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一口老上海人氣糕點,喚醒你記憶中的年味兒!

2020-12-13 東方網

  小時候,一想到要過年,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可以各種吃吃吃,能一口咬到好吃的糕點就是一種小確幸,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少80後90後都紛紛感慨,年味兒變得越來越淡了。

    春節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充實忙碌一年的你,還記得記憶中的年味是什麼樣的嗎?

  有沒有一種老上海糕點?能讓你感覺春節就要來了?今天小編就為你盤點人氣十足的上海糕點,無論是置辦年貨、還是作為送禮待客的伴手禮都會是不錯的選擇哦!

  條頭糕:忘不了的,還是這種老味道

  對於土生土長的上海寧來說,愛吃甜食應該算是一種情懷。而傳統的糕點就是感情的寄託,更是童年的美好回憶。每到逢年過節,條頭糕總是人氣十足,大家忘不了的,還是這種老味道。

  條頭糕是江浙地區傳統特色糕點。糯米粉糅合細沙,不是裹,是將兩者揉在一起,做成長條狀。有點像北方的驢打滾,造型又有一丟丟像北京的芸豆卷,但表和皮都是不同的原料做成的,條頭糕的外皮是用黏米粉和糯米粉混合製成的,是餈粑的口感,外皮裡揉進了豆沙,香甜軟糯的,還常常淋上桂花蜜,味道絕對令人讚不絕口。

  推薦店鋪:

  沈大成(匯聯商廈店)

  推薦理由;

  沈大成是老字號的糕團店,在上海有很多分店,這家店交通便利,品種齊全,推薦桂花條頭糕。

  地址:天鑰橋路40-90號匯聯商廈1樓(近肇嘉浜路)

  潘·寧波糕團

  推薦理由:糕團品種齊全、一直有絡繹不絕的客人在排隊,東西都很新鮮,被譽為網紅糕點店。

  地址:寧波路222號一層D室

  七寶方糕:歷史悠久、老少皆宜的味蕾享受

  正宗的七寶方糕產於上海七寶寺,是上海最有名的地方土產糕類小吃。

  糯米做的外皮,咬一口,甜甜糯糯的,豆沙餡甜得恰到好處,一點也不粘牙。七寶方糕並非只是一種糕點,只是外皮都是糯米,但是裡面的餡料卻有很多種,芝麻、豆沙、棗泥、赤豆還有桂花。

  推薦店鋪:

  一品方糕專賣店(七寶店)

  推薦理由:七寶老街上一家著名的老店,品質保障,獲獎無數,用的是上等的糯米,每天現做現賣,推薦血糯米豆沙方糕與桂花豆沙方糕。

  地址:七寶老街南大街27-28號(近富強街)

  阿毛方糕專賣店

  推薦理由:品種豐富多樣、無論是自己吃還是送人都是不錯的,老少皆宜,推薦小方糕與豆沙餡的方糕。

  地址:七寶鎮南大街23號(七寶酒坊隔壁)

  松糕:寓意高高興興年年高

  松糕,是上海節日小吃之一,上海人有過年吃松糕的習慣。代表高高興興年年高。相信每一個上海人的心裡,都有一個記憶中的松糕。

  上海松糕,絕無小麥製品的那種「面」勁和發粉味兒,稻米磨成的粉,並不需要添加任何酵母或泡打粉等膨鬆劑就能製成松糕。

  推薦店鋪:

  喬老爺松糕店

  推薦理由:主打產品就是松糕,顏色、圖案和餡料都經過精心搭配,每一個松糕都是現場製作,品種很多,推薦桂花芝麻松糕、抹茶紅豆松糕。

  地址:豫園商城豫園老街64-3號

  小香松糕

  推薦理由:經營多年,在高橋頗有名氣,松糕種類很多,價格公道,回頭客很多。

  地址:高橋鎮清溪路潼港一村17號103室

  糖年糕:年糕糯而有嚼勁,喚醒你的年味

  年糕又稱「年年糕」,寓意著大家的生活一年比一年高,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年的時候,總是少不了有糖年糕的。

  糖年糕創始於蘇州,盛行於上海和浙江一帶,是人們喜慶節日必備的禮物和食品。年糕有黃、白兩種,即用白糖、熟豬油與桂花製成的為白色,用紅糖、熟豬油與桂花製成的為黃色。年糕的"糕"諧音是"高",傳說年初一吃了糕,寓意一年到頭都高高興興、人往高處走等。

  推薦店鋪:

  寧波糕團

  推薦理由:交通便利,就在徐家匯地鐵站附近,品種很多,推薦紅豆糖年糕。

  地址:南丹東路139號

  王家沙點心店(南京西路總店)

