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個稅如何徵收:各國個稅制度日趨人性化

2020-12-19 搜狐網

  自1799年英國開始徵稅以來,個人所得稅通行世界已有200多年,各國規定了名目繁多的稅目種類以及稅前扣除和退稅項目。為保證民眾的生活水平,各國的個稅制度都日益趨向人性化,納稅人的權利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美國

  美國有句俗話:「世上只有兩件事你逃不過:一件是死亡,另一件就是繳稅。(Nothing is certain but death and taxes.)」上至美國總統,下到平民百姓,納稅成為每個人的義務和職責。美國的個稅制度是國際社會公認的較為完善的稅制,稅法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稅法。

  美國的稅收主要以家庭全年收入計算稅率。夫婦可以合報,也可以分開報稅。家庭中不能為自己提供50%以上生活費用的成員,是納稅人所要供養的人,包括兒童、老人和殘疾人等。

  每年年終,僱主和銀行都要就僱員、客戶的收入情況發出一些一式兩份的表格,一份發給僱員、客戶,另一份發給國稅局,表上詳細列出了僱員、客戶的收入情況,已扣掉的稅額及還未繳清的稅額。人們可以根據這些表格補交欠稅,或是根據自己的支出情況提出退稅申請。在美國若想逃稅是很難的,因為每一個成年人都有一個社會安全號碼,根據這一號碼,任何人的金融活動,電腦中都有詳細記錄。

  在美國收入最高的前1%家庭的總收入約佔美國家庭收入的19%,但貢獻了全美個人所得稅的40%,收入最高的前5%家庭的總收入約佔美國家庭收入的56%,但他們繳納的個人收入所得稅佔美國個人收入所得稅總額的86%。而低收入階層——收入低於平均水平的那50%人群,只繳納了全美個人所得稅總額的3%。

  美國稅法中還規定了「寬免額」,這個概念類似於我國個人所得稅中的「起徵點」或「免徵額」。但是「寬免額」是不固定的,美國聯邦個稅法規定的「寬免額」約為7500美元(約合人民幣48491元),這個數額是按年收入計算的。由於美國最低法定年薪都有上萬美元,因此幾乎每個有收入的人都必須繳稅。但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稅法實行的是「寬免額分段扣減法」,當個人收入達到一定水平以後,「寬免額」會隨著個人收入的增加而按一定比例減少;當收入高到一定程度後,個人「寬免額」將全部取消,他收入的每一分錢都要納稅。這樣可避免出現高收入者從高「寬免額」中受益的現象,也使得稅收的公平原則得到充分的體現。美國的低收入者,不僅不需要交個稅,反而能夠從這個制度中獲得更多的收入,所以,中低收入的美國人對年終繁瑣的報稅不但不牴觸,反而是很積極的群體。

  墨西哥

  墨西哥稅法中關於個人所得稅的部分長達76頁之多,很多領域都有單獨的規定,其個人所得稅徵收制度是一套徵稅和補貼相結合的制度。

  根據墨西哥稅法,凡是月收入在32700比索(約合人民幣18184元)以下的人都能享受到國家財政提供的納稅補貼,最低金額相當於實際納稅額的30%。繁雜的規定常常使得很多納稅人無所適從,同時個人所得稅徵收環節上也還存在著不少漏洞,因此,偷稅漏稅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對於那些偷逃稅款的人,稅務部門發現之後會先向其發送一個書面通知,「邀請」其補交稅款或說明情況,納稅人收到通知後必須在15天內作出答覆,否則將面臨法律的制裁。

  墨西哥的稅務部門除了徵稅之外,另一項重要任務是向公眾提供便捷的服務和普及相關的納稅知識。為此,稅務部門在各地的辦公機構都提供免費的諮詢服務,納稅人可以通過電話或網際網路詢問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可以前往稅務局辦公室與專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法國

  「共享社會財富」是法國稅制一大理念。法國稅法規定,凡是家庭或主要居住地點在法國的人(即在法國連續居住6個月)、在法國進行主要職業活動的人或在法國有主要經濟利益的人,不論其國籍是否為法國籍,均須就其收入(不管是在法國的收入還是在外國的收入)申報個人所得稅。

  法國的收入所得稅稅率是高額累進位,即收入高的人多交稅,收入少的人少繳稅。就單身工作者而言,年收入不足4192歐元(約合人民幣38471元)者免稅,對年收入低於8242歐元(約合人民幣75646元)者開徵7.05%的個稅,如果年收入超過47131歐元(約合人民幣432577元),稅率相應升至49.58%。

