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棄百萬年薪去種田,卻被嘲笑:認為你就該幹啥的人才狹隘

2020-12-11 莙子說

01他寒門出身,考上北大藥學博士,畢業後在上市公司幹到副總

賈存勤的家境並不好,他出生在一個小山村裡,甚至可能山村裡的很多人一輩子都走不出大山。

但是賈存勤並沒有被原有不利的條件框住,反而走出了大山還考上了大學,進的還是中國頂尖學府之一的北京大學。

在大學中,賈存勤學的是藥學專業,歷經幾年的大學時光之後,賈存勤依舊名列前茅,並且以藥學專業北大博士學位畢業。

而且一畢業就進到了北京的上市公司。

這是多少年輕人奮鬥的目標啊!

而靠著學歷、拼勁和能力的賈存勤已經在北京可以過上穩定的生活,但是他依舊不願意止步於此。

進到公司之後更加奮進,努力鑽研給公司帶來不小的效益。

甚至在工作不到5年,他的實力不斷增長,還成了該上市企業的副總經理,最後因為他的才華和能力還被破格晉升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到這裡,賈存勤的生活都是大部分的人所豔羨的,靠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一個實實在在的成功人士,原本出生在小鄉村的他,如今已經成了上市企業年薪百萬的副總經理,可以說是很多人的終極目標了。

02他放棄百萬年薪回鄉,卻遭到嘲笑數年,如今帶領當地脫貧致富

賈存勤在事業有成之後卻依舊思念家鄉,對家鄉年年不忘,他想要回去幫助那幫苦過來的百姓們脫貧致富。

「人,總是要有夢想的,有夢想就要有初心,不然也只能是一場空夢。我的初心有兩個,一個是給家鄉的荒山棄地植綠,另一個是讓荒山棄地生金吐銀。」

但是在很多人眼中,賈存勤這樣的做法無疑是荒謬的,多少年他人笑他痴傻,說他讀了個博士卻沒有前程,讓他一下子從人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變成眾人諷刺的「反面例子」。

賈存勤沒有理會那些刺耳的言論,他已經下定決心,並且將目標放在了在家鄉種植肉蓯蓉上。

但是這一條路並不像賈存勤想像中的那麼簡單,項目實施沒多久他就碰了壁。

因為管理和人員的問題,種植肉蓯蓉的啟動資金使用過度,直接虧損了幾百萬元。

而這一些債務都重重地壓在了賈存勤的肩膀上。

中國有個成語叫做:「禍不單行」,用這個四字成語來描述賈存勤回鄉後的遇到的狀況一點也不為過。

職場失意後,賈存勤的家庭也傳來了壞消息,妻子得了肺炎,女兒發燒發的厲害,嶽母還受了傷。

又有更多的人都說他選擇不當,北大博士非要來找罪受。

家庭無法兼顧,職場上還有一大筆債務要還,很多人都敵不過這樣的壓力,但是賈存勤還是努力堅持了下去。

他重新集資,慢慢找到種植方法,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在貧瘠的土地上種出品質好、品質高的肉蓯蓉。

後來的賈存勤也確實通過一系列的鑽研成功研製出來了捷徑,並且在家鄉投入使用,經過多年的努力,現在賈存勤的技術已經改善了當地的土地沙漠化。

也讓那些因為他技術而生長更佳的肉蓯蓉帶領了當地日從此走上脫貧致富。

03認為你該幹啥就該幹啥的,才是最狹隘的

前陣子看到一個董明珠怒斥北大學子去賣米粉的事情:

「一個北大碩士去賣米粉就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你現在就應該把你的店關掉,然後去從事一個配得上你所學知識的事業。」

但是看看賈存勤的經歷,在他於低谷之時多少人嘲諷他,多少人用他做「讀書無用論」的例子,又有多少人說他作為北大的高材生也不過如此。

其實人應該幹什麼真的沒有定數,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在這一條道路上明白自己真正適合的是什麼,想要的是什麼,而不是因為別人認為你該幹什麼就該幹什麼。

其實那些隨便定義別人人生的人才是最狹隘的:

第一,可怕的並不是高學歷的人選擇去做低門檻的工作,而是某些人只能做低門檻的工作、

有些人覺得高學歷人才還回到家鄉,去賣米粉和一個高中沒畢業的人有什麼區別?其實區別很是大,每個人都可以由選擇的權利,他們是選擇去做,而不是只能去做。

什麼樣的事業才能配的上你的學識是沒有定數的,買米粉可以開連鎖店,回鄉創業可以帶領村民脫貧致富,順應國家號召。

第二、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

很多人嘲笑賈存勤回鄉是沒用,但是他如今的成就又狠狠的打了那些人的臉。

所以選擇工作最主要的不是世俗的眼光,而是你自己能否把這件事做好做到極致,當初北大一位賣豬肉的學生,雖然期間坎坷,但最後還是用曾經高學歷圈子碰到的學長給出了幫助,如同樣大有成就。

