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饕餮是什麼怪獸?並非龍生九子之一

2020-12-19 鹹魚道長

饕餮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著名怪物,又叫狍鴞,古書《山海經·北次二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

而人們所說的饕餮紋是青銅器上常見的花紋,被認為是描繪饕餮的獸面。這種紋飾出現於長江下遊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紋更常見於青銅器上,尤其是鼎上,早在二里頭夏文化的度青銅器上便有。

饕餮是傳說中極為貪食的惡獸,貪吃到連自己的身體都吃光了,所以其形一般都有頭無身。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饕餮是四兇之一。傳說黃帝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

據晉代郭璞註解,此處「狍鴞」即饕餮。 《神異經·西荒經》也有類似記載:「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述異經》說,饕餮指回的是西南的三苗人,近人陳夢家則進一步說,饕餮就是蚩尤,而劉持平先生的《青銅器饕餮紋質疑》則認為是神農氏。

後民間盛有龍生九子之答傳說,明代的陸容和楊慎將饕餮列為龍九子之一,這已是一種附會了。饕餮的含義。饕餮的含義是比喻貪婪之徒。

所以實際上饕餮並非是龍的兒子,龍生九子都是附會之說,饕餮的由來歷史非常古老,跟龍也不相上下,只不過含義不一樣而已。所以饕餮不是龍的九子之一,跟龍沒什麼關係。

古人多用饕餮比喻貪婪之徒,人們一般稱這種人為老饕。《左傳》中記載饕餮為縉雲氏之子,而不是龍之九子之一。

但古人對於饕餮一有一種崇拜之情,否則也就不會有饕餮紋飾了,其含義大概就是飲食文化的一種,畢竟人以食為天,古代鼎就是一種炊具,可以用來煮肉之類,刻畫饕餮紋就不奇怪了。

