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助力國產磁懸浮列車提質提速

2020-12-14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魏鬱):目前,中國的輕質複合材料結構設計與應用日漸成熟。該領域專家、北京理工大學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雷紅帥及其所在團隊,一直在為國產磁懸浮列車提質提速而孜孜鑽研。通過環球資訊廣播的電波,雷紅帥介紹了全複合材料懸浮架結構的研製過程。

複合材料廣泛應用於國防裝備和高端工業裝備關鍵結構部件的輕量化和多功能集成設計。

北京理工大學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雷紅帥及其所在團隊,一直從事輕質多功能材料與結構的力學設計方法、製造技術和性能評價相關研究。為了給國產磁懸浮列車提質提速,研究團隊開展了磁懸浮列車複合材料懸浮架結構研製工作。「傳統的金屬懸浮架結構,構型比較複雜,載荷比較多,集成化程度不是很高。當時主要是想通過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應用,能夠把懸浮架結構的重量和綜合製造成本降下來。」

2016年-2019年,雷紅帥及其所在團隊和中車集團經過幾年努力,研製出了全碳纖維複合材料懸浮架結構,並通過相關試驗考核,成功交付。「在滿足相同的承載條件要求下,使用複合材料可以實現結構的輕量化設計。但是由於懸浮架結構本身的構型比較複雜,由很多個模塊來組成,且有36種服役工況。如何設計與製造全複合材料懸浮架結構,整體上來講,在國際上都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工作。」

雷紅帥介紹,目前中國在輕質複合材料應用上已日漸成熟。近十年來,複合材料也逐漸走進了百姓的生活,比如新能源汽車的車身骨架、四門兩蓋,以及滑雪板、漁具、自行車等。他認為,複合材料的使用在多領域都有著巨大的前景。

談及奮鬥、談及收穫,這位青年科學家說:「對於一名科研工作者來講,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認可、得到應用的那一刻,心情是很激動的。比如我們參與了由航天五院總體部牽頭研製的一顆超輕質衛星,大家一起投入了幾年的時間,解決了一些新結構設計和新製造技術等相關的問題,去年這顆衛星成功發射入軌,運行狀態良好,這一刻是我最熱血的時候。」

(素材提供:中國科協科技傳播中心、中國科協培訓和人才服務中心)