有追求,挑戰自我,不要太在意世俗的眼光,只要自己不後悔,能幹到極致就是最好的。

相關焦點

  • 天才少年17歲保送清華,阿里谷歌爭相聘請,棄百萬年薪寧願月薪3k
    如果你能在大城市幹到年薪百萬,那你會選擇回老家工作拿月薪3000嗎?華為去年發布了一個天才少年計劃,任正非說,要在全世界範圍內招聘,開出百萬級年薪!有一個叫張繼的,通過了七輪考核,成功拿下了天才少年最高一檔的待遇----年薪201萬!有人問他啥感覺,張紀說:「沒感覺,因為還有公司給我開三百萬年薪的,我沒去啊。」
  • 張昆瑋:百萬年薪選擇月薪三千,站在高處看過風景,自己甘願平凡
    如果你能在大城市幹到年薪百萬,你會選擇回老家工作月薪3000嗎?華為去年發布了一個天才少年計劃,任正非說要在全世界範圍內招聘,開出百萬級別年薪,有一個叫鍾釗地通過了7輪考核成功,拿下了天才少年最高一檔的待遇,年薪201萬。有人問他啥感覺?
  • 清華北大的人才都去哪了
    按理說,清華北大應該是人才濟濟才對。 其實這樣的結果,也並不是清華北大才有的,幾乎在中國的頂尖高校中似乎都沒有留下人才。在這一次統計結果中作為985院校的復旦大學,甚至比不過大多數所謂的「雙非院校」。 而另外一份統計報告中的結果更是讓人瞠目結舌,難以接受。
  • 大眾銳評|百萬薪酬聘「種田CEO」,以人才活水激活鄉村「一池春水」
    近年來,餘杭推進「產、村、人、文」四位一體融合發展,鄉村旅遊持續「火爆」,亟需一批專業人才來「深度耕耘」。 他們這次大手筆聘請農村職業經理人,就是為了「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不斷開創鄉村旅遊新局面。&nbsp&nbsp&nbsp&nbsp農村職業經理人是鄉村振興的「新勢力」。鄉村振興,首要在人,什麼樣的人建什麼樣的鄉村。
  • 北大「最美」女教授,拒美「百萬年薪」回國,網友:想一睹風採!
    要為大家介紹的主人公,是北大的最美教授史蛟。她拒絕海外七位數年薪毅然歸國,為祖國的建設奉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如今她每節課都座無虛席。史蛟出生優渥並不是寒門,父母也是屬於知識分子,因此有足夠的能力為史蛟提供最好的教育。從小史蛟就才貌雙全,是當時著名的才女。
  • 華為年薪百萬招聘8博士,top2高達200萬!看了他們的履歷,任正非花的...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旭什麼樣的人才,剛畢業就能以百萬年薪被搶走?7月23日,一份華為總裁辦籤發的郵件引發社會熱議。這份電郵提出,華為對8位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管理,薪酬為100萬~200萬元/年不等。
  • 北大清華博士畢業去街道,「大材小用」了?
    《紅樓夢》第一回有兩句詩:「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說的是女媧補天時廢棄不用的一塊靈石,被扔下凡塵,走了一遭卻無所成就。最近,一份在網上熱傳的杭州市餘杭區擬錄用人員公示名單,讓不少網友也為「天之驕子」操起了心。這份名單上的人,均畢業於清華北大,非碩士即博士。
  • 通往百萬年薪之路
    其實年薪百萬並不像一些朋友想的那樣風光無限、無憂無慮。 還是該苦惱的苦惱、該不滿足的繼續折騰。 否則你看看,我也不至於放棄在360的高收入跑出來一直創業嘛,對不對?
  • 人工智慧人才缺口30萬 年薪百萬難以找到資深人才
    人工智慧人才缺口30萬 年薪百萬難以找到資深人才人工智慧人才難覓 年薪30到60萬難以找到人才人工智慧或者說AI,是現在比較前沿和領先的一個概念和科技,從算法到工業化智能,到機器人智能,到無人駕駛,以及諸多應用場景,現在一些科技企業都提到人工智慧和AI。
  • 小飛俠 一幫「清華男」棄百萬年薪賣煎餅
    小飛俠 一幫「清華男」棄百萬年薪賣煎餅來源:新京報 2015-9-17 王鵬  他們有的從Google辭職,有的從美國留學回來,平均年薪都在七八十萬。現在他們不圖高薪,每天還加班加點拼命幹,如果再不有所突破,就會感覺真的對不起他們。
  • 街道辦招8人,全是清華北大的碩士博士!網友炸鍋,最新回應來了
    南苑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地球物理學博士倉前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清華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中泰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法律碩士五常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生物學博士不少網友質疑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去街道工作,會不會大材小用了?
