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中國創業史上最大的騙局…

2020-12-19 觀點

作者:白露為霜

這是一個騙子橫行、真假難辨、似是而非的時代,這是一個你不知道該相信誰的時代。中國人對打著「善」的旗號行「惡」之事的做法有一個成語叫:「掛羊頭賣狗肉」。明明是一肚子男盜女娼的想法卻滿口仁義道德;舉一個例子,號稱「中國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中的共享單車就是這樣一個名不符實的貨色。

除了便利之外,共享單車另外一個重要賣點就是環保。乍一看,這的確不錯。騎自行車當然比坐出租或自己開車環保,資源得到共享也會減低每個人的「碳腳印」(carbon footprint),這對環保意識已經覺醒的中國民眾,特別是年輕人來說有相當的吸引力。

這兩年來共享單車在中國的迅猛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人們對它的這種好印象。毫無疑問,共享單車是受老百姓歡迎的,人們對它的抱怨主要集中在亂停車的問題,從環保的角度來討論它的利弊還是比較少。

真相如何呢?共享單車其實是「偽環保」,打著綠色的旗幟,卻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和汙染。

首先,此共享並非彼共享。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通常的定義是講把人們已有的資源拿出來分享。比如,人們利用「空中食宿」(airbnb)的平臺將自己不用的房間短租給遊客;或藉助優步(Uber)開自己的私家車賺點零花錢;網上還有些平臺可以幫助人們把自己的照相機鏡頭,工具,甚至鍋碗瓢盆拿出來租。因為只是涉及更好地利用已有的資源,所以的確有環保的意思。但中國的共享單車並不是這樣運作的,它是由大公司買了一大批新的自行車,然後讓民眾去使用。這種商業模式其實早就存在,那就是「商業出租」,說它是共享經濟只是玩噱頭而已。現在城市裡地鐵公車很方便,自行車出租有多少需要呢?應該說真正的需求並不大。然而有報導說,各單車公司僅上海一市已經投入了150萬輛單車,遠遠超出了市場的需求和城市能承受的能力。

下面的照片為全國各地的共享單車墳場:

第二點,共享單車的損耗率極高。以前人們要騎自行車都要自己買,一輛車保養的好可以用十幾二十年。每天用兩次(上下班各一次),一年可以用500次,十年就是5000次,真正是物超所值。能用這麼長時間因為這是私人的車,備受愛護。共享單車就不一樣,很多人因為不是自己的車就亂騎亂用亂扔,出了有些問題也得不到及時修理,挑另外一輛就是。像上海這樣的地方陰雨天很多,露天存放的單車沒多久鏈條就生鏽了,再過幾天,籠頭也轉動不靈,一輛幾乎是新的車就這樣報廢了。一般估計共享單車的壽命也就是2-3年,如果按每天有兩次租用計算,只用1500次左右就完蛋了,遠比私家單車的利用率要低。我這裡還沒有算上那些給人偷走,給人破壞,給人塞到哪個角落找不到而損失的單車。

第三,共享單車的運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來維持。美國的共享單車基本上都是有樁的,使用者必須把車鎖在一些固定的樁子上才算還車。老美這樣做是有道理的——迫使用戶自己把車送到公司想要他還的地方,有助於控制運營成本。中國的共享單車多是無樁的,用戶隨便一丟,把鎖鎖上就算還了。這方便倒是方便了,但單車一定會從高密度的地方逐漸流向低密度的地方,最後達到完全的平衡(equilibrium)。按照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說法:熵(entropy)或混亂的程度不斷增加,而且這個過程是不可逆轉的。如果想要逆轉,必須花費更多的能量。實際上共享單車公司為此僱傭了大批員工,比如,小黃車Ofo每隔兩公裡就要安排一個運維師傅,他們的工作就是滿世界找車,然後把車送到公司認為是最優化的地方。這是一種高能耗高運營成本的商業模式,最後拖垮單車公司的多半是這個致命硬傷

第四,失敗的公司丟棄大量單車。一年以前共享單車剛剛興起,各公司都在拼命燒錢,拼命投放,圈地拉山頭。當時基本上每個城市都有不少於5個單車共享公司。難怪當時有人調侃,再這樣下去,顏色都不夠用了。可好景不長,這場燒錢大戰很快就分出高下,現在看來只有小黃車和小橙車魔拜(mobike)能夠最終活下來。其他較小的公司紛紛陷入困局,破產倒閉。對此我也擠出幾滴鱷魚的眼淚,我其實不是為投資者或者那些拿不回押金的用戶們哭,我是心疼那些幾乎是嶄新卻無人問津的自行車——小藍車小綠車,還有那個號稱造價1800元一輛用保時捷烤漆的町町單車,現在等待它們的命運是垃圾場。這些失敗的公司拍拍屁股跑路了,留下的爛攤子還要各級政府及社會為這場資本的瘋狂而買單,但付出最大代價的卻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這就是國人引以為自豪號稱環保健康的共享單車。你說這不是掛羊頭賣狗肉還是什麼?