饕餮原本是縉雲氏的少爺,他本來不叫饕餮。饕餮是老百姓給他起的外號。這個詞本身就帶著貶義,指貪婪的人。也就是被人罵「禽獸」,罵著罵著就成了真的,也是挺有意思的。

饕餮這兩個字其實是是可以拆開說的。區分來說,貪財的叫饕,貪食的叫餮,《莊子·駢拇》說饕內不仁之人,決性命之情,而饕富貴,就是分開說的。

只要是貪財、貪吃的人,都可以叫饕或餮,而並容不一定是怪獸。原本就是人演變成的怪獸,最後自然可以用來比喻人,這也是一種返璞歸真的意義吧。

關於饕餮的來歷也有其他說法。傳說當年黃帝在與蚩尤作戰,雖然蚩尤不敵黃帝,很快就被斬下了腦袋,但是蚩尤怨氣很大,就在其腦袋落地的一瞬間,就變成了饕餮這種怪獸。

相關焦點

  • 歷史傳說:「饕餮大餐」裡面的饕餮是不是龍的兒子?
    「饕餮大餐」這個詞經常被大家提起,也有人隱隱約約知道裡面的饕餮是個上古兇獸,據說還是龍的兒子,但是在很多的記載中龍生九子,九個兒子中並沒有饕餮的存在,那麼饕餮到底是不是龍的兒子呢,饕餮和龍到底又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 龍生九子說法不同,貪吃的饕餮也是其中一種
    龍生九子說法不同,貪吃的饕餮也是其中一種文 | 夢惜仙近日在某答題遊戲的場中有一道題,引起了爭議。「下列哪一個是龍生九子之一?1、混沌。2、饕餮。3、狻猊」官方的答案是「3、狻猊」。參與者對此表示不滿,懷疑是題目出錯,應該是問「哪一個不是」,因為在某些版本裡饕餮也是龍的九子之一。那麼饕餮到底是不是龍的九子之一呢?
  • 四大邪獸還是龍生九子?華夏古代的饕餮到底是什麼生物?
    有趣的是,關於「龍子」的身份卻一直爭論不休,延伸出了很多不同的版本,目前爭議最大的就是饕餮究竟是不是龍九子之一?饕餮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之中,書中記載的饕餮「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虎齒人手」,因為其名可比喻之徒,人們也會用「」替代,而這種兇惡的形象實在和素有祥瑞之稱的神龍定位不符。
  • 狻猊是獅子的古稱,形似獅子,傳說為龍生九子之一
    傳說為龍生九子之一,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文殊菩薩見它有耐心,便收在門下當了坐騎,因此在供奉文殊菩薩的廟宇,都可以看到狻猊的形象。狻猊的形象一般出現在佛座上或是香爐上,當香爐內點燃香,蓋上爐蓋,就會呈現狻猊吞雲吐霧的奇特景象。唐代高僧慧琳說:「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
  • 饕餮貔貅,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威風凜凜,響入雲霄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這句話多用來比喻同胞兄弟的各有所長,這些民間神話中的龍子,在外形上幾乎與龍完全不一樣,那麼龍生九子究竟是哪九子?為什麼中國古代傳說會出現不同的版本?
  • 長城電影裡的怪獸叫什麼 饕餮怎麼讀拼音 古代神獸饕餮來源
    長城電影裡的怪獸叫什麼名字 古代神獸饕餮長相故事介紹電影長城近日將於電影院上映,影片講述了為了保衛長城,鶴、鷹、虎、熊、鹿等五軍與怪獸一戰到底的故事。在期待電影與電影宣傳中,時常提到的怪獸引起了許多觀眾的注意,關注到了這樣一隻怪獸,這隻怪獸叫什麼名字呢?她長的什麼樣子呢?
  • 《長城》中饕餮究竟為何物 眼睛長在前臂兩側
    作為《山海經》中長相兇惡的吃人怪獸,饕餮千百年來都被視作貪婪的象徵,電影《長城》將這種怪獸作為人類存亡的最大威脅,既是對中國古代傳說的致敬,也賦予了這種怪獸新的特性。  「怪獸」的誕生起源多種多樣,有外星生物入侵,有人類生化試驗造成的惡果,也有傳說中曾經存在過的神奇生物。
  • 饕餮怎麼讀?長城裡怪獸叫什麼名字 饕餮原型介紹(圖)
    由張藝謀執導的賀歲大片《長城》【電影長城怎麼樣】將於2016年12月16日在國內各大院線全面上映,該片講述了掠食生物怪獸將巨型城牆重重圍困之時,一支精英部隊為保衛人類,在舉世聞名的長城上演生死決戰的故事。那麼長城電影裡的怪獸叫什麼名字?長城怪獸原型是什麼?接下來,愛福清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介紹。
  •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神獸介紹—龍生九子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神獸介紹—龍生九子龍生九子:古代傳說,一龍所生的九條小龍,往往形狀性格各異。 後多用來比喻同胞兄弟的良莠不齊。出自 明·徐應秋《玉芝堂談薈·龍生九子》。其中九可能為民間流傳的虛數,個別流傳的名稱也有差異。
  •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十個真實存在的人類,饕餮也是凡人?
    饕餮這些都是莫須有的神話,但是大家聽過龍生九子九個樣麼,而饕餮也是龍的兒子,他還是貪婪的代表,直到現在我們認為饕餮還是十分壞的怪獸,其實他不是龍的兒子他只是一個凡人。十殿閻羅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十殿閻羅不是一個人而是十個人,西遊記中出現過十殿其中的閻羅殿,然後原著中有其他殿的描寫,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下其他九人。
  • 神話傳說「龍生九子」,為啥沒生出來一條龍?看看孩子媽就懂了!
    神話傳說「龍生九子」,為啥沒生出來一條龍?看看孩子媽就懂了!龍,作為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經常出現的一種生物,時至今日都沒人真正看見過它的模樣,但神奇的是,關於龍的幻想故事和種種猜測,卻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 《山海經》中四大人面怪,一個比一個兇殘,上古吃貨也得繞道
