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IPO「黃金周」:4家將赴港上市

2020-12-11 同花順

  12月7日,瑞恩資本發布消息稱,本周(12月7日-12月13日)港股市場將迎來9家新上市公司,包括領地控股(06999.HK)、大唐集團控股(02117.HK)兩家地產公司,以及華潤萬象生活(01209.HK)、佳源服務(01153.HK)兩家物管公司。

  此外,分拆自遠洋集團的物管公司―遠洋服務(06677.HK)也正在公開招股,預計12月17日掛牌。

  一旦上述5家公司上市,2020年,香港資本市場將迎來16家物管公司、7家地產公司。

  有人成功上岸,有人繼續等待。

  截至12月8日,仍有7家房企和5家物管公司在港交所大門外徘徊。

  其中,三巽控股、中國文旅2家房企,以及星盛商業管理、宋都服務、榮萬家、融信服務、建發物業5家物管公司均在審核階段;海倫堡、奧山控股、萬創國際、鵬潤控股、實地地產5家房企的招股書過期未更新。

  12月8日,一名地產行業分析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企業上市審核主要看企業的規模、財務狀況和盈利數據。尤其今年在「三道紅線」的約束下,相關房企的短期債務不應該太高。

  物企上市數近6年新高

  今年,地產公司和物管企業的上市數量,均創下六年來新高。

  其中,地產公司(包括領地控股和大唐集團控股)共有7家完成上市,創近3年來新高(2018年與2019年均為6家)。

  11月18日,祥生控股(02599.HK)在香港聯交所掛牌,標誌著行業TOP30房企全部上市;兩次遞表的領地控股也通過港交所聆訊,擬於12月10日掛牌。

  物管企業今年上市的數量更創近6年來新高,達到16家(包括華潤華潤萬象生活、佳源服務、遠洋服務),比2014-2018年上市物業數量總和還多4家。

  其中,12月單月就有4家物企上市。12月2日,恆大物業(06666.HK)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截至2020年上半年,恆大物業總在管面積約為2.54億平方米,籤約面積為5.13億平方米。預計將於12月9日掛牌上市的華潤萬象生活,於2020年6月30日,提供物業管理服務的住宅及商業物業建築面積約1.07億平方米。

  一旦上述物企掛牌,國內物企上市數量將增至40家。

  中信證券指出,2019年之前,物業管理公司的分拆上市在意圖上主要是期待輕資產板塊迅速發展。但今年以來,物業管理行業的高估值成為企業分拆的關鍵誘因,以「三道紅線」為標誌的金融監管政策,更令部分房地產企業將物業管理分拆視為一種去槓桿、加權益的手段。

  多家房企招股書過期

  多家中小房企紛紛拿到資本市場入場券,但仍有7家在港交所大門之外徘徊。

  10月23日,中國文旅集團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這是繼4月17日其遞表失效之後的再一次遞表。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及截至2020年前五個月,中國文旅集團的收入分別為1.86億元、3.35億元、7.36億元和0.52億元,相應的淨利潤分別為4454.7萬元、7260.5萬元、1.04億元和-1555.4萬元。

  10月27日,完成最新資料補充後,三巽控股第三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及截至2020年前5月,三巽控股分別錄得收入2.63億元、7.24億元、31.09億元及8億元,毛利為6880萬元、2.07億元、9.79億元及2.22億元。截至2020年5月31日止五個月,三巽控股的資產負債比率由2019年末的204%增至224.7%。

  除上述房企外,克而瑞指出,海倫堡、奧山控股、萬創國際、鵬潤控股以及實地地產的招股書已經過期,截止到2020年11月底仍未更新,未來是否繼續申請上市仍然有待觀察。

  上述地產行業分析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企業上市審核一般就看三類內容,第一是企業規模;第二是企業財務狀況,尤其是財務數據是否健康;第三是盈利數據,這一點因為本身帶有預測性質,所以需要房企嚴格論證,對於各類虛誇利潤的房企,自然是需要重新補齊材料。

  該分析師認為,就目前看,由於「三道紅線」形成了約束,相關房企更需要確保現金流,尤其是短期債務不應該太高。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gl

