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茶鄉」坪林包種茶老闆奪魁(圖)

2020-12-20 人民網

原標題:臺灣「茶鄉」坪林包種茶老闆奪魁(圖)

茶棧老闆黃明道(左)領到包裝茶比賽「頭等獎」牌匾喜不自勝 李志全 攝

茶棧老闆黃明道(中)和妻子(左)一起在「頭等獎」牌匾前合影 李志全 攝

文山包種茶 李志全 攝

  中新網臺北3月25日電 (記者 李志全 陳立宇)坪林有臺灣「茶鄉」之譽,其所產文山包種茶是當地特色。3月25日,位於新北市坪林一家茶棧老闆的黃明道,領到文山包裝茶比賽「頭等獎」牌匾喜不自勝。

  這家名為德勝茶棧的茶葉店,位於坪林老街上。黃明道稱,他們種茶、制茶的歷史已有五代。他此番獲得的獎項是坪林鄉2013年冬季優良文山包裝茶比賽的「頭等獎」。由於氣溫低產量少,冬季是包種茶一年中最珍貴的產期。

  記者在其店內看到,該茶棧已屢獲包裝茶比賽「頭等獎」。當地人介紹,坪山的主要經濟農作物為文山包種茶。清嘉慶年間,此茶由福建移民從安溪引入茶樹,坪林種茶的歷史也於此展開。此後,坪林茶栽種技術不斷精進,所產的坪林包種茶更是成為臺灣包種茶的代名詞。

