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越南:一碗PHO的正確打開方式

2020-12-13 第一財經

越南粉由河粉、湯底、肉和配菜四部分組成

越南街頭最常見的米粉攤,最好吃的美味也常隱藏在這些簡陋不起眼的街邊角落

一口久煮而溫潤的湯頭、香茅與羅勒等交織出馥鬱而迷人的香氣、多汁的牛肉在齒頰間碰撞……越南粉(Pho)由河粉、湯底、肉和配菜四部分組成,這一平價美味被視為越南國寶,亦在全世界擁有廣泛擁躉。

為了尋找一碗純正的越南粉,越南裔加拿大餐館主人David Huynh以一顆虔誠的心開啟了令人食指大動的尋味之旅。David在多倫多經營一家不提供菜單的地下酒吧,他的父母在越戰期間從胡志明市移民到多倫多,越南南部的美味伴隨著他的童年記憶,而他也對那片土地上的風物充滿好奇。為了尋找一碗理想的越南粉,David花了一個月從北往南並途經中部地區,希望將這一口最傳統的越南風味帶回多倫多。BBC記錄下了這趟旅程。

BBC拍攝的越南清晨,人們的一天從米粉開始

毫不起眼但生意紅火的米粉店Pho 10

從北到南,舌尖上的越南歷史

許是太多普通,越南粉的身世在文獻中並不多見,一般認為是20世紀初首次出現在河內街頭,約1950年代傳入胡志明市,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越南粉呈現出別樣的多元化。

在越南,牛肉粉(pho bo)最受歡迎,一日三餐都不違和,雞肉粉(pho ga)也十分流行——據說它誕生於1939年,因周一和周五市場禁止銷售牛肉而產生,清爽的口感成為了越南人的早餐首選。

David的第一站是越南粉的發源地河內,早晨6點,他剛下車便直奔當地人熱愛的Pho10(10 Ly Quoc Su, Hoan Kiem)。這間不起眼的街邊小店只出售牛肉粉,肉和粉的比例完美,並加入了店內特製的醃蔥。湯底以牛骨熬製,輔以大蔥、芫荽、洋蔥、青檸和辣椒等調味,入口鮮甜清香,David對這碗「頭湯」感到欣喜若狂。

幾天後,他在河內著名的料理培訓班「藍蝴蝶(Blue Butterfly)」嘗到了截然不同的、帶有「訓練有素的法式風味」的越南粉,儘管Pho10的經典牛肉粉是David的最愛,但「藍蝴蝶」奉上的口感更細緻的河粉、經多種材料秘制而成的湯底也徵服了他。

作為平民食物,越南粉最早的粉絲可能是紅河上往來商船的船員,並逐漸流傳到越南南部。「南部的人們採用更現代的烹飪方法,比如河內偏愛沒有油脂的清湯,在碗裡撒上蔥、羅勒、芫荽和辣椒等,在擠大蒜醋和青檸汁調味。而在胡志明市,肉湯的味道更為醇厚,油脂和新鮮豆芽、甜羅勒、薄荷、辣椒醬等混合,還加入糖調味。」河內資深廚師Nguyen Van Khu總結道。

在越南南部,David在另一家名為「越南烹飪(Vietnam Cookery)」的料理班上學習了截然不同的越南粉製法。「肉湯中加入了冰糖、大塊蘿蔔、豆芽和燴醬,營造甘甜醇厚的口感。很明顯,北方對香料的使用十分微妙,初嘗起來湯底可能有些平淡無奇,但其實雙方所用原料並沒有太大差別,不同的調味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口感。」

