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政治犯被關綠島「特別監獄」的日子

2020-12-18 鳳凰衛視

鳳凰衛視2009年5月19日節目:《我在綠島的日子》節選

1951年5月17日凌晨一點,臺北市忠孝東路的軍人監獄燈火透明,關押在此的犯人們接到通知,即刻轉移。

鬍子丹:兩個人都要戴手銬,十個人繩子捆起來,我的右腳和他的左腳捆在一起,然後這個左腳和後面十個人,就這十個人,這個樣子捆,最少五六百人,場面非常浩大,而且那時有些年紀大的咳嗽、小便,路上一個倒下了,大家都倒下了,跌跌撞撞的走。

夜色中,一群荷槍實彈的士兵押解著幾百個被捆綁的罪犯,先乘貨車後轉水路,直到傍晚,才到達了一座神秘小島。

在用繩索拴起的囚犯的隊伍當中,有一個年輕人,他的名字叫鬍子丹,那個時候他不過21歲,他和其他被轉移到神秘小島上的囚犯一樣,都是國民黨軍隊的政治犯,正因為「政治犯」身份特殊,國民政府決定把他安排到距離臺東18海裡的一座獨立的小島上服刑,而這座小島就是鼎鼎大名的綠島。綠島舊稱「火燒島」,日據時代這裡曾專門用來放逐那些重大的流氓犯。據說那些被送到這裡的犯人就在這孤懸海外的小島上自生自滅了,所以人們又叫這裡「魔鬼島」。

而在國民黨統治時代,這裡又成了特別監獄,專門關押那些政治要犯。因此這一切都使得這個既充滿了禁忌和恐懼陰影,又有著犯罪懲罰色彩的小島,顯得特別的神秘。

實際上在長達38年的戒嚴令實施時期,從綠島出來的犯人即便他們獲得了自由,對於那一段生活都無一例外地保持緘默。直到三十多年之後,1989年,終於有一個人敢於將當年綠島的經歷結集成了一本書,名字叫做《我在綠島的3212天》,第一次翔實記錄了那段不為人知的隱秘歷史,這個人就是鬍子丹,而此時,距離他出獄已經過去了整整39年。

綠島舊名「火燒島」,位於臺東市東方約33公裡的海面上,面積16.2平方公裡,由火山集塊巖所構成的島嶼,因長年受風化及海水侵蝕,形成曲折多變的海岸景觀。

巍峨奇巖巨石、陡峭臺地海岸、潔淨的白色沙灘、翠綠草原、獨特的海底溫泉、嶙峋珊瑚礁裙、綺麗海底世界、以及豐盛的植物等優渥的條件,使得綠島這個遺世獨立的小島,搖身一變成東部的海上樂園。

