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土豆1.5元,一碗米飯7元……近日,海底撈、西貝等餐飲品牌"報復性漲價"的消息引起熱議。網友對此看法不同,有人評論"工資都降了23%,吃不起漲價6%""這哪是報復性消費,分明是報復性漲價";有人覺得可以理解,"漲價是他的權利,吃不吃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對於在疫情中習慣了下廚或者價格敏感型的消費者,買菜做飯仍是首選,漲價的多米諾骨牌推倒後,米麵糧油肉蛋奶等才是生活的剛需。鍾南山和張文宏都推薦了2種增強免疫力的健康食材,就是蛋和奶。多點App在剛過去的周年慶中,發放了1.2億補貼,其中價格優惠的牛奶大受歡迎,多個品類登上暢銷榜前十。現在大促過去,多點App上的牛奶等商品仍然有很多優惠。
餐飲消費尚不能完全放開,防疫工作還要繼續,在成本上漲的情況下,參與漲價的餐飲企業可能會越來越多。對於就愛這一口的人來說,消費也是支持餐飲企業度過難關的方式,但美味與省錢能否兼得呢?可以選擇多點App上銷售的海底撈、眉州東坡等知名餐飲企業半成品。
在疫情現階段仍然不適合聚集聚餐,所以單純為了美味,在家吃不失為一種好選擇。算算帳,在多點App買海底撈鍋底等自煮小火鍋,同樣食材"160多塊錢可以在家吃3頓火鍋,土豆1斤4塊錢"。
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企業不易,每一個普通消費者又何嘗容易?長期來看,每年的GDP和CPI增長,都會從根本上驅動物價上漲。學會攢錢,或許是疫情對年輕人的重要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