相關焦點

  • 「掉隊多年」的合能集團被傳赴港上市 還有10家房企在排隊
    中房報記者 李葉 北京報導儘管普遍認為上市窗口期已過但仍有不少房企對於赴港上市躍躍欲試。近日,總部位於成都的合能集團因密切接觸投行、欲赴港上市受到行業關注。有消息稱,其上市一事已在執行之中,最快將於今年三季度末遞交招股書。經記者統計,包括合能在內今年已有11家房企謀求赴港上市,但截至目前仍無一家成功通過申請。
  • 東莞匯景控股高負債赴港上市 中小房企迎降槓桿大考
    本報記者 翁榕濤 童海華 廣州報導中小房企的赴港上市潮從2018年延續到2019年,且熱度絲毫未減。2018年以來,弘陽地產(01996.HK)、美的置業(03990.HK)與大發地產(06111.HK)等6家中小型地產公司相繼在港上市。近日,又一家廣東本土房企進入搶灘IPO的最後倒計時。
  • 小房企天保集團赴港上市 認購不足背後估值偏高
    「在港股上市的公司破發率一直比較高,而從天保集團的股價表現來看,如果企業沒有提振股價的措施,未來破發是大概率事件。」一位從事公司證券的律師告訴記者。「對於謀求在港上市的房企來說,即使可以達到上市的業績要求,但是在房地產市場環境並不樂觀的現狀下,如何吸引足夠數量的投資者是個難題。」
  • 規模不到百億,頻現交付危機的合能集團被傳赴港上市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黃銀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2020年中小房企赴港上市的熱度依舊。據IPO早知道5月28日報導,來自成都的房企合能集團近期正與投行密切接觸,籌備赴港上市。這已經是五月以來,第三家傳來上市消息的房企,此前還有實地地產和方直集團。時代財經5月28日致電合能集團進行求證,但一位工作人員以「沒有專門對接媒體的部門」為由拒絕了回應。匯生國際融資總裁和協縱策略管理集團創始人黃立衝認為,現階段小房企上市並奇怪,上市可以集資,也可以發行海外債,當然都想上市。
  • 國慶黃金周,內地赴港旅遊團數量將暴跌86%
    新加坡《海峽時報》9月26日文章,原題:中國(國慶)黃金週遊客遠離香港10月第一周是眾多中國人紛紛外出遊覽的國慶假期,本應是香港旅遊業和零售業每年最繁忙的時期之一。但隨著今年黃金周臨近,這座城市的導遊、酒店老闆和店員們都在低頭凝視一個「深淵」:香港的騷亂正嚇跑遊客,飛機空空蕩蕩、酒店客房閒置、主題公園門可羅雀。香港旅遊業議會(TICHK)稱,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中國內地赴港旅遊團數量將暴跌86%。在此期間,從上海到香港的飛機票比去年便宜38%,香港各酒店房間的預訂率僅為30%。去年國慶黃金周,蜂擁而至的內地遊客曾使香港人口暴增。
  • 王思聰投資的網魚網咖將赴港上市 明年3月提交IPO
    來源:國際金融報網魚網咖曾邀請楊穎代言今年年初以來,越來越多的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掀起了一波港股IPO熱潮。近日,一位接近網魚網咖的知情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網魚網咖準備赴港上市,計劃於2019年3月提交上市申請,目前正在前期準備中。
  • 黃金周赴港澳遊客人數暴跌;Levi's或將繼續錄得虧損
    01國慶黃金周赴港澳遊客人數暴跌據澳門特區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十一黃金周前4日到訪澳門的旅客總人次為7.7萬人,同比大跌87.4%另據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披露的數據,10月1日至4日中國內地赴港的遊客人數分別為93人,154人、186人、225人,合計658人,相比去年國慶期間前往香港的中國內地旅客累計約為67萬人次,同比暴跌99%。
  • 大唐集團擬赴港IPO:淨負債率185% 剛現身成渝土拍會
    此前,我們已說到過當前房企競爭看似規模之爭,但背後實為「資本較量」。近期,赴港上市的內地房企猶如「過江之鯽」,但近日剛遞交招股書的閩系黑馬房企——大唐集團,有點意思。11月29日,大唐地產集團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在業內的眼裡,這是一家「特立獨行」的房企存在。
  • 領地集團更新招股書,赴港上市難度加大
    領地集團在2020年4月9日提交的招股書,於10月9日失效。至此,首次IPO宣告夭折。隨即10月12日,領地集團又再次更新招股書,繼續向資本市場發起衝擊。 針對第一次IPO失效的原因,領地集團在回答媒體時並未直接回答,而是表示將繼續堅定務實推動戰略計劃。
  • ...艾德證券期貨:B站赴港二次上市,或打響2021年中概股赴港ipo第一槍
    邁入2021年,更有不少具備潛力的知名企業來港上市,嗶哩嗶哩(簡稱「B站」)便是其中一員。B站打響2021年中概股赴港第一槍艾德證券期貨據CNBC報導得知,目前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代碼為BILI的中國知名彈幕視頻平臺——B站正準備在香港二次上市融資可能超過20億美元,高於去年10億美元的預期。
