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日曆大PK:豆瓣,知乎,還有虎課!一個比一個驚豔!

2020-12-13 騰訊網

撕日曆不也是一種儀式感嗎?

今天虎哥要告訴你們一件悲傷的事情

那就是2019還有80天就要結束了

大家準備好步入2020年了嗎?

這一年你是順風順水、錦鯉附身?

還是被生活痛下黑手,一年都在水逆?

你對2019是戀戀不捨,還是想快快逃離?

大概是因為生活需要儀式感

今年各大日曆書已經就陸續上市

仿佛在說:

「2019也就這樣了

不如期待一下2020吧」

故宮日曆

由故宮出版社出版

在1932年到1936年發行之後曾中止

直到2010年以1937年版日曆為藍本重新出版

到今天這本被稱為「紅磚頭」的《故宮日曆》

已經累計發行300萬冊

在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日曆書市場近幾年的蓬勃發展

2020年將迎來紫禁城建成600周年

《故宮日曆》也為紀念紫禁城六百周年特別呈現

第一個月與往年一樣選取與該年生肖(鼠)有關的文物

此後各月則將更多筆墨著於紫禁城本身

單向歷

單向街書店是一家由幾位媒體人在 2005 年創辦的書店

在2015年初新開闢了一個欄目——「單向歷」

每日宜忌與摘自文學作品中的句子

將生活的儀式感發揮到極致

2017年更是獲得了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2020年單向歷最大的特點是首次開啟個人定製

