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美的新時代畫卷———福建省三明市文明創建探索紀實

2020-12-24 新華網客戶端

三明市北部新城依山傍水。周志鴻攝/光明圖片

三明市沙縣夏茂鎮的龍溪峰漂流。黃三定攝/光明圖片

三明市梅列區道德模範身邊好人聯誼會巾幗護河服務隊在江濱公園開展宣傳活動。周志鴻攝/光明圖片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時指出:只有站在時代前沿,引領風氣之先,精神文明建設才能發揮更大威力。當前,社會上思想活躍、觀念碰撞,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新媒介日新月異,我們要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創新內容和載體,改進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設始終充滿生機活力。

  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誌。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的目標與要求。如何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努力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這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時代命題。

  位於福建省中部的三明市,因群眾性文明創建成果而名揚全國。近年來,這座山區小城,依靠現有的自身稟賦,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籌社會經濟發展,讓精神文明建設實現了與物質文明建設的協調推進。

  一座城市美不美,既看市容市貌,也看精神面貌。當這座城市文化繁榮、文明興盛,一定是它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推進所使然。

  走進福建省三明市,在城市的細節裡尋找、感動與回味。這座文明之城所擁有的文明之美,透過這些細節生動呈現,一幅新時代的文明畫卷,令人怦然心動。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一場《風展紅旗如畫》情景音樂劇,正在三明影劇院上演。這座城市從紅土地走來的初心、由夢想而生的使命,悄然呈現在舞臺之上。

  美在心中 始終為民的初心,在文明星空裡閃爍

  「我是第二次觀看了。正是從劇中,我才知道三明也是紅軍長徵的出發地之一。」三明學院的小曾同學與同班的十多位同學一起,再次走進三明影劇院。

  創作情景音樂劇《風展紅旗如畫》,是三明市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11次深入三明調研、16次作出重要指示精神的舉措之一。從今年8月28日上演開始,該劇已成為三明市廣大幹部群眾堅定理想信念、永葆文明創建的初心與使命、投身新時代文明創建工作的重要載體。

  20世紀80年代初,全國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活動集中展現了理想信念、精神面貌、行為規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載體與途徑。三明市文明辦負責人認為:「當時,三明市創造性地把開展『五四三』活動與解決城市的髒亂差相結合,在為群眾幫忙解困中找到突破口,得到了市民熱烈響應,一場轟轟烈烈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由此展開。」

  「從當初的『五講四美三熱愛』到『好在共建、貴在堅持』,從『滿意在三明』到『六聯六建』『好人建設』,30多年來,三明堅持不懈,創造了一個個實實在在的文明創建品牌。而貫穿始終的就是把老百姓所呼所想作為三明文明創建的出發點。」三明學院校長潘玉騰教授認為,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經得起人民的考驗,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初心」,這就是三明文明之花常開不謝的法寶。

  文明之美,關鍵要心靈美,要美在心中,美在向上向善的精神面貌裡。這從新一代的「三明人」身上得到集中展現。

  踏入寧化縣石壁客家學校大門,映入眼帘的是草坪上矗立的孔子雕像,在雕像背後的白牆上,「傳承客家優秀文化,爭做蘇區成功少年」紅色大字格外耀眼。儒家文化、客家文化、紅色文化在這裡交相輝映,匯聚成動人的一幕。此刻正是課間休息,操場的一邊,一百多名學生正在朗誦客家祖訓。另一邊,則是一百多名愛好書法的學生正在練習書法。「我很喜歡書法,練習的時候心裡很安靜。」五年級的林子涵同學雖然只學了兩年,但已能寫出一手好字。從她沉穩又認真的表達中可以體會到,受益於深厚校園文化的沐浴與塑造,自信與禮貌的種子,已深深地埋在她的心裡。

  美在城鄉 黨把方向的文明創建,讓美麗鄉村四季如春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建設美麗鄉村、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三明市廣泛組織開展城鄉「結對子、種文化」活動,全市837個市級以上文明單位與村鎮結對,讓文明創建從城市走向廣闊農村。

  走進三明永安市小陶鎮,整潔的村容村貌、清澈的小溪、細緻耕耘的田野以及百姓綻放的笑臉,讓這個美麗鄉村充滿活力與希望。這裡是一片紅色熱土,是紅軍當年北上抗日集結地、宣言發布地、出發地,還是農村基層黨建『168』工作機制發祥地。黨的十九大代表、小陶鎮八一片區黨委書記許光園,向我們介紹了近年來這裡通過支部跨村聯建來推動鄉村文明聯創的故事。

