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安全第一」的英法海底隧道

2021-01-07 科學網

 

英法海底隧道是連接英倫三島與歐洲大陸的鐵路隧道。

 

英法海底隧道又稱英吉利海峽隧道(The Channel Tunnel)或歐洲隧道(Eurotunnel),是一條把英國英倫三島與歐洲大陸連接起來的鐵路隧道,於1994年5月6日開通。它由三條長53公裡的平行隧道組成,其中海底段的隧道長度為38公裡,是世界第二長的海底隧道及海底段世界最長的鐵路隧道。兩條鐵路洞襯砌後的直徑為7.6米,開挖洞徑為8.36~8.78米;中間一條後勤服務洞襯砌後的直徑為4.8米,開挖洞徑為5.38~5.77米。

 

從1986年2月12日法、英兩國籤訂關於隧道連接的坎特布利條約(Treaty of Canterbury)到1994年5月7日正式通車,歷時8年多,耗資約100億英鎊(約150億美元),它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利用私人資本建造的工程項目。

 

通過隧道的火車有長途火車、專載公路貨車的區間火車、載運其他公路車輛(像是大客車、一般汽車、摩託車、自行車)的區間火車。均由2臺機車牽引,每臺機車功率為7600馬力,平均最高時速為140公裡。隧道由歐洲隧道公司經營,但因為隧道建造費用極高,所以債務沉重。

 

1994年5月6日,是英國與法國乃至歐洲大陸關係史上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1.1萬名工程技術人員用近8年之久的辛勤勞動,終於把自拿破崙·波拿巴以來將近二百年的夢想變成了現實:滔滔滄海變通途,一條海底隧道把孤懸在大西洋中的英倫三島與歐洲大陸緊密地連接起來,為歐洲交通史寫下了重要的一筆。

 

隧道啟用後,倫敦至巴黎只需3小時即可到達。而從倫敦飛到巴黎,航程一般也需要3小時左右,事先還要訂票。經隧道乘火車,時間一樣,卻省去了不少麻煩。據英國鐵路當局估算,每年通過隧道的旅客人數達1800萬人,貨運達800萬噸。

 

在1994年5月6日英法海底隧道的通車典禮上,當時的法國總統密特朗和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隧道兩端——法國的加來和英國的福克斯通共同主持了盛大的通車剪彩儀式。兩國元首在剪彩典禮上發表了講話。密特朗說,兩個多世紀的理想實現了,他本人和法國人民都為這一工程的實現而感到高興。這一工程將促進歐洲統一建設,英法兩國之間所做的事不會使歐洲其他地方感到無動於衷。伊莉莎白二世女王說,這是第一次英法兩國元首不是乘船,也不是乘飛機來會面的。她希望海底隧道能增加兩國人民間的相互吸引力,希望兩國繼續進行共同的事業。

 

英法海底隧道的規劃設計把施工和運行安全放在極為重要的地位。之所以不採用一條大跨度雙線鐵路共用隧洞,是為了減小海底施工的風險,提高運行、維護的可靠性。在兩條單線鐵路洞之間是後勤服務洞,每間距375米設置直徑為3.3米的橫向通道與兩個主洞連接,連接處有防火撤離門。後勤服務洞的主要功能是,在隧道全長範圍內提供正常維護和緊急撤離的通道。在接到命令後,它可在90分鐘內將全部人員從隧道和列車中撤到地面。它還是向主洞提供新鮮空氣的通道,並保持其氣壓始終高於主洞,使主洞中的煙氣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侵入後勤服務洞。後勤服務洞在施工期間是領先掘進的,這為主洞的掘進提供了詳盡的地質資料,對保證安全施工有重要意義。

 

此外,隧道的運輸、供電、照明、供水、冷卻、排水、通風、通訊、防火等系統都充分考慮了緊急備用的要求。為使隧道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通道,歐洲隧道公司在隧道內安裝了大量先進的安全裝置,僅用於隧道運營管理的控制和信息交流系統就有3套。此外,還備有自動滅火裝置、防震系統,修建了防彈牆、安全通道,甚至設置了動物捕捉器,以對付因迷路而闖入隧道的動物。隧道每隔1.75公裡就安置一個監測器,隨時測定溫度、煙塵及一氧化碳的含量。

 

(扈中平整理)

 

《中國科學報》 (2013-07-26 第10版 調查)

