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十載,梅山從曾經不起眼的漁村小島,一躍成為浙江與世界互聯互通的「橋頭堡」。(趙挺攝)
剛剛過去的2017年,總部位於寧波的鐵大大網雙喜臨門:在荷蘭、波蘭、德國等地設立了分支機構,為「一帶一路」進出口產品提供跨境物流服務;公司中歐鐵路運輸業務額首次突破億元大關。
「國際鐵路運輸是『一帶一路』跨境貿易的首選物流方式。今年,我們還將在歐洲構建完善的『鐵路運輸+倉儲服務』鏈條。」昨日,鐵大大網創始人邵一峰告訴記者,藉助「一帶一路」建設綜試區的風口,鐵大大網將在中歐貿易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一帶一路」建設綜合試驗區、自由貿易港、浙江大灣區、千億級企業、新千億產業集群……這些關鍵詞,既是回望2017年寧波經濟不平凡發展歷程的一條脈絡,也是展望2018年「寧波號」新方位的一個視角。
寧波開放邁向更高層級
2017年12月31日晚,市委黨校經濟學部主任、教授宓紅在朋友圈發文:「聽說寧波正在抓緊研究自由貿易港相關建設方案,希望寧波能成功!」
自由貿易港被視為目前全球開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經濟功能區。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在《人民日報》的署名文章中,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對自由貿易港作出了權威定性:「自由港是設在一國(地區)境內關外、貨物資金人員進出自由、絕大多數商品免徵關稅的特定區域」。
上海率先響應並行動,據悉其自由貿易港方案已報送至國家有關部委徵求意見。繼上海之後,誰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自由貿易港?
「鑑於浙江已經制定了初步建成自由貿易港區先行區的發展目標,寧波舟山港或許最有可能成為自由貿易港的試點。」有業內人士猜測說。
去年9月,省政府批覆同意設立寧波「一帶一路」建設綜合試驗區,要求寧波勇當「一帶一路」建設排頭兵,努力建成「一帶一路」的戰略樞紐城市。根據創建方案,綜試區要重點打造梅山新區、「16+1」經貿合作示範區、中國(寧波)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民營企業「走出去」服務創新區等4大開放試驗平臺。
從綜試區到自由貿易港,代表了寧波邁向更高層級的對外開放。專家認為,建設寧波自由貿易港,有利於在更高水平上發揮寧波在港口資源、開放型經濟、制度創新等方面的優勢,加速推進「一帶一路」綜試區建設,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
智庫聲音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自由貿易港」往往能成為一個地區乃至全球開放程度最高的功能區和貿易樞紐中心,尤其是在金融、服務業等領域開放層次更高、力度更大,有助於對接國際貿易投資新規則。寧波應主動承擔國家賦予的歷史性機遇,率先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全面對接國際最高標準,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同時借鑑新加坡的成功經驗,建設一個有利於國際資本流入的大平臺,加快推動大宗商品的投資便利化和貿易自由化,努力將寧波自由貿易港建設成為全球資源配置新高地。
浙江大灣區+杭州灣經濟區
建設世界級大灣區的寧波擔當
當下,灣區是全球高端要素競爭的主戰場、數位化轉型的新舞臺、新經濟發展的大平臺。世界銀行資料顯示,全球75%的大城市、70%的工業資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裡的海岸帶地區。
1月6日,寧波杭州灣新區在2017世界浙商上海論壇暨上海市浙江商會年會期間舉辦「寧波杭州灣之夜」。「我們正好處於環杭州灣大灣區的核心地帶,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面臨新的大好發展機遇期,希望新區能夠和更多在滬的浙商企業合作,共同建設現代化美麗灣區。」寧波杭州灣新區管委會主任、黨工委副書記李謙說。
2017年6月,浙江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謀劃實施「大灣區」建設行動綱要,重點建設杭州灣經濟區,大力發展灣區經濟。12月,省委副書記、省長袁家軍在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數字經濟論壇上表示:要高水平創建浙江大灣區,力爭到2035年把杭州灣經濟區建成現代化世界級大灣區。
寧波港口發達,製造業成熟,在發展灣區經濟中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專家認為,作為浙江大灣區的中心地帶,寧波要發揮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城市群發展,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任,加快腹地延伸,通過海鐵聯運、江海聯運打通江、海、陸地的物流通道,擴大輻射面。
2017年11月,在杭州舉行的第四屆世界浙商年會上,省發改委首次向外透露了大灣區建設路徑表。其中,寧波大東部科創新區和寧波環灣智能經濟新區被列入重大平臺。
而以寧波杭州灣新區為代表的一批區域,正在按照世界級大灣區的新定位,錨定目標,堅定前行。本月初,寧波杭州灣新區率先提出了「通過兩個八年努力,實現萬億級產業夢」的奮鬥目標。
智庫聲音
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潘毅剛認為,杭州灣處在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長江三角洲金南翼,是全國第二大灣區,而杭州灣經濟區是浙江陸海統籌發展的戰略支點、港產城融合的戰略基地和海洋經濟發展新增長極,完全有條件謀劃創建一個在全國乃至全球發展中佔據重要一席的經濟發展區。未來,需要妥善處理好六對關係,分別是灣區保護與開發關係、大灣區產業增量和存量關係、浙江灣區戰略與上海關係、灣區經濟一體化與制度一體化關係、杭州灣與其他灣區以及腹地關係、交通先行與灣區經濟發展關係。
千億級企業+新千億產業集群
經濟發展進入高質量時代
在江北慈城,銀億集團120萬套變速箱裝配項目及120萬套變速箱殼體項目正快速推進中,今年一季度有望試生產。 「到2020年,銀億集團將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利稅100億元』的目標。」銀億集團副總裁熊基凱自信地說。
銀億集團是我市重點培育的7家千億級龍頭企業之一。2017年8月,市領導向7家千億級龍頭企業負責人頒發市政府經濟顧問聘書,並與企業籤訂培育目標責任書。當天,市經信委還對外公布201家重點培育企業名單,以千億級龍頭企業為引領,行業骨幹企業、高成長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為兩翼的雁陣式企業培育梯隊初步成形。
與此同時,我市積極繪製細分行業跨越發展藍圖,制定出臺涵蓋稀土磁性材料、高端金屬合金材料、石墨烯等8大細分產業和智能製造等8大重點工程的攻堅行動計劃。未來5到10年,寧波要打造若干個新的千億產業集群。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隨後舉行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高端新材料、新能源、集成電路、工業物聯網、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產業,積極培育共享經濟、數字經濟、現代供應鏈產業,加快形成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培育一批新的高端千億級產業。
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至11月份,千億級龍頭企業(寧波地區製造業)、行業骨幹企業、高成長企業產值同比分別增長31.3%、24.9%和37.1%,帶動我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9.7%和31.8%,創近年來最好水平。
智庫聲音
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農貴新認為,千億級產業是區域經濟的支柱和品牌,目前各大中城市圍繞千億級產業的「招商引智」競爭已趨於白熱化。培育一批千億級產業,必須尊重千億級產業發展規律,拉長板、補短板,突破瓶頸。一是瞄準所培育行業的國內外龍頭企業,緊盯不放抓招商引資,高效服務促落戶、保發展。二是政府要收縮產業支持戰線,重點突破高端產業。三是扶持傳統優勢龍頭企業及企業集群轉型發展,促進傳統優勢產業成為新的千億級產業。(記者俞永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