綠島監獄建於一九七零年十一月,因綠島與臺東間交通常受天候之限制,材料搬運不易,歷經艱難,至一九七二年九月始告完成啟用。

依分監管理之特性,收容臺灣各監獄移禁頑劣、誣控濫告、最難以管教,甚至無法管教之收容人,系屬高度管理隔離監。

《冷暖人生》節目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

首播:周二 21:50

重播:周三 15:05

聲明:凡註明「鳳凰網」來源之作品(文字、音頻、視頻),未經鳳凰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鳳凰網」。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沒有《綠島小夜曲》的浪漫,只有關押黑道大哥和政治犯的監獄
    國民黨抵臺後,於1950年在綠島成立了「新生訓導處」,後更名為「新生總隊」,專門收押「匪諜」等政治犯。據資料顯示,1962年以前,移送綠島「新生訓導處」的「犯人」就在1000名以上,當時,綠島幾乎成了白色恐怖的代名詞。
  • 大哥的故鄉 探尋綠島四座監獄的變遷
    原來,綠島原名「火燒島」,在臺東太麻裡金針山眺望太平洋日出時,火紅的太陽正好在綠島上方冉冉升起,綠島被朝陽染成一片豔紅,如同籠罩在火海中,因此得名。1949年,臺當局在全島植樹綠化,於是改名為「綠島」。國民黨敗退臺灣後,這裡成為臺灣地區規模最大的政治犯監獄。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按年代更迭,先後設有新生訓導處、綠洲山莊、敬德山莊和綠島監獄。
  • 綠島集中營,臺灣白色恐怖的歷史記憶!
    綠島監獄內的展板。白色恐怖,當年國民黨集中關押「政治犯」的地方綠島,原名火燒山(亦稱雞心嶼、青仔嶼),位於臺東縣東面的海面上,西距臺東33公裡,南距蘭嶼島42公裡,面積16.2平方公裡。國民黨自1949年5月19日在全島宣布戒嚴到1987年7月15日解除戒嚴,在臺灣實行了長達38年的白色恐怖,綠島就是當年國民黨政權用以集中關押「政治犯」的地方。臺灣著名作家柏楊也曾在此被拘押多年。很多人以為此綠島即《綠島小夜曲》之綠島,還曾傳言歌詞是綠島監獄一名犯人所寫的情書,實在是個誤會。《綠島小夜曲》之綠島指的是臺灣本島,真正的綠島上是沒有歌詞中所寫的椰子樹的。
  • 臺灣綠島可不只有美麗的風景,還有關押重犯的監獄
    國民黨抵臺後,於1950年在綠島成立了「新生訓導處」,後更名為「新生總隊」,專門收押「匪諜」等政治犯。據資料顯示,1962年以前,移送綠島「新生訓導處」的「犯人」就在1000名以上,當時,綠島幾乎成了白色恐怖的代名詞。 1962年,臺東的「泰原感訓監獄」落成後,一部分刑期較長的人就被轉到泰原監獄,關押在綠島的人數稍有減少。1970年,臺東泰源監獄發生越獄暴動。
  • 臺灣綠島不只有美麗的風景,還有關押重刑犯的監獄
    國民黨抵臺後,於1950年在綠島成立了「新生訓導處」,後更名為「新生總隊」,專門收押「匪諜」等政治犯。據資料顯示,1962年以前,移送綠島「新生訓導處」的「犯人」就在1000名以上,當時,綠島幾乎成了白色恐怖的代名詞。 1962年,臺東的「泰原感訓監獄」落成後,一部分刑期較長的人就被轉到泰原監獄,關押在綠島的人數稍有減少。1970年,臺東泰源監獄發生越獄暴動。
  • 綠島,只剩下一所監獄
    遵照他生前的遺願,家人將他的骨灰帶到他昔日坐牢的地方———綠島,然後在附近的海面拋撒。《環球時報》記者13日專程趕到綠島,探訪了曾關押柏楊的監獄。舊稱火燒島,交通很方便綠島是臺灣第四大附屬島,位於臺東東部約33公裡的太平洋上,面積約16平方公裡,註冊人口3000多人,實際只有1000多人。
  • 臺灣有座「惡魔島」,顏值超高,曾被國民黨用來關押迫害政治犯
    綠島是火山作用形成的島嶼,島上各種造型的石頭奇多,並且石如其名,形似極了。公館漁港、三峰巖、將軍巖和人權紀念公園是連在一起的。我很喜歡坐在公館漁港的防波堤上看海和遠眺據說是史前遺蹟的公館鼻。這裡人不多,清靜,只有島上的居民會跑來垂釣。偶爾和他們聊個兩三句,一聽你是外來的,大叔們一定會問「去過綠島監獄沒有?」這樣的問題。
  • 臺灣綠島天堂地獄的沉浮
    綠島是座山丘縱橫的火山島,島上東南面都是崎嶇的山路,將軍巖、牛頭山、燕子洞、觀音洞等都很具可看性。綠島上有一座「綠洲山莊」在臺灣人盡皆知,初來乍到的你不要誤以為這是個度假山莊,其實這就是著名的綠島監獄。 就像綠島的環島遊必定要經過三座監獄一樣,綠島的綠意,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一段政治的血腥。在臺灣人心中,綠島幾乎成了監獄的代名詞。陶醉在綠山綠水中的遊人會從當地老人們的講述中隱約感到一絲恐怖的氣息。
