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柳條溝畔緩車行,嫋嫋炊煙老屋生

2020-12-26 詩詞軒

雪漫梅紅

文/遙知不是雪(吉林遼源)

片片飛花西到東,翩躚漫落媚蒼穹。

無根冰骨枝頭綻,有夢梅香歲首融。

一任嚴冬侵鬢影,且將憔悴宿春風。

天涯冷暖層雲透,素雅人間靜默紅。

翔鶴掠雲:

首聯扣題中「雪漫」,「媚」字有「情態」。頷聯「梅香」扣題中「梅」,結句「紅」扣題。中二聯對仗工整,尤以頸聯見精神。詩用借景抒情,託物抒懷手法寫得情韻悠然。

錯覺

一葉知秋/文

忽有柔紗繞柳枝,幽溪曲道亂晨思。

林間老屋煙輕嫋,得遇天仙尚可期。

翔鶴掠雲:

寫得含蓄空靈而富有想像是這首小絕的特點。用「柔紗」喻「霧」,浪漫。「柳枝」喻指「柳條溝」,含蓄。一個「亂」字便是「錯覺」的開始,後兩句「似錯非錯」但已是「錯覺」。首句實筆寫境地,二句由實境進入虛幻,三句實虛相間,以此三句先造「妙境」而後得結句,或可有天仙也是未必可知,妙!

七絕 錯覺

文/白雪

柳條溝畔緩車行,嫋嫋炊煙老屋生。

掀動心中塵鎖夢,似聽阿母喚兒名。

翔鶴掠雲:

前兩句實筆寫景,後兩句虛筆寫情,「似聽」乃「錯覺」。小詩寫景記事,結構緊湊而字句平穩。

錯覺

文/玄影衣

霧嵐嫋嫋似炊煙,曉過青山老屋前。

兼味誰家酒相備,已然候客陋門邊。

翔鶴掠雲:

起句「似」便是「幻覺」開始。其後虛實相間,「青山老屋」雖是實境,然不知是「誰家」,此為「錯覺」之一;何人「候客」並不知曉,此為「錯覺」之二。小詩起首造境疑「霧嵐」為「炊煙」,接筆已到屋前,後兩句「錯覺」連至,寫得簡潔緊湊,而「錯覺」寫得實中有虛,真可謂「一錯到底」,妙!

七律夕陽紅桌球友年終聚會

文(新韻)/古道松風

「夕陽紅」友話今年,齊聚「金城往事」歡。

「三鐵」「銀球」結友誼,一心技藝闖乒壇。

山珍玉液和情溢,步法身形盡數研。

放眼來春新景象,桃梨鬥豔有奇觀。

註:

夕陽紅~老年桌球健身微信群。

金城~蘭州的別稱。

金城往事~聚會酒店名。

三鐵~指其中三位有特長的球友。

鐵防,鐵推,鐵擋,合稱三鐵。防、推、擋,是桌球技木中的三種打法。鐵,指防守嚴密,難以攻破。

銀球~指桌球。

翔鶴掠雲:

前兩聯說「聚會」緣由,「結友誼」「闖乒壇」見其球友間的精神狀態。後兩聯說「聚會」中的情形,「和情溢」見其「聚會」中氣氛,更有微醺中的豪邁;「盡數研」該是「聚會」中的主要內容。尾聯為展望來年之態。全篇歡快喜悅之情盡在字裡行間了。

