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戰老兵:中國軍人鏖戰國境之南 令美英盟友肅然起敬
作為入緬作戰抗擊日軍的連長,已96歲的他,在聽聞此次採訪計劃後無比的激動和開心,面龐映射的是一位近百歲老人對於抗戰70年紀念活動的期待和欣喜,眼神中閃灼著的則是屬於那個年代的血熱與激情。國境之南 有士死戰1942年,日軍進攻緬甸,在3月佔領緬甸首都仰光後,猖狂的日軍繼續進攻緬甸重鎮曼德勒,企圖切斷滇緬公路。
-
聽老兵講述抗戰故事 讓偉大抗戰精神代代相傳
這一天,從抗戰烽火中一路走來的陸軍第78集團軍某合成旅,組織官兵參觀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重溫抗戰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抗戰老兵史保東、抗戰烈士遺屬高碧英,給家人講述抗戰英雄的故事,緬懷抗戰先烈……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傳承著偉大抗戰精神。 記者走近這些參與抗戰的部隊和老兵,以及抗戰烈士遺屬,聽他們講述槍林彈雨背後的故事。
-
川軍抗戰將領後代結成「3456組合」 尋找抗戰老兵
83歲的李克林、82歲的饒毓琇、74歲的劉文鏡、70歲的郭開惠這4個川軍抗戰將領後代,以父輩戰時的部隊番號集結。他們姓氏不同,卻共同有著難捨的抗戰情節,身上流淌著炙熱的愛國血脈。 任務 「尋找抗戰老兵」,是他們非常重要的工作 四方打探,終於找到多位老兵 「3456」兄妹正式集結以後,有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尋找抗戰老兵。
-
抗戰中曾繳獲許多日本軍大衣,怎麼穿的人很少?
在抗戰中我軍在和日軍交戰中獲得了很多的戰利品,武器彈藥自然不必說,同時也繳獲了很多的日軍食品和大衣等物品,食物很容易安排,但是大衣等衣服就很難分配了,原因如下:日軍軍大衣軍大衣比較特殊日軍的軍大衣大部分都是土黃色的顏色,在野外作戰時比較醒目,軍大衣主要的作用就是禦寒,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在白雪皚皚的冬日
-
《海角七號》翻版,九旬拾荒抗戰老兵,念念不忘70年前日本戀人
影片講述了一位叫友子的臺灣女孩和一位日本教師的戀情。日本教師以七封信表達著因為戰爭與世事的滄桑變幻,卻始終不渝的思念。那七封敲擊心靈的文字打溼了無數人的眼睛。其實,在浙江有一位92歲的抗戰老兵也有一段與《海角七號》一樣的戀情,被網友親切地成為《海角七號》的翻版。他叫周福康,16歲中學還沒畢業,因日寇佔領了家鄉,他從學校跑出來報名參加了國民革命軍第70軍。
-
抗戰老兵憶入緬作戰:炮火之下山林僅剩兩棵樹
英國政府屈服於日本壓力,在香港採取禁運措施。桂越公路在1939年11月,日軍發動桂南戰役、攻佔南寧後也被切斷。雲南成為抗戰期間中國與反法西斯盟國取得聯繫的主要門戶。 1940年6月,法國敗降於德國,日本乘機向法國施壓,封鎖中國邊境,切斷中越運輸線。
-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最美的記憶是日本投降
抗日戰爭的硝煙已散去70年,對於那些參加和經歷過抗戰的老兵,依然是那樣的刻骨銘心、永生難忘。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1945年8月21至2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受降儀式在芷江隆重舉行,日本投降代表交出了侵華日軍兵力分布圖,降使今井武夫在投降備忘錄上簽字。抗日戰爭的硝煙已散去70年,對於那些參加和經歷過抗戰的老兵,依然是那樣的刻骨銘心、永生難忘。
-
盼了70多年 九旬臺灣老兵喜圓尋親夢
「盼了70多年,終於找到你們了」——九旬臺灣老兵喜圓尋親夢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蔣劍平 通訊員 伍潔 尹建國「日盼夜盼,盼了70多年,今天終於找到你們了。少女從軍離鄉去臺,幾十年難忘家鄉和親人「外婆已離開家鄉湖南邵陽70多年了,一直聯繫不上那邊的親人。我想請外婆家鄉的媒體,幫我們找找看。」5月7日,遠在臺灣的柯力群替自己的外婆王淑蘭向家鄉邵陽的媒體求助。
-
雲南龍陵紀念滇西抗戰勝利70周年 多位老兵重回松山戰場
雲南龍陵紀念滇西抗戰勝利70周年 多位老兵重回松山戰場 2014-09-03 15:56:3870周年紀念活動。 繆超 攝 中新網龍陵9月3日電 (記者 史廣林)9月3日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9周年紀念日,也是滇西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8名抗戰老兵齊聚龍陵松山,參觀抗戰遺址、革命先烈故居,重拾歷史,緬懷英烈。 龍陵縣地處雲南省西部邊陲,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國滇西抗戰的主戰場,為滇緬公路交通咽喉。
-
尋訪香港抗戰老兵
清明節前夕,記者隨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遊擊戰士聯誼會會長林珍等老戰士及後人來到這裡,祭奠抗戰期間犧牲的英烈們。從西貢賽馬會大會堂後院到沙頭角羅家大屋,在尋訪香港抗戰老兵們的過程中,記者仿佛重新置身於當年的歷史情境中:在日軍侵佔的三年零八個月裡,港九獨立大隊的戰士們參與營救南下文人和美國飛行員克爾等,為抗戰出生入死。