相關焦點

  • 海底隧道打開難民"入侵"大門 英法在海底鬧彆扭(圖)
    本報駐法國特派記者 顧玉清  儘管從英法海底隧道登陸英國的偷渡客難闖各種嚴格的檢查,且經常出現死亡事故,但是湧向這裡的難民潮卻沒有後退之勢。近日,來自四面八方的難民聚集到法國一側加來附近的桑加特隧道口,為了進入夢中的「樂園」鋌而走險,甚至不惜以生命做代價。
  • 英法海底隧道恢復通車
    原標題:英法海底隧道恢復通車  鍾和   本報特稿 英國媒體18日報導稱,「歐洲之星」客運公司表示,在一起因失火事故導致隧道暫停通行、疏散車上人員之後,連接英國和法國的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已經恢復通車。   「歐洲之星」客運公司說,當地時間17日上午11時30分許,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發現有煙霧後臨時關閉。英國肯特郡警方說,海底隧道之所以有煙霧,是因為一輛貨車在臨近法國一側失火,導致整個隧道不得不關閉。   事故導致隧道關閉數小時,但未引發重大損害。報導稱,這起事故導致英法兩頭的交通大亂,倫敦聖潘克拉斯車站有大批民眾排隊等著退票。
  • 歐盟稱若英「硬脫歐」英法海底隧道將照常運行三個月
    歐盟稱若英國「硬脫歐」英法海底隧道將照常運行三個月中新社布魯塞爾2月13日電 (記者 德永健)歐盟當地時間12日通報,一旦今年3月末英國與歐盟未達成任何協議「硬脫歐」,連接英倫三島和歐洲大陸的英法海底隧道將照常運行至少三個月。
  • 英法之間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被迫關閉
    原標題:英法之間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被迫關閉   原標題:英法海底隧道疑因起火暫時關閉  新華網倫敦1月17日電(記者 張建華)連接英國和法國的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當地時間17日上午檢測出煙霧,迫使「歐洲之星」客運公司暫時取消了穿行該隧道的跨國列車服務。
  • 科學網—世界海底隧道之最
    於是,人們設計建造接通海峽兩岸的海底隧道。海底隧道不佔地,不妨礙航行,不影響生態環境,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全天候的海峽通道。目前,全世界已建成和計劃建設的海底隧道有20多條,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國、西歐、中國大陸和香港九龍等地區。 世界上最早的海底隧道建成於1942年,日本在本州的下關和九州的北九州市之間修築了一條長6.3公裡的海底隧道——關門海峽隧道。
  • 英法誓言制止非法移民經海底隧道偷渡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3日報導稱,英法兩國內政部長誓言,制止非法移民從法國經海底隧道進入英國是當前的首要任務,不過,他們也認為移民潮危機是全球性的問題,歐洲和國際社會必須作出反應,而不是只讓英法承擔責任及應對難題。
  • 韓日再議海底隧道 長度是英法海底隧道的4倍多
    韓國釜山消息一度銷聲匿跡的修建韓日海底隧道計劃近日被重新提上了議事日程。今天,韓日海底隧道國際研討會在釜山拉開序幕,研討會將正式討論建設韓日海底隧道的必要性。據悉,該海底隧道的計劃建設長度是英法海底隧道的4倍多,工程費用將超千億美元,如建成將成為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目前,韓日海底隧道的建設方案已壓縮為三個路線,兩條從韓國巨濟島經對馬海峽到日本九州的唐津市,一條從韓國釜山經對馬海峽到日本唐津,長度均在200到230公裡之間,但建設幾條隧道,只建公路還是同時建設公路和鐵路還尚未定論。
  • 橋梁或邊界:英法海底隧道見證著歐洲一體化和英國脫歐的反覆歷程
    早在1802年,英法雙方便開始設想開通一條海底隧道徹底解決由自然邊界所帶來的交往問題。但這一設想的實現卻歷經了近200年的爭論才得以實現,1994年5月6日,著名的英法海底隧道(Channel Tunnel)貫通,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搭乘歐洲之星列車(Eurostar)經由隧道抵達法國的加來;2007年,在高速鐵路的加持下,從倫敦到巴黎的行程縮短至2小時15分鐘。
  • 「現代文明七大奇蹟」之英法海底隧道(優秀少兒英語讀物)
    Channel (England/France)英法海底隧道Netherlands North Sea Protection Works (Netherlands)荷蘭北海保護工程(荷蘭)Canadian National
  • 英男子試圖從海底隧道「走」到法國 被法國警方逮捕
    英法邊境通行限制讓不少急於離開英國的旅客傷透腦筋,這不,有人開始想辦法了......  綜合英國《鏡報》和「天空新聞」消息,一位姓名暫未透露的英國人近日試圖步行穿過連接英法的海底隧道——英吉利海峽隧道,於21日在隧道內被法國警方發現並帶走。
  • 英法測試經海底隧道輸送坦克應對與俄爆發衝突
