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花令 ·人: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2020-12-12 新汽車資訊

女人千萬別這樣戴戒指!戴戒指的都看看吧

★ ★ ★ ★☆

女人不敢撒嬌,是因為沒有人慣著!感動了千萬人!

★ ★ ★ ★☆

1.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唐·王維《鹿柴(zh ài )》

2.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唐·杜牧《清明》

3.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4.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宋·蘇軾《水調歌頭》

6.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宋·蘇軾《水調歌頭》

7.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唐·杜牧《山行》

9.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唐·柳宗元《江雪》

10.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1.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知君。 ——唐·高適《別董大》

12.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唐·李白《將進酒》 ,

13.人生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孟郊 《登科後》

1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15.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唐·王維《竹裡館》

16.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唐·王維《畫》

17.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元·馬 致遠《天淨沙·秋思》

18.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崔 護《題都城南莊》

19.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北宋·歐陽修《生查子》

20.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1.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22.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唐·李頎的《古從軍行》

23.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清·納蘭性德的 《木蘭辭 擬古決絕詞柬友》

24.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贈衛八處士》作者 :杜甫

25.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6.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宋·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27.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陶淵明《雜詩》

28.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韋莊《菩薩蠻》

29.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30.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唐·杜甫《贈花卿》

31.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朝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32.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宋·柳永《雨霖鈴》

33.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34.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三國·魏·曹操《短歌行》

35.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36.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唐·王翰《涼州詞》

37.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38.見有人來,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宋·李清照《點絳唇》

39.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陰》

40.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41.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唐·崔顥《黃鶴樓》

42.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43.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

44.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45.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唐·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46.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唐·白居易《 長恨歌》

47.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漢·卓文君《白頭吟》

48.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宋·李覯(g òu )《鄉思》

49.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唐·宋之問《渡漢江》

50.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東晉·陶淵明《飲酒其五》

51.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 ——東晉·陶淵明 《歸園田居》

52.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唐·溫庭筠《商山早行》

53.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5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唐·劉方平《月夜》

55.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56.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宋·翁卷《鄉村四月》

57.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唐·白居易《觀刈麥》

58.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宋·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59.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漢·李延年《漢書·外 戚傳·孝武李夫人列傳》

60.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先秦·《詩經·國風·蒹葭》

6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62.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63.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唐·柳宗元《漁翁》

64.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戰國·屈原《離騷》

65.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6.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相關焦點