  • 終於通過聆訊,匯景將成東莞房企香港上市第一股!
    最終成功掛牌交易後,匯景控股將成為東莞首家在香港上市的房企,也是東莞繼粵宏遠A之後第二家以地產為主業的上市公司。 01突進:4個月拿東莞4宗城市更新 匯景原本只是東莞一家普普通通的本土房企
  • 「川系」房企領地控股上市:錯失的擴張風口,還能否趕上
    來源:西部城事作者丨蜜姐來源丨閨蜜財經今年內地房企赴港上市的熱情不減,尤其是12月趕在年底前「突擊」上市的至少就有三家。其中,有兩家領地控股和大唐集團控股分別於昨天(12月10日)和今天(12月11日)上市。此前,蜜姐曾聊過大唐的情況。而另一位是川系房企領地控股,這家公司二次衝擊上市成功,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成色如何?實際上看上市房企的發展路徑,也能看到我國房地產行業的變化。正文前說個題外話。
  • 獨角獸紛紛赴港IPO 它到底好在哪兒?
    來源:金融小夥伴6月17日,阿里巴巴發布公告稱,計劃將普通股數量從現在的40億股擴大至320億股。聲明表示,該計劃將於7月15日在香港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上進行表決。如果獲批,將在2020年7月15日前進行拆股。
  • 迪馬股份分拆東原澄方衝刺IPO 加入物業公司赴港上市潮
    地產公司分拆物業上市再添一員。12月7日,迪馬股份(600565,SH;昨日收盤價2.95元)發布公告,擬分拆控股子公司重慶東原澄方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原澄方)在港交所單獨上市。去年以來,內地物業公司赴港上市已成為風潮。不過,也有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大部分物業公司的盈利模式還都是依賴地產集團母公司,實際增值服務的空間也有待挖掘。今年半年報顯示,截至上半年末,「東原物業」的業務已覆蓋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四大區域,服務在管項目約150個。
  • 「蚊型」房企上市迷途,匯景控股交易首日出師不利
    來源:時代財經TF圖片來源:網絡歷時9個月,來自東莞的「蚊型」房企匯景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匯景控股」)終於敲響了港交所的鑼聲。1月16日,匯景控股正式在聯交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碼「09968.HK」,成為2020年第一家登陸港交所的房企。
  • 華住集團將赴港二次上市,為擴張鋪路
    緊隨中概股回歸的浪潮,酒店巨頭華住集團的二次上市也塵埃落定。9月10日,華住集團在招股書中披露,已經申請將公司的股份按規定於香港主板上市。2010年,華住已在納斯達克上市,而對於此次赴港上市,業內人士分析,不少中概股在美股市場的價值被低估,因此有一批企業選擇通過私有化或二次上市等方式來實現自身應有的價值。
  • 國慶黃金周香港出入境人數面臨腰斬 將僅有15個內地旅遊團赴港
    TICHK的數據還顯示,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將僅有15個內地旅遊團赴港,僅為去年(110個團)的零頭。 每年的「國慶黃金周」往往是香港旅遊業最繁忙的時段之一。但今年,由於持續的「反修例」暴力示威活動,遊客遠離香港,令香港旅遊業持續吹冷風。
  • 外媒:納斯達克將收緊IPO規定 赴美上市難度進一步加大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訊:5月19日,據路透援引消息稱,納斯達克將收緊對首次公開募股(IPO)的規定,並提出一些新要求,這將加大一些中國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難度。據悉,該部分新要求例如要求企業IPO籌資額須達2500萬美元以上,這是納斯達克首次對IPO規模設定最低數額;或至少達到上市後市值的四分之一,以及要求會計事務所確保其報表符合國際會計準則。
  • 「趣活」上市首日漲27.7%,貝殼找房擬赴美IPO
    (財聯社) 新消費大品牌 阿里速賣通俄羅斯公司3-4年內上市 營業額將達100億美元 球速賣通(AliExpress)俄羅斯公司CEO德米特裡·謝爾蓋夫表示,該公司計劃在未來3~4年內進行IPO,到2022年至2023年,全球速賣通俄羅斯公司年營業額將達到100
  • 東莞房企匯景控股港交所敲鐘,淨負債率連續4年超200%
    這是一家來自於東莞的微型房企。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匯景控股的銷售額為20.00億元、12.96億元、25.62億元和15.98億元。與中國天保集團(01427.HK)、銀城國際控股(01902.HK)、德信中國(02019.HK)等其他6家同在2019年赴港上市的房企相比,匯景控股的規模是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