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飛上高原,要是結冰怎麼辦?中國有項技術全球只有4國掌握

2020-12-16 騰訊網

據人民日報報導,我軍發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直20能在極寒高海拔地區自由飛翔了。我國國產直升飛機直20一亮相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因為在他身上有太多最新的科技應用。其中最難解決的一個問題是,直升機飛上高原,要是結冰怎麼辦?現在我國用實際行動告訴外界,這個難題被克服了,直升機除冰技術已經被我國掌握。不僅如此,中國團隊開發的這項技術,目前算上我國,全球只有4國掌握,是一個重大突破。

直-20直升機上高原

高原氣候惡劣,不但空氣中的含氧量非常低,往往還要面臨極端低溫的威脅,後者對直升機有致命的威脅。直升機在高速運轉時,螺旋槳上非常容易結冰,冰塊在旋轉時高速砸落可能會損壞直升機機體等重要部件。此外,結冰的旋翼的靈活性自然會下降,飛行員很難控制直升機的速度和方向,飛行時容易出現意外,甚至有可能機毀人亡。我國此前就吃過虧,一架進口的直升機因此直接墜毀。

我國決心在研發自己的軍用直升機時,徹底攻克這個難題。擔負直20項目的總負責人鄧景輝長期紮根高原基地,一心研發除冰技術,終於填補了這方面的國產技術空白。在我國取得突破之前,世界上僅僅只有三個國家擁有這項技術,分別是美國,俄國和法國,現在我國驕傲地成為了第四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這一成就的取得要感謝那些願意默默駐紮極寒地區搞技術研究的科研人員。

旋翼除冰有很多種方式,但是其中使用的最多的還是電熱除冰法,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國黑鷹直升機。這款直升機是同類戰機中的佼佼者,不管是飛行性能還是作戰火力都位居世界前列,他身上也應用了先進的除冰技術,能夠適應不同的作戰環境。它的四片螺旋槳上分別有一個加熱區,並且有不同的加熱模式,由飛行員根據外界溫度的不同自由選擇。外界溫度越低,槳葉的加熱時間越長。

這項技術的原理不複雜,但是想要在槳葉上有限的空間中安裝好加熱區卻是一件難事。此外,在實際操作中,必須對加熱後的溫度進行精密的控制,過低起不到除冰的效果,過熱會傷害直升機的槳葉造成危險。溫度頻繁變化之下,關鍵器件的壽命也會受到影響。種種問題都需要一一處理。總師鄧景輝曾表示,我國的直20戰機使用的也是電熱技術,上述障礙都已經被解決。

軍用科技不斷迭代

在慶賀這一好消息時,我們會發現近年來從軍隊傳出的技術突破越來越多了,總有驚喜在等待著我們。實際上,我國軍用科技不斷迭代的速度遠超外界想像。我國擁有龐大的工程師儲備數量,他們有的投身國防隊伍,有的加入了基礎科學研究,成為了我國發展的堅實保障。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他們在默默耕耘,然後才有了我們看見的頻繁的新技術面世。

除了直20等先進裝備之外,先進技術還走進了戰士們的日常生活裡。在邊防哨所,戰士們已經逐漸拋棄原本效率很低的徒步巡山的辦法,開始採用軍用望遠鏡等成套的監視系統來實現對轄區的有效控制。在新裝備入軍營之後,戰士們的鬥志更加高昂了,技術方便了他們的執勤。總而言之,直20這次取得的突破是我國國防現代化進程上的一個裡程碑,未來還會有更多新裝備走進我們的視線中。