即用戶挑選其中一天

寫下它的宜忌、句子和落款

定製獨一無二的單向歷

豆瓣電影日曆

豆瓣的用戶們每年最期待的事之一

大概就是擁有一本豆瓣電影日曆

它既是日曆,也是電影書

每一頁內容都與電影有關係

包括電影人物的誕生、經典電影的發布、經典的電影臺詞

還整合了電影在豆瓣的短評與評分

用戶還可拿出手機掃碼二維碼查看更多電影內容

豆瓣電影日曆並未開展任何營銷

在自有平臺發布之後

一周之內就被哄搶精光

文藝青年的購買力再一次得到驗證

有問題的日曆

知乎以劉看山之名發行的《有問題的日曆 2020》

是從 3000 萬個知乎問題、1.3 億個回答、2 億用戶中

精心挑選出的 366 個問題和回答匯集成的這本日曆

畫風簡潔,語言精闢

或帶來新知,或抖抖機靈

物種日曆

果殼網的物種日曆自2015年問世以來也一直是日曆熱門

2020年物種日曆以「故事」為主題

53張插畫,366張物種「身份證」

與大家探討自然萬物與人類的微妙關係

每周日物種日曆都會迎來全新的物種和它背後的有趣故事

由此開啟新的一周

除了籬黃、鯉紅、驪黑三款經典配色

物種日曆還推出了自然帶、等高線兩款2020年限定封面

健康日曆

丁香醫生的健康日曆應該算是後起之秀

主打以每天一句接地氣的大實

破除養生謠言,普及健康知識

有一百名三甲醫院主治及以上醫師進行審核背書

成為男女老少都值得信賴的健康貼士

貼近生活、受眾面廣、實用性強

或許是健康日曆在一眾日曆書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藝術散步日曆

「一種散步式的精神漫遊

在每一個普通的日常

都去享受一點點藝術的美妙」

一周七天漫遊於雕塑、書籍、電影、詩歌、

繪畫、音樂、當代藝術七種藝術之中

國博日曆

能夠與《故宮日曆》相媲美的

大概只有這本匯聚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國博日曆》了

國博出品,必屬精品

這本日曆可是沉甸甸的存在

裡面精選了365件經典館藏珍品

每件文物還有相關的史料和知識

名畫日曆

名畫日曆對藝術的解讀則比較接地氣

每天一幅世界名畫與相關的故事

有的是趣味知識,有的是八卦

將藝術融入生活,帶用戶讀懂藝術簡史

海錯圖全本日曆

《海錯圖》是由清代畫家聶璜遊歷沿海地帶

拜訪當地漁民、查閱相關書籍後繪製的古代海洋生物圖譜集

雖然海洋生物真假混雜

但卻帶給我們對浩瀚海洋的無限遐想

《海錯圖全本日曆》將分藏於故宮博物院與臺北故宮的

四冊《海錯圖》復繪於一本日曆中

點擊播放 GIF 0.3M

千人歷

小時候看小人書

深深沉迷於連環畫的魅力之中

九口山與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聯合推出的連環畫繡像《千人歷》

將經典作品中的人物提煉出來

註明其繪製作者和連環畫出處

向老一輩創作者致敬

也傳遞滿滿的懷舊情懷

可以說很有腔調了

敦煌日曆

2020敦煌日曆

兼具日曆+手帳功能

壁畫內容取材於18幅敦煌繪畫珍品

以此再現五臺山佛教聖地風採

漢字日曆

王左中右的這本《漢字日曆》

讓人每天都重新認識一個漢字

並學到一點道理或知識

國家地理中文日曆

提到國家地理雜誌

裡面那一張張攝影作品總讓虎哥震撼

現在它用探索世界、關愛地球的理念

出了本2020年日曆

「366天,每天一張精彩大片,涵蓋全球

最壯觀的地貌、最罕見的生物、最動人的風光

帶你領略無法踏足的世界角落。」

唐詩日曆

六神磊磊的《唐詩日曆》則是

每日一詩與金句式的點評

給生活增添詩意

《日課》系列

許多日曆都以日程本的形式出現

而談及日程本

就得不提讀庫出品的這款「國民手帳」《日課》

《日課》分成春、夏、秋、冬四冊

輯錄清末民初的課本精華

道理淺顯卻富有意趣

並留有充分的書寫空間

晚安日曆

WhatYouNeed 的晚安日曆雖然還沒正式出售

但在8月就發布過兩個設計版本讓讀者進行投票

其中的內容素材均來自讀者故事徵集

就連兩款色彩設計也由讀者票選

而參與感也勢必帶來品牌的忠誠度提升

紙雕日曆

還記得被刷屏的來自日本的

「世界最美的便籤紙」嗎?

現在設計這款便籤紙的日本紙雕公司TRIAD

又聯合Tokyu Hands出了2020年的紙雕日曆

名叫OMOSHIROI CALENDAR,共有365頁

跟之前的便籤紙一樣

每撕下一頁

都會有微妙的變化

點擊播放 GIF 1.3M

虎課日曆

首先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

虎課網粉絲數排第一的阿角老師

作品登上《2019創新設計展》

並且被《人民日報》報導了!

