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報復性漲價?多點App肉蛋奶剛需優惠多

2020-12-13 姚科技

一片土豆1.5元,一碗米飯7元……近日,海底撈、西貝等餐飲品牌"報復性漲價"的消息引起熱議。網友對此看法不同,有人評論"工資都降了23%,吃不起漲價6%""這哪是報復性消費,分明是報復性漲價";有人覺得可以理解,"漲價是他的權利,吃不吃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對於在疫情中習慣了下廚或者價格敏感型的消費者,買菜做飯仍是首選,漲價的多米諾骨牌推倒後,米麵糧油肉蛋奶等才是生活的剛需。鍾南山和張文宏都推薦了2種增強免疫力的健康食材,就是蛋和奶。多點App在剛過去的周年慶中,發放了1.2億補貼,其中價格優惠的牛奶大受歡迎,多個品類登上暢銷榜前十。現在大促過去,多點App上的牛奶等商品仍然有很多優惠。

餐飲消費尚不能完全放開,防疫工作還要繼續,在成本上漲的情況下,參與漲價的餐飲企業可能會越來越多。對於就愛這一口的人來說,消費也是支持餐飲企業度過難關的方式,但美味與省錢能否兼得呢?可以選擇多點App上銷售的海底撈、眉州東坡等知名餐飲企業半成品。

在疫情現階段仍然不適合聚集聚餐,所以單純為了美味,在家吃不失為一種好選擇。算算帳,在多點App買海底撈鍋底等自煮小火鍋,同樣食材"160多塊錢可以在家吃3頓火鍋,土豆1斤4塊錢"。

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企業不易,每一個普通消費者又何嘗容易?長期來看,每年的GDP和CPI增長,都會從根本上驅動物價上漲。學會攢錢,或許是疫情對年輕人的重要一課。

