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瑞恩資本發布消息稱,本周(12月7日-12月13日)港股市場將迎來9家新上市公司,包括領地控股(06999.HK)、大唐集團控股(02117.HK)兩家地產公司,以及華潤萬象生活(01209.HK)、佳源服務(01153.HK)兩家物管公司。
此外,分拆自遠洋集團的物管公司―遠洋服務(06677.HK)也正在公開招股,預計12月17日掛牌。
一旦上述5家公司上市,2020年,香港資本市場將迎來16家物管公司、7家地產公司。
有人成功上岸,有人繼續等待。
截至12月8日,仍有7家房企和5家物管公司在港交所大門外徘徊。
其中,三巽控股、中國文旅2家房企,以及星盛商業管理、宋都服務、榮萬家、融信服務、建發物業5家物管公司均在審核階段;海倫堡、奧山控股、萬創國際、鵬潤控股、實地地產5家房企的招股書過期未更新。
12月8日,一名地產行業分析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企業上市審核主要看企業的規模、財務狀況和盈利數據。尤其今年在「三道紅線」的約束下,相關房企的短期債務不應該太高。
物企上市數近6年新高
今年,地產公司和物管企業的上市數量,均創下六年來新高。
其中,地產公司(包括領地控股和大唐集團控股)共有7家完成上市,創近3年來新高(2018年與2019年均為6家)。
11月18日,祥生控股(02599.HK)在香港聯交所掛牌,標誌著行業TOP30房企全部上市;兩次遞表的領地控股也通過港交所聆訊,擬於12月10日掛牌。
物管企業今年上市的數量更創近6年來新高,達到16家(包括華潤華潤萬象生活、佳源服務、遠洋服務),比2014-2018年上市物業數量總和還多4家。
其中,12月單月就有4家物企上市。12月2日,恆大物業(06666.HK)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截至2020年上半年,恆大物業總在管面積約為2.54億平方米,籤約面積為5.13億平方米。預計將於12月9日掛牌上市的華潤萬象生活,於2020年6月30日,提供物業管理服務的住宅及商業物業建築面積約1.07億平方米。
一旦上述物企掛牌,國內物企上市數量將增至40家。
中信證券指出,2019年之前,物業管理公司的分拆上市在意圖上主要是期待輕資產板塊迅速發展。但今年以來,物業管理行業的高估值成為企業分拆的關鍵誘因,以「三道紅線」為標誌的金融監管政策,更令部分房地產企業將物業管理分拆視為一種去槓桿、加權益的手段。
多家房企招股書過期
多家中小房企紛紛拿到資本市場入場券,但仍有7家在港交所大門之外徘徊。
10月23日,中國文旅集團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這是繼4月17日其遞表失效之後的再一次遞表。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及截至2020年前五個月,中國文旅集團的收入分別為1.86億元、3.35億元、7.36億元和0.52億元,相應的淨利潤分別為4454.7萬元、7260.5萬元、1.04億元和-1555.4萬元。
10月27日,完成最新資料補充後,三巽控股第三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及截至2020年前5月,三巽控股分別錄得收入2.63億元、7.24億元、31.09億元及8億元,毛利為6880萬元、2.07億元、9.79億元及2.22億元。截至2020年5月31日止五個月,三巽控股的資產負債比率由2019年末的204%增至224.7%。
除上述房企外,克而瑞指出,海倫堡、奧山控股、萬創國際、鵬潤控股以及實地地產的招股書已經過期,截止到2020年11月底仍未更新,未來是否繼續申請上市仍然有待觀察。
上述地產行業分析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企業上市審核一般就看三類內容,第一是企業規模;第二是企業財務狀況,尤其是財務數據是否健康;第三是盈利數據,這一點因為本身帶有預測性質,所以需要房企嚴格論證,對於各類虛誇利潤的房企,自然是需要重新補齊材料。
該分析師認為,就目前看,由於「三道紅線」形成了約束,相關房企更需要確保現金流,尤其是短期債務不應該太高。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