  法國的個稅是按家庭來徵收的,根據經濟狀況和子女多少不同,每個家庭所繳納的所得稅均不同。法國還通過發放家庭補貼和各種減稅政策減輕負擔,並向有孩子的貧困家庭發放補助,緩解其生活壓力。

  德國

  在德國,個人所得稅被稱為國家經濟的「自動穩定器」。根據德國法律,所有在德國的常駐居民、在德國的非常駐但收入來源於德國的外國居民,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所得稅因個人收入多少繳納的比例不等,收入越多的,繳稅比例越高。

  德國從2000年開始個人所得稅的比例每年都要調整,目前個人所得稅稅率降到戰後最低水平,但仍是德國第一大稅種,單是個人所得稅中的工資稅就佔德國政府收入的三分之一。

  從2010年開始,德國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從6322歐元(約合人民幣58000元)提升到7664歐元(約合人民幣70312元),最低稅率由25.9%降為15%,最高稅率從53%降到42%。同時,政府還根據家庭情況(如單身、已婚無子女、已婚有子女等)採取不同的個稅起徵點。有幾種情形可以減少個人收入所得稅,包括:已婚家庭但擁有18歲以下子女,或者子女在27歲以下但仍在上學的以及子女沒有收入的;向德國機構捐助政治款項或者慈善款項;不可抗拒的特殊高額開支(如生病)等。

  日本

  日本的個稅根據個人所得多少而定,扣除必要的成本以及各種免稅項目和稅前扣除項目,剩下的按一定稅率交個稅。收入越高繳稅越多。年收入3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6.4萬元)以下者交10%;年收入330萬至9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2萬元)者交20%;年收入在900萬至18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44萬元)者交30%;年收入在18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44萬元)以上者交37%。高收入者繳稅多,既能縮小社會貧富差距,又能增加國家稅收,可謂一舉兩得。

  日本個稅的起徵點根據家庭成員的人數多少而不同。許多日本人儘管年收入相同,但如果撫養的子女人數不一,需要贍養的老人數量不同,需繳納的所得稅稅款也就有很大不同。如果是一對夫婦加1個孩子的工資收入者,起徵點為28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2.7萬元);如果是沒孩子的丁克家庭工資收入者,起徵點為2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7.6萬元);如果是獨身的工資收入者,那麼起徵點為11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9.1萬元)。

  印度

  印度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範圍是一個納稅年度內的所有收入,每年的起徵點都不同。印度是一個農業國家,農民無須繳納個稅。

  印度2011至2012年將提高個稅起徵點,基本個稅起徵點由年收入16萬盧比(約合人民幣2.3萬元)提高到18萬盧比(約合人民幣2.6萬元),老年公民起徵點由年收入24萬盧比(約合人民幣3.5萬元)提高到25萬盧比(約合人民幣3.6萬元),婦女起徵點維持在年收入19萬盧比(約合人民幣2.8萬元)。對於巨富階層,也就是每年收入超過百萬盧比的,政府還可以酌情加收10%。由於起徵點規定得比較高,印度只有大約3000萬人具有納稅人「資格」。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的稅制是一個由「合理的稅收法律+完善的管理機構+嚴密的審計機制」組成的有機體。1989年澳大利亞建立了個人稅號制度,稅務局為每個人編制的具有唯一性的稅務檔案號碼,每人終身只能有一個稅號,即使更改姓名,稅號也不會發生變化。

  稅務機關根據個人或企業的稅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各種來自不同渠道、不同環節的收入數據進行歸集、整理,然後與銀行資料和納稅人所填報的收入進行核對。這樣一來,面對成千上萬的納稅人浩如煙海的數據,稅務機構同樣可以通過稅號輕鬆地監控到每個人的納稅情況。

  如果稅務局懷疑納稅人的報表有問題,一般先電話通知納稅人到稅務局來面談,目的主要是起到「教育」作用,並幫助他們進一步了解稅收法規,補交稅款,而不必接受處罰。稅務局還會通過計算機不定期地隨機選擇審計對象,「受審」範圍一般每年為1%至2%。接受審計的納稅人或公司需要提供10年來任意一年當中最少3個月的收入數據,稅務局將根據自己掌握的各種信息對納稅人的報稅資料進行逐筆審核,並與銀行、僱主和其他部門進行聯繫,核實資料的真實性。如果納稅人的申報與實際相差太遠或確實存在漏報行為,稅務局將予以追究且「從重處罰」。

  (作者單位:北京鐵路運輸法院)

