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口岸位於日喀則市吉隆鎮熱索村,海拔1800多米。雄偉的海關大樓巍然屹立在熱索橋旁邊,紅色的國徽格外醒目。四周綠色圍城,山澗谷底水流奔湧向前。48號界樁就在這裡,吉隆邊防連的官兵們每隔幾天就要過來巡邏一次。
西藏軍區某邊防連戰士巴桑是達曼族人,他從小在吉隆溝長大,對附近的地形和氣候很熟悉,參軍5年,他憑藉達曼民族遊獵的天生優勢,參加過多次巡邏任務。每次巡邏,巴桑都主動走在前面,查看地形,注意山體有無落石,同時他還擔負用藏語跟當地群眾溝通的任務。
戰友教巴桑(右一)寫漢字。王巍巍 攝
每次巡邏,巴桑都是主動當「嚮導」。連長代怡說:「有時巡邏到遠一點的界碑,巴桑還要負責尋找水源。連隊幾條巡邏路,都要穿過原始密林,林中有野豬、狗熊出沒,每當這時,巴桑就帶著防爆器材,在前面驅趕,為大家開路。」
巴桑進行軍事訓練。郭東東 攝
訓練結束,巴桑給戰友們唱藏族歌曲。路建 攝
不久前,官兵們大清早再次向國門48號界樁進發,巴桑主動要求參加巡邏任務。平常從連隊到口岸,乘車也就40分鐘左右,但雨季的吉隆溝,塌方隨處可見,官兵們每前進一步都要時刻關注沿線山體情況。出發20分鐘左右,通往口岸的路又被塌方堵住了。巴桑在塌方現場跟當地公路搶通部門的人溝通得知,由於前一天晚上連續暴雨,導致山體滑坡。山上一棵大樹倒下,橫在亂石中。巴桑和戰友們主動上前,幫助搶通工人一起挪開樹幹。由於路況複雜,為了不耽誤巡邏,官兵決定爬過塌方點,徒步到48號界樁。
巡邏途中遇到塌方,巴桑(左四))和戰友們一起幫忙清理障礙。郭東東 攝
巴桑和戰友們通過塌方亂石堆。王巍巍 攝
巴桑邊走邊觀察,在沿途有山體鬆動和落石可能的地方,都會提前發出警示,帶領大家跑步通過,確保安全。
巴桑(左一)和戰友們跑步通過危險路段。張釗 攝
一條山澗,分開兩國,界樁上大寫的中國二字,被吉隆溝雨季頻繁的降水一次次衝刷著,巴桑和戰友們認真給「中國」描紅,並拔除界樁周圍的雜草。高山峽谷間,這位來自達曼的兵,和戰友們舉起國旗,莊嚴宣誓。
巴桑和家人在一起。郭東東 攝
每一次的巡邏任務,每一次宣誓,巴桑都銘記在心。巡邏官兵集體宣誓結束後,巴桑蹲在48號界樁旁邊,請戰友幫他與界樁合影。巴桑今年即將退伍,這是他最後一次參加巡邏任務,守護國門。
官兵們即將到達48號界樁。王巍巍 攝
巡邏官兵集體宣誓結束後與界樁合影。郭東東 攝
距離他第一次參加巡邏任務,已經過去6年了,巴桑用最熟悉的方式為自己的軍旅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蒲津、郭東東、王巍巍
責任編輯:喬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