七律.歲末感懷

文丨子蓁

芳草薰薰昨日新,人間遊戲又開循。

臘梅蘭宛疏枝雪,白鷺寒塘密葉蓴。

詩社畫廊尋夢客,晴窗竹下讀書人。

落花流水回波顧,轉月陰晴幾度春。

相關焦點

  • 閱讀悅讀:嫋嫋炊煙
    文/康文豔【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當夕陽像打翻了的番茄醬染紅天穹的時候,村落的上空就此起彼伏的升騰起嫋嫋炊煙 一縷炊煙代表一個家,我們在嫋嫋炊煙中長大。那時候農村沒有液化氣電磁爐這些現代化的家具,全靠一把柴火維繫生活。所以夏收過後家家戶戶都會堆起高高的麥秸垛用於做飯。麥秸不是好柴火,燃燒速度快並且產生的灰多。但它柔軟,那一個個圓圓的麥秸垛是我們小時候的樂園。捉迷藏時用麥垛做掩體一般是找不到的。
  • 那升起的一縷嫋嫋炊煙
    ——題記那升起的一縷嫋嫋炊煙無數的畫作在空曠幽谷裡總會留下一間茅草屋,總會畫上一縷升起的炊煙,伴隨炊煙的升起頓覺畫作鮮活了許多,畫家也食人間煙火了氣了,靜下心來總會想為什麼?電視臺反覆播放的《父母愛情》影響了一代人,女主人站在屋頂慨嘆:站在這裡看藍天,看大海,看那嫋嫋的炊煙……頓覺詩情畫意了許多,冥思時會問為什麼?一切皆因勞動罷了!炊煙是農村特有的存在,曾經被幾代城裡人嫌棄,今日已是難尋,竟成了讀書人畫中,口中,文字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這足以見得勞動是創作的源泉,勞動會充實人生。
  • 嫋嫋炊煙,在江南煙雨的思念中飄散又聚起
    嫋嫋升炊煙,家家味道鮮。牽掛,源於思念,思念是會在筆端升起嫋嫋炊煙的。今天品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讀到《江南小鎮》時停了下來,思緒瞬間就飄向了遠方。我心裡的江南小鎮,有著溫婉如水的景致,隨風飄散的嫋嫋炊煙,攜手勞作的夫妻,還有人們對小鎮魂牽夢繞的思念。所幸,我自詡是名江南女子。雖然更多地受著現代文化的薰陶,但骨子裡的溫婉還是讓我更想親近於有著石橋、流水和小船的地道江南小鎮。
  • 冬大過年,家家嫋嫋炊煙
    冬大過年家家,嫋嫋炊煙。 燈火指引著遊子,歸家是最好的報恩。
  • 嫋嫋炊煙,隨夢而去
    嫋嫋炊煙,隨夢而去 日期:2020-07-22 【 來源 : 新民周刊 】 閱讀數:0
  • 承德中院劉福明院長到豐寧縣柳條溝村調研
    承德中院劉福明院長到豐寧縣柳條溝村調研 2020-05-23 0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松濤深處,嫋嫋炊煙,如詩如畫……
    穹廬如蓋,山巒若浪,平湖似鏡;秋林深處,縷縷炊煙,嫋嫋升騰,如詩如畫,如痴如醉。盤桓松林之間,夕嵐撲面,微微清風,「疏瀹五臟」,渾身上下莫不暢快淋漓。趙州和尚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此言不虛,一個人能夠常常這樣悠閒自在的漫步,漫山遍野的行走,簡直就是個活神仙。
  • 贛南鄉村的嫋嫋炊煙,江西人非常熟悉的秋日景象,鄉愁記憶很難忘
    就拿炊煙說吧,自人類用火始,就伴隨著鄉村走過幾千年吧,不知從什麼時候飄著飄著,就與鄉村走散了。對於在江西贛南農村成長的人來說,特別是00後之前的人都會對炊煙有深刻的印象,因為看到了炊煙就知道了時間也看到了家的存在。
  • 哈斯塔娜:難忘草原上的嫋嫋炊煙|我的故鄉
    我們最喜歡看草原上蒙古包裡升起的嫋嫋炊煙,如果今天自家起來的晚了,炊煙升得遲了,我們家第二天一定要補回來,早早地把火生起,飄出去的炊煙會告訴大家,我家這天起得最早。草原上牧民的生活是繁瑣而辛苦的,但是我們懂得用美食犒勞自己,我最喜歡的食物就是奶豆腐。在中午空閒時,媽媽就開始製作奶豆腐。
  • 依依嫋嫋復青青,勾引春風無限情—十二首經典詠柳詩詞及名句欣賞
    在古典詩詞中,柳是非常重要的意象之一,以柳為景,以柳抒情,文人墨客寫下了無數美妙動人的詩篇。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名句。今天小編整理了十二首經典詠柳詩詞,或描繪柳之美,或借柳寫春色,或以柳傷離別,表相思…萬千思緒,與君共賞。
