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商業更真實 讓科技更人性 讓創投更簡單
本月月初,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了媒體發布會,宣布正式進軍輕食市場,從8月1日開始到今年年底,整整五個月,全國所有門店的輕食一律五折優惠。同時,瑞幸咖啡還宣布將在年底達成全國2000家門店的目標。
從今年年初開始試水的luckin coffee 在過去的7個月裡一路高歌猛進,就像一個開了外掛的遊戲玩家一樣見佛殺佛,在國內的一線、準一線城市迅速打開市場。數據可以說明一切:完成門店布局809家,服務用戶350餘萬,銷售杯量1800餘萬,外送訂單平均完成時長18分鐘,超時率低至0.4%,用戶滿意度達99.3%。
新關口:輕食市場
本次進軍輕食市場,似乎昭示著瑞幸咖啡要開啟另一個新關口的闖關了。根據國際連鎖咖啡品牌的經驗,「咖啡+輕食」是一種擴展門店商品品類、提升產品復購率的好搭配,對於提升客戶的品牌忠誠度以及總體的利潤率有著積極的影響。
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郭謹一也在發布會上表示:「輕食是咖啡業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一直高度關注的業務領域。瑞幸咖啡將始終秉承品質至上的原則,努力為客戶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捷性的輕食產品。」
瑞幸咖啡此次推出了四大類輕食:肉卷類、司康類、麥芬類和三明治類。在未來,瑞幸咖啡還將推出水果、沙拉、酸奶等產品。瑞幸咖啡的產品除了大家有目共睹的高顏值,還有我們看不見的高品質,比如他們在輕食方面的供應商選擇,就說明了這一點。
不生產輕食的瑞幸 如何做好輕食?
根據瑞幸咖啡相關負責人透露,他們不生產任何輕食,而是與全球頂級的大型輕食製造商深度合作,目前合作的供應商有三家:百卡弗、百麥、中糧集團。這三家也是目前星巴克、麥當勞、必勝客、肯德基的供應商
英國最大的生鮮食品公司百卡弗
百卡弗(BAKKAVOR)英國最大的生鮮食品公司。1986年始創於冰島,佔據了英國95%的生鮮市場份額,並且每年保持15%的增長。2006年進入中國,2017年全球營業額達到200億人民幣。
百卡弗目前擁有18個種類的6000多個產品,主要有沙拉、特色麵包、甜點、湯醬、三明治、義大利麵、PIZZA和預製蔬菜等產品。百卡弗中國主要服務的客戶是肯德基、必勝客、星巴克、漢堡王、棒約翰、Costa、宜家等。
百卡弗擁有自有農場面積達1000畝,並率先在國內運用先進的全程冷鏈管理技術。這一冷鏈貫穿了從農業基地到終端消費者的全過程,從而保證了產品新鮮的優秀品質。
擁有80年歷史的美國著名公司百麥
美國百麥(BAMA)公司成立於1937年,初期為當地餐館、學校、便利店等場所供應美味的烘焙派,其產品深受人們喜愛。1963年起,百麥贏得了與麥當勞合作的機會,成為了麥當勞甜品派的供應商。
從那時起,百麥逐漸發展成為擁有七家分公司的綜合性食品加工商,為北美、中美、南美及亞洲地區的客戶供應不同風味的烘焙食品。1992年,百麥進入中國,與首農集團共同合資成立了中國百麥。
世界500強企業中糧集團
瑞幸咖啡的第三家供應商是中糧豐通,由中糧集團和豐田合資成立,公司全套生產設備都是由日本進口,可以生產5個系列,超過100個品種的產品,它也是星巴克的麥芬和月餅的供應商。
除了有頂級的供應商保證品質外,食物健康也是瑞幸輕食關注的重點。雖然甜品一向是高糖高卡路裡的重災區,但是瑞幸咖啡為了迎合都市白領的健康需求,與供應商合作開發了低糖、低卡路裡的輕食產品,其輕食所含熱量比行業的平均水平20%,碳水化合物則比行業的低34%。讓人們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降低了身體的負擔。
藍色夥伴供應鏈降低成本
瑞幸咖啡對供應商的選擇除了保證產品的品質,還有戰略層面的意義,他們正是通過與全球各大廠商形成深度合作,通過直接找供應鏈來優化成本結構。
此前瑞幸咖啡就與6家供應商締結「藍色夥伴」聯盟,發力上遊供應鏈。全球頂級咖啡機製造商瑞士雪萊(Schaerer)與弗蘭卡(Franke)公司、世界百年糖漿品牌法布芮(Fabbri 1905)公司、全球最大的乳製品企業恆天然集團(Fonterra)、全球前三的咖啡生豆貿易商三井物產( MITSUI&CO.)、亞洲規模最大的專業咖啡烘焙廠之一臺灣源友(Yeuan Yeou)等。
「新物種」瑞幸咖啡讓我們看到了「新零售」在網際網路時代發展的種種可能,也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和更多的體驗,不知下一步,這隻腳力飛快的白唇鹿又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