他也前往中部海岸上的古城會安,在「牽牛花(Morning Glory)」餐廳發現了相似的偏甜的口味,而這裡的特色是在河粉上撒些烤花生。

最受歡迎的牛肉米粉

艱難時代的追憶照見越南精神

在越南粉並不長的數十年歷史中,可以發現中國和法國對其產生的影響,毫不誇張地說,一碗越南粉見證了歷史的起承轉合。

毫無疑問,湯是決定一碗越南粉成功與否的「鐵律」。Nguyen Van Khu介紹:「熬湯是一項考驗耐心的工作,雞肉粉的湯底熬製需要三至四小時,而牛肉粉則往往要耗費一整夜。」他介紹,傳統湯底包括八角、茴香、肉桂、炒胡椒、芫荽根等複雜的香料,所用的骨頭則是牛蹄、肋骨等。他認為,這些材料和20世紀的歷史不無關聯,「越北的法國殖民者要求當地廚師為他們宰牛、烹製牛排,剩下的骨頭等邊角料則留給了廚師,他們很快找到辦法將其變成美味的湯粉。」

而這一口「平淡」的湯底也有歷史可循。戰爭時期,越北的食物由前蘇聯限額配給,食材匱乏導致很多餐館水準下降。那時,最地道的越南粉只能在街頭小攤中找到。《越南廚房》的作者Andrea Nguyen提到,這種「隱藏菜單」只對熟客開放。另外,為彌補河粉品質的不足,一些餐廳開始提供「油條」作為配菜——作為中國的近鄰,中式粥很早便在越南普及,油條的出現自然也在意料之中。

伴隨著80年代初的經濟改革,儘管越南粉的品質逐漸回歸,但油條更像是一種對艱難時代的追憶和證明,至今仍被保留下來。

尋味之旅的尾聲,出生於越南南部的David被越北食物簡單的原味和歷史投射下的深意折服,決定將純粹的越北風味引入自己的餐廳。「越南粉作為最常見的平民美食,儘管戰爭和分離使南北雙方呈現截然不同的風味,但不論是古早味還是現代風格都能追溯到同一根源,印證了美食包容性的同時,更是堅韌的越南精神體現。」