  黃明道說,坪林的文山包種茶之所以好喝的關鍵,除了茶葉種植烘焙技術外,最主要是因為坪林地區氣候極適合種植茶樹。

  據了解,在坪林區坪林舊橋旁,還建有坪林茶業博物館,綜合展出茶事、茶史、茶藝。(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臺灣寫真:「茶鄉」坪林好山水 名茶飄香鷺鷥飛
    中新社新北10月3日電 題:「茶鄉」坪林好山水 名茶飄香鷺鷥飛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哇!好大一群白鷺鷥!」隨著一位遊人的驚呼聲,記者向坪林區「親水吊橋」的右側梢望去,一群群白鷺鷥正舒翅旋飛,以藍天為底織出一幅美圖;當鷺鷥停落,又像株株大樹開滿了白色的鴿子花。
  • 臺灣文山包種茶最好出坪林
    這家茶農 《中國新聞網》曾經專門報導過茶棧老闆黃明道(左)領到包裝茶比賽「頭等獎」牌匾坪林有臺灣「茶鄉
  • 臺灣寫真:又是一年冬茶綠 依然十裡「坪林」香
    中新社臺北10月19日電 題:又是一年冬茶綠 依然十裡「坪林」香  中新社記者 冽瑋 陳立宇  守著坪林老街上的茶棧,黃明道恪守著臺灣人世代種植包種茶的一份承諾。  坪林是臺灣北部高品質茶葉產區,四面環山,氣候溫暖潮溼,適宜茶樹生長,所生產的文山包種茶,在臺灣茶界享有「南烏龍、北包種」之譽。
  • 包種茶
    好的包種茶特別注重香氣,這種高香味的茶,貴在開湯後香氣特別濃鬱,香氣越濃鬱代表品質越高級,入口滋味甘潤、清香,齒頰留香久久不散。具有香、濃、醇、韻、美的特色。素有「露凝香」、「霧凝春」的美譽。 臺灣所生產的包種茶以臺北文山地區所產制的品質最優、香氣最佳,所以習慣上稱之為「文山包種茶」。文山地區包括臺北市文山、南港,臺北縣新店、坪林、石碇、深坑、汐止等茶區。
  • 臺灣寫真:訪坪林茶葉博物館
    臺灣寫真:訪坪林茶葉博物館 2008年05月06日 01: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更重要的是,有了紅瓦下博物館的連結,茶鄉因此得以與茶的歷史和文化結合,外在的秀麗、簡樸,與內裡的厚實、充盈達致統一,人文氣度得到進一步升華。  三面為茶園襯託,座落在北勢溪畔的坪林茶葉博物館,為一閩南安溪風格的四合院建築,佔地二點七公頃,是臺灣最集中和充分展現茶文化的場所。建築的採用安溪式本身,就已是一種歷史連結。
  • 臺灣坪林包種茶 真品好茶
    臺灣茶界早有「北包種、南凍頂」之說,指的是坪林文山包種茶與南投鹿谷的凍頂烏龍茶,二者皆為臺灣茶的翹楚;其中坪林更因擁有全球最專業的茶業博物館,
  • 坪林吵茶藝術季 很"吵"[圖]
    (圖/王以瑾攝影)   2006坪林吵茶藝術季將於9月9日登場,是「吵茶」,沒有寫錯喔!由於北宜高通車之後,路經坪林的車輛少了很多,當地茶農還是一如往常種茶、制茶,茶行也如常做生意,餐廳也一樣以茶餐為號召,坪林和包種茶的名字仍然連在一起,但就怕大家忘了他們;「吵茶」,把坪林包種茶再熱熱鬧鬧地說出來,邀請大家接下來連續兩個周末假期來坪林走走。
  • 走進坪林茶鄉,發現臺灣包種茶背後的故事
    今天的導覽是坪林茶青阿德,七年前決定返鄉創業的他,如今已是老街上頗有名氣的餐飲文創店「坪感覺」的老闆,還迎娶了賢惠俊俏的坪林姑娘。包含坪林在內的大文山堡區域都是包種茶產地,坪林山清水秀,氣候溫潤宜人,梯田式的丘陵利於排水,生物多樣滋養肥沃的土壤,讓這裡的包種茶香氣獨特、質量特優。「坪」的意思是一條溪的兩岸,私以為坪林茶好,但有坪林水加持,才是真正地好。
  • 臺北寫真:分享茶鄉節日 「飲下午茶」說法由來
    臺北縣坪林鄉 ,以出產文山包種茶而成為臺灣著名的茶鄉。應友人邀請,記者驅車來到距臺北市四十分鐘車程的坪林鄉,分享茶鄉節日的歡樂。  「坪林包種茶節」最重要的項目就是為 在優質茶評比中的奪魁者頒獎。臺灣「農委會」主委陳武雄,特意趕來為獲春茶特等獎的陳隆輝先生頒授獎匾,披掛大紅勳帶。  「要烘焙出好茶真不容易!」
  • 好喝的臺灣文山包種茶
    臺灣茶界早有「北包種、南凍頂」之說,指的是坪林文山包種茶與南投鹿谷的凍頂烏龍茶,二者皆為臺灣茶的翹楚;其中坪林更因擁有全球最專業的茶業博物館,坪林有臺灣
  • 臺灣最美的茶鄉,翡翠茶茶鄉,被網友稱為臺灣的千島湖