相關焦點

  • 央視公布震撼視頻,直升機關鍵技術被突破,全球加上中國只有4個
    據相關消息表明,此次直升機關鍵技術突破引起了許多國家的注意,目前全球擁有此項技術的國家加上中國只有4個,中國成為美國、俄羅斯、法國之後第4個掌握這種直升機除冰技術的國家。
  • 直20上西部高原,引全球熱議,背後需要突破多少技術?
    圖為直20直升機最近國產直20直升機飛上了西部高原,直接引發了全球熱議,高原前線的士兵在看到國產直升機後,心中的怒火終於被釋放了,這款殺手鐧武器一頓操作過後,印度立馬認慫,因為在直20的支持下,印度的地利優勢已經徹底喪失,但直升機上高原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背後需要突破多少技術難題呢?
  • 掌握這項關鍵技術的全世界算上中國只有四個,比能研製氫彈的還少
    2020年11月20日,中央電視臺播出了一段令人心潮澎湃的視頻——輕盈的直-20通用直升機在皚皚白雪的青藏高原上空自由翱翔。國產直升機輕鬆上高原,第一當然是新型國產發動機給力,但另一個重點要點則是,直升機、特別是直升機旋翼要具備防冰除冰的能力。
  • 全球知名商用直升機亮相川西高原 完成高海拔演飛
    中新網北京7月8日電 8日,中美洲際直升機投資(上海)有限公司在北京介紹,全球知名直升機製造商義大利萊奧納多直升機往返於四川阿壩紅原機場與九寨黃龍機場,完成高海拔演飛,為直升機高原作業、高原救援搭建空中走廊打下基礎。
  • 除了「黑鷹」直升機:我軍直-18和直-20,都能飛上青藏高原了
    從此,我軍就擁有了能夠在7000米高空飛行的直升機,高原上1噸以上的載荷,也使中國空軍有能力在阿里高原邊境執行空中巡邏任務,滿足了我軍在原地區對直升機的使用需求。在「黑鷹」在我空軍服役30餘年以後,我軍列裝了一款重型直升機直-18,將逐漸代替其擔當我軍高海拔地區的空中保障工作,從此老齡的「黑鷹」直升機就可以安心下崗了。
  • 直-20高原試飛成功:將迎來10噸級直升機,海軍反潛型意義重大
    11月19日,央視軍事頻道播報直-20在雪域高原試飛成功,是全球第四個攻克直升機旋翼防除冰技術的國家,確保了直-20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並提升我軍的直升機在高原地區執行任務的能力。本文作者注意到央視特別強調了這是一架「通用直升機」,據悉,直-20直升機是我軍工30餘年磨一劍,在吃透摸熟「黑鷹」直升機基礎上,終於突破了「直升機旋翼防除冰技術」這一核心技術,讓國產的直升機能夠飛上高原了。
  • 中國版「黑鷹」上高原了!西藏軍區陸航旅列裝的直-20首次公開亮相
    圖片說明:視頻畫面背景中的直-20 來源:高原戰士視頻截圖在退役儀式上,退役老兵迎軍旗、向戰鷹告別、向年輕機械師交接。報導中還透露:「這些老同志們都熟練掌握3種以上的機型,也是首支常駐高原陸軍航空兵壯大和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 印軍支奴幹直升機上高原!強勁動力不怕缺氧,我國曾想引進但未果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最近印度ANI電視臺播出的節目中顯示,繼AH-64E「阿帕奇衛士」武裝直升機飛上高原抵達拉達克機場後,印軍的另一種大型直升機——CH-47F「支奴幹」直升機也已經抵達高原機場。同時,我國通過一些渠道曾經獲得過「支奴幹」直升機的殘骸,對於我國發展大型直升機有一定意義。圖片:抵達拉達克機場的印度軍隊AH-64E「阿帕奇衛士」武裝直升機。圖片:同樣已經飛上高原的印軍CH-47F「支奴幹」直升機。
  • 俄傳來好消息:全球最大直升機首飛成功,中國重直看到希望了
    據俄羅斯塔斯社8月20日報導,當地時間19日,俄羅斯直升機公司宣布,全球最大的重型直升機米-26T2V成功進行了首次飛行,該直升機是在大名鼎鼎的米-26重型直升機基礎上研製,俄方表示,米-26T2V直升機為俄羅斯空天軍研製,即將參加在莫斯科舉行的「2018陸軍論壇 」,除了滿足俄軍需求外
  • 全球最冷的國家,上廁所都結冰該怎麼辦?當地人:我們有「神器」
    世界很大,外面有很多奇怪的東西,這個世界,每天都在變化,每天都有各種有趣的事情發生,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嚮往旅行,不僅是去感受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還能享受各種美食,今天說的是全球最冷的國家,上廁所都結冰該怎麼辦?當地人:我們有「神器」。
  • 直-20實現全疆域作戰,雪域高原自由飛,至少能裝備3000架!
    在當年,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款直升機完全能夠符合中國陸航「四個六」的要求。只有美國特意研製的加大發動機功率的黑鷹直升機才基本達標。1984年6月,中美籤訂購買24架黑鷹直升機協議,單價為600萬美元、此外還有外掛式副油箱系統、的機載飛行測試系統和地面處理設備,以及維護工具備件等,總價為1.5億美元。