相關焦點

  • 如何正確打開越南河粉Pho?這裡有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記憶中最清楚的還要屬一個冬天的晚上,和朋友在阿姆斯特丹的大街上找飯吃,常去的越南餐廳沒有開門,於是我倆繞去中國城中的小西貢餐廳。一打開門,一股河粉高湯的清美香味伴隨著暖氣撲面而來。  ▲一碗典型的河內河粉  在海外的越南餐廳,為了滿足素食主義者的需求,使用蔬菜和豆腐熬製湯底,配菜上也選用了更多蔬菜,如胡蘿蔔和西蘭花。
  • 蔡瀾pho越南河粉正式進軍廣州 首店進駐天河萬菱匯
    蔡瀾先生追尋一生親自創立的越南河粉店,自創立以來就吸引無數老饕排隊打卡,就想吃一碗「一生難忘的越南粉」。11月8日,廣州終於迎來了首家蔡瀾pho越南河粉店,落地熙熙攘攘的天河萬菱匯。   自2018年香港中環蘭桂坊開業就迎來倪匡夫婦﹑藝人陳奕迅、陳慧琳、李嘉欣等眾多名人明星助陣的「網紅越南粉」店到底有何魔力,引無數老饕「競折腰」?
  • 連歐巴馬都欲罷不能的越南Pho, 到底為啥這麼香?
    YouTube上教大家正確發音Pho的視頻比比皆是,看了一圈似乎大家好像讀的都不一樣?如果說是最常見的牛肉湯河粉,湯頭清澈鮮美,河粉清爽彈牙,再加上新鮮的肉片和大把的豆芽、九層塔,這樣一碗便宜大碗、營養均衡又美味的pho,真的是對起了我的胃口。
  • 遊記 打個飛的去越南,只為了這碗pho
    深耕細作的農業社會從不吃對農作至關重要的牛,但是法國人嗜好牛扒,整塊的好肉切走之後,物盡其用的越南人開始用剩下的骨肉熬成湯底,澆在米粉和切成薄片的幾片牛肉上,最後加上當地的蔬菜和香草,就成了最初的越南米粉。
  • 來越南如果只知道吃Pho,你可就虧大啦!
    「隔壁鄰居家」的pho。一一碗看似清淡的牛肉河粉,總能用最直白而正中下懷的方式,安撫只有東方人才懂的鄉愁。與中國同為吃米大國,米粉也是越南人的驕傲。湄公河下遊及九條叉道衝擊出的湄公河三角洲,是東南亞最主要的稻米產區之一,用米粉做成的各種食物,足有上百種之多。來越南,如果只知道吃pho,你可就虧大啦。
  • 上海Pho測評 | 身價翻了三倍的越南河粉,哪一碗才值得吃?
    因為上次從胡志明回來後,我們發現一個悲傷的事實:在上海買一碗Pho的價格,在越南可以買三碗,差價最高可達十倍。同樣是舶來品的平民美食,法棍、taco、漢堡甚至拉麵,都不及這碗面的價格光環。越南當地多用普通散養黃牛,價格也不貴,但國內牛肉質量不盡如人意,加之風口上的消費升級,或多或少讓老闆們瞄準了更高級的進口食材,幾片澳洲牛肉就能直接讓價格double。一百多塊的「天價」Pho,就是這麼來的。
  • 請你告訴我 越南Pho的真義在哪裡?
    銀芽和九層塔,青檸和小米椒是標配,綠蔬的新鮮度可以看出河粉店家專業與否,要清新得掐得出水才好。想到不遠處國金中心的金牛苑,早年香港人打理,還是挺優秀的,服務員培訓得就像越南姑娘一樣溫順綿軟的樣子。近年來菜單一改再改,越來越不像一家越南菜館,都快變成粵餐廳了。黑胡椒蝦球、蝦籽燴豆腐和扇貝釀茄子都是廣東菜吧?(回覆:三輪車 可見一家西式越南菜館子)
  • 教你鑑別一碗好的越南Pho
    4月4河粉節,而越南 Pho(菜單上多寫為「越南火車頭河粉」),也成為了「世界必嘗50強美食」之一。而如何鑑別越南 Pho 的好壞,關鍵在三點,一是湯,二是粉,三是旁邊的配菜!Pho分為牛肉和雞肉兩種!牛肉河粉的湯是用牛肉、牛骨熬製整晚,再一層層過濾出來的,因此湯頭清澈如白水,但鮮味十足。
  • 越南|舌尖上的越南之美食地圖~
    越南的英文並不是很普及,而且街上和飯店裡大多沒有備有英文或者中文菜單,遇上沒有圖片的菜單或者街邊的小攤,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就開始盲點全看人品了呢。在經歷了幾天尷尬的盲點之後,Dudu開始找到了門道,越南的菜品起名方式很有特色。
  • 在家吃世界——一碗來自一萬公裡以外越南的鮮香Pho
    河粉最初產生在更北邊的河內,這是越南的首都,通常也被認為是越南的街邊小吃之都。不過,1954年越南分裂後,有上百萬人逃離北方,河粉在南部地區迅速地流行起來。這裡還有一個關於pho這個詞歷史上來自中國還是法國的詞源學爭論。
  • 不用機票就可以來個舌尖上的越南菜!
    蘸上酸甜魚露汁,入嘴時,口感豐富到讓我忍不住豎起大拇指,不愧是酥脆與柔軟並存的舌尖美味~薄的能透光的米紙卷上芒果、蘿蔔絲、碳烤肉等,讓人驚訝於薄薄的米紙皮裡還能容納百味。越南生牛肉粉(pho)是越南國寶級的美食,也是阮小姐的當家特色。來過的人,都會對這口pho念念不忘,平均每年賣出30萬碗!