-
父親是抗戰英雄,她卻入籍日本,高舉日本國旗參加亞運會
中國體育史上有不少改籍的運動員,他們因為各種原因奔赴他國。而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尋找出路,我們知道,中國也算是體育大國。有些項目還是非常厲害的,比如桌球,裡面的人才比比皆是,所以想要在裡面出人頭地,必定要付出雙倍的努力。
-
抗戰老兵失明70載,遺願驚動中央一號首長,實現後他:死而無憾
抗日戰爭已經過去了很多年,很多經歷過這樣一場災難的老兵都已經陸續了離開了我們,但是不管是想到還是看到過去遺留下來的歷史照片和影像,我們都能夠感受到那樣的一場戰爭的必要性,和中國官兵為了能夠讓中國不再被日軍所踐踏而做出的巨大努力和犧牲,在今年的二月份,一個名叫錢建民的抗戰老兵也因病去世
-
劉秀麟 宦國鐸記憶抗戰:松山——父親的戰場(上篇)
今年是抗日戰爭爆發八十年,今天是抗戰勝利72周年。為了銘記歷史,我們要「不忘初心,才能始終」。【記憶抗戰】於今天開辦,在此要特別感謝中央文史館館員、著名學者年過八旬的姜澄清老先生為本欄目題寫。首發由宦國鐸、劉秀麟夫婦撰寫的懷念父親劉棟臣的文章《松山一一父親的戰場》。
-
恩施州118名抗戰老兵獲頒抗戰勝利 70周年紀念章
恩施日報訊(記者彭信瓊 通訊員戴居志、歐明陽 實習生侯淵)8 月28日,建始縣委宣傳部、縣人武部、縣委老幹部局工作人員來到參加過抗戰的離休幹部王武山家,為其送去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和慰問金。在9 月3 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 周年紀念日前夕,根據中央、省有關做好慰問抗戰老戰士、老同志的通知,我州各縣市已陸續對抗戰老戰士、老同志開展慰問活動。慰問中將向抗戰老戰士、離休老幹部等抗戰人員發放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 周年紀念章」,同時按每人5000 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金。
-
【珠海】舉行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活動 牢記歷史珍惜和平
珠中江抗戰老兵齊聚看閱兵 3日上午,10名來自珠海、中山、江門的抗戰老兵齊聚珠海,與各界愛心人士共同觀看閱兵,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9月2日,珠海市民政局聯合香洲區民政局走訪慰問珠海市抗戰老兵及其遺屬代表,為每位老兵頒發刻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字樣的紀念章,向抗戰老兵致敬。
-
昆明航空助力 騰衝93歲抗戰老兵實現藍天夢想
2019年4月16日,由雲南省僑聯青委會、騰衝機場、昆明航空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圓抗戰老兵藍天夢」公益活動圓滿落幕。此次活動實現了騰衝滇西抗戰老兵車懷春老人搭乘飛機的願望,表達了對抗戰老兵的關懷和敬意。
-
雲南邊防新春探訪抗戰老兵 嘆老兵「不老」
抗戰老兵楊維孝在火塘前與作者講述自己的抗戰經歷。 還在思索間,車進入了界頭鎮黃家寨村黃土坎組,這個小寨人家不多,也就在這零星的幾戶人家裡,一名在傳說中出現過的抗日老兵——陸朝儒真真切切地來到了我面前。
-
98歲遠徵軍老兵拜謁中山陵 曾參加抗戰70年閱兵
昨天上午10點,來自廣西的中國遠徵軍老兵熊壽明,了卻了他十幾年前的心願——到南京中山陵拜謁孫中山先生。這位參加過今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的老兵,當天穿著閱兵式的定製服裝,胸前佩戴著抗戰勝利紀念章,神氣十足。幫助98歲老兵謁陵來了8個「武師」志願者前幾天,南京1213志願者聯合會負責人文心結識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是從廣西南寧趕來的98歲中國遠徵軍老兵熊壽明。在今年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熊壽明作為抗戰老兵,坐在抗戰老同志乘車方隊的第二排。
-
安徽省寧國市山門洞下 安徽籍抗戰老兵70多年後重逢落淚
「70年了……」 這一天,距離他們共同在此地立志抗日報國,已經過去了整整73年。如果不是這道命令,兩位昔日的戰友可能在70年前共同慶祝抗日戰爭的勝利。然而戰爭和命運,讓兩位老人一別就是70餘年。抗戰勝利後,陳福森返回家鄉,一直務農。直到尋訪抗戰老兵的志願者分別走訪,才讓這對老戰友重新相見。 當年兩位老人入伍的山野,如今已經變為當地的風景區,環境整潔,遊人如織。 「當年這些樹都還小啊,現在都長成參天大樹了!」
-
為何日本街頭出現流浪漢,他們很少去領救濟?原因令人肅然起敬!
中國遊客遊玩的地方通常是中國附近的一些地方,像日本、韓國等國家,經常可以看到中國遊客的身影,有一些中國遊客去日本遊玩過後,他們可以看到日本街頭出現流浪漢,這些流浪漢有著自己的自行車,他們靠撿垃圾為生。人們進一步地了解這些流浪漢,發現他們與其他國家的流浪漢不同,這些流浪漢他們很少去領國家的救濟,這又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