    不過因為能吃得多,就小看《山海經》中的怪獸,那就大錯特錯了,並非所有的怪獸都能吃,相反,還有很多長相可怕的怪獸以人為食,今天就說一說《山海經》中四大人面怪,一個比一個兇殘,上古吃貨也得繞道。
  •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你知道幾個?(三)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在古代九是虛數也是貴數,表示極多,以及之高無上的地位。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人們日常見到卻不知何物的九子。霸下又名贔屓,龍生九子之一。長相似龜有牙齒,龍頭龜身。力大無窮,喜歡負重。傳說霸下上古時期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裡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是將它收服,並為治水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治水成功後大禹便搬來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讓其馱著,並在石碑上刻下它治水的功績。霸下又稱龍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所以一些顯赫的石碑基座都是由霸下馱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蹟勝地中都可以看到。
  • 運糧河七橋甕下露出「怪獸」 原是藏於水下的明代蚣蝮
    運糧河中,七橋甕下,水中露出了四隻「怪獸」!多位文物愛好者近日向金陵晚報記者報料,稱最近是枯水期,明代古橋七橋甕橋墩上長期隱藏水中的「怪獸」露出了水面。記者採訪專家後得知,這「怪獸」叫蚣蝮,竟是傳說中龍的九個兒子之一。
  • 青銅器中饕餮紋的含義
    原標題:青銅器中饕餮紋的含義   青銅器中饕餮紋   饕餮是傳說中極為貪食的惡獸,貪吃到連自己的身體都吃光光了,所以其形一般都有頭無身。《呂氏春秋·先識覽》中說道:「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饕餮是四兇之一。傳說黃帝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 《山海經·北山經》有云:「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 據晉代郭璞註解,此處「狍鴞」即饕餮。
  • 龍生九子,各有其能:囚牛玩音樂,饕餮貪吃,好鬥睚眥
    我們都標榜自己是龍的傳人,龍是我中華民族的圖騰,關於他的傳說不計其數。在《西遊記》中,一直作為高貴象徵的龍,反而成了任人欺負的對象,玉帝的下酒菜是龍肝,大鵬鳥每天都要吃三百條龍。難道龍王不要面子的嗎?其實,西天有一個化龍池,只要進這個池子,什麼動物都能變成龍。坊間也有鯉魚躍龍門即可成龍的故事。所以,四海龍王的地位之所以不高,也和他們血統不夠純正有關。
  • 龍生九子都有誰?哪個實力最強,是《誅仙》中的饕餮嗎?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經常會出現的一種動物,也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吉祥」的代表。在《說文解字 》中曾有關於龍的記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古代的人們認為龍存在於深海,存在於天上。
  • 睚眥:刀劍吞口上的神獸形象,是龍生九子之一的「睚眥」
    【名稱】:睚眥【類別】:靈 【特徵】:龍子之一,形如生有龍角的豺狼,雙角向後緊貼背部,金刀柄上龍吞口是其遺像【能力】:平生好殺,好勇擅鬥睚眥,[明]李東陽版的「龍九子」之一,平生好殺,金刀柄上龍吞口是其遺像。
  • 「龍生九子」分別是什麼?很多人都不知道
    老大囚牛囚牛,龍生九子中的長子,書中記載:「囚牛,龍種,平生好音樂,今胡琴頭上刻獸是其遺像。」,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平生很喜歡音樂,酷愛彈琴,對音樂有很高的造詣,所以很多琴頭都用祂的造像。老二睚眥龍生九子之一,龍身豺首,性格剛烈,好勇擅鬥,嗜殺好鬥,總是嘴銜寶劍,怒目而視,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強大威力。俗語說: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睚眥便成了克煞一切邪惡的化身。老三嘲風龍生九子之一,有鳳凰的形象,是鳥的化身,平生好險,一般在殿或屋的房頂上,有震懾妖魔,驅災除害的作用。如今殿角走獸即是其形象。
  • 《山海經》五大食人異獸:四大兇獸之一的饕餮根本排不上
    《山海經》五大食人異獸:四大兇獸之一的饕餮根本排不上在《山海經》中記載,有一個長著四個牛角、人的眼睛、豬的耳朵的野獸叫作諸懷。據說這個野獸的聲音像大雁一樣,它是一個會吃人的怪獸。在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有這樣一種怪獸,它的叫聲就像嬰兒啼哭一樣,聽起來非常嚇人,它的頭上有三個鳥,而且有犄角,這三個鳥看上去就像雕一樣,但實際上它是並不屬於鳥類。它還有一個像豹子一樣的臉,在《山海經》中將這樣的怪獸叫做蠱雕,是非常兇猛的一種怪獸,但是在大家的口中所傳的並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