今年中秋節

虎課網聯合金牌講師阿角

精心製作了一款中秋禮盒

受到了用戶的熱烈追捧,供不應求

於是虎課網再度攜手阿角老師

即將推出虎課網2020年日曆

目前正在精心製作中

圖示保密ing~

敬請期待

點擊播放 GIF 0.0M

END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2020年日曆盤點!日曆千篇一律,要選最有趣的那本~
    而且,無論是作為禮物,還是作為犒勞自己的獎品,這些日曆都非常不錯~電影迷必備豆瓣電影日曆2020參考價:98元/本,168元/套今年的豆瓣電影日曆,每一天都會推薦一部豆瓣高分電影並搭配一句經典臺詞,這就像是在臨睡前給你一個小期待:天亮之後,我會看到自己喜歡的那部電影嗎?
  • 文章頻道 - 2020日曆盤點:26款最美日曆書,挑得眼花繚亂!
    全網搜集最具特色的2020日曆書。信息來源於各品牌官方微信,點擊日曆名即可查看有沒有發現,日曆書上市的時間越來越早了?本應是年末的狂歡,今年各大日曆書卻在上半年剛過就陸續上市,仿佛在說:「2019也就這樣了,不如期待一下2020吧。」
  • 趣新聞|2020年文創日曆大盤點,你pick哪一個?
    離2020年只剩十天,回顧即將過去的2019年,在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的背景之下,文創產品層出不窮、更新迭代。博物館、景區、文創企業各揚所長、各顯神通,賦予文創產品奇妙的創意和精巧的設計。而年關將至,文創日曆的大戰已然打響。記者盤點了幾款日曆,這裡面哪一款將擺上你的書桌呢?文創界的扛把子———故宮日曆適逢紫禁城建成六百年,今年的故宮日曆選取表現鼠年與紫禁城的文物,體現財富與智慧。
  • 2020年日曆PK又開始了,這3款最值得入
    2019年全部假期餘額已經用完,這意味著下一個假期只能等到元旦,也意味著距離2019年的結束只有不到80天了。這個時候,一年一度的日曆Battle又要開始了。知乎日曆2020你有問題,我有答案商品詳情先看幾個問題:人為什麼喜歡把手插進米箱裡?如果吃一小勺黑洞會怎樣?我們一定會遇到那個對的人嗎?每天都不想上班怎麼辦?
  • 2020年日曆來了,裡面藏著百科全書
    2020年日曆除了上市時間早之外,功能上也增加了很多趣味性和互動性,並且還有許多新晉品牌加入了這場日曆大戰,比如最近很紅的敦煌研究院,以及公眾號 「十點讀書」,今年也都推出了自己的日曆,而像故宮日曆、知乎日曆等老牌常青日曆今年也繼續知識普及的路數。
  • 無需日曆的時代,日曆書為何仍如此火爆?
    知乎日曆知乎以劉看山之名發行的《有問題的日曆2020》,從3000萬個知乎問題、1.3億個回答中精心挑選出的366個問題和回答。由UGC匯集成的這本日曆,畫風簡潔,語言精闢,或帶來新知,或抖抖機靈。豆瓣日曆豆瓣豆品引用了史蒂夫·馬丁的一句話:「所有的人生謎語都可以從電影找到答案。」這或許也是豆瓣電影日曆之於影迷的意義,讓電影觀照生活,成為精神食糧與情感寄託。
  • 原來你每天刷的知乎是這樣一個平臺
    1、知乎做大v能賺錢,月入過萬是萬粉大V的標配,知乎大V的市場價是1萬粉絲1個點讚150元,關鍵是知乎的點讚是沒有限制的哦,只要你有單你可以瘋狂點,大部分大v點讚都有自己的渠道,收入還是相對穩定的;2、知乎號也很值錢,目前市場報價知乎每個粉絲2塊錢,一個1萬粉絲的號,就能賣2萬塊,在知乎的的環境
  • 一個好的檯曆能給你帶來好運,值得被收藏的檯曆推薦
    第一個:豆瓣電影日曆2021年,擁有它,帶你了解電影的世界。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電影日曆~~~逼格超高~~~~豆瓣我想我不需要多做介紹了,它家推出的日曆也是審美在線,超級好看。從2017年開始,豆瓣推出豆瓣電影日曆並廣受好評。2021年的豆瓣電影日曆每日推薦一部高分佳作,讓你從此不劇荒。第二個:果殼物種日曆2021年,讓你每天都能多學一點知識。果殼網一直從事科普工作,得到很多人的讚賞。
  • 知乎有日報,果殼有精選,豆瓣必有一刻
    其中,「豆瓣一刻」所刊載文章《今晚打怪獸:〈哥斯拉〉60年與怪獸電影發展漫談》作為一個連載,從6月19日至22日分成4期。文中,作者「夢見烏鴉」詳細講解了電影中的「小怪獸」——哥斯拉的物種分類及它的身材、構造。許多讀者在觀看《哥斯拉》後讀到「豆瓣一刻」上的連載,才知「雖然以前知道哥斯拉有很長的歷史,但不知道還有這樣的發展過程」。
  • 竟然賣了幾百萬,故宮、豆瓣、果殼們如何將日曆做成生意?
