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正宗的白皮糕點,白底紅字皮酥餡足,還是幾十年前的老味道

2020-12-13 憶家食堂

中式糕點歷史源遠流長,是一種老少皆宜的特色食物,在國內不少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糕點,比如說京派、津派、蘇派,可以說包羅萬象,津派糕點和京派糕點同出一門,有重油輕糖酥鬆綿軟等優點,當年京派糕點師從紫禁城走出來,很多來到天津自立門戶,結合了天津人的口味,創辦了不少的津派糕點鋪。除了幾種傳統糕點,很多都繼承了京派糕點的味道,像三德元、桂順齋等都比較出名。

天津的白皮點心很出名,在條件困難的時候,能吃上一點點心渣就很不容易,逢年過節買一點點心渣,回家衝開始打成糊,就已經是人間美味,隨著物質條件越來越好,8090後就吃著白皮長大,爺爺奶奶們很喜歡買一點白皮和槽子糕,白皮香濃的味道,咬一口就要掉渣,入口即化的口感是幾代天津人的美好回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正宗的白皮已經越來越少,不過河西區的白皮王卻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認為它的味道很地道。

白皮王的店面很不起眼,一個小小的門臉開著一個小小的窗口,招牌和旁邊的招牌顏色差不多,門口的雨棚早已褪色,一看就是老店。店裡還是老派的經營模式,連幾張也是用筆手寫記下來,厚厚一摞帳本,看起來很有年代感。據說這不是最開始的白皮王,以前那家在成林道,後來市場拆遷不知道什麼原因就消失了也沒店面了,裡面的師傅自立門戶,開了這家店,不過老師傅年紀也大了,店裡的大小事務都是徒弟在操持,味道還是不變,和幾十年前的味道一模一樣。

店裡密密麻麻擺滿了糕點,白皮有各種各樣的餡料,像棗泥餡、紅果餡、百果餡、蓮蓉餡、甜鹹餡等等,想吃什麼就點什麼。他們家的白皮沒有什麼麵疙瘩,酥酥軟軟口感特別好,而且吃起來不油膩,樣子也夠傳統,白底紅字皮酥香足。好吃的白皮精髓就是外皮,皮比餡貴,他們家的皮一層層一掰就刷刷地掉渣,餡料不是很甜那種,甜度適中,香油也不多,比較健康,很大一塊抵別家的兩塊,三元一塊的價格也不算貴。

裡面的餡料很軟很新鮮,掰開簡直在流沙一樣,而且餡料特別多,不管你咬哪裡都能吃到濃濃香醇的餡料,白皮的底部較硬,外表焦脆但是很酥軟,不愧是真材實料,層次感分明,一口氣吃兩三個都不過癮。品種多味道齊全,不少人還專門過來買幾大包帶回家吃。他們家的營業時間是早上九點到晚上七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過來試一試哦,嘗一嘗是不是你記憶中的味道!

