文化的輸出也間接了帶動了東亞地區的文化發展。但由於近代日本的發展,日本人對漢字的不斷創新,也從一定程度上對中國造成了文化的「逆輸出」,通俗的說就是目前國內很多日常使用的現代漢語,很多都是近現代從日本傳回中國的,畢竟文化這東西就是相互傳來傳去,並沒有優劣之分。
  • 這些天天掛在嘴邊的中文詞,竟然都來自日語?
    眾所周知,我們生活中的很多詞彙其實都是「日本製造」的,像是「原則」、「科學」、「社會」、「國際」這些比較現代化的詞,都是從日語中引入的。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網絡流行語中,也存在不少來自日語的詞彙,放在漢語的語境中竟然毫無違和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撲街、癟三、殺馬特,這些地道的方言俚語,原來都是英語外來詞!
    中文博大精深,中文裡的方言更是種類繁多,各有底蘊。每個方言中,都有一些地道的詞彙或俚語,其中的韻味,是用普通話怎麼也表達不出來的。然而你知道嗎?「撲街」原本意指摔倒,在粵語中更為常用在罵人的粗口當中。然而,這句地道的粵語粗口,實際上卻是舶來外語。清朝末期,英國人大肆從大洋彼岸進入中國廣東、香港一帶,當時在港口幫忙裝載運卸貨物的工人都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看起來非常窮苦。洋人們便略帶歧視性地稱呼這些人為「Poor guy」,並很快與粵語融合在了一起,音譯成了「撲街」,並沿用至今。
  • 出乎意料,這些常用詞竟然都來自日語!
    眾所周知,日語中的漢字和為數眾多的漢語詞彙都是古時候由中國傳入的,但近代之後,由日本人創造的新的漢字詞彙又「反輸入」回了中國,像文化、文明、文學、小說、時間、勞動、社會等詞,都是清末由日本的學者在翻譯西方經典時所創造,又傳入中國的。
  • 你知道嗎,原來這些詞都來源於佛教!
    漢語發展史上,漢語大規模吸收外來語共有三次:一是戰國時期,主要是匈奴、西域來源的詞;二是魏晉至隋唐時期,主是梵語系統來源的佛教詞語;三是明清時期,主要是來自西方語源的詞。其中來自佛教的詞是對漢語影響最大的一次。據梁啓超先生統計,日本人所編的《佛教大辭典》共收佛教用語「三萬五千餘語」。
  • 日本人是如何理解中文常用語的
    由於網際網路的發展,像是bilibili這樣的網站,包括一些遊戲也慢慢的傳到日本,現在大家可以經常在B站上看到很多日本名人的視頻,上次給大家介紹了我們日常說話中常用的日語單詞,那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日本人是怎麼理解中文中的某些日常用詞的吧!
  • 其實英語中這些詞都是來源於中文(上)
    今天羚羊君(aa-acad)來帶大家看看英語中有哪些來自中文的「舶來詞」吧!1.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這個表達方式在英語國家出現得十分高頻,其實就是地地道道的「chiglish」,相當於一個字一個字從中文翻譯成英文。
  • 戳這裡漲姿勢啦
    戳這裡漲姿勢啦時間:2019-05-07 13:29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馬殺雞是什麼意思? 戳這裡漲姿勢啦 初次看到馬殺雞這個詞的時候,還特別好奇什麼馬居然能這麼牛逼,後來才明白沒文化果然是有多可怕!
  •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時間:2020-10-03 15:59   來源:名資匯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ky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我想應該有許多人都是混飯圈的,那麼有的時候我們會在網絡上看到有人說你不要再ky了,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中文中原來有這麼多意想不到的外語
    一說,原來常用於女士。來源於英文 society courtesan,開埠初期,傳統的上海女人是看不慣那些在社交界(society)混的女人,認為她們不守婦德,輕浮,放蕩。對於需要一個譯音又不懂洋文的人來講,society 很好記--「十三點」。不難發現,上面這些詞都跟上海這個地方有著直接的聯繫。
  • 邊答題邊漲知識呀!梨園行OR足球賽 冷板凳一詞來源於哪個行當?