  推薦理由:老牌點心店,交通便利,以中式傳統小吃而出名,有「上海點心狀元」之美稱,糖年糕味道很贊。

    地址:南京西路805號(近石門一路)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氣高的5種傳統糕點,咬上一口唇齒留香,你喜歡哪一種?
    中國人氣高的5種傳統糕點,咬上一口唇齒留香,你喜歡哪一種?糕點一直是全世界人們最喜歡的食物。各個國家/地區的糕點都有各自不同的風格,例如國外的馬卡龍和餅乾,在世界各地都很流行。當然我們的中國糕點也不遜色。中國的糕點在外觀上很獨特,味道很好,更不用說味道了。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中國最受歡迎的傳統糕點,咬上一口唇齒留香,你最喜歡哪一種?豌豆黃豌豆黃是北京的傳統小吃,是春季北京應季的糕點之一。味道香甜可口,清涼下火,有益脾胃。
  • 逛吃黃河路,喚醒老上海的童年記憶!
    逛吃黃河路,喚醒老上海的童年記憶!今天,小編就要帶你重走黃河路,喚醒你對舊時童年味道的記憶~~ 第1站:上海國際飯店上海國際飯店,上海年代最久的飯店之一,有三十年代「遠東第一高樓」之稱,2016年上海國際飯店還入選了「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 一方糕點喚醒婺城「味覺記憶」
    兒時記憶中的味道就是最濃的鄉愁。在每一個土生土長的婺城人記憶裡,都存在著一種甜蜜的滋味,那便是傳統糕點的香甜。婺城糕點歷史悠久,品類繁多,味道各異。走親探友提上兩盒傳統糕點,一塊小小的點心寄託著人們最真摯的情感。  「我們那個年代,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上一口糕點,嘗上一口酥糖,那味道酥酥甜甜的,別提有多開心了。」
  • 中國這3大傳統糕點,咬一口滿嘴留香,兒時的記憶,你吃過哪個?
    ,可貴的是初心,很多人忘不了老味道,是源於對故鄉的老情懷。今天飛哥就來跟大家聊一下這個"老味道"。中國這3大傳統糕點,咬一口滿嘴留香,兒時的記憶,看看你吃過哪個?中國有名的4大傳統糕點,外酥裡嫩,是老少皆宜的美味,樣樣經典1、 雲南鮮花餅提起雲南,除了過橋米線,就會想到鮮花餅。
  • 蜜三刀、鴨尾酥、油酥麵包 老式糕點喚醒味覺記憶
    原標題:老式糕點 味覺記憶蜜三刀、鴨尾酥、枇杷梗、翻花、老麵包……在每個人的記憶裡,總有幾款老糕點的味道恆久地滲入舌苔上的每一個味蕾,隨著時間的變化慢慢演變成揮之不去的感情積澱。當舌尖再次被老味道喚醒時,便能打開記憶的大門,勾起無限的回憶。
  • 品鮮營口|記憶中的傳統中式糕點——金水塔清真糕點
    第十四期:金水塔清真糕點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有一個獨特的味道,每每聞到,記憶和情感就會被喚醒,這一塊塊糕點的背後隱藏的是我們營口人歡樂的童年記憶,也是我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與嚮往......今天就帶大家一起回味一下營口的傳統中式糕點——金水塔清真糕點。
  • 一口WOLL鍋 喚醒記憶中的溫暖
    有一口稱手的鍋具,應該是很多喜愛烹飪之人的美好心願。找到這樣一口鍋子,然後慢慢掌握它隨時變換的溫度,慢慢習慣它手柄的握度,慢慢知曉它的鍋深需要多少水位才能夠燉出可口的菜……也是所有廚渣不願意隨便換鍋的理由。  最近我喜歡上烹飪的原因是因為有這麼一口鍋,它滿足了我做飯的所有需求。
  • 尋找記憶中的味道 久負盛名的11款老上海點心
    記憶中的老上海,是溫情賢淑的女子,風氣萬種的異國建築,還有那些一口一個精緻的老上海點心,就如同這個城市般優雅的存在至今。生煎饅頭、排骨年糕、油墩子、兩面黃、南翔小籠……都是上海人的心頭之好。
  • 老上海的記憶——蘇式鮮肉月餅
    對於從小吃慣了甜膩廣式月餅的我,要接受鹹味且裹著肉的蘇式鮮肉月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本著吃貨對美食無限追求的心,在我咬下我人生中的第一口鮮肉月餅後,那入口酥脆夾雜著淡淡的鹹香口感,便讓我愛上了它。蘇式鮮肉月餅是江浙滬一帶特有的傳統糕點。蘇軾的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描述的就是蘇式月餅。「酥和怡」就是指蘇式月餅入口酥鬆易化的特點。
  • 記憶中的年味兒(三)
    記憶中的年味兒(三) 2020-01-06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糕點篇|盤點經典幾十年老上海記憶裡的美食,來魔都必打卡!