相關焦點

  • 天津年味|刁記:為網紅蛋糕排隊幾十分鐘?老點心我們排了幾十年
    天津人愛吃糕點,天津的好點心店也扎堆兒。據說是因為清末民初時,紫禁城內糕點師紛紛來到天津,開起了各色點心鋪。傳承至今,每塊點心都有著當年宮廷美味的影子。而在楊柳青,最著名的老味糕點就要數青致路上的刁記糕點了。店中的老式點心,又洋氣又紮實,樸素的外表下卻都是真材實料。刁師傅經營這家老字號已經十多年了,老顧客都說他"人特別好,有天津人樂樂呵呵的氣質",他自信自家傳統白皮的味道,比桂順齋等有過之而無不及!
  • 皮酥餡大,一口掉渣!天津人最耐的老味兒「小八件」,豆沙、紅果、棗泥、五仁...真的是太太太好吃了!
    酥脆的外表,配上傳統自製的餡料只一口便融化在記憶中的老味道裡老式的味道,懷念的時光...有著老味兒糕點的香氣和口感,吃起來讓人回味無窮!餡料採用山楂、豆沙、棗泥、五仁4種口味,從外表看不出來餡料的區別,吃的時候跟尋寶一樣,這也是老天津人記憶中兒時的快樂。
  • 天津特產不止有麻花,老八件也是天津糕點的靈魂,白皮您了愛吃麼
    天津特產不止有麻花,老八件也是天津糕點的靈魂,白皮您了愛吃麼來天津旅遊的朋友,是不是都買了麻花當特產帶回家,其實除了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我們天津人特別喜歡的還有老八件,下次您了再來旅遊,買點帶回家也是不錯的選擇。
  • 天津這家老牌的清真津菜館,老爆三人氣高,是天津人愛吃的老味道
    天津有不少的清真菜館,菜的味道都還不錯,但是要想吃到正宗地道的天津特色清真菜,要去這兩個地方,一是西北角的回民區,再一個就是天穆回民區,如今天穆是天津回民最多的地方。這裡有不少飯館的清真菜真的很正宗地道,是老天津人喜歡的老味道。
  • 天津這家30多年糕點鋪,名氣不大味道卻出奇好,香油味隔街能聞到
    天津美食眾多,別看這是一座北方城市,但是對於糕點類的食物也是倍愛,完全不存在南甜北鹹之說,天津老字號的糕點鋪很多,而且不少的糕點老字號經歷近百年,依然長盛不衰,想要吃都得排隊,這些老字號的糕點鋪做出來的糕點味道各有千秋,每一個老字號背後都有大批的忠實粉絲。
  • 天津小20年的傳統老味糕點鋪,最好吃的是各種月餅,河西人吃不夠
    如今的西式糕點越來越盛行,但是一些老輩人還是一直堅持吃中式糕點,這也是我們童年的美好記憶,有著熟悉的味道,很多糕點店已經不在,能堅持下去的值得大家尊重,像天津有一家傳統老味香油點心鋪子,在河西區已經開了小20年,一直堅持傳統手藝,味道也依然不變,還是那個老味道,而贏得了天津人的喜愛
  • 白底紅字老招牌,引得無數食客來,成都這家原滋原味的抄手霸道
    多年的紅油抄手店雖然破舊不堪,味道依舊香濃瀰漫。成都西華門街道上麵館無數,生意最好的總是這家。白底紅字的招牌皺眉凹眼,巴掌大的鋪子面前卻吃客滿滿。誰敢說自己的味道是成都的原滋原味?除了這家無人敢喊。你說他「自不量力」也好,「夜郎自大」也罷,反正招牌掛在那裡,至今巋然不動。
  • 天津的糕點,天津四季的點心分別有哪些?
    天津四季點心香天津與北京近在咫尺,天津糕點除了保留幾樣傳統的地方風味外,大多承襲了京式滋味。清鹹豐初年,天津老城戶部街開辦了祥德齋,從此為人們帶來了精製的美味糕點。儘管如此,「糕點店」之名直到民國初年才逐漸在天津叫響。
  • 北京傳統糕點
    地址:西城區新街口街道護國寺街85號護國新天地一層臨街 桂順齋 桂順齋源是一家源自於天津的清真點心老字號,地位相當於稻香村在北京人心中的地位。是回族人劉珍於1924年始創,是一個擁有80年歷史的清真糕點店鋪。
  • 京城正宗老北京糕點
    今天,小編就盤點了北京老字號糕點店,京城買正宗老北京點心就去這些地。正明齋正明齋位於崇文區南蘆草園1號,是一家自產自銷京式傳統風味糕點的老字號。正明齋的餑餑一直是宮廷貢品,其品種大致可以分為硬皮、油炸、酥皮、蛋糕、糖皮五大類。
  • 老青島人最愛的還是老式點心,蜜三刀、大蝦酥、油酥麵包……
