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鐵擬為芬蘭建造海底隧道項目 融資超千億元

2020-12-15 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路炳陽 北京報導

芬蘭商人彼得•維斯特巴卡(Peter Vesterbacka)本周將與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鐵」,601390.SH)籤訂意向書,由中國中鐵承建愛沙尼亞首都塔林(Tallinn)與芬蘭首都赫爾辛基(Helsinki)之間的海底鐵路隧道(以下簡稱「愛芬隧道」),項目預計於2024年完工。中國商務部駐愛沙尼亞經商參處7月16日發布上述消息。

彼得•維斯特巴卡的另一身份是遊戲「憤怒的小鳥」開發商Rovio的創始人。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稱,彼得•維斯特巴卡是芬蘭-愛沙尼亞灣區發展有限公司(FinЕst Bay Area Development)創始人,該公司已於2019年3月8日宣布中國點石基金(Touchstone Capital Partners)籤署了愛芬隧道建設融資150億歐元(約合1157億元人民幣)的諒解備忘錄。阿拉伯ARJ Holding LLC基金2018年底宣布斥資1億歐元參與這一項目。

報導稱,點石基金提供的150億歐元資金中,50億歐元將作為私募股權,點石基金將佔少數股份,其餘的三分之二將作為債務融資。

中國商務部也證實了上述消息,稱彼得•維斯特巴卡是愛芬隧道項目倡議的主使,2019年初與中國中鐵等單位籤訂了融資意向書。不過,由於融資和環境評估基本信息尚未敲定,愛沙尼亞政府官員認為2024年底前建成隧道的想法並不現實。愛政府尚未就此項目啟動官方程序,也未作出任何決定。

不過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芬蘭YLE電視臺採訪報導稱,彼得•維斯特巴卡在接受採訪時指出,愛芬隧道項目階段發展順利,預計2024年12月能夠竣工投入使用。

中國中鐵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除中國中鐵外,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601800.SH )也擬參與到愛芬隧道項目建設。

中國中鐵國際業務子公司中鐵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國際」)2019年1月10日曾在官網發布消息稱,中鐵國際總經理陳詩平、副總經理白蕊赴芬蘭及愛沙尼亞推進愛芬隧道項目工作。中鐵國際方面稱,陳詩平與赫爾辛基所在Uusimaa行政區議會主席、項目諮詢團隊進行了會談,並拜會了愛沙尼亞總理於裡·拉塔斯,中鐵國際與各方就推進海底隧道項目開展溝通交流。

公開資料顯示,點石基金是一站式金融解決方案提供服務商,為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建立金融和行業平臺。該平臺為「一帶一路」倡議定製。在過去15年中,該基金與幾家中國國有企業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在東西歐、俄羅斯、澳大利亞、南北美洲、非洲和大中華區擁有超過300億美元的資金。

塔林與赫爾辛基兩地相距82公裡,愛芬隧道項目在芬蘭灣水下部分長度介於50至70公裡之間,深度達200米。該項目為鐵路隧道。建成後芬蘭鐵路將直接連接愛沙尼亞鐵路,這條隧道將成為世界最長的海底鐵路隧道。

中國中鐵2018年新籤合同總額16921.6億元,同比增長8.7%;淨利潤172億元,同比增長7%。國際業務實現收入429億元,同比增長2.83%,實現新籤合同額1049億元,同比增長15.9%,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新籤合同額約721億元,較上年增長33%。

中國中鐵是中國特大型綜合建設集團,與中國鐵建並稱中國軌道交通工程建設領域雙寡頭,曾長期歸屬於原鐵道部。2000年與原鐵道部「脫鉤」,2003年歸屬國務院國資委管理。中國中鐵與中國鐵建幾乎壟斷了中國鐵路基建九成以上的工程量,是鐵路工程項目施工主力。