    收藏並關注「胖胖的美食筆記」,還有更多美食等著你哦!讓胖胖和你一起分享美食,享受生活!上海這座國際化的大都市,日新月異、海納百川。在上海能吃到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國的美食。但是上海人對糕點的熱情更是延續整個生命的過程。
  • 濟南這家百家老糕點店,有濟南人記憶中的老味道,來掃貨多是老人
    濟南是魯菜的發祥地,特色美食都有魯菜的鮮明特徵,加上濟南人喜歡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因此濟南的特色美食,把子肉,牛肉燒餅等格外受歡迎,不過濟南老的糕點店裡的糕點也一樣極具人氣。濟南的一大糕點食品商店始建於1912年,已經近百年,他家的桃酥,長壽糕,紅蛋糕等傳統糕點,依然擁有高人氣,這家老的糕點鋪也加以創新,新式的糕點種類也很多,這家店裡傳統糕點加上新式糕點,品種多達100多種。
  • 天津這家老字號糕點鋪,藏著天津人記憶中的老味道,排隊也要吃
    天津人特別愛吃糕點,因此很多老字號的糕點鋪長盛不衰,像桂順齋,桂發祥,欣樂糕點,冠生園等等,到現在仍然也是要排隊才能吃到,今天要說的是大橋道的糕點,它曾經是逢年過節最拿得出手的禮品。這家糕點鋪是名副其實的老字號糕點鋪,如今這家糕點鋪依然人氣爆棚,不排隊根本吃不到。對天津人來說這記憶中的味道,排隊也要吃。
  • 「年味」銀川——帶你尋找記憶中的年味兒
    「年味」銀川——帶你尋找記憶中的年味兒 2019-01-18 18胡耀榮 攝   中新網銀川1月18日電 (於翔 胡耀榮)老照片、老物件、老場景,勾起了不少市民兒時過年的記憶……1月18日,新年來臨之際,一場以「年味」為主題的光影圖集特展在銀川市文化館拉開帷幕。
  • 廣東清遠的窩仔腸粉,口感爽滑,一口咬下去,皮非常韌!
    小編早上一般叫一盤最簡單的齋窩仔腸粉,用筷子夾起,透過光線能看到腸粉皮很薄,一口咬下去,皮非常韌,沒有普通米漿製品腸粉的那種軟糯的感覺,加上熟花生油和醬油,味道剛剛好。如今,清遠傳統的民間小吃已經越來越難找到了,其實我們有很多小吃、糕點之類製作十分精巧,飲食風俗也有其獨到之處。那些扎了根的味覺記憶,一般都和童年的經歷有關。
  • 蘇州老蛋餅店裡的人情味兒:「一口」就能喚醒當年的記憶!
    老客人說:「一中現在雖然搬走拆除了,旁邊的店也關了大半,可這家蛋餅店卻還是學生們記憶中的樣子。」總之,在蘇州總有一家蛋餅店還保留著屬於你記憶中的獨特味道:還有很多老蛋餅店、蛋餅攤自己沒吃過,卻也聽身邊人推薦過,不知道其中有沒有你吃過的?
  •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兒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隨時可以吃上「年夜飯」,每天都是「穿新衣」,很多人感覺到現在的年味兒越來越淡了,甚至有人認為過不過年沒有什麼區別。懷著對過年的企盼和鄉愁的眷戀,我利用春節回鄉之機,開始了一次尋找記憶中的年味兒之旅。
  • 寧波老味道「面結」,豆皮包著肉餡,一口咬下去,滿口的鮮香軟嫩
    寧波的面結,也就是上海人口中的百葉包,用千張裹起蔥肉餡,可紅燒可清蒸可湯煮。「千張」是江浙人的稱呼,在北方通常都叫豆腐皮或者幹豆腐,千張是豆腐皮中比較薄的一種。寧波人對於面結,大概是記憶力抹不開的回憶,男女老少沒有人不喜歡,是地道的寧波老味道。面結,我們那兒叫百葉結,一張豆皮包著肉餡,一口咬下去,滿口的鮮香軟嫩。
  • 快要絕跡的油墩子,快要消失的老上海小吃
    不光是上海「土著」,只要是在上海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都知道「油墩子」的存在。而油墩子對於上海人來說可謂一代人的回憶。小時候放學了,就守在一個攤頭前,看著攤主將麵糊倒入鐵勺或模具中,加入蔥花、蘿蔔絲,在上面再蓋上一層麵糊後放入油鍋。等著出鍋後,手捧著燙嘴的油墩子,一口一個香脆,和同學們嬉鬧著離開。
  • 中國皇宮貴族才能吃到的4種糕點,咬上一口唇齒留香,你吃過幾種
    中國皇宮貴族才能吃到的4種糕點,咬上一口唇齒留香,你吃過幾種社會在發展,時代在改變,收入的增高,以前皇宮貴族才能吃到的糕點成了人人都能吃的平民小吃,今天就來介紹四種傳統糕點,你吃過幾種?1、杭州桂花糕桂花不僅是一種觀賞性的花朵,還能拿來做成美食,桂花糕就是其中之一,做好的糕點香味撲鼻,可以清晰地看到花瓣和桂子的形狀,入口即化,滋味絕佳,深受人們的喜愛,可惜現在很少吃到了,慢慢地變成了一種童年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