  「2010年9月6日,是我們難忘的日子。這一天,小陶鎮八一村將創新爭優活動同實施『168』工作機制有機結合起來,把創先爭優活動落實到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上來的做法,得到正在福建考察的中央領導同志的肯定。」許光園激動地說,「這堅定了我們探索的信心。為了打破區域界限,統籌區域資源,進一步發揮黨組織的示範引領作用和龍頭經濟實體的輻射帶動作用,創造性地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我們成立了由相鄰七個村組成的片區黨支部,探索實施以『組織聯建、產業聯動、環境聯治、文明聯創、民生聯辦』為主要內容的『跨村聯建』模式,著力帶動片區各村抱團取暖,共同發展。」

  長期關注三明市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福州外語外貿學院黨委書記陳炳欽認為:「三明市的文明創建由城市推進到廣大鄉村,引領鄉村形成文明新風尚,充分體現了加強黨的領導的重要性。」30多年來,三明的精神文明建設不受工作重心、人事變動等影響,堅定不移、持之以恆。實踐證明,加強黨的領導,才能把住精神文明建設的大方向。

  如今,八一片區內強村帶著弱村跑,形成「頭雁效應」;片區支部幫助薄弱村選出好支書,讓村村都有「領頭羊」;片區內巡河、巡路、建房巡查及保潔一線,實行一體化管理。與此同時,在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下,「文明聯創」成效顯著:修訂新時代的村規民約、文明公約,修繕孝廉館、鄉愁館;成立建房理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引入重點民事民議機制;特別是老人協會、婦女協會、志願者協會日益活躍,成為片區倡導文明新風的生力軍。

  美在踐行 網絡時代的全民參與,讓文明充滿時代氣息

  為了以二次創業的精神來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上新水平,三明的文明創建走上了適應時代要求、不斷創新進取的徵程。特別是新時期,隨著數位化網絡化時代的到來,三明不斷改進方法、創新形式,展現了充滿活力的文明新形象。

  在三明的大街小巷,30個「日月星」志願服務驛站,成了充滿溫情的一道風景線。而四處張貼的倡導文明新風尚的宣傳畫,因設計新穎、美觀大方,似乎在為這座城市的文明之美代言。

  三明是一座「志願之城」,各類志願服務活動遍布城鄉基層,全市實名註冊志願者近30萬人,志願服務隊伍3100餘支。近年來,三明圍繞工作大局和群眾需求,藉助理論講開來、陋習移出去等「五來一去」載體,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特別是今年年初推出「滿意在三明,文明同行戰疫情」活動,7萬多名志願者參與其中,成為全市一支重要的抗疫力量。

  「我們制定了志願者星級認定製度、搭建『志願三明』信息平臺,並實施市民文明積分機制,將市民參與志願服務、無償獻血等活動情況納入積分內容,引導市民向上向善,累計納入積分管理市民近120萬人。」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從2019年7月平臺運行以來,現已完成由網上對接的志願服務活動47758個。

  今年初,「志願三明」信息平臺納入「e三明」平臺,並推出了「隨手拍」活動,讓人人參與文明創建有了最直接的網絡平臺,至今已有市民117萬人次參與,發送隨手拍圖片113517張,成為提升文明新風與行為規範的重要力量。

  12月1日,《三明市公共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實施。三明市將數十項政府規章制度納入這一部地方性法規之中,從法治層面推動文明創建的機制創新,不斷健全「法制保障、共創共建、全民參與」三大長效機制。

  美在持續 相輔相成的「四篇文章」,讓「如畫三明」宜業宜居

  為了繼續探索兩個文明建設的新路子,使三明精神文明建設再造輝煌,2019年5月31日,三明市委召開九屆九次全會,提出做實「紅色三明、工業三明、綠色三明、文明三明」「四篇文章」的工作部署。與此同時,三明市堅持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確保各項事業健康發展的治本之策,貫穿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方方面面。

  明溪縣沙溪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也是省級生態村,它的發展歷程成為了三明市做好「四篇文章」的縮影。2001年,一家小小的企業在這片紅色文化濃厚的小村莊裡誕生,它以當地豐富的紅豆杉資源為原料,生產抗腫瘤原料。19年來,這家企業持續科研攻關,積極探索和實踐野生紅豆杉資源保護和人工繁育工作,成功培育出了「南方1號」紅豆杉,其紫杉醇含量是原有品種的10倍以上,公司也迅速發展成為一家集種植、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製藥企業。

  「南方1號」紅豆杉的繁育成功,不僅成為當地農民的致富樹,還極大地提升了這裡的生態品質,並推動了文旅康養產業在當地發展。

  「四篇文章」就是四張名片,它們相輔相成,互為推動與補充。利用生態資源發展工業,工業又反哺生態。根植於紅色文化、養成於鄉村文明風氣裡的村規民約,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而經濟的發展又成為滋養文化與文明的營養。「當時,縣裡為了支持我們企業發展,把黨校的房產都提供給我們當辦公場所。縣領導為我們排憂解難到我們企業調研,更是經常的事。」想起這些,公司總經理李永無限感慨。