  • 如何看待高材生年薪百萬回鄉養雞,虧損50萬後,回城找工作?
    現在的媒體特別喜歡報導,一些大學生回家養豬種田的故事,最受到歡迎的要數北大、清華的高材生回家養豬的故事,被大家津津樂道,至於他們之後是不是賺錢了,公司是不是上市了這就不是我們關心的事情了。如何看待高材生年薪百萬回鄉養雞,虧損50萬後,回城找工作?
  • 年薪百萬!傳百億量化私募幻方量化招聘「佛學」人才?回應:假的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年薪百萬!百億量化私募招聘「佛學」人才?真相是......昨天,一條招聘訊息在朋友圈引發熱議,百億量化私募幻方招人,要求的專業背景上寫道包括「佛學」!來源:橙小巫微信公眾號「佛學」畢業,也有機會年薪百萬了?
  • 工作3、5年,年薪百萬的「金領」都是什麼人?
    工作三五年,年薪百萬,職場上的造富神話,聽多了容易讓人焦慮:都是凡胎肉身,為什麼自己一年的收入,還抵不上人家一個月的薪水?許先生是一家獵頭公司的創始人兼CEO,和不少年薪百萬的高端人才打過交道,在他看來,他們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質:比如往往都極其聰明,學歷出彩,大多都是清北之流或者常青藤名校,而且身體好,抗壓能力強,加班到凌晨都是家常便飯。行業紅利加上個人的腦力、體力、心力,是鋪就金領之路的前提。
  • 他棄百萬年薪進山養鴕鳥產蛋 一枚200塊
    在國內目前人工養殖鴕鳥的並不多,所以我看中了其中的商機,決定放棄在城市裡年薪最高100萬的工作,回到我的家鄉深山裡發展養殖鴕鳥,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說這番話的正是80後小夥趙進華。由於剛進城,也沒有什麼技能,趙進華只能從最基層做起,給人端過盤子,洗過碗,搬過磚,跑過腿,但凡能掙錢的都去嘗試過,吃過太多苦,也遭過不少罪,憑著農村人的肯吃苦敢於闖的精神,幾年後終於在浙江闖得一片天地,做工程的時候一年最高收入達百萬,然而就在他事業風聲水起的時候,他卻突然棄年薪百萬選擇回鄉創業。圖為趙進華上小學女兒得的獎狀。
  • 博士畢業,年薪60萬,被莆田賣假鞋的同學鄙視!
    謹以此文,獻給正在「焦慮」的你! 文|公子範 01年薪六十萬的博士 前見天看到一個新聞,說年薪六十萬的博士,過年回家同學會上被鄙視。
  • 復旦大學40歲博士年薪8萬:人才大量流失,應提高工資待遇
    在近期召開的兩會中,貴州疾控中心的何琳副所長認為,應該加大博士待遇,從2010年開始,她所在的單位,人才大量流失,200多人先後辭職,其中有不少博士,因此何琳認為應該將疾控人員的工資待遇提高,和公務員看齊。
  • 武大本科生棄讀北大博士 花5年拿學位不如好工作
    武大本科生棄讀北大博士 花5年拿學位不如好工作   本科畢業後再讀書5年,就能拿到北京大學博士學位,對於這樣的機會,武漢大學應屆本科生於義翔卻最終選擇了放棄。
  • 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將開始 百萬年薪崗位虛位以待
    2020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將於12月9日開始 百萬年薪崗位虛位以待去年活動現場。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李直建攝影報導)2020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以下簡稱「活動周」)將於12月9日~14日舉行,其間有16項25場活動。今年的活動周將呈現兩大亮點,一是舉辦一系列高質量的學術、行業論壇,包括兩場國際化、行業尖端的學術會議;二是將舉辦兩場與製造業緊密相關的人才專場交流會,招聘單位最高給予人才100萬元年薪,還提供150萬元生活補貼。
  • 五大崗位網際網路人最易百萬年薪 脈脈發布《中國高端人才透視》報告
    金融通信能源金領人才更多 但網際網路 賺錢能力強雖然網際網路人才曬收入的曝光度更高,但高端人才佔比的最多的行業,其實不是網際網路。報告顯示,以高薪金領人才相比於該行業的整體人才數量的佔比來計算,排名前三的是金融、通信電子與能源電力行業,其次才是商業服務業和IT網際網路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