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7月13日山東能源與兗礦集團,山東高速與齊魯交通集團官宣聯合重組後,山東省屬企業重組整合又有新動作。7月15日下午,省國資委在濟南召開部分省屬一級企業整合工作部署會議。
新時報記者從山東省國資委獲悉,此次重組涉及國泰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租賃」)、上海齊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齊魯」)、深圳市東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東華」)、齊魯股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魯股權」)、山東省鹽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鹽業」)等5戶企業。
根據省委、省政府審議通過的重組整合方案,國泰租賃成為山東國惠全資子公司,上海齊魯成為發展投資的全資子公司,深圳東華由發展投資履行出資人職責,齊魯股權、山東鹽業的領導班子和黨組織關係分別交由中泰證券黨委、山東國惠黨委管理。
國泰租賃成為山東國惠全資子公司
按照此次重組辦法,山東省國資委將持有的國泰租賃33.33%的國有產權及享有的權益無償劃轉至山東國惠投資有限公司,國泰租賃成為山東國惠的全資子公司。山東鹽業的領導班子和黨組織關係交由山東國惠黨委管理。
此次將國泰租賃與山東鹽業收入「麾下」,並非偶然,其實,山東國惠早已是這兩家國企的大股東。
資料顯示,國泰租賃成立於2007年2月,由新礦集團、山東新礦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山東華源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註冊資本30億元,2012年3月劃歸省國資委直接管理,是省屬企業中以融資租賃為主業的企業。
新時報記者梳理發現,早在2018年3月,歷經3次股權轉讓,山東國惠接替新礦集團成為國泰租賃控股股東,股權轉讓後,山東國惠持有國泰租賃66.67%國有產權,實際控制人不變,仍為山東省國資委。此次重組後,山東國惠所持國泰租賃產權就達100%,成為實際控制人。
無獨有偶,山東國惠也已是山東鹽業的大股東。山東鹽業官網顯示,該公司於2009年10月從原山東省鹽業總公司整體改制成立,截至2013年底,資產總額達43.44億元,年營業收入45.6億元。其連續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鹽業協會評為「中國輕工業鹽業十強企業」,綜合排名列第三位。2019年1月,魯銀投資以13.3億元現金從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摘牌取得山東省鹽業集團持有的9家涉鹽企業控股權,山東鹽業下屬鹽業資產全部併入魯銀投資,而山東國惠是魯銀投資大股東。
上海齊魯成為發展投資全資子公司
按照重組方案,山東省國資委、山東國惠、省社保基金理事會將分別持有的上海齊魯70%、20%、10%國有產權及享有的權益無償劃轉至發展投資,上海齊魯成為發展投資的全資子公司。按照產權關係調整理順深圳東華的管理體制,省國資委不再按省屬一級企業進行管理,深圳東華由發展投資履行出資人職責。
公開信息顯示,發展投資是山東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管功能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2015年12月掛牌運營,註冊資本80億元,突出重大基礎設施、特色金融、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四個重點投資方向,高效發揮國有資本戰略引導作用,有力促進全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19年其納入合併範圍的公司共26家,其中二級單位9家,三級及以下單位16家。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為孟雷,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為郭曉東。
此次重組到發展投資的上海齊魯和深圳東華,兩家企業較為相似,都是山東在省外城市的「窗口」企業。巧合的是,兩家企業2019年度年報所顯示的淨利潤相同,均為0.22億元。
雖然面臨風險,但山東攻堅國企改革的決心十足。在今年3月17日召開的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上提出,推動國有資本加快向「十強」產業、優勢企業、核心主業「集結」,力爭用三年時間,將省屬國企數量整合重組壓減三成以上,資產效益提高三成以上。
在7月15日召開的部分省屬一級企業整合工作部署會議上,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斌表示,此次對5戶省屬一級企業進行重組整合、調整管理體制,有利於按產權關係進一步理順省屬企業的管理體制,解決資源配置不合理問題,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要深入推進國企「倒計時」改革,持續優化業務布局,抓好生產經營,不斷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新時報記者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