相關焦點

  • 各國個稅大盤點:俄羅斯個稅「一刀切」、美國個稅制度最完善
    經過較為漫長曲折的稅制發展,美國現已成為個人所得稅制度較為健全、先進的國家之一。美國個稅徵收始於1862年,實行10年後,美國進入長達40年的不徵收所得稅時期,僅在1894年向年收入在4千美元以上的家庭徵收了2%的個人所得稅。1913年,美國憲法修正案重新恢復開徵所得稅,所得稅在稅收收入中的比重逐年提高。
  • 歐美收個稅專盯高收入者 日本徵稅考慮家庭負擔
    其實,個人所得稅通行世界已有200多年,儘管各國的個稅制度不同,但都日益趨向人性化。如今各國納稅人的權利正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美國工薪族納稅很少  美國的個稅制度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比較完善的稅制。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個稅法,並在後來不斷補充和完善。美國的稅法也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稅法。  美國的稅收主要以家庭全年收入計算稅率。
  • 個稅起徵點究竟怎麼定?你關心的都在這……
    改革完善個稅徵稅模式,將分類稅制轉化為分類與綜合稅制相結合的徵稅模式,將一些勞動性所得,比如工資薪金、稿酬等,作為綜合所得合併起來,然後再確定一個基本減除費用,大家稱之為起徵點,再進行徵稅。不止提高個稅起徵點,個稅綜合改革提速,減稅力度加大!「個人所得稅改革還要改革完善個人所得稅徵稅的模式。」史耀斌說,我們現在的個人所得稅是屬於分類徵收的個人所得稅模式。
  • 個稅改革再掀熱潮,關於個稅你還要知道這些
    今年兩會上,個稅成為代表、委員與民眾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多份代表、委員或民主黨派的議案、提案都聚焦個稅改革,呼籲提高個稅起徵點,或以家庭為單位徵收個人所得稅。多位代表、委員對此指出,相比簡單地提高個稅起徵點,個稅計徵制度的改革更值得期待。
  • 新華僑報:日本個稅將徵收一分不漏放在首位
    中新網11月7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發文《日本個稅將徵收一分不漏放在首位》稱,日本的個人所得稅法規中,採用較為合理的累進稅率。除了完善的稅制,日本把「誰來收」「如何徵收」放在更為重要的位置。民眾或許對各路政客一會一變的稅收政策有所不滿,但是卻很少人抱怨「有人該交的稅沒收」。而且,一旦被日本稅務部門起訴就等著坐牢,定罪率接近100%。
  • 張魁興:個稅增長逾20%讓國民五味雜陳
    儘管個人所得稅收入佔稅收總收入的比重僅為6.6%,但個稅收入的快速增長仍令國民內心五味雜陳。按常規說,個稅增長在增加國稅收入的同時,也說明國民個人收入的增長。然而,現實是國民感覺自己的收入被增長了。2010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同比增長11.3%,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17.9%,而個稅增長高達22.5%,不只是國民收入被增長,恐怕個稅也是被增長。
  • 個稅改革!購房者受到的影響有……
    其實2011年之前,個稅起徵點還在2000元時,個稅徵收的覆蓋面約為9000萬人;2011年,起徵點從2000元調整到3500元之後,覆蓋面從9000萬人的時候縮減到2000多萬人。這幾年,隨著收入水平提升,個稅覆蓋面才逐漸提升到3000多萬人。
  • 個稅起徵點應多少才合理 能否隨物價指數聯動
    所以,有人主張將個稅起徵點制定為一個徵收區間,比如,3000至5000元的標準區間,然後由各地來決定具體數額,這樣才能最大限度體現地域公平。然而筆者認為,這一看似公平的做法恰恰帶來更大的不公平。因為個人所得稅徵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要實現資源在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間的二次分配,防止地區差距擴大。
  • 稅總:工薪所得佔個稅佔六成 將加快個稅改革
    圍繞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模式,開展研究論證,並按照法定程序推進個稅改革。同時,國稅總局要強化高收入者稅收徵管,重點加強房屋轉讓、限售股轉讓和股權轉讓等財產性所得和盈餘積累轉增股本、分紅派息等資本性所得的稅收徵管。
  • 個稅改革方案或於2020年實施 起徵點有上調空間
    「增低、擴中、調高」是國家個稅改革的總體原則和方向,施正文指出,這要求通過改革調節財產收益的再分配,讓稅制更加公平,高收入者稅負適當增加,中等收入者持平,低收入者稅負要降低。「這一目標只靠提高個稅起徵點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施正文強調,此輪個稅改革重點其實是在徵收模式的改革上,要逐步實現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稅徵收制度。