相關焦點

  • 報復性漲價之後,餐飲行業更難了
    繼海底撈之後,「喜茶多款產品漲價2元」的消息也登上了微博熱搜,除此之外,被爆出漲價的還有包括西貝在內的一些頭部餐飲企業。無疑,漲價正在成為消費需求釋放過程中扎入食客們心裡的一根刺,但這根刺還有可能反過來刺痛商家。北京青年報在微博上發起投票,超過8336人參與了投票,有近4000人表示,你可以漲價,我可以不去,也就說,「報復性不消費」佔了近一半。
  • 海底撈一份小酥肉貴60%,報復性漲價你買單嗎?
    海底撈一份現炸酥肉46元西貝6根羊肉串46元喜茶一杯奶茶32元疫情好轉,餐飲集體漲價「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已經來了!」最近,「餐飲漲價」的話題備受關注,海底撈、西貝、喜茶這些高人氣品牌,紛紛漲價,一份酥肉46元,一鍋土豆燉牛肉80元,都貴了不少。
  • 報復性消費沒來,報復性漲價到了?海底撈就漲價發表道歉聲明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張利瑤 陳沛火鍋人均220元以上、一杯奶茶30元、一份米飯7元……全面恢復堂食之後,餐飲業悄然掀起第一波漲價潮。近兩日,海底撈、西貝、奈雪的茶、喜茶漲價相繼登上熱搜,引發熱議。有網友評論「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就先到了」。
  • 奶茶漲價了!復工後的第一杯喜茶貴了2塊錢,「報復性漲價」真的來了?
    來源:金融投資圈來源: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綜合吃火鍋、喝奶茶被戲稱為疫情復工的「精神支柱」,海底撈漲價後,沒想到復工後的第一杯奶茶似乎比年前也貴了一些。有網友感慨說:「還沒開始報復性消費,結果等來報復性漲價......」
  • 疫情後餐飲行業現報復性漲價,這家企業打折力度卻在加大
    來源:一財網新冠肺炎逐漸消退後,中國的餐飲行業迎來了一波漲價潮,漲價的邏輯在於,不少企業寄望或多或少可以填補疫情期間蒙受的損失。然而,有這樣的一家企業,卻逆流而上,近期宣布全年推出一系列「真心超值」的優惠活動,讓利給消費者。
  • 報復性消費沒來,報復性漲價先來了!海底撈悄悄漲價6%,西貝羊肉串...
    報復性消費沒來,報復性漲價先來了! 小編點進菜單欄一看,還真是 一份毛肚82塊 酥肉52塊、蝦滑66塊……
  • 麥當勞會員日金桶半價 門店被擠爆;海底撈「報復性」漲價米飯7元一份
    如此優惠,使得大批消費者前往麥當勞點餐。麥當勞的門店頓時開啟「人從眾」模式。首先,由於活動太過火爆麥當勞的微信小程序出現了大面積崩潰,甚至出現了無法下單的情況。其次,不少用戶在手機上無法下單後,選擇去就近門店直接購買。畫面如下有網友排隊等了整整45分鐘才到手,據說還是時間短的...還有的表示現場叫號數量超出你的想像!
  • 餐企還會繼續漲價嗎?海底撈就"報復性漲價"道歉
    4月5日晚間,海底撈相關負責人回應,漲價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漲影響,但整體菜品價格調整控制在6%,各城市實行差異化定價。與此同時,疫情期間頻頻「哭窮」的西貝莜麵村也被網友吐糟漲價。「本來以為海底撈漲價漲得有點多,轉眼看了下西貝的外賣菜單,土豆條燉牛肉80了,酸菜封缸肉居然80多。」對於西貝的定價,該網友直言「貴的離譜,再也不想去了」。
  • 「報復性消費」要來了?疫情之下,蝦米蝦麵打造極致海鮮燜食
    未等到「報復性」消費來臨,餐飲巨頭企業「海底撈」就漲價事宜進行了道歉。疫情之下,有人說「漲不漲價,那是餐飲店的事,問題是我去不去吃?」也有人說:「豬肉漲價了,飯店不用豬肉嗎,養豬場老闆會道歉嗎?」疫情後半場,餐飲企業的復產復工率也只有80%。企業經營受困,影響員工的可支配收入;收入的降低,消費者會減少消費,如此循環往復,導致報復性消費遲遲未到,先迎來的是報復性存錢。多地發放消費券,餐飲變相發放折扣券、贈送免費餐食都是為了促消費,穩民生。
  • 此肉再貴,小孩也要多吃,蛋白質比蛋奶高,鮮甜營養,多吃長高快
    導讀:此肉再貴,小孩也要多吃,蛋白比蛋奶高,鮮甜營養,多吃長高快,很多家庭買菜做菜,都是根據孩子口味與需要補充的營養進行調整和製作,尤其是肉類,更是能為孩子補充需要的能量與營養,讓孩子更有活力。這些問題很多家長都經歷過,雞肉豬肉不願意吃,不妨改吃蝦,蝦肉爽嫩鮮甜易消化,小孩都易接受,所含營養價值也比豬肉雞肉高,豐富的優質蛋白比平常吃的蛋類和牛奶高得多,還富含鈣,鉀,鎂,鋅,硒等各種微量元素,多糖類、卵磷脂、碳水化合物等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小孩在長高發育期多吃蝦,對補充營養鈣質以達強健體魄,個頭比別人長得快。