    每到12月我都會收到網際網路公司寄來的日曆,它們製作精巧、用料考究、外觀別致。今年我收到的日曆不少,最特別的有兩套:一套是羅輯思維送給我的羅振宇籤名版故宮日曆,還有一套則是豆瓣送給我的豆瓣電影生活日曆。之所以它們特別,是因為這兩份檯曆並非禮品,而是商品,並且都賣得不錯。
  • 一年賣出25萬冊,豆瓣把數百部電影放進日曆,全年告別劇荒
    說出來大家可能不相信,2020 年已經快過完了。今年發生的事太多了,導致大部分人都沒有發現,原定於 2020 年春節檔上映的電影,到現在都還沒全部上映。以往所長每周都能找到幾部新電影看,而今年,別說大作了,就連電影院不能放的電影也找不到幾部好看的。
  • 2020,知乎向「錢」走
    2019年,知乎開始全方位提速,但步調卻明顯有些慌亂。  這種慌亂源於早期定位上的衝突,既要賺錢牟利,又要保證頭部大V的內容質量。一位重度知乎用戶這樣評價:「我認為在中國商業的語境裡,內容社區都逃脫不了一個規律:平臺內容層次的格調能探多低,能容納多大體量的人共存(穩定日活),它商業化的上限就有多高。
  • 豆瓣熱捧,知乎痛批,4天破10億的《八佰》值得去影院看嗎?
    豆瓣網友全方位肯定它的質量,知乎用戶多角度批判它的爛俗,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票房4天破10億的它,值得觀眾去電影院貢獻一張票錢嗎?1管虎導演的《八佰》,評價毀譽參半。豆瓣主要負責"譽"這部分。《八佰》在知乎不受待見,大部分知乎用戶對它持批判態度。要麼說它是"偽歷史",要麼說導演"屁股坐歪了""夾帶私貨",還有說它不顧邏輯和真相,為了煽情而煽情。"如何評價電影《八佰》"問題下的答案,高贊幾乎都是差評。和7.7的豆瓣評分相對應的,是52%的知友推薦分。
  • 小眾失去知乎 B 站
    這些回答趣味性、故事性都很強,但幾乎沒什麼專業性,「就當茶餘飯後的消遣」,在麥戈看來,知乎作為一個高質量問答社區的屬性越來越淡化,專業的內容還有,但被淹沒在海量的「XXX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裡。隔幾個月就發生一次的知乎大V出走印證了知乎「路線之爭」的弊病,大V出走的原因很簡單,專業內容在知乎的變現非常不易。「大部分專業知識的分享都偏小眾,買單的更是小眾,知識付費是一個不划算的投入產出模式。
  • 2021寶藏日曆限定,都是爆款,顏值能打,你想要的日曆刺蝟統統都給你!
    2020年眼看著就要結束,我需要買一本新的日曆了。在搜索日曆的時候,我發現有創意又走心的日曆真的很多。 01 知乎-問題日曆 這是一本有問題的日曆,點亮你每一天的好奇心。
  • 從知乎改版說起,聊聊近幾年知乎的運營策略
    新建了知乎圈子我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微信圈子」的啟發而做的功能。但是又不太一樣,在查看未關注圈子的內容信息流時,微信強調的是圈子名稱,而知乎強調的是用戶名稱。另外非常少見地強化了各種表情互動,且從UI角度,將評論留言弱化成了一個次級互動方式。我覺得不管從展現形式還是展示內容調性來看,更類似於豆瓣小組和人人網小組的結合體。
  • 敦煌》豆瓣知乎雙高評分 口碑&熱度實現雙贏
    敦煌》豆瓣知乎雙高評分 口碑&熱度實現雙贏 2020-12-22 1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激進的知乎想成為下一個B站?
    然而隨著各大平臺對知識區域的發力,知乎也陷入了瓶頸,首當其衝的便是其內容困境。首先,問答模式見頂。由於人們對於新事物的追逐,熱點變成了知乎問答社區博眼球的工具。真正有價值的問題越來越少,知乎的問答模式陷入了瓶頸,難以持續吸引用戶。其次,內容生產者的出走。在內容平臺賽道的競爭中,內容的生產者無疑是各大平臺爭奪的對象。
  • 鼠年要上多一個月的班!2020年的日曆你看透了嗎?
    講真,我就有這癖好首先DV君會翻日曆找出家人的 生日和自己的生日然後看看 各大假期是星期幾主要是想看能不能拼湊出一個小長假然後再順便 算算日子看看哪一天比較好把人生大事給辦了2020年已經過去5天1、雙閏年2020是閏年公曆一共有 366天不僅如此,它還是個 雙閏年農曆庚子鼠年還有一個 「閏四月」所以就 農曆來說2020
  • 下飯丨豆瓣知乎的這兩檔小節目,看起來很帶勁
    節目中還有一些小八卦讓人看得很過癮。這兩位混音師在節目中還吐槽了一些歌星錄歌的情況,關心華語音樂和綜藝的可以去看看。儘管目前知乎上已經有Live這類參與度更高的活動,但對普通人而言,一檔質樸卻又信息量大的小節目依然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