  • 二手房個稅怎麼計算 哪些情況可以免徵個稅?
    顧名思義,個人所得稅,是指稅務部門向賣方徵收交易所產生的差價獲得的收入。那二手房個稅怎麼計算呢?由於二手房買賣交易金額較大,因此個人所得稅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但是符合一定條件的情況,個人所得稅也是可以免徵的。哪些情況二手房個稅可以免徵?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二手房個稅怎麼計算?
  • 詳細對比中國和美國個稅之後……
    02提到個稅問題,很多人最關心的就是,到底是中國的個稅高還是美國的個稅高?其實這並不是絕對的,建議看完下面的分析再下結論。從兩國稅制看,美國的個稅制度是綜合制,中國的個稅制度是分類制。在美國,每年的個稅申報季,對於窮人來說,各項扣除完以後,基本都交稅很少或者不用交稅,但填報納稅申請花的錢比稅收還高。各種申報表格就有上百種,為了讓納稅人清楚如何填寫表格,專門發行的填表說明就有幾尺厚,更不要說從聯邦到州郡的個稅法典、實施細則、修訂條文等等。
  • 個稅彙算清繳退稅 個稅退稅怎麼退?
    通過個稅年度匯,假如小明每個月收入1萬勞務報酬,到年底算一算竟然可以退稅18120元!  這麼好的事兒該怎麼辦呢?為了回答上述問題,我們邀請中瑞方勝公司高級財稅顧問孫曉川老師,為大家抽絲剝繭講述如何拿回我們的退稅!
  • 2020年個稅改革內容變化介紹,個稅計算公式是怎麼樣的?
    下面我們來為您介紹一下2020年個稅改革內容變化,順便為您解讀下個稅計算公式是怎麼樣的。歡迎閱讀!2020年個稅改革內容變化介紹,個稅計算 2020年個稅改革方案(一)、第一大類:個稅起徵點>工資、薪金的個稅起徵點為5000元,從2019年1月1日起,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三項所得與工資薪金合併起來計算納稅,因此2019個稅稅前扣除項目第一項要扣除的就是個稅起徵點5000元。
  • 藍稅:從美國個稅軟體評測看中國個稅SaaS發展
    美國的個稅徵收,一般以家庭為單位。單身、已婚夫婦、戶主、鰥夫或寡婦等不同身份都有其各自的適用稅率表。而且應納稅額的計算,是對納稅者的年度「純收益」進行統一徵稅,稅基較寬,涉及的費用扣除項目種類較多,在初算稅負的基礎上,還可進行一定抵免扣除。由於美國個稅計算及申報流程相對來說較為複雜,而且偷稅漏稅後果比較嚴重,一旦被查出,除要繳納數倍的巨額罰款外,還可能被判刑入獄。
  • 個稅草案二審在即 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是大概率
    個稅4年翻番是好事  時代周報: 2017年,個稅同比增18.6%,財政部相關人士曾表示「主要是受居民收入增長、財產轉讓所得增加等影響」。今年據北京市統計局發布的信息,北京市工資年均增長在10%左右,而個稅收入增幅高達20.6%。如何理解這一現象?
  • 對每個人都有用的個稅匯總:除了「滿五唯一」,這4種情況也免徵個稅!
    普通住宅個稅 非普通住宅個稅 但是,除了」滿五唯一」之外,如果你符合如下情況,也可以免繳個稅。 1 房產繼承 房屋產權人去世後,依法取得房屋產權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或受遺贈人,這是免徵個稅的。
  • 稅務總局回復個稅起徵點問題 稱3500元符合國情
    盧雲回答,根據現行個稅法和有關政策規定,單位以現金方式給出差人員發放交通費、餐費補貼應徵收個稅,但如果單位是根據國家有關一定標準,憑出差人員實際發生的交通費、餐費發票作為公司費用予以報銷,可以不作為個人所得徵收個稅。  對於通訊費補貼,盧雲稱,如果所在省市地方稅務局報經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後,規定了通訊費免稅標準的,可以不徵收個稅。
  • 個稅起徵點改革:應為中產減負,可與物價掛鈎
    專家看來今年要推進個稅改革,建立指數化的動態調整機制,是解決個稅起徵點問題的長效制度。對此,借鑑國外成功經驗,我們一方面要提高個稅起徵點數額,為中產階級減負;另一方面還要建立指數化的動態調整機制,防止調整之後短時間內不適應物價漲幅水平。
  • 2021年個體工商戶核定徵收,個稅僅為0.5%!
    2021年個體工商戶核定徵收,個稅僅為0.5%! 企業在日常經營中出現一些實際支出無法取得成本發票是常有的事,納稅時,沒有成本票的就會被視為利潤繳納25%企業所得稅,合理的解決方式主要有自然人代開、個人獨資核定、個體工商戶核定徵收,這幾種方式都是運用地方政府的稅收優惠政策來合理降低企業稅負的,目前很多企業都在使用這三種方式,總體來說它們各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