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石開
什麼是書法的高境界,或者說什麼樣的書法才是好書法,這個問題從古到今根本沒有一個界定,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現實中有一位書法家就認為,他把醜書融入篆書後,悟出了書法的高境界。這位書法家可謂大名鼎鼎,叫石開。
筆者想,自從結緣書法,石開一定是懷著強烈的書法夢想去勇攀書法藝術高峰。沒錯,通過很多年的努力打拼,如今,石開已成為書壇名將,曾任福建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中國書法進修學院教授等,身份地位都堪稱光鮮。
從石開多年的書法創作實踐來看,他主要精於篆書和行書等,其中又以篆書為主打「產品」。他的篆刻作品,據說至今不下4000方。如此龐大的規模,足見他對篆刻用功之深,令人佩服!他自己也講,17歲拜師學藝,用功最多的是金文和鄧派的篆書。
然而在普通人眼中,石開先生的篆書卻是地地道道的醜書變種。有人曾揭他老底說,28歲以後,石開就基本不再臨帖了,功夫下在讀帖和集字上。從書法藝術創作來說,不好好臨貼是最大的硬傷,特別是篆書,若不臨貼,天馬行空我行我素,肯定是不行的。
更不可思義的是,石開先生還與當下一些醜書大師打得火熱,自然也加入了醜書的行列,於是在創作篆書的時候,他自作聰明地融入了醜書的元素,使得自己的篆書作品顯得奇曲倔傲,不倫不類,不堪入目,已經失去了傳統篆書的本真,因而備受詬病。
試問,把醜書和篆書的手法攪和到一塊,或者叫解構重組,形成似是而非的書法造型,到底算哪門子書法高境界?這到底是行為藝術而是創新行為?站在普通人角度,真的希望堪稱領軍人物的書法家們日後在創作中一定持慎重態度,不能讓醜的東西出現。
作者:和法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