    邊答題邊漲知識呀!梨園行OR足球賽 冷板凳一詞來源於哪個行當?時間:2020-09-17 09:45   來源:優遊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邊答題邊漲知識呀!梨園行OR足球賽 冷板凳一詞來源於哪個行當? 人們常稱那些不被重視的人為坐冷板凳,冷板凳來源於哪個行當?梨園行、足球賽。
  •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時間:2020-07-31 17:13   來源:天暢手機遊戲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保安在哪裡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抖音保安在哪裡是什麼梗?
  • 漢語中的這些詞都來源於佛教
    佛經本以梵文寫成,當中有許多宗教術語和古印度的詞彙。佛教的經籍被翻譯成漢語後,這些外來語亦漸漸融入漢語之中,成為日常語彙的一部份。除了「菩薩」、「羅漢」、「夜叉」、「舍利」等詞外,還有「恆河沙數」、「回頭是岸」等成語。這些佛教語言逐漸與漢語相融攝,很多我們都琅琅在口卻習焉不察,僅舉其部分如下,估計也夠大家大吃一驚了。【剎那】梵語「Ksana」的音譯。
  •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時間:2020-06-24 19:30   來源:咖綠茵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別拍了別拍了什麼意思什麼梗?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微信當中的新功能拍了拍有人歡喜有人倦怠,有小夥伴反饋自己平時的工作群或者不怎麼聊天的閒置群,每天都是各種吐槽變成了拍拍群,廣大網友就說出了別拍了別拍了這個詞,那麼這個梗是什麼意思呢   原標題:別拍了別拍了什麼意思什麼梗?
  • 日漫中的這些常用語,你都知道它們的意思嗎?
    首先就是中文裡的「早上好」「晚上好」,就像英文對應著「good morning」「good evening」一樣,在日語裡也有相對應的詞。就算你是什麼翻天覆地大魔王,見了人總不可能不打招呼吧!日語裡的「早上好」寫作「おはよう」,讀作哦哈喲,但是我們常常會聽到後面還有一串什麼詞。
  • 漲姿勢 | 日本居然有這種「特殊職業」……
    日本有一些「特殊的職業」,看完真的是漲姿勢。
  • 真沒想到,這些日語常用詞來自於佛教!
    日本是一個受佛教影響很深的國家,佛教不僅影響了日本人的思想、文化、審美觀、飲食,還影響了其語言文字。現代日語裡有不少常用詞都是來自於佛教的,今天小編想舉幾個例子,看看大家知不知道!禪僧們喜歡通過問答來考察對方的悟性,這樣的一問一答就被稱為「一挨一拶」,「挨拶」一詞也由此而來。「安心」「安心(あんしん)」,是放心的意思。但在佛教裡,它本是讀作「あんじん」,表示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為所動的一種超脫的境界,只有靠信佛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後來才轉為「放心」之意。
  • 漲姿勢:原來這些日語詞彙都是縮略語
    非常自然地使用的一些日語詞彙,原來都是縮略語。 ·軍手 → 軍用手袋(白色勞動手套) 舊日本軍的士兵曾經使用過,因此叫做軍用手套。 ·交番 → 交代で番するところ(派出所) ·特急 → 特別急行(特急列車) ·學ラン → 學生蘭服(立領學生校服) 蘭是荷蘭的意思,日本江戶時代將西服稱之為蘭服。
  • 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漲姿勢
    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漲姿勢時間:2020-09-30 16:20   來源:親親寶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外卡戰隊是什麼意思什麼梗?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漲姿勢 外卡:本身沒有參賽資格,但是又會給這些沒有資格的隊伍一些額外的名額讓他們競爭。搶到這些額外名額參賽的隊伍叫做外卡隊。
  • 日本藝伎的拍照姿勢,竟源於孔子?看完真的漲知識
    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日本,這個姿勢幾乎風靡全國。最近就有人扒出了日本上個世紀的藝伎寫真,令人驚訝的是,她們全部擺出了一模一樣的姿勢:雖然有些順序不太一樣,但全部都是捂住嘴巴、耳朵和眼睛。這是日本東照宮的三猿雕像,上邊有三隻猴子,分別捂住眼睛、耳朵和嘴巴,寓意是不看、不聽、不言。這三個姿勢都是告訴人不要做某件事,所以被稱為:三不猿姿勢。日本的很多藝伎都會擺出這種姿勢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