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制餅世家傳承人自建博物館守護糕餅工藝

2020-12-26 東方網

原標題:廣西制餅世家傳承人自建博物館守護糕餅工藝

  發布時間:2014年08月26日 20:07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解說】位於廣西柳州市蝴蝶山路38號的柳州市桂餅文化博物館是廣西首家以糕餅文化為主題的民間博物館。該館創始人薛春雄出自柳州當地知名的制餅世家。為傳承中國千年糕餅製作工藝,他自主籌辦建起了這所民間博物館。中秋節前夕,記者前往探訪。

  【解說】據介紹,這座以糕餅文化為主題的民間博物館,建於2013年12月。管內陳列著100多種廣西各式糕點、3600餘件自晚清以來的制餅模具以及糕點原料、器皿。

關鍵詞:分類名稱: CNSTV

  責任編輯:【周雨辰】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

相關焦點

  • 實拍廣西首家糕餅博物館,展出上萬件精美木雕餅模,太漂亮了
    2020年8月26日,在廣西南寧市,桂餅文化博物館展出了上萬件廣西傳統的餅模,一時間吸引了眾多遊客觀看。桂餅博物館內展示的制餅模具,都是從廣西各地搜集而來的,其中我特別喜歡一塊木製的「狀元遊街模餅」,忘記拍圖了,只找到了這個壽字的,也挺漂亮的。
  • 臺灣寫真:臺北有家餅香四溢的「糕餅博物館」
    中新社臺北十月二十五日電 題:臺北有家餅香四溢的博物館    中新社記者 邢利宇 陳立宇  每個城市喧鬧街頭的背後,都蘊藏著一些安靜好玩的去處:一小座古老的土地庵、一間散落著名家手稿的二手書店,或者——一個四溢著甜蜜糕餅味道的博物館。比如,臺北士林區文林路五百四十六號「郭元益糕餅博物館」。
  • 直播看廣西館藏大師畫作、非遺傳承人教學馬尾繡……這個國際博物...
    線上直播庫藏大師畫作、非遺傳承人現場教學、400餘幅祝福海報接力展出……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廣西各大文博場所紛紛開展線上、線下文化活動,和觀眾積極互動,推廣和普及文博知識。跟著直播鏡頭走進博物館庫房18日上午,廣西博物館推出「雲話丹青——探秘大師筆下的廣西」直播活動。這是公眾首次通過直播鏡頭,走進廣西博物館的庫房。廣西博物館推出「雲話丹青——探秘大師筆下的廣西」直播活動。
  • 夏布繡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張小紅:守護和傳承夏布繡是我的使命
    夏布繡代表性傳承人張小紅,通過近20年的努力,將粗獷質樸的夏布與精巧細膩的民間刺繡相結合,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夏布繡工藝與針法,形成了夏布繡藝術獨特的個性和地域風格。張小紅刺繡工作照(央廣網發 江西省新餘市委宣傳部供圖)古諺語云:「麻布繡花,底子太差。」夏布質地生硬,要在上面刺繡,絕非易事。
  • 糕餅麵食粘漿技術與糧食飴糖配方工藝
    糕餅麵食粘漿技術與糧食飴糖配方工藝出品|中國傳統糕餅資深工匠專家杜德春中國諸多糕餅採用粘糖漿、糖稀後,在裝飾糖粉、芝麻、椰蓉、花生碎、或者果仁果乾片或丁;色香味美、營養豐富,乃是中國傳統糕餅饕餮芬芳世界之迥然糕香
  • 以愛制餅,從心出發 綠姿鍛造冠軍品質
    以奧運冠軍郭躍為代言人的綠姿國餅,一路高舉「天道之心,君子之魂,以愛制餅,從心出發」的中華禮道大旗,拼搏進取、求實創新、超越自我、與時俱進,將方圓結合的「中華禮道」下蘊藏著的諸多冠軍品質表露無遺!  作為烘焙食品行業翹楚的浙江新美心,傳承國餅世家工藝精髓,融通國學禮道感恩理念,攜手六大國際餅道大師及正在積極備戰2016巴西奧運會的名將郭躍,使自己真正擁有了永不停步、全力以赴、自我超越的可貴「冠軍品質」。
  • 【震撼】不看不知道,柳州竟有54家博物館!
    2011年,柳州在廣西率先啟動博物館群建設,5年後54家各類博物館建成開放,其中民辦博物館38家。儒學博物館、軍事博物館、票證博物館、銅鼓博物館、知青博物館等各類博物館雨後春筍般出現,為柳州市民提供多種類、多層次的精神食糧。據悉,柳州每家民辦博物館的開館補貼為30萬元。
  • 臺灣烘焙糕餅、美味知多少
    臺灣烘焙糕餅、美味知多少:圖文|中國糕餅資深工匠杜德春臺灣糕餅傳承了我國京派
  • 柳州竟有54家博物館,一看就很有料!
    2011年,柳州在廣西率先啟動博物館群建設,5年後54家各類博物館建成開放,其中民辦博物館38家。儒學博物館、軍事博物館、票證博物館、銅鼓博物館、知青博物館等各類博物館雨後春筍般出現,為柳州市民提供多種類、多層次的精神食糧。據悉,柳州每家民辦博物館的開館補貼為30萬元。