  • 臺灣綠島與《綠島小夜曲》歌曲
    為了加深對「政治犯人」們的思想改造,1953年,綠島當局在島上發起了「一人一事良心救國運動」,要求新生「政治犯」響應並籤名參加,宣誓每天做一件「好事」,以效忠國民黨。為表示忠誠,還要「自願」實為強迫在手臂上刺青「反共抗俄」「殺朱拔毛」等口號。
  • 綠島之殤:"國小"老師被政治犯的冤案記憶
    白浪滔滔、蒼翠滿目,並不是綠島的全部。這裡,曾是國民黨關押「政治犯」的地方,代表著流放、監禁、孤獨和死亡。一位普通的「國小」老師,隔日暨淪為綠島的階下囚。波譎雲詭的政治狂瀾中,個體命運也隨之起伏、改變…… 編者按:綠島舊名「火燒島」,位於臺東市東方約
  • 臺灣綠島,遠不止表面的山清水秀,還有它背後的白色恐怖
    由於一次特別的機會,我有幸被交換到臺灣銘傳大學訪學四個月,在這段時間裡除了學習,當然就是到祖國的寶島四處轉轉,感受一下灣灣的人文地理魅力。綠島監獄所謂「白色恐怖」,簡單點說就是從1949年5月20日開始臺灣發生的的一段夢魘。
  • 在綠島,看見穿比基尼的姑娘呼嘯而過
    綠島有一個小小的飛機場,能夠飛往綠島的飛機也非常的小,只能載19個人,風稍微一大,飛機就無法飛行,所以去往綠島最大眾的交通工具,就是接駁船隻。這種相對封閉的島嶼環境,讓綠島的治安變得很好。在綠島,機車的鑰匙幾乎是不用拔掉的,因為島嶼就那麼大,偷了機車,也無法運出綠島。
  • 小園地 他們曾在綠島上絕望地思念親人
    從花蓮去綠島,我不是為《綠島小夜曲》所吸引,而是慕名前往,參觀聞名臺灣的政治犯監禁地,觸碰那一段曾被屏蔽被隔絕的歷史。從臺東的富岡碼頭乘船到綠島,每天只有兩班輪渡,所以必須在綠島住宿。我們入住的民宿老闆阿憲說,島上的東西大多是船運過來,所以比較貴。綠島常駐人口有三千多人,人們出行多騎機車(電動摩託車)。
  • 綠島:見證了一段特殊歷史的小島,作家柏楊、李敖都曾被流放於此
    這兩句歌詞來自於一首在華人圈廣為流傳的《綠島小夜曲》,歌詞中的綠島最早其實是指中國寶島臺灣,現在人們卻習慣地將其與臺東海域的一座獨特的島嶼綠島聯繫起來。因為,這是一座銘刻臺島一段特殊歷史之地。事實上,綠島的聞名還不僅僅來自於這首歌,這個面積只有16平方公裡的孤島上,曾經先後建立起來4所監獄,可以說是世界上監獄密度最高的一個海島。
  • 臺灣行-環遊綠島
    因為該島距離陸地33公裡,即使越獄成功也難以逃離,是作為監獄的理想所在,所以在日據時代就作為監獄使用過。1949年,為了綠化火燒島,改名為綠島。從1951年起,島上設置了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實際上是關押政治犯的監獄,一直到現在,島上仍然有一所還在使用的監獄,因此,這座島被稱為監獄島。
  • 中國的這個海島曾經是監獄,關押過陳水扁,如今卻成了潛水聖地
    在臺灣,綠島還是非常有名的,由於它孤懸海外,地形險要,國民黨敗退臺灣後,於1970年在綠島專門修建了關押「政治犯」和「黑道大哥」的監獄——綠島監獄,完工於1972年,是綠島上多座矯正機關之一,是法務部下屬部門。
  • 臺灣離島因神秘而更美麗:澎湖綠島 島島精彩
    附屬於臺灣本島的澎湖列島、蘭嶼、金門、馬祖、綠島、小琉球、龜山島等,被稱作臺灣離島。它們雖不如本島繁華熱鬧,卻像大海中的一粒粒珍珠,保存著臺灣最美麗的海景、最悠閒的生活還有最特別的歷史文化。與大陸隔海相望的一些離島,在兩岸隔絕對峙的年代曾經是戰爭前線、軍事要塞。
  • 周總理在南京驚險營救政治犯!發生了什麼?
    為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還提出幾項要求國民黨政府必須做到的條件,這些條件得到被扣在西安的蔣介石的承諾。其中一項就是釋放在國民黨監獄和「反省院」中從1927年以來關押的政治犯。 以往國共兩黨談判,每次中共都要提出釋放一切政治犯的要求。國民黨一直採取拖延的辦法,在共產黨催得很緊的時候,陳立夫等人就說:「你們開名單來。」想用這個辦法刁難共產黨人。淞滬抗戰爆發,滬寧線的城市經常遭受日軍轟炸,戰事日益逼近南京,8月16日,以蔣介石名義發表的軍事委員會《戰時監犯調服軍役辦法》公布,這是國民黨當局對政治犯問題的一塊遮羞布。
  • 探訪臺灣綠島:隨處可見的監獄文化
    【解說】提到綠島,人們會想到那裡的藍天、碧海、白沙和綠草,想到它是臺灣的海上樂園,但是綠島的出名卻不是因為它的美麗,而是與之相反的東西——監獄,聰明的綠島人將監獄開發成為島上的文化景點之一,吸引遊客觀光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