  • 周末美食:一杯咖啡,一碗Pho(愛越南料理的請進……)
    去越南旅行,總會買上一些越南咖啡,作為伴手禮帶回國送人。事實上,在亞洲咖啡地圖中,越南人喝咖啡可謂是自成一派,你可以說他們的風格是通俗粗獷,但講真,在越南的街頭上,正是有了這一杯杯通俗簡單的咖啡,才讓整個國度充滿了柴米油鹽般的生活氣息。
  • 舌尖上的越南:美食與美景一樣難忘!
    越南菜就像它漫長的海岸線一般多種多樣、富於變化。從地理學和烹飪學上來說,從北到南整個就是一場開始於中國並結束於東南亞的旅行。歷史、文化和地理上的不同造就了一系列令人陶醉的技巧、原料和味道,這一切都和越南人對充滿活力的口味、新鮮的香草、米粉及海鮮的熱愛相關。準備好開啟一場舌尖上的越南之旅吧!越南的北部美食非常明顯地帶有數世紀以來被中國統治的印記。令人愉悅的米粉類食物、比較溫和的口味和質樸的優雅都是這個地區菜餚的標誌。菜色較為溫和,帶著點鄉村氣。
  • 廈門「滿分」越南菜:從鼓浪嶼返回的下午,我第一次吃了pho
    從鼓浪嶼下島回來,遊品餓的前胸貼後背,搜搜了附近的美食,發現了一家專門做越南菜的餐廳。看著如水的好評,我們可以說是十分的心動,剛到門口,就被排隊的一行人所震驚,心中對它的期望值又高了幾分。不得不說,西貢西貢的環境還是不錯的,裝修簡明乾淨,小清新風格。雖然人多,但是上菜速度也很快。
  • 蔡瀾pho越南河粉正式進軍廣州 首店進駐天河萬菱匯
    蔡瀾先生追尋一生親自創立的越南河粉店,自創立以來就吸引無數老饕排隊打卡,就想吃一碗「一生難忘的越南粉」。11月8日,廣州終於迎來了首家蔡瀾pho越南河粉店,落地熙熙攘攘的天河萬菱匯。   自2018年香港中環蘭桂坊開業就迎來倪匡夫婦﹑藝人陳奕迅、陳慧琳、李嘉欣等眾多名人明星助陣的「網紅越南粉」店到底有何魔力,引無數老饕「競折腰」?
  • 魔都新晉網紅pho!帶你開啟越南度假模式,爽飛~
    越南不僅有碧海藍天,還有琳琅滿目的美食隨處可見。曾經的越南遊子漂泊於異國他鄉,也把美食帶到了全世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pho!
  • 峴港遊記 | 這才是去越南峴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超美夠全
    這才是去越南峴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超美夠全這才是去越南峴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超美夠全這才是去越南峴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超美夠全這才是去越南峴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超美夠全這才是去越南峴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超美夠全
  • 《魔都一碗Pho地圖》,讓你秒穿越南!
    天熱總是讓人有些煩熱,忍不住就想來一口「爽」的~這時候來上一碗正宗的Pho,晶瑩剔透的湯汁,還有鮮美的牛肉,再加上一把脆嫩的豆芽,>喏,你不來上一碗??但是小小的店家裡確實有著和越南一樣的味道,無論是小食還是招牌美食都非常的越南。湯頭清爽應該是這家店的特色了。一碗生牛肉河粉上來,湯底鮮美但是不油膩,略微有點甜,特別適合夏天的胃口。
  • SuchMenu 早安越南【一碗街頭的越式牛肉丸湯河粉Pho Bo】
    成都的越南餐廳不算多,僅有的知名的兩三家都會提供特色的Pho,就像重慶的小面、成都的素椒麵一樣,儘管是同樣的名稱,但每家都有不一樣的口味和特色。一碗看似清淡簡單的Pho最重要的就是精心熬製的湯底。知名餐廳裡的Pho會有比較濃厚的湯底,但我們最鍾意的口味其實是非常街頭式的,這也是最能還原越南小吃的味道。
  • 蔡瀾pho越南河粉廣州首店進駐天河萬菱匯
    [蔡瀾pho」是由美食家蔡瀾先生創辦的品牌。餐廳涵蓋河粉、檬粉、小吃、甜品及飲品等獨具越南風味的美食。自2018年香港中環蘭桂坊開業就迎來倪匡夫婦﹑藝人陳奕迅、陳慧琳、李嘉欣等眾多名人明星助陣。 此次進駐天河萬菱匯,是蔡瀾pho越南粉進入廣州市場的一大動作,未來也會陸續在廣州其他區域以及全國開店,讓更多美食愛好者嘗到這碗讓人「一生難忘的越南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