相關焦點

  • 助力高速磁懸浮軌道列車提速 青島這項研究全球首創
    據悉,該項目聚焦研究將最節能的軟磁材料用在最高速的軌道列車系統,並將聯合青島大學申請2021年度青島市科技計劃重點研發專項。&nbsp&nbsp&nbsp&nbsp中車青島四方是國內磁懸浮軌道交通領軍企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關鍵技術」課題牽頭單位。
  • 超級磁懸浮列車是根據怎樣的原理進行工作的?
    超級磁懸浮列車是根據怎樣的原理進行工作的?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資料圖片:2006年9月17日,大連啟動首屆科普之秋活動。圖為一對母子在參觀磁懸浮列車模型。圖為一對母子在參觀磁懸浮列車模型。     原標題:中國正研製超級磁懸浮列車 時速可達2900公裡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5月12日報導 港媒稱,中國正在研製超級磁懸浮列車,採用真空管設計,未來的時速可達到每小時2900公裡。
  • 磁懸浮高鐵試跑成功助力高鐵提速換擋
    今天上午,中車四方股份(6.110, -0.09, -1.45%)研發的時速600公裡的磁懸浮列車成功試跑,工程樣機預計在今年底下線。(6月21日新浪財經)自2002年上海開行磁懸浮列車以來,國內外遊客的讚嘆聲絡繹不絕。
  • 中國研製超級磁懸浮列車 時速可達2900公裡
    香港《商報》網站5月12日報導稱,在西南交通大學的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導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家首次成功完成載人高溫超導磁懸浮環形軌道測試。這一項目由鄧自剛博士領導,他已經對這項技術進行了數年研究。  《科技世界》報導稱,去年3月,鄧自剛率領的研究小組進行了第一次高溫超導磁懸浮環形軌道測試。這種新型環形軌道將掀起一股速度更快的列車的浪潮。
  • 國產大飛機高速磁懸浮列車在武漢亮相
    本文轉自【長江日報】;展示中國高端設計實力國產大飛機高速磁懸浮列車在漢亮相12月11日,2020年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上,展示的新一代磁懸浮列車模型。■ 新一代磁懸浮時速可達600公裡展館入口處,青島展區前擺放的多個軌道列車模型十分顯眼,吸引眾多觀眾圍觀拍照。下一代地鐵車輛、「復興號」高速動車組、新一代跨座式單軌列車、北京大興機場線市域動車組等代表列車模型一齊展出,場面頗為壯觀。
  • 國產高鐵領先世界,這次國產磁懸浮列車也來了
    在中國高鐵技術快速發展並領先世界的同時,中國另一項高技術交通技術磁懸浮列車,也在不斷研發,並且不斷取得成果。近日有媒體報導,我國自主研發最快磁浮列車,「2.0版」快速磁浮列車正處在緊張的試製組裝階段,計劃今年年中下線。這將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最快時速磁浮列車。
  • 德國不用的磁懸浮列車,上海接手就虧損,中國難道上當了?
    人們至今還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前進著,磁懸浮列車就是人們在陸地交通中的一種嘗試。然而德國不用的磁懸浮列車,上海選擇接手,沒想到接手之後就造成了虧損,難道是我們的院士被騙了嗎1750年,一位科學家發現把兩個磁鐵的同極靠近就會產生非常強大的斥力,他把這一現象定名為「同極相斥」,但是他並沒有更深地研究這一現象,這位科學家是約翰·米切爾。
  • 我國高速磁懸浮列車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原標題:我國高速磁懸浮列車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新華社杭州12月8日電(記者魏一駿、許舜達)記者從正在此間舉行的第二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未來交通大會上獲悉,我國高速磁懸浮列車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已具備了啟動高速試驗線建設和後續產業落地的基礎。
  • 市委研究推動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成果落地和2021峰會籌辦
    市委研究推動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成果落地和2021峰會籌辦 2020-12-11 2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自主新型磁懸浮列車獲重大科技成果認證
    中國自主新型磁懸浮列車獲重大科技成果認證 2013年12月7日     據新華社電3日,中國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研發的「浮」在軌道上貼地飛行的中低速磁懸浮列車,獲得科技部門組織權威專家開展的重大科技成果鑑定,未來將修建商業運行示範線並在海內外推廣。
  • 600km每小時,廣深國產磁懸浮快要來了
    2020年9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負責人在「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現代交通工程技術與產業專題會上表示,當前中國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列車已進行的選線方案研究共有兩條,分別是滬杭磁浮與廣深磁浮。
  • 上海磁懸浮列車是不是一項失敗的商業投資?
    2、初期磁懸浮技能和高鐵技能均從外洋引入,那麼上海建磁懸浮這個階段大概更偏向於經濟性和詳細運營上的論證,技能上的突破和國有化是在確定輪軌方案後大力大舉推行的。3、磁懸浮這條線路比明顯名,同期配置的高鐵論證線路地點地我是在某傳授的磁懸浮科普講座上聽到貌似天津郊區,早上搜了下沒有搜到,要是錯誤歡迎指正5、磁懸浮高速列車沒有上馬,但磁懸浮技能還是在漸漸應用於軌道交通上,比如中低速磁懸浮列車短程線路在國表裡很多多少地方開始興建,再比如高鐵提速後高速牽引電機中機器軸承會漸漸被磁懸浮軸承更換
  • 磁懸浮列車原理,磁懸浮列車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磁懸浮列車特點:磁懸浮列車速度極快,時速超過500千米/小時,運行時平穩安靜、不汙染環境,運營、維護和能耗費用低,但因其沒有輪子所以制動能力較差。磁懸浮列車軌道:磁懸浮列車沒有車輪,外觀和地鐵相似,運行時列車「懸浮」在軌道上面或下面,做無摩擦的運動。
  • 成都要有磁懸浮列車了?西南交大技術提案獲批?基本定調還在研究
    近日有媒體開始爆料稱,成都就要有磁懸浮列車了,沿途又要帶火多少多少樓盤等等,很多人只是看了一個標題就興奮起來了。磁懸浮列車的確是高大上,時尚時尚最時尚。目前國內擁有磁懸浮列車的城市也就上海和北京等國際範大都市,並且運營的裡程都不是很長。
  • 長沙研製出全國首輛磁懸浮列車
    這一年的5月11日,我國第一臺單轉向架磁懸浮列車在國防科大實驗室試車成功,中國人正式圓了自己的磁懸浮列車夢。這一事件,入選當年我國的十大科技新聞。從此以後,我國的磁浮交通運輸技術向前邁進一大步,逐漸走在國際前端。   1995年之後,我國的磁懸浮技術開始遍地開花,在研究領域、應用領域都有很大發展。
  • 山東要建「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懸浮列車,濟南青島淄博濰坊受益
    但又傳來了好消息,山東將要修高速磁懸浮列車了!!!1月25日,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技術方案在青島通過專家評審。這標誌著由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專項「高速磁浮交通系統關鍵技術」課題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 時速500公裡 日本最新型磁懸浮列車亮相
    時速500公裡 日本最新型磁懸浮列車亮相1/1) "← →"翻頁 當地時間6月3日,日本最新型磁懸浮新幹線列車
  • 磁懸浮是怎麼懸浮起來的?磁懸浮列車技術全解析
    司機可以走來走去  磁懸浮列車技術全解析  磁懸浮列車怎麼懸浮起來?怎麼運行?又如何達到一般輪軌列車完全達不到的速度?就這些問題,快報專程採訪了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副研究員方攸同博士。  見證兩種技術之爭  浙江工程師談磁懸浮  浙江省經濟建設規劃院基礎項目處副處長柴賢龍是磁懸浮的歷史見證者。從1992年起,作為高速交通項目組的一員,柴處長就開始研究滬杭城際快速交通,課題圍繞高速輪軌和磁懸浮技術展開。  說起這條鐵路的誕生,柴處長記憶猶新。
  • 誘導韌帶和中樞神經再生 讓磁懸浮列車更平穩 --我國新材料最新...
    新華社長春6月26日電 題:誘導韌帶和中樞神經再生 讓磁懸浮列車更平穩--我國新材料最新成果亮相長春  新華社記者 李雙溪、孟含琪  用於誘導韌帶和中樞神經再生的組織誘導材料、用於生產磁懸浮列車懸浮架的碳纖維複合材料、用於4D列印的智能材料等一系列新材料技術成果,近日在長春舉行的在第十九屆科協年會的先進材料創新展覽會上亮相
  • 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懸浮列車安全和舒適性如何?
    8月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在打造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提出,將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等交通裝備研製和試驗。未來投入運用,人們的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出行時間和成本也將更加縮減。以京滬間運輸為例,單程僅需3.5小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