  • 【聽】花好月圓,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文&誦:溫馨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他多希望能夠在華麗與喧囂中尋得那位超俗的美人,驀然回首,她婷婷飄飄若影若仙般映入眼帘。「我希望在我最美的年華遇見你,在這個群星璀璨的夜晚,華燈鳳蕭見證著彼此初遇的驚豔與美好!人生初始的情懷就在這驀然間不知所措的來了.」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這首詞作於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或二年(1175年),辛棄疾時年約35歲。強敵壓境,國勢日衰,而南宋統治者不思復國,偏安一隅,沉湎於享樂。故國淪陷、國恥未雪的仇恨與焦慮,故鄉難歸、流落江南的漂泊感與孤獨感,無路請纓的失落感與緊迫感,都交織在了這繁華的元宵燈火中。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 辛棄疾(南宋) 原詞 東風夜放花千樹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 入夜一城花燈好象是春風吹開花兒掛滿千枝萬樹,煙火象是被吹落的萬點流星。驅趕寶馬拉著華麗車子香風飄滿一路。
  •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今天是元宵佳節。古往今來,寫元宵節的詩詞汗牛充棟,唯有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辛棄疾寫的這篇傳唱千古。此去杭州一定要去逛一逛宋城。西子湖畔,嶽王廟前,我都曾駐足。敬立於嶽王廟正殿的嶽飛塑像前,當我的目光聚焦於「還我河山」的匾額時,不知為何會淚流滿面。
  • 有多少人曾在心中默默期待:「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有一首詞最為美妙,那就是《青玉案·元夕》。這首詞千百年來被無數人吟誦,我們都知道好的詞作,文人們會爭相模仿,看能否寫出那樣的作品。但是唯獨這首詞,卻沒有人模仿,我想是因為它太有朦朧美,任何的模仿都是累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將這首詞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人是誰?多數人沒有理解對
    我想到的便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其實說起來,這首詞,真的要我們去說他的題目,一時間還真是想不起來,但是只要提到這句話,那便是人人都可對得上的一句詞其實,我覺得辛棄疾這首詞的名字《青玉案·元夕》和文中的此情此景真的是遙相呼應。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宋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這一句寫的是元宵觀燈的女人,她們穿著美麗的衣服,戴著漂亮的手飾,歡天喜地朝前奔去,所過之處,陣陣暗香隨風飄來。「雪柳」是玉簪之類的頭飾。「眾裡尋她千百度」:(這人)對著眾多走過的女人一一辨認(但沒有一個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偶一回頭,卻發現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處。
  • 人世間有一種特別的驚喜,就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再上西樓月色難寄,驀然回首一陣驚喜。無悔緣分註定此遇,淚如雨憔悴殘燭,今生願相許。從來不識愁滋味,畢竟少年多少心事,醞釀在夢裡,再最初、燈火闌珊處。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青春已經凋謝,無法聽清楚,待醒時、燈火闌珊處。
  • 詩詞裡的相思,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眾裡尋他千百度,賽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閱珊處。《青玉案·元夕)辛棄疾這樣熱鬧的節日,來往看燈的人,自然是不在少數的,有的人坐著寶馬雕車,一路行過,陣陣清香。樂聲四起,那月亮的光波轉動著,很是耀眼,這一夜,魚形、龍形的燈美美地舞動著。年輕貌美的姑娘們都盛裝打扮,一起手牽著手,一邊笑著一邊說著話。此時卻有我這樣的一個人,孤單的身影,四處在尋覓著,等著意中人兒,正在失望之餘,不經意地一回頭.卻發現她正在那燈火闌珊處站立著,似乎也是等待著我的到來。
  • 天秤座: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願你走走停停,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01都說人生最好的三件事情,是久別重逢,失而復得,虛驚一場。確實呢,久別重逢讓我們滿心歡喜,因為還能有來日方長。失而復得,讓人更懂珍惜和愛。而那些不好的,都只是虛驚一場,多好,一切都還是原來的模樣。
  • 2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宋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這一句寫的是元宵觀燈的女人,她們穿著美麗的衣服,戴著漂亮的手飾,歡天喜地朝前奔去,所過之處,陣陣暗香隨風飄來。「雪柳」是玉簪之類的頭飾。「眾裡尋她千百度」:(這人)對著眾多走過的女人一一辨認(但沒有一個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偶一回頭,卻發現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處。
  • 驀然回首,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
    在我的心中,一直有這樣一個地方:東風徐徐,火樹銀花,來往的行人絡繹不絕,街上魚龍雜舞,寶馬香車,姑娘們娉婷來去,街道上燈火輝煌,笑語歡聲
  • 每日分享·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注釋>>>青玉案:詞牌名。元夕:夏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元宵節,此夜稱元夕或元夜。花千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星如雨:指焰火紛紛,亂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滿天的煙花。
  • 【毛毛詩詞】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突然間我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稀疏之處發現了她。注釋⑴青玉案:詞牌名,調名取於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詩句。又名「橫塘路」「西湖路」,雙調六十七字,上下闋各五仄韻,上去通押。⑵元夕:夏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即元宵節,此夜稱元夕或元夜。
  •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人」是誰?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⑿驀然:突然,猛然。⒀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突然間我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稀疏之處發現了她。描繪了元宵佳節滿城燈火,遊人如雲,徹夜燈火的場面,記敘了一對意中人長街巧遇的情景。詞中那「燈火闌珊處」的女子,也許並非有其人,不過是作者理想的化身。詞人對「她」的追求,寄託了深刻的寓意,表達了不願隨波逐流的美好品格。全詞採用對比手法,上片極寫花燈耀眼、樂聲盈耳的元夕盛況,下片著意描寫主人公在好女如雲之中尋覓一位立於燈火零落處的孤高女子,構思精妙,語言精緻,含蓄婉轉,餘味無窮。
  • 辛棄疾: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他照見了自己
    辛棄疾歸來後,招募了五十人敢死隊,束馬銜枚,闖入了金軍地盤。辛棄疾以五十人,衝進五萬人的金軍大營,生擒還在暢飲的張安國。隨後快馬疾馳,日夜兼程,將張安國押送至南宋政府,將其處斬。 以上便是,辛棄疾戎旅生涯中最為光輝的時刻。也是他在日後不得志時的經常回憶。
  • 驀然回首,燈火闌珊
    驀然回首,燈火闌珊 ——溥瀾夏天的火熱還在夢中秋風已吹落了奼紫嫣紅我在鋪滿落葉的庭院凝望任一顆心雜草叢生我看到樹的蔥蘢花兒綻放也看到樹葉飄零花落成殤八百裡秦川只是過往 那些走過的路,吻過的花香那些遠去的時光淹沒在愛的海洋夢裡夢外都是你的模樣在那花兒盛開的地方有楓紅漫天也有唯美的夕陽空氣裡都是沁人的書香你筆下群山連綿金峰萬籟你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你捲起唐詩宋詞的珠簾你彈一曲春江潮水在靜靜流淌所有的月缺月圓都妖嬈成一場最盛大的狂歡
  • 每日賞析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譯文 東風仿佛吹開了盛開鮮花的千棵樹,又如將空中的繁星吹落,象陣陣星雨。華麗的香車寶馬在路上來來往往,各式各樣的醉人香氣瀰漫著大街。  「眾裡尋她千百度」:(這人)對著眾多走過的女人一一辨認(但沒有一個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偶一回頭,卻發現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處。  「燈火闌珊」勿作「良夜將逝」解,「燈火闌珊」雖然是燈火漸漸散盡的意思,但這兒說的是天空飄灑下來的禮花,快接近地面時早已熄滅散盡,所以即使頭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卻是昏暗的。
  •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愁蹙著
    千萬不能充能,更不能動自我的意思,冒充是個明白人,冒充是個內行人,冒充是個有智慧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決定不充能顯能,不在人前賣弄自己的才華,而是落實在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要做好、做完美、做正確,做什麼事情不出差錯。無論你自己怎麼樣的思維道理,一定要如理如法的思維,千萬不能加上一個自以為是的我我我。
  • 遇 ||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窗外,爆竹聲聲,年,就此別過。鍵盤敲下,最後一個句號,發送之日,月兒正圓,初十六。一日一篇,抄經或隨筆小文,記錄生活。寫,資質甚淺,慢慢歷練就好,不急更不可強求,詞窮憋悶過,略見成型時,一鍵刪除過,過得了自己這一關再說,每一篇都是遇見,不同時期的自己,自當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