  • 非遺傳承人廖亮清|將砂陶技藝發揚光大是他一生的夢想
    非遺傳承人廖亮清|將砂陶技藝發揚光大是他一生的夢想 2020-06-14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銅川耀州一村民自建民俗博物館展示老物件
    為留住鄉愁記憶 楊維耀自建民俗博物館展示老物件 記者 張紅 ,可以讓參觀者親自體驗一下過去的土法工藝。""
  • 糕餅味道、何以饕餮?
    糕餅味道、何以饕餮?若30年、方圓百裡皆知糕餅,必是視品質若生命之焙者、無關糕者大小;這乃是非遺或傳世匠心所味!食材、配方、工藝我們尚且不說;就轉化糖漿的檸檬與菠蘿與蘋果、以及檸檬酸與果酸就改寫了「品質」—天然與工業一葉知秋!所謂品質、所謂有靈魂的產品都是需要一生秉承品質品格致尚的原則,遷入血魂,沉澱骨髓—亦如基督徒禱告聖經、清澈見底、方可饕餮!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劉品三吉州窯陶瓷藝術博物館開館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劉品三吉州窯陶瓷藝術博物館開館 2020-11-15 16:30:29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吉州窯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劉品三,1971年被調到江西省博物館工作,恰逢吉州窯發掘工作啟動。通過觀摩吉州窯窯址出土的瓷片,激發了他研究吉州窯瓷器的熱情。劉品三吉州窯陶瓷藝術博物館展出的劉品三吉州窯代表作品。 姜濤 攝  幾十年來,經過努力探索,劉品三先後恢復彩繪瓷、剪紙貼花瓷、木葉紋碗、窯變、虎皮釉等吉州窯的制瓷工藝。
  • 專訪臺灣醫美世家傳承人張中航醫生
    專訪臺灣醫美世家傳承人張中航醫生 時間: 2018-04-10 15:35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希文
  • 非遺傳承人書畫家張斌作品被選為贈送國外友人國禮
    張斌,字樂山、號一筆,一九八一年出生於遼寧書畫世家,自幼喜愛字畫,十七年到北京進入職業生涯。目前為一筆雙鉤歐楷書法的創始人、康熙一筆福書法非遺傳承人。擅畫駿馬和花鳥人物,並大量學習徐悲鴻先生、黃胄先生等近代畫馬大家的作品,並得到徐悲鴻兒子徐慶平、夫人廖靜文親手指教,是書畫界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代表作品:《康熙一筆圖》《康熙一筆百福圖》《奔馬圖》《神駿追風》《八駿呈祥》等。
  • 工藝@博物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群創新發展實踐
    作為公共文化機構的博物館對傳統工藝的保護主要有兩條途徑:一種是基於收藏、保管和研究等博物館職能,對已經消亡或無法傳承的傳統工藝,對其有關的產品、生產工具、資料等進行保存和整理;另一種則是參考生態博物館等現代博物館做法,通過保護理念的進化,對還存在著的、有傳承可能與傳承價值的傳統工藝進行「活」的保護。後者,向現代博物館提出了全新課題。
  • 數百名非遺傳承人等齊聚福州 讓傳統工藝跨海傳承
    2020閩臺匠人大會近日在福州舉行,數百名來自閩臺各地的手工藝者、非遺傳承人及文創業者齊聚一堂,共話兩岸傳統工藝融合之道,把脈非遺傳承與發展   讓傳統工藝跨海傳承  本報記者 劉深魁 文/圖  跨海拜師,一脈同心
  • 廣西首家紅木文化博物館將開館,帶你提前領略古典工藝之美
    在邊境憑祥,集紅木與自然、紅木與木作、紅木與古典家具、紅木與家居、紅木與絲路文化於一體的廣西首家紅木文化博物館逐步成型將於12月18日開館,中心記者日前先行探館,用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細細參觀,為廣大觀眾揭開紅木文化博物館的神秘面紗。
  • 「潭頭榫卯工藝」傳承人尋找傳承人 劉宜炎:一榫一卯五十年
    18日,記者見到劉宜炎時,69歲的他正在製作一個縮小版牌坊,純榫卯工藝,配件約3000個,最小的只有指甲蓋那麼大。  日前,劉宜炎被評為長樂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潭頭榫卯工藝」傳承人。  50年功力濃縮方寸間  劉宜炎的工作間就設在家裡。工作間裡,一個縮小版的牌坊已基本完成,長約1.2米、高約50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