  作為林改第一村的永安市洪田村也有相同的經歷。為了回答「樹要怎麼砍?錢從哪裡來?一家一戶怎麼辦?」的林改三問,洪田鎮走上了探索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確保收益權的機制改革之路,實現了「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融合。「一切要圍繞著讓我們三明老百姓生活能夠好起來,文明程度能夠提升起來,幸福指數能夠增強起來,這個是我們做好『四篇文章』的根本目的。」永安市林業局局長鄭凌峰認為。

  為了讓宜業與宜居協調推進,去年,三明市根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提出了包括農貿市場改造升級、老舊社區改造等「五難」整治,並列入文明創建的重要內容。截至2020年11月中旬,全市累計新增停車泊位9796個、新(改)建標準公廁247座、整治農貿市場50個、治理背街小巷363條、治理和提升小區196個。

  11月23日,夜幕下,一場美輪美奐的「印象沙縣水幕秀」在沙溪河上演。開放的空間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裸眼3D技術帶來了水影互動、聲光融合的強烈感官體驗。在城市的歷史文化敘述及發展成就展示中,令人不禁感嘆新思想的偉力與光芒。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的三明文明實踐,如今正迎來源自文化自信的文明新風,新時代的文明畫卷正在這片如畫的紅土地上美麗呈現。(本報記者 高建進 羅旭 邱玥 王丹)