  • 拒絕中國送武直10,巴鐵轉頭向土耳其示好,幾十億買大批直升機
    ,這要求巴鐵的新武直必須具備足夠強的高原飛行能力,而AH1是一款中輕型武直,上高原後有效載荷將被極大削弱,無法維持正常戰鬥力,武直10雖然性能強悍,但也沒有針對高原環境進行優化,而同為多高原山地國家的土耳其為T129做了大量的高原作戰能力優化,在高原地區戰鬥時它的實力比AH1和武直10更強,因此最終土耳其選擇了這款直升機。
  • 中國陸軍搞出大消息:重點型號直升機即將服役 可稱雄高原
    該機是美軍使用最頻繁的10噸級通用直升機,從問世以來已經被改裝為SH-60海軍型、MH-60多用途型等多種型號,承包了美軍三軍的大多數直升機運輸任務。中國獲得的這批S-70通用直升機是當時解放軍為數不多的能飛上青藏高原的直升機,因此在獲得該機後,解放軍陸軍航空兵才有了在高原起降直升機的能力。
  • 印度國產直升機不敢輕易上高原:非要等到八月份,天氣好了再去
    在這樣的前提下,印度首款國產輕型通用直升機LUH不得不加快研發進度。按照印度LiveFistDefence網站的報導,印度空軍計劃在8月在邊境地區的錫亞琴冰川高原地區對LUH進行最終測試。從2016年年首飛至今,LUH已經進行了多次飛行測試。按照一些軍事專家的推測,印度軍方之所以將LUH的最終測試定在8月而不是當下,很有可能是考慮到錫亞琴冰川高原地區的天氣狀況。
  • 中國最大直升機有多強?輕鬆飛越珠穆朗瑪峰,讓高原短板成為歷史
    猶記得在汶川大地震救災行動中,國家出動了上百架直升機參與救援,其中包括黑鷹直升機、米-171、米-26以及國產直-8等。在此次救援行動中,我們深刻感受到我軍直升機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存在著嚴重不足的問題,其中直-8的滿載最高升限只有4300米,在位於高原地區的汶川救災是有心無力,它不適合在高海拔地區執行任務,只能依靠美制黑鷹和米-26在氣候條件惡劣的高原山地執行高強度運輸支援任務,因此我們亟需發展國產高原直升機。如今11年過去了,我們的直升機發展到了什麼樣的地步?
  • 國產直升機上青藏高原要過幾道關?專家:已經解決難題
    近日,解放軍西藏軍區官方微信公眾號「高原戰士」發布一條特級空中機械師退役的消息,相關圖片和視頻顯示,疑似國產新型通用直升機和武裝直升機已經部署高原。那麼,直升機在高原作戰行動中能發揮哪些重大作用?直升機上高原要解決哪些技術問題?中國有哪些直升機能夠上高原呢?
  • 國產首款高原無人直升機在稻城亞丁機場試飛成功
    9月27日,航空工業研製的我國首款高原無人直升機AR-500C首次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海拔4411米的稻城亞丁機場成功開展試飛,創造了國產無人直升機起降高度新紀錄,驗證了AR-500C無人直升機基本具備全疆域飛行能力。
  • 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開幕 圍觀無人機
    金秋九月,第三屆中國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開幕。本次展會吸引了來自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366家企業的56架直升機真機參展參演,其中參加靜展的直升機有36架,參加飛行表演的直升機有20架。  筆者昨天去直博會開眼界,不僅看到了包括出口型直-19E在內的好多直升機,更是被大量新穎奇特的無人機所吸引。這次直博會首次為無人機專門增設了展區,參展的無人機企業和無人機型號也令人眼花繚亂,流連忘返!
  • 在廣闊的藍天翱翔 紀念AC313直升機首飛十周年
    讓國產直升機飛上高原 是幾代直升機人的夢想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參與救援的國產直升機機不僅數量少且暴露了高原性能不足等問題,這深深刺痛了每個直升機人的心A類起降性能、迴避區驗證等高風險科目試飛驗證技術,是國內第一型按照最新的適航規章CCAR-29-R1開展試飛驗證的直升機,在世界上開創了大型民用直升機高原風險科目試飛驗證的先河。
  • 中國直升機發展史
    到20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對從法國引進的直-9系列進行改裝國產化,1992年底直-9中國國產化整機技術鑑定顯示國產化率已達72%。與此同時,我國也積極與法國、新加坡、俄羅斯等國聯合,成功開發出HC120、AC352等型號的直升機。1994年12月,直11順利實現首飛,我國終於擁有了第一個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直升機型號,開始實現直升機的自主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