相關焦點

  • 共享單車,死不足惜
    在資本加持和輿論熱捧之下,共享單車迅即成為了最大風口。到2016年年末,全國各地已經出現至少25家共享單車品牌。單車的顏色從紅色、橙色到綠色、藍色……有人說,共享單車把顏色都快用完了。一時間,共享單車廣受讚譽,國人引以為傲,甚至已成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
  • 進入2019很多共享單車好像一夜蒸發,共享單車還能存活多久呢?
    比如購買電動汽車,或者直接騎共享單車出行,節能環保,也不會受到單雙號限行,交通擁堵等等限制,出行更加靈活,還能鍛鍊身體。所以在前些年共享單車,火遍了大江南北,街上到處都是騎共享單車的人。近幾年來我們聽到最多的詞彙或許就是共享兩字。不知道從何時起,全國掀起了共享的熱潮。
  • 新騙局!共享單車上的這個二維碼不能隨便掃!
    只需掃一掃二維碼,輕輕鬆鬆完成租車、付款確實讓生活方便了不少,很多人都愛上了它然而正是因為大家對它的熟知和喜愛讓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它【共享單車共享單車二維碼被人「加料」的情況屢次發生。市民吳小姐住在廣州天河區龍口東路一帶," 摩拜單車 " 出現在廣州街頭後,很快成為她前往地鐵口轉乘的代步工具。近期,吳小姐發現自己所騎的摩拜單車有些不妥。
  • 「共享單車禁止入內」:共享單車怎成最垃圾的風口?
    儘管ofo多次闢謠、否認,但行業趨冷、資金緊張(ofo是唯一一家未免押的共享單車),ofo的結局不是戴威個人意志所左右的。ofo若被收購,共享單車創業公司最終獨立運營數將為0,創造自風口這個詞誕生以來創始團隊全部out的記錄。如果給共享單車這個風口一個墓志銘,那就是:最垃圾的風口。
  • 共享單車成史上最大騙局?你的押金拿不回來了!
    這其中,中國人的創意尤其「出色」,從共享單車、共享車位到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甚至共享護士,一時間各種產業借「共享」之名紛紛興起。概念的火爆帶動了共享經濟整體的繁榮。單單在2017年,共享單車企業的融資總額就高達258億。
  • 滴滴將收購巴西最大打車應用,共享單車APP入口或ofo與小藍共享
    據多家巴西媒體報導,滴滴出行將收購巴西最大打車應用「99公司」100%的股權,後者估值約10億美元。對此,99公司一發言人表示,他未被授權對此發表評論,但公司稍後可能會公布更多消息。滴滴出行尚未對此發表評論,但據一位知情人士證實,兩家公司確實在探討相關選項。
  • 從共享單車,聊聊「共享經濟」的發展
    聊到共享經濟,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共享單車。也是由於共享單車的普及,我們真正開始接觸「共享」二字。本義上的共享經濟,就是將閒置的物品使用權,暫時藉由他人使用,並由此支付相應的報酬。通過將社會閒置的資源進行整合,讓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
  • 共享單車的「升級版」是什麼樣子?
    作者:最近一段時間,共享單車圈內真是熱鬧非凡。摩拜與 ofo 相繼融資,作為剛剛創業近兩年的創業公司,無論單筆融資規模還是融資速度與融資總規模都算的上是空前的。而 ofo 與小黃人的「聯姻」,更是被稱為「史上最黃 CP」。
  • 中國共享單車「出國潮」背後的機遇和隱憂
    美國《華盛頓郵報》近日登文稱,全美規模最大的Citi Bike僅1萬輛車和23.6萬用戶。而北京有70萬共享單車和1100萬註冊用戶,用戶幾乎是全市人口的一半。這樣比起來,中國的共享單車簡直是「碾壓」了美國同行業的龍頭老大。   中國的共享單車靠什麼圈粉全球?   以歐美等地為例,其共享單車服務其實已經發展了多年。歐洲已有至少700個城市有共享單車服務,不過大多都是傳統的有樁式共享單車,缺點是佔地面積大,無法實現隨時隨地用車還車。
  • TiBiKe單車眾籌騙局:錢沒了,車沒見,老闆消失了
    在去年的共享單車熱潮中,摩拜和ofo等都是大資本家的戰場,而TiBiKe的不同之處則是可以讓每個平常人都成為車主。肖強的職位是TiBiKe的運營總監,他告訴劉女士,TiBiKe推出了一萬元當車主計劃,共享單車由公司整體團購,每臺單車團購價為400元,每個車主25臺起購。這意味著,劉女士只要花費一萬元就可以獲得25臺單車。
  • 6家共享單車倒閉共享單車死亡名單出爐 數億元押金該怎麼討回