相關焦點

  • 福建三明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原標題:深植精神土壤 終得文明花開——福建三明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把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指標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納入《三明市「十二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在福建省率先出臺《三明市文明單位動態管理記分辦法》,對創建單位實行獎勵記分和告誡記分——在三明,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和落實。   「GDP重要,群眾的幸福生活更重要。不能為一時的GDP所惑,讓這裡的市民世世代代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才是城市管理者的最大任務。」
  • 咱們文明有力量 福建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上新臺階
    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都能從「滿意」上收穫三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碩果,從而轉換為這座城市文明發展的不竭動力。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活水源頭來」。三明文明城市創建有了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這股活水之源,將持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推動力,為三明的文明城市創建迸發出更加昂揚的鬥志力和創造力。
  • 「仁愛之城」的文明「新畫卷」
    遠處丹霞山薄霧氤氳,近處錦江河緩緩流淌,目光所及之處儘是安詳愜意。仁化市民津津樂道的「新畫卷」——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仁愛之城」呈現眼前。 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背後是韶關、仁化兩地合力推動,久久為功的成果。近年來,韶關堅持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以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為契機,堅持「以城帶鄉、四級聯創」,推動市、縣、鎮、村四級文明聯創,進一步擴大基層文明創建覆蓋面,形成全域創建格局。
  • 讓文明之光照亮城市每個角落 ——枝江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讓文明之光照亮城市每個角落 ——枝江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7日 12:26 來源:中新網湖北 枝江摘得「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的背後,是大考之年的亮麗答卷,是全面小康的內涵展示,是文明創建的嶄新起點。
  • 文明讓鄉村更美麗——會寧縣太平店鎮大山川村創建全國文明村鎮紀實
    文明讓鄉村更美麗——太平店鎮大山川村創建全國文明村鎮紀實白銀日報記者 蘇黎明 2020年11月,我市會寧縣太平店鎮大山川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責任機制嚴起來大山川村按照「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總要求,以農村精神文件建設「八個一」工程為抓手,依託「我們的節日」「道德講堂」「新時代講習所」等活動載體,通過「五個聚焦」,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加強村民道德建設相融合,統籌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探索出了一條新時期優化農村社會環境、提升鄉村文明程度
  • 惠州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新路徑
    邊探索、邊創新、邊實踐、邊總結,不斷提煉經驗,促進博羅縣首批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惠東縣列入第二批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龍門縣、惠城區列入廣東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示範縣(區),進而構建常態化工作機制,打造特色化工作品牌,實現低成本可持續發展,以點帶面深入推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全域覆蓋。
  • 文明之花綻放國門——邕州海關創建全國文明單位工作紀實
    自2018年中央和國家機關機構改革以來,邕州海關黨委秉承黨的建設、業務建設和文明創建「齊抓共管、齊頭並進」的思路,探索出獨具特色的創建工作思路,健全機制、全員參與,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打造了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令行禁止、擔當奉獻」的文明隊伍。
  • 文明花開滿城春——華陰市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紀實
    健全機制 對標對表 全面推進創建工作任務落實2018年,華陰市啟動陝西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創建工作。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華陰市堅持全面創建、全域創建、全民創建,全力打好文明城市創建攻堅戰。塑形鑄魂 榜樣引領 新時代文明實踐貫穿創建全過程在創建省級文明城市中,華陰市通過潤物細無聲的宣傳引導,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耳濡目染中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 文明之鑰「解碼」幸福之城——準格爾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從一家之風到全城文明,從一個榜樣到各類典型,從城市街巷到鄉村陌野,準格爾旗文明之風吹綠了黃河峽谷、吹暖了煤海明珠,吹響了新時代的幸福強音。在準格爾旗,創建成果不再是測評表上簡單的加減乘除,而是全民共建共享的溫暖質感,如鄉風文明積蓄下脫貧攻堅的強勢動能,城市文明匯聚起各行各業崇德向善的精神內力,一城文明蛻變正在為全面高質量發展打開「新視界」。
  • 仁愛仁化: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 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行動——景區篇
    2018年2月,韶關市仁化縣再次獲得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資格;2019年10月,該縣被列為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國試點縣,如今,以「仁愛仁化」為主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正在仁化處處開花結果。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仁化以成功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為目標,積極打造文明實踐仁化樣板,在這過程中,仁化將如何開展工作,又有哪些特色?
  • 仁愛仁化: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 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行動—景區篇
    2018年2月,韶關市仁化縣再次獲得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資格;2019年10月,該縣被列為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國試點縣,如今,以「仁愛仁化」為主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正在仁化處處開花結果。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仁化以成功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為目標,積極打造文明實踐仁化樣板,在這過程中,仁化將如何開展工作,又有哪些特色?
  • 濮陽市華龍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紀實
    在200多個日日夜夜中,濮陽市華龍區人民凝心聚力,奮發有為,以擔當有責、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積極進取的精神,冒酷暑、戰寒冬,共同奏響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文明創建之歌。「文明創建好,惠民有實效。城市環境美,人民素質高。政府辦實事,百姓開顏笑。服務大提升,作風轉變了。人好見、事好辦,臨走不忘『大爺大媽,再見!』心舒坦、笑開懷,走起路來樂顛顛。哼小曲、打套拳,日子過得比蜜甜。子孫孝、鄰裡好,幸福生活步步高!
  • 文化小康的大瀝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落地生根
    2020年,大瀝鎮鹽步社區以「老龍禮俗文化精神」為核心,通過建設老龍廣場、老龍禮俗傳習所,活化一批舊建築,收集村史,重現「鹽步八景」等方式弘揚老龍文化,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打造家美、景美、人美的和諧農村社區,點綴佛山的「百裡芳華」。
  • 廣東省惠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新華網廣州2月6日電題:建「惠民之州」,讓群眾共享文明成果——廣東省惠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記者肖文峰   十年創建,終獲殊榮。從1999年提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廣東省惠州市始終堅持將創建和「惠民」有機結合,以打造「民共富、民作主、民和諧、民厚德、民共享」的「惠民之州」為抓手,讓人民群眾在共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共享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的豐碩成果。
  • 文明花開黃河口‖河口黃河河務局創建全國文明單位工作紀實
    近年來,在上級和地方文明委的指導下,河口河務局內強素質、外樹形象,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文明創建之路。2003年以來,連續17年保持「省級文明單位」,2017年成功躋身「全國水利文明單位」,2019年榮獲「全國水利系統先進集體」和「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單位」。
  • 清水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紀實
    思想引領聚正氣  堅持「理論先行、思想引領」方針,始終把習近平總書記對精神文明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自覺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促使全縣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站在了時代前沿,在引領風氣、匯聚正氣方面發揮了更大作用。
  • 寧德這些地方入圍全國文明村、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
    關於我省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候選名單的公示根據《中央文明辦關於評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通知》要求,現將我省擬推薦的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候選名單進行公示。
  • 安徽巢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綜述:文明創建鑄就城市之魂
    近年來,安徽省巢湖市堅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導向,將創建工作融入群眾日常工作生活,營造崇德向善風尚,提升城市文明內涵,夯實城市發展的軟實力,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不斷提高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行走在巢湖大街小巷,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環境衛生乾淨整潔,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城市景觀亮化提升……一步一景,處處讓人感受到文明城市創建的強勁脈動。今年以來,為確保文明城市創建再上新臺階,巢湖在鞏固文明城市創建取得成果的基礎上,堅持補弱項、提檔次、創品牌,大力提高人民群眾對創建的知曉率、支持率、參與率和滿意度,推動固安整體文明程度實現大幅跨越提升,打造幸福宜居新家園。
  • 惠州文明創建堅持為民利民惠民 文明之風奏響時代強音
    這裡依山傍海,人文薈萃,社會和諧,客家文化、廣府文化、閩南文化交融匯集,傳統美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交相輝映,淳樸古風與現代文明交互融合,「海納百川,務實創新」的惠東精神引領著惠東人追尋現代文明的堅定步伐,奏響了文明進步的時代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