  • 詩詞:沉睡荒溝六七家,峰光樹影面蒙紗
    錯覺終日乾乾車載孤愁緩下梁,一溝老樹掛心傷。舊家驚見炊煙繞,猜是爹娘晨裡忙。七絕.錯覺文/楊雪梅(九兒)癩柳盤根老屋眠,輕紗嫋嫋似炊煙。眼前光景無聲道,一座山峰看變遷。厲害,寫出了原小詩沒有體現出的意味。所嫌處唯四句不太緊密。
  • 用鏡頭,怎樣表現出「岸煙起暮色,岸水帶斜暉」的詩詞意境
    這首詩詞,是作者在春日的傍晚,遊玩時所看到的景象,當然詩人也用了很多描寫的手法。「岸煙起暮色,岸水帶斜暉。」表現了村落裡嫋嫋炊煙掩映在暮色之中,斑斕的落日餘暉鋪滿江水之水。好一幅自然風光畫!此時,在我們的腦海裡,很自然地形成了一幅自然風光畫面的構圖。
  • 縷縷炊煙,讓吾懷念故鄉那久遠朦朧的韻味
    嫋嫋炊煙,是青衣江兩岸的莊稼,是洪山雅水間放養的羊群,嫋嫋炊煙,是母親站在青衣江岸的山坡向父親揮起的手,是母親站在家門口呼兒的柔喚,嫋嫋炊煙,是父親躬耕的犁是父親古銅色脊背上的汗,嫋嫋炊煙,是母親的慈祥是我童年的溫暖,嫋嫋炊煙,成了我生活中難以抹去的往事,
  • 浙江石牛山遊記:嫋嫋炊煙 紅葉點綴村旁 翠竹布滿山間
    登上石牛山,放眼望去,滿眼是層層梯田、嫋嫋炊煙,紅葉點綴村旁,翠竹布滿山間,一幅悠閒的山野風光,美麗的石牛山風景,絕對值得一行。線路攻略 :石牛山上下山路線較多,既可起終點不同,也可環線。最基本有四種路線方式:1.從石基盤坑開始徒步經石牛山村、石牛山林場、黃鳥嶺頭、石牛山尖、在石牛山尖吃中飯。
  • 夜讀|魯先聖:遙遠的炊煙
    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聊城臺主播魏雪梅,今天給大家朗讀中國著名作家魯先聖的散文《遙遠的炊煙》。遙遠的炊煙魯先聖只要在鄉村生活過,有誰不懷念村莊上空那嫋嫋升起的炊煙?嫋嫋的炊煙,在房屋的脊梁上盤旋,在樹梢的鳥巢旁飄蕩,在胡同的拐角裡踱步,最後都凝聚成片片朦朧的煙霞。那溫暖的煙霞裡,有母親的呼喚,有奶奶的目光,也有父親洪鐘般的聲音。有多久沒有看到過炊煙了?城市裡沒有炊煙,城市裡用的是液化氣,即使有了些許的炊煙,也是有害氣體,是不會讓人留戀的。
  • 小影一一嫋嫋炊煙
    一直以來都莫名的異常喜歡炊煙,喜歡它那飄飄嫋嫋猶如情竇初開少女的嬌羞模樣。在建南這樣的小鎮,清晨的炊煙,是最美的。淡藍淡藍的,和世代勞作的農民一樣慣於早起,在村莊的房舍上、樹林中瀰漫繚繞,輕盈而又自然,極易與山村、原野裡浮蕩的霧靄亂真。微風吹過,繚繞解開,縷縷輕煙便飄向蔚藍的天空。
  • 「詩詞遊戲:軲轆體」茗韻詩詞一組《浣溪沙》
    詩詞遊戲:軲轆體,亦稱轉軲轆,是一種練習格律詩詞的遊戲。通過這樣的遊戲,可以較快地熟悉和掌握格律詩詞的格律。個人覺得,還是比較好玩兒的。規則:將軲轆句分別填在詩詞格律相同的位置,作詩詞數首。炊煙朵朵遠人家。信筆東君點翠芽,和風一剪正飛花。春山深處採新茶。濃淡流雲歸遠岫,高低飛霧幻輕紗。一軸水墨韻清嘉。
  • 故鄉的炊煙
    故鄉嫋嫋升起的炊煙,會冷不丁地在我心頭升騰盤繞,讓我在離家的日子裡時常思念。有炊煙就有村子,有村子就有人家,就有可能存在著生活、溫飽和安寧。作為豫南平原的農民,整天與黃土地打交道,這也就是他們的人生舞臺。於是在屬於他們的舞臺上,他們一直樸實地奮鬥著、忙碌著。炊煙,是農民生活的外現,是他們舞動時飄逸的舞袖,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幽幽嫋嫋,綿延不斷。
  • 梧桐葉上,升起的嫋嫋炊煙
    炊煙上的梧桐樹仿佛本就是炊煙,不管是在上班的爸爸媽媽,還是在學校上學的姐姐和葉子,總是能在最恰當的時間,看到梧桐葉上寫的「飯快熟了」。奶奶和時間掌使一樣,總能在恰好的時間剛好的端上滿桌的熱氣騰騰的山珍海味。梧桐樹越長越大,越長越高。仿佛知道爸爸會將姐姐和葉子送到外地讀書,為了能讓葉子看到炊煙,只能拼命長高。
  • 脫下軍裝到法院 繼續打贏脫貧攻堅戰 ——承德中院駐豐寧柳條溝村...
    脫下軍裝到法院 繼續打贏脫貧攻堅戰 ——承德中院駐豐寧柳條溝村第一書記張守林事跡材料 2020-05-23 0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