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獅粉是廣西柳州的地方風味小吃,同時也是廣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看到這裡的小夥伴是不是驚呆了,原來平時自己嗦的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碗裡的螺螄粉瞬間高大上了。
老婆餅裡沒有老婆,魚香肉絲沒有魚,螺螄粉裡真的沒有螺螄嗎。螺螄粉的湯是靈魂,螺螄粉的湯由螺肉,豬骨,藥材,香料熬製而成,熬過湯的螺螄索然無味,精髓全在湯裡了,所以便被丟棄。
螺螄粉最早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配有柳州特有的米粉,但是柳州吃螺的歷史,要遠遠久於米粉。早在距今約兩萬年前,居住在白蓮洞的「柳江人」就開始火燒螺類食用。
螺螄粉為什麼臭?螺螄粉的獨特氣味,主要來自螺螄粉配料裡的酸筍跟螺湯獨有的腥鮮味,兩者搭配在一起才有了螺螄粉悠遠流長的臭。酸筍,是廣西傳統的飲食文化特色,幾乎家家備有酸筍缸。在春季,竹子出筍後,長至30公分高時,便連根砍下,剝去筍殼,切成塊或者筍絲筍片,置於陶罐之中,將清水蓋過表面,撒上適量的食鹽,醃製一個月左右,即可食用。就像臭豆腐,酸筍經過發酵醃製後產生令人不適的氣味,但經過化學反應後強烈複雜且濃鬱的香跟鮮,也讓人無法自拔。
螺螄粉通常搭配其他多種食材,包括但不僅限於蘿蔔乾,黃花菜,木耳,花生。但正宗的螺螄粉要素在於一瓢鮮香的螺肉湯,強烈衝擊嗅覺與味蕾的酸筍,再配上清脆甜口的蘿蔔乾,還有一顆愛嗦粉的心。齊活!
好文推薦:
普京大帝上位史與俄羅斯七大寡頭的隕落
14億中國人每天都在吃的食物,你知道該如何挑選嗎
從石油看「荷蘭病」,一種資源越豐富的國家越容易染上的病
原油不要錢白送還給錢 是 你沒有想多了,油市博弈下的畸形市場
當年瑞士業鐘錶界危機帶來的新冠肺炎危機啟示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