    年初,共享單車的市場還處於「百花齊放」的狀態。各種顏色、品牌的共享單車隨處可見,當時,有網友調侃道,「共享單車遇到了最大的難題,就是顏色不夠用了。」時至今日,多家共享單車企業相繼宣布倒閉。網易研究局(微信ID:hccyjj163)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了一份共享單車死亡名單:
  • 揭秘TiBiKe單車眾籌騙局:錢沒了,車沒見,老闆消失了
    在去年的共享單車熱潮中,摩拜和ofo等都是大資本家的戰場,而TiBiKe的不同之處則是可以讓每個平常人都成為車主。肖強的職位是TiBiKe的運營總監,他告訴劉女士,TiBiKe推出了一萬元當車主計劃,共享單車由公司整體團購,每臺單車團購價為400元,每個車主25臺起購。
  • 共享單車出海路背後挑戰
    評論員董軍認為,共享單車出海有以下四種因素:  一是「彩虹大戰」過後,國內市場突破空間小,共享單車平臺必須要尋找增量、轉移戰場。  二是目前備受資本青睞的共享單車要保持高估值,獲得更大資本加持,必須尋找新的突破點。而模式原創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出海,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勢必給共享單車們帶來更多紅利。
  • 共享按摩椅,「躺著賺錢」的騙局
    共享按摩椅,「躺著賺錢」的騙局 自打共享單車火遍大江南北之後,各種共享概念便層出不窮。其中不乏有項目借「共享」之名,行「詐騙」之實。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共享物品已為大家所熟知。近日,我市市民王先生接觸到一種「共享按摩椅」,不僅可以按摩,還能「躺著賺錢」。
  • 共享單車混戰局面結束:免押金大勢所趨 ofo歸宿將成最大看點
    【TechWeb報導】2015年下半年的資本寒冬,讓整個創業市場冷清了下來,沒有了過往的喧譁,創業大街也不像以往那樣熱鬧。而在2016年,以共享單車為代表的共享經濟的出現,無疑是給創業者和投資人新的方向,更是開啟了新一輪的爭鬥,企圖彌補曾經錯過的網約車福利。
  • 日本共享單車大戰一觸即發,中國模式走向全球
    近日,日本大型IT企業相繼宣布進軍共享單車領域,為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軟銀和雅虎成立合資公司OpenStreet,而日本的微信—— LINE 則選擇和中國共享單車公司摩拜展開合作。中國已經率先普及共享單車,為何近鄰日本直到今年,才有企業選擇開展此項業務?
  • 共享單車徵戰印度
    去年3月,由竺帆組織的63人印度CEO團來中國考察網際網路項目,為期9天的行程中,他們的第一站就是體驗共享單車。在印度Blume創投管理合伙人桑賈伊·納特看來,雖然印度的行動支付還沒有像中國一樣普及,但是掃碼即用的共享單車項目會在印度有巨大市場前景,尤其是在印度浦那,那裡是印度的自行車之城,會有很好的發展。
  • 共享電單車的新牌局,小遛共享為何能突圍?
    共享電單車正在形成新的戰場。中國有2700多個縣,加上260個左右的地級市,在中國的三四線城市,居住著數億有共享電單車出行需求的居民。電單車續航能力強,成本低,所謂「一度電穿行一座城」,便捷實用,成為居民日常出行的首選。
  • 共享設備大騙局,共享按摩椅、汽車、棉花糖
    騙局和共享經濟,不是陌生的詞彙,但組合在一起,卻形成了一個奇特的模式,共享棉花糖、共享紙巾、共享按摩椅、共享榨汁機等等,令人意想不到的組合,誕生了。但這些組合,很多只是裹著共享經濟糖衣的騙局。小編曾詳細報導過共享紙巾騙局《斂財噩夢,天下沒有共享的紙巾》,揭露過披著共享羊皮的「狼」。
  • 2016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分析報告
    2016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分析報告更新時間:2017-06-07 10:30:22   □ 文侯長海 2016年是資本市場低迷的一年,而共享單車領域卻幾乎一隻獨秀、屢獲融資。 圖1 中國共享單車市場規模預測 快速萌芽的共享單車市場 中國的共享單車市場尚處在初級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