    小時候沒有皇家美孚也沒有笑蕾丹香,我們吃得最多的就是這些老式小點心,現在我們長大了,味道依然沒變,青島人最愛的還是大蝦酥、蜜三刀、油酥麵包...糕點整齊的擺在架子上,簡單的包裝,90 年代特有的質樸,批把梗、眼鏡、蜜三刀、鴨尾酥、老式桃酥……這種老式翻花如今已經很少見了。這是正宗的青島人原來過年時必備的點心,家裡長輩親戚臘月二十幾就會炸一鍋鍋的麻花,鹹甜皆有。
  • 邂逅正宗臺灣風味糕點
    臺灣的小糕點更是很多人的摯愛。現在茶聖居推出南北臺灣四大名產禮盒,裡面羅列了臺灣最正宗、最出名的小點心,讓你不用去到臺灣,也能吃到正宗的臺灣風味。茶聖居南北臺灣四大名產禮盒,堅持選用最優質的原料,並使用純天然的礦泉水,所有糕點全部由手工製作,才能真正做到健康、正宗、美味。讓您吃的開心,吃的放心。
  • 從酥甜香脆到軟糯Q彈,愛吃糕點的你一樣都不能錯過!
    津派糕點除了有名的「津八件」,還有一樣幾乎紅遍整個中國——天津大麻花。小時候,經常看到有人推著個小三輪,嘴裡叫著「天津大麻花~」,後面家人也有買過一點,雖不知道正不正宗,但是味道確實也不錯。廣派|甜鹹兼備,品類多樣相對於京派和津派糕點,無論是在外形還是在口味上,廣派糕點可能要更受年輕人的喜愛。
  • 48小時吃天津?真不夠
    ↑二鬥慄子的習俗,附贈兩顆江米條「清口」刨冰攤上最叫座的搭配,白冰,老味果乾醬料,一勺酸梅湯淋下去,把白冰澆得透透入味,這也是天津刨冰最獨特的做法。杏幹、紅果、老味醬裡的果乾,肉大而糯,每一口,都是足料足味,才不辜負一盤刨冰。
  • 地道老字號汪玉霞糕點,兒時回憶裡的香甜味道,老武漢懷舊風
    現在大家吃西式甜點比較多,濃鬱的奶油,厚厚的糖霜,味道雖好但常吃也會膩。其實中國自古就有各式好味道的糕點,蘇式糕點,廣式甜食算比較突出。桂花糕、馬蹄糕、紅糖酥,蝴蝶酥各式各樣,造型好看,名字好聽,口感更是驚豔。武漢一家糕點鋪的實力與之相較,毫不遜色。那就是備受讚譽的汪玉霞小店。
  • 天津狗不理包子哪裡最正宗?
    要說天津美食的美食,包子當然是首先被提到的,其中狗不理包子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在全國各地,從大城市到小縣城,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名氣都是毋庸置疑的,正宗的狗不理包子當然要去天津吃,天津狗不理包子哪裡最正宗?石頭門坎素包店
  • 「老味道的月餅,還是家門口的好」
    (資料圖片)  「團團如滿月,咬口滿嘴香」,臨近中秋,象徵團圓的「月餅」在各類糕點中唱起了主角。雖然今年的月餅市場依舊延續上年的精簡風,但濟南人對月餅口味的追求卻不從簡。好吃、實惠又安全,如果再能找到兒時回憶的老味道,則成為市民選擇月餅開出最多的條件。有著20年歷史的濟南老品牌——由金德利集團配送公司生產的金德利民月餅,就這樣一直在月餅市場備受青睞。
  • 別老問我天津有嘛好吃的,真的全在這兒了!
    罾蹦鯉魚,天津最厲害的一種做魚方法,魚帶鱗炸酥,骨焦肉嫩,又酸又甜,倍兒好吃~老爆三,老爆三是在天津地區極為流行的一道菜,下飯下酒都非常適宜,原料有羊心,羊肝,羊腰等,特點是色澤紅亮,口味鹹鮮,蒜香味濃。
  • 哈爾濱老道外之老味道
    在中國,最接地氣的還是小吃。這是由烹製中國菜耗時的特點決定的。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對小吃情有獨鍾。既迅速又能熱氣騰騰端上來的,就成了道外人長盛不衰的老味道。,去晚了就會買不到;軟顫顫的張飛扒肉每人一塊就夠,帶著湯汁攪到米飯裡就著熗拌土豆絲,吃完都口留餘香;北三的驢肉火燒店裡小盤的拌豆腐輕易不要點,那可能是重口味的豬腦花……這些種類豐富、價格低廉、口味純正的傳統小吃店,幾十年上百年如一日地上演著同樣的饕餮場景。
  • 中式糕點的味道在這裡~
    從江南味道到北方滋味這些中國傳統老味道裡有東方國度的韻味中秋也快到了節日裡除了送月餅之外送這些糕點給親戚朋友也是不錯的選擇哦~11家中華糕點老字號小編傾情推薦心水中式糕點的小夥伴快來呀~沈大成起家時,為集點心與風味小吃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