    石碇是臺灣居民用水的主要來源,屬於水源保護區,環境特別好;同時石碇是文山包種茶的故鄉。這邊要跟大家來先說一下烏龍茶,烏龍茶是一個大的系列,包括:福建烏龍茶,廣東烏龍茶和臺灣烏龍茶。福建烏龍茶包括:鐵觀音,大紅袍,肉桂,水仙,茗縱,漳平水仙,白芽奇蘭,永春佛手等;廣東烏龍茶包括:鳳凰單叢和廣東水仙;臺灣烏龍茶包括:凍頂烏龍,文山包種。文山包種茶,為輕度半發酵烏龍茶。
  • 陸生揭露臺灣包種茶 , 背後的秘密...
    初識坪林--山水間的茶鄉秘境     到達坪林是清晨九點多,陰雨罩不住好心情,眺望山間飄蕩的雲霧,簡直神清氣爽!包含坪林在內的大文山堡區域都是包種茶產地,坪林山清水秀,氣候溫潤宜人,梯田式的丘陵利於排水,生物多樣滋養肥沃的土壤,讓這裡的包種茶香氣獨特、質量特優。「坪」的意思是一條溪的兩岸,私以為坪林茶好,但有坪林水加持,才是真正地好。
  • 今年夏天最火爆的三種口味冰淇淋——荔枝鳳梨、花生牛奶、包種茶
    大心和臺南知名冰品品牌蜷尾家聯名推出三種夏季限定超人氣口味:荔枝鳳梨、花生牛奶、坪林包種茶,皆是使用臺灣在地原料製成,想到可以在炎熱的夏天,吃完酸辣開胃的泰式麵食之後,再來一根超消暑美味的冰淇淋,就讓人好期待呀!
  • 帶你領略最美的茶鄉,一起去茶鄉走一走
    被網友暱稱「臺灣的千島湖」的翡翠茶鄉。        石碇是文山包種茶的故鄉。1916 年前後,石碇與汐止、竹東並列為「臺灣地區三大茶市」,其盛況可以想見。       石碇茶區的潭腰、塗潭兩地,一年僅採三季。除了清明左右的春茶與十一、十二月的冬茶製作為條型包種茶外,必須依賴小綠葉蟬「著蜒」的美人茶居然在穀雨前後,即春茶採摘後不久就直接採摘,比新竹北埔、峨眉一帶的東方美人茶(芒種至端午之間採摘)足足早了一兩個月。
  • 臺灣那邊的茶鄉
    我把探究海上萬裡茶路的目光,聚向臺灣「那邊」的茶鄉。臺灣是中國的重點產茶區之一,特殊的海島地理環境,造就了臺灣自清代口岸開放以來,與廈、漳、泉、港、澳等海上茶葉之路密切相關的貿易便利。中國有句老話: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講的是時勢無久恆定局。
  • 林先生的茶|啥叫文山包種茶
    作者 | 林木包種茶,是發酵程度最輕的清香型烏龍茶,發酵度10%左右,介於綠茶與凍頂烏龍,風味接近綠茶,盛產於中國臺灣北部,尤以臺北文山地區所產制的茶葉最優質。所以,許多人一說到包種茶,就會想到臺灣文山包種茶。
  • 坪林茶業博物館
    坪林茶業博物館是一座閩南安溪風格的四合院。這天正碰上博物館地下一層有陸羽主題展,不過常規主展區在地面一層。這裡以圖文的方式,從進門的牆上開始展示臺灣茶史。首先開始的便是以問句方式展開「臺灣茶那裡來?」展館介紹了整個臺灣的茶史,展櫃裡陳列著一些老舊的茶葉包裝盒和包裝罐,這裡比較全面的展示著臺灣的漫漫茶路。相比包種茶的介紹部分更加偏重和詳細,以下我將主要複述包種茶的部分。
  • 臺北避暑新去處 坪林茶葉博物館(圖)
    炎熱的臺北夏日,許多遊人選擇到位於高山峻岭之中的臺北坪林茶葉博物館避暑。坪林茶業博物館是臺灣唯一的茶業博物館,館內展出茶葉栽種的起源、品種、歷史發展,及茶葉製造、茗茶的方法等。圖為臺北坪林茶葉博物館。炎熱的臺北夏日,許多遊人選擇到位於高山峻岭之中的臺北坪林茶葉博物館避暑。坪林茶業博物館是臺灣唯一的茶業博物館,館內展出茶葉栽種的起源、品種、歷史發展,及茶葉製造、茗茶的方法等。圖為臺北坪林茶葉博物館。
  • 訪茶之旅 | 臺灣文山包種 & 紅玉紅茶
    文山包種茶,盛產於臺北文山地區的包種茶,所謂包種,就是舊時,用四方毛邊紙包裹起來的茶(外面通常蓋上茶名與行號),通稱包種茶。我們一行人在訪茶山之前,先去了一下坪林茶葉博物館。▲坪林茶葉博物館博物館內有一些臺灣茶葉的品種介紹,對茶小白來說,可以先了解一下,專家們就不必了。博物館採用了一些現代化的展示手段,介紹推廣茶文化、茶葉品種和工藝知識,值得我們學習。
  • 探訪臺灣生態保護典範金瓜寮溪(圖)
    近五六年來,推進環保行動,尋求自然與人和諧相處之道成了臺灣最夯的社會議題。  在臺灣朋友的推薦下,8月5日,記者頂著大太陽從臺北市區趕到臺北縣坪林鄉,沿金瓜寮溪進入山谷探訪臺灣人心目中生態保護的典範。  抓一隻魚最高罰款15萬  坪林自明末清初開墾,以種植茶葉聞名,所生產的「文山包種茶」在臺灣享有「南烏龍、北包種」美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