    一輛歐洲之星客運列車駛出英法海底隧道的法國加來出口 【觀察者網綜合】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1月22日報導,英國軍方在英法海底隧道進行了一次坦克運輸測試。在上周三(1月18日)深夜,英國軍方通過30英裡的海底隧道運輸了5輛坦克,以此來測試俄羅斯和北約在東歐陷入緊張局勢時,是否能有一條有效路線把裝甲力量快速部署到位。 周三的這次演習恰好是在川普總統就職典禮前兩天,似乎有一些巧合。但是英國國防部告訴NBC,這次測試已經計劃了整整一年,和川普總統的就職典禮沒有任何關聯。
  • 英法海底隧道「歐洲之星」鐵路員工本月將罷工7天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法國國際廣播電臺8月10日報導稱,英法海底隧道「歐洲之星」鐵路部分人員將在8月的兩個周末罷工,時間為7天。具體日期為當地時間8月12日零點到15日23點59分,與8月27日到29日的3天。不過,罷工將對英法海底隧道「歐洲之星」列車產生的影響尚未立即公布。「歐洲之星」發言人稱,在罷工期間鐵路時刻表會有些許調整,保證所有訂票乘客能夠上車。
  • 海底隧道
    世界範圍內,海底隧道的建設始於上世紀的40年代,1942年,日本在關門海峽修建了第一條海底隧道,實際上,人類建海底隧道的夢想和嘗試卻比這個時間還要早一個多世紀,早在19世紀的拿破崙時代,法國人就設想著在英法海峽之間修建一條隧道,並進行了兩次開挖,但最後因技術和戰爭的原因而擱淺下來,歷經兩個多世紀,直到1993年這條隧道才完全貫通,投入運營。下面就一起來膜拜世界上這些牛氣逼人的海底隧道吧。
  • 「邊界觀察」橋梁或邊界:英法海底隧道見證著歐洲一體化和英國脫歐...
    早在1802年,英法雙方便開始設想開通一條海底隧道徹底解決由自然邊界所帶來的交往問題。但這一設想的實現卻歷經了近200年的爭論才得以實現,1994年5月6日,著名的英法海底隧道(Channel Tunnel)貫通,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搭乘歐洲之星列車(Eurostar)經由隧道抵達法國的加來;2007年,在高速鐵路的加持下,從倫敦到巴黎的行程縮短至2小時15分鐘。
  • 世界海底隧道大盤點
    於是,人們設計建造接通海峽兩岸的海底隧道。海底隧道不佔地,不妨礙航行,不影響生態環境,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全天候的海峽通道。目前,全世界已建成和計劃建設的海底隧道有20多條,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國、西歐、中國等地區。
  • 200人因歐洲之星班車故障被困英法海底隧道
    東方網1月8日消息:據「中央社」報導,行駛英國與歐洲大陸之間的「歐洲之星」(Eurostar)班車,7日上午再傳在英法海底隧道發生故障,256名乘客被困。  歐洲之星火車從布魯塞爾上午8點5分出發,原本預定倫敦8點56分抵達聖潘克拉斯車站(St Pancras),但在距離英國6英裡時,卡在隧道內,分析可能是因為法國北部下大雪,造成電力系統故障。
  • 國內最長海底隧道將開建,超越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
    ▲2007年11月,獅子洋隧道首臺盾構機「跨越號」出發從目前水下隧道的建設工法上看,主要有三種工法,包括盾構法、沉管法、鑽爆法。其中,盾構法的施工方法是:利用盾構機械在地層中開挖,在盾構機殼體內進行襯砌拼裝,再由千斤頂頂進,如此循環,向前延伸。具有施工安全、不妨礙通航、不受氣候影響等優點。
  • 世界第一長海底公路隧道,膠州灣第二隧道正式開工!
    世界最大規模海底隧道, 世界第一長公路海底隧道 項目建設開挖土石方量超過800萬立方米,超過日本青函海底隧道(520萬立方米)和英法海峽隧道(480萬立方米),建成後將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海底隧道工程。
  • 世界最長公路海底隧道正式開工,創造五個世界第一!
    膠州灣第二隧道採用雙向六車道主線隧道加中間服務隧道布置方式,主線隧道長15.89公裡,將超過挪威已建成的Ryfylke隧道(14.3公裡)成為世界第一長公路海底隧道。項目建設預計開挖土石方量超過800萬立方米,超過日本青函海底隧道(520萬立方米)和英法海峽隧道(480萬立方米),建成後將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海底隧道工程。人類讓天塹變通途的一個「大膽嘗試」,就是穿海建造隧道。確切來講,世界範圍內海底隧道的建設始於上世紀的 40 年代——1942 年,日本在關門海峽修建了第一條海底隧道。
  •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海底隧道?
    &nbsp&nbsp&nbsp&nbsp世界範圍內,海底隧道的建設始於上世紀的40年代,1942年日本在關門海峽修建了第一條海底隧道,然而,人類建海底隧道的夢想和嘗試卻比這個時間還要再早一個多世紀,早在19世紀的拿破崙時代,當時法國人就設想著在英法海峽之間修建一條隧道,並進行了兩次的開挖,但最後都因技術和戰爭的原因而擱淺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