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 張玲玲)近日,家樂福、世紀聯華等超市所售賣的食品發現有異物,麥德龍、沃爾瑪、華潤萬家所售部分食品因為微生物、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等指標不合格上黑榜……各大超市頻頻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引起消費者們的關注,這讓消費者們心懷疑慮。
所謂「正規售賣場所」的超市為何會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在食品安全上又如何監管的呢?《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就此進行調查。
據《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了解,超市裡所出售的所有食品均要符合食品安全規定,那麼在監管上到底有多大力度呢?
超市內控體系與採購團隊存在一定管理紕漏?
《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就「家樂福超市所售誠信牌香腸裡含有金屬卡扣」事件為例採訪了瀋陽市大東區市場監管所。
在對於超市食品安全的監管上,對方表示,「市場監管局對超市在食品安全的監管上,要求非常嚴格,超市裡所有銷售的食品都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必須有食品質量合格證明、檢疫證明、食品來源、批次單號等等,並且要求超市在貨品上架前,嚴格檢驗貨品質量問題,保證貨品的質量安全。此外,我們會定期對超市進行抽查的。」
那麼對於市場監管部門來說,在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上,還是比較嚴格的,那麼超市為什麼還會出現「食品不合格」「有異物」「甚至有生產日期有誤」等情況呢?這其中的問題出在哪兒了呢?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對於超市而言,如此頻繁地出現食品安全問題,說明其內控體系與採購團隊存在一定管理紕漏。結合產業端與渠道端來看,超市對食品安全問題需要擔負較大責任。「既然收了貨,就代表認可了供應商的品質。所以問題要麼出現在採購上,要麼在管理上。」
那麼這問題是否真的出現在超市監管不力上呢?超市在食品安全上到底是怎樣監管的呢?
「有異物」及「農殘留超標」食品,超市很難檢測?
就此問題,《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採訪到某超市採購部的負責人,負責人表示,超市本身有嚴格的食品監管規定,從選擇商家、供貨渠道、產品來源、運輸渠道等都有著嚴格的監管。
「首先在選擇商家上,我們對所有供貨商家(包括銷售商和直供廠家)必須查驗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流通許可證、質量認證書、商檢證明、檢驗檢疫合格證明、質量檢驗合格報告和銷售發票等資質,如有一項不合格規定的,我們便不會和此商家合作。
其次,我們在產品的來源上,是會定期去供貨商的工廠監察原材料及產品的生產,並且規定供貨商的工廠符合環境衛生要求。
同時,在運輸環節上,我們要求供貨商的運輸渠道具備食品銷售、儲存、運輸和裝卸的衛生條件,保證在運輸期間的食品安全。
最後我們在產品上架前,要檢驗抽查貨品的質量安全,包括食品名稱、生產企業名稱、生產企業地址、生產日期、生產批號、保質期、規格等,並記錄建立檔案保存,以便後期時刻監控產品銷售情況及在保質期即將過期時及時更換貨品。
抽查過程中,如發現過期產品,或有腐敗、變質、質量不合格等食品,會立即退換貨品,決定不會上架售賣。「
除此之外,負責人還表示,在庫房的管理上,所有貨品進行分類存放,並實行專用設有的防鼠、放蠅、防潮、防黴、通風等設施措施,保證食品存放安全。
而且他們所有的供應商都必須遵守這些監管規定,不然是沒有辦法進入超市這個「大賣場」,並且市場監管部門對於超市的監管也很嚴格,除了對超市有定期的抽查,在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後也會對超市有嚴厲的懲罰。所以對於超市而言在食品安全的監管上也是不敢鬆懈的。
通過以上表述,超市自己是有一個完整的食品安全監管系統的,那為什麼還會出現「食品裡有異物」或者出現「生產日期有誤」等事件呢?難道在上架前沒有檢查麼?
對此問題,某超市採購部負責人表示,「食品裡有異物」這種情況,屬於個例,因為在抽查時他們很難檢測到,尤其是在包裝內部,必須是打開後才可能看到,這種事件只能要求廠家在食品監管方面更加嚴格,並且在檢測方面能夠更加完善。
而他們也只能加大力度制約廠商,在源頭上保證食品的安全,避免此類事件發生。而超市本身,也會加強抽查的力度,有必要增加一些檢測儀器,彌補一些人工檢查的不足,來做一個雙重的保護,保證食品的安全。
而對於「生產日期有誤」的事件,負責人也表示,「生產日期有誤或者是過期產品,可能是在人員管理上的一些疏漏,超市裡有些產品是商家自己的銷售進行『站臺』,可能有些商家利益薰心會做出將之前的生產日期換成最近的生產日期的事情,那麼對於這種情況,應該加強人員的管理,實時監控銷售人員,並定時進行食品安全培訓,發現此行為嚴厲懲罰,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如此說來,對於「食品中有異物」等情況,超市的人工抽檢方式是很難能夠檢查出來的,那麼相對而言像「農藥殘留物」等食品安全問題,更難檢測出來,那麼就只能要求供貨商方來杜絕此問題的發生嗎?可是超市也肩負著食品安全的責任,那麼超市應該怎麼做呢?消費者還能夠相信超市的食品麼?
專家建議,超市加強投入食品安全相關設施
《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採訪食品類專家,專家表示,一般大中小型的超市,在食品安全上都有嚴格的監管系統,市場監管局對超市也會有嚴格的監管要求。因此在超市中所售賣的大多數食品都是經過嚴格檢測的,消費者是可以放心購買的。但對於一些個例來講,無法完全避免,如果消費者買到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食品,及時投訴並做好維權。
那麼像「農產品檢測出農藥殘留」、「食品裡有異物」、「食品黴變」「過期食品」等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主要是因為:
一是,有些超市對於食品安全相關設施投入不足,如無質量檢測儀,無農藥殘留檢測器,因此沒辦法適應食品安全控制的要求。
其次,是有些超市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不健全,內部管理機制和制度存在缺陷,食品供應鏈監控薄弱,生鮮食品源頭管理漏洞多,因此會對一些食品安全管理不力。就會出現一些管理的紕漏,由此發生此類事件。
建議超市能夠加強內部監管體系,投入相關檢測設施,嚴格企業準入和退出制度,做好雙重保護。也建議作為第一責任人的企業,強化自我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將食品安全落到實處。
在最後截稿時,記者還接到瀋陽市大東區市場監管部門對於加強超市監管的回覆。對方表示,以後將加大對大型超市的檢查力度,重點對各項食品安全制度開展監督檢查,對檢查發現的違法行為要堅決嚴懲重處。同時,將加大監督抽檢力度和充分發揮基層快速檢測設備作用,提高快速發現和篩查能力,及時依法公布監督抽檢結果、發布警示信息,回應社會關注。
此外,也希望消費者能夠共同監督,在購物時,注意妥善管理購物小票或發票,一旦出現問題,及時投訴進行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