  • 十一黃金周,當報復性消費遇到報復性漲價
    當報復性消費遇到報復性漲價 十一黃金周,疫情結束後的中國,呈現出一片熱鬧景象。中國人紛紛走了出來,旅遊、聚會、購物,疫情過後的報復性消費熱潮終於如願湧來。10月4日,我驅車前往丹東市,給過世的父母上墳祭拜之後,想去泡泡溫泉。
  • 金觀察|別被海底撈西貝和喜茶漲價給「震住」了,更多餐飲企業在降價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振傑  這幾天,海底撈漲價的新聞居然成了熱搜:微博、今日頭條、抖音等平臺上,#海底撈復工後漲價6%#多次出現。以致於不少人直呼「報復性消費還沒看到,報復性漲價提前來了」之類的話。
  • 餐飲報復性消費開始了?輝哥帶你實拍成都,還原真實情況
    這兩天,很多自媒體在報導,蘭州城市復工,拉麵一天賣了2000多碗,羊肉串賣了6000多串;鄭州某胡辣湯店復工第一天,就幾百人前往排隊購買;某火鍋外賣,業績增長了150%;某小城小吃、奶茶排隊……於是,很多自媒體大呼:餐飲業的報復性消費來了!真滴來了嗎?
  • 部分知名餐飲企業漲價 海底撈漲價多少最新海底撈西貝菜單價格
    近日,海底撈、西貝等漲價的消息引發熱議。有消費者表示可以接受,但也有消費者表示漲價後就不會去吃了。目前,餐飲企業一直在突圍、自救。各地政府部門也拿出真金白銀,鼓勵消費。堂食剛剛放開,餐飲企業就漲價,難免讓消費者難以接受。  「本來海底撈漲價漲得就有點多了,轉眼看了下西貝的外賣菜單,發現它也毫不遜色。」
  • 後疫情時代的麥當勞啟示錄:等待報復性消費,不如提供真心優惠
    在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Covid-19,簡稱「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時,餐飲行業再一次經歷了這樣的不可抗風險。在疫情期間,餐飲大公司們數位化和外帶體系的成熟能夠對衝疫情所帶來的虧損。而在疫情逐漸平緩之時,餐飲行業則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恢復策略。一部分公司開始漲價,例如海底撈火鍋在4月將整體價格上漲幅度控制在6%。
  • 海底撈漲價!喜茶漲價!時尚的生活,如何應對呢
    一片土豆一塊五一碗米飯七大洋親親們,我們漲價了~世界上最殘忍的距離我還沒來得及報復性消費你卻已經報復性漲價海底撈,你變了,我高攀不起不吃海底撈,我還可以吃麻辣燙,小籠包,鐵板燒,牛排...洋洋吃貨大國,街上哪哪都是美食怎麼都不會餓著肚子但如果有一天,奶茶漲價了呢?
  • 昆明:商場顧客逐步回流,報復性消費暫未形成
    一口氣吃2斤肉串、一次買50支口紅、餐館排位現象普遍……近段時間以來,隨著各行業陸續復工復產,省外多地出現「報復性」消費行為。近日,記者走訪了昆明多家商場了解到,雖然多數餐館和商店客流量不斷增加,但「報復性」消費表現並不太明顯,和省外其他地區相比,昆明市民消費趨於理性。
  • 餐飲行業再掀漲價風波,網友稱四季椰林有點暖心!
    (原標題:餐飲行業再掀漲價風波,網友稱四季椰林有點暖心!) 報復性消費還沒迎來,卻迎來了一波報復性漲價。近日餐飲行業掀起了一場漲價風波。海底撈報復性漲價,消費者怒其把損失轉嫁到自己身上。隨即,海底撈、西北漲價之後火速認錯,將餐飲業漲價事件推上大眾議論的神壇。
  • 海底撈、西貝從漲價到道歉,你怎麼看這波操作?
    特殊時期,該不該漲價?長時間居家隔離的人們,屢屢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發出要「報復性消費」的吶喊。可當他們走進原本熟悉的餐廳門店,價目表上的變化卻讓他們感到了些許不適,難道報復性消費還沒開始,報復性漲價就先來了?
  • 再造肉蛋奶:從實驗室到餐桌
    人造肉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而是食品界正在經歷的一場重大變革的代表。數百年來,人類社會經歷了工業革命、電氣革命、信息革命。科學進步帶來的變化可謂滄海桑田。然而,食品也許是長期以來受科技發展影響最小的一個領域,尤其是糧食、蔬菜、肉、蛋、奶等基本食材,在歷次科技革命中都沒有發生過根本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