(編輯:郝成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北京碼頭補給航空母艦:中國首條海底隧道列車
    如此大膽的想法來自劉子忠,作為九州動脈隧道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子忠因這個決策而走上科技創新前沿,站在建造跨海水下真空隧道的世界新技術的風口。而為了推動海底真空隧道列車項目的建設實施,劉子忠董事長尋求並獲得了眾多科研單位、智庫平臺的實質幫助,這其中,京WORK-北京碼頭新型智庫平臺為該項目的推進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 社會融資31億元 打造青島至黃島海底隧道
    米(隧道頂板到海底的距離)。據介紹,海底隧道將按工程國家規範安全標準一級建造,抗震級別在7級以上。另外海平面跨海建築,在地下越江跨海隧道可以不受大霧、颱風等氣候的影響,具有穩定的運行能力和較強的抗震能力,安全係數更高。
  • 韓日再議海底隧道 長度是英法海底隧道的4倍多
    據悉,該海底隧道的計劃建設長度是英法海底隧道的4倍多,工程費用將超千億美元,如建成將成為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目前,韓日海底隧道的建設方案已壓縮為三個路線,兩條從韓國巨濟島經對馬海峽到日本九州的唐津市,一條從韓國釜山經對馬海峽到日本唐津,長度均在200到230公裡之間,但建設幾條隧道,只建公路還是同時建設公路和鐵路還尚未定論。
  • 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花了近千億人民幣才建成
    這條隧道在世界之最中其實是排名第二長的海底隧道,長度僅次於日本的青函隧道。但其實實際上它應該算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這條隧道市連接英國英倫三島與歐洲法國的道路,它叫做英吉利海峽隧道。為什麼說實際上應該算是世界最長呢?
  • 中國開挖大陸首條海底隧道 計劃2009年建成通車
    ,該集團已與廈門正式籤署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工程施工協議,這標誌著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進入開挖階段,建成後廈門島到翔安只需十五分鐘。   廈門翔安隧道不僅是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也是第一條由內地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主線設計時速為八十公裡。
  • 渤海灣海底隧道: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造價3000億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戰略規劃研究」是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基金委設立重點諮詢項目,工程院有十幾個院士參與,參與單位包括北京交通大學、魯東大學、鐵道部工程設計鑑定中心、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等。渤海灣海底隧道渤海灣,是中國渤海三大海灣之一,跨海通道若建成,從大連到煙臺最多只需要40分鐘。設計全長123公裡的跨海通道兩端,分別是遼寧大連和山東煙臺。
  • 【平潭海底隧道第二波】海底真空隧道列車時速達2000公裡,院士呼籲國家立項支持平潭到南海鄉等地方作為實驗建設
    他們都為世界第一條跨海真空懸浮隧道而來,對跨海旅遊真空飛行巴士進行技術研討——世界首條海底真空隧道的建造呼之欲出。一位民營企業家的大膽設想2014年提出建造世界首條跨海旅遊真空飛行巴士,是劉子忠的大膽想法。作為九州動脈隧道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子忠因這個決策而走上科技創新前沿,站在建造跨海水下真空隧道的世界新技術的風口。
  • 北京碼頭補給的「航空母艦」:中國第一條海底真空隧道列車正在等綠燈
    如此大膽的想法來自劉子忠,作為九州動脈隧道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子忠因這個決策而走上科技創新前沿,站在建造跨海水下真空隧道的世界新技術的風口。而為了推動海底真空隧道列車項目的建設實施,劉子忠董事長尋求並獲得了眾多科研單位、智庫平臺的實質幫助,這其中,京WORK-北京碼頭新型智庫平臺為該項目的推進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 膠州灣海底隧道壽命為百年 投資33億不花政府一分錢
    膠州灣海底隧道使用壽命為百年 投資33億不花政府一分錢 膠州灣海底隧道施工現場  33億投資不花政府一分錢   膠州灣海底隧道項目總投資32.98億元,在整個開發建設過程中,市政府不用從財政帳面上出一分錢,資金通過國信集團自有資金和社會融資解決
  • 穿越1000多個溶洞,中鐵裝備助力世界級海底隧道貫通!
    1月10日10時21分,由中鐵裝備聯合中鐵一局研製的「海宏號」盾構機順利貫通大連地鐵五號線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海底隧道,這標誌著我們圓滿攻克大盾構下穿海域巖溶地質這一「世界性難題」,為全球「穿江越海」隧道中海底巖溶地層、長距離硬巖大盾構施工積累了成功經驗。
  • 海底真空隧道列車:福建到臺北或許只需13分鐘
    原標題:海底真空隧道列車:理論時速2000公裡  4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樂嘉陵和眾多專家不約而同來到舟山普陀。他們都為世界第一條跨海真空懸浮隧道而來,對跨海旅遊真空飛行巴士進行技術研討——世界首條海底真空隧道的建造呼之欲出。
  • 中國中鐵隧道集團2017畢業生招聘簡章
    1978年5月,為修建黃河水下隧道,經鐵道部報請國務院批准,在河南洛陽成立鐵道部4501工程指揮部。1978年10月,國務院批准將4501工程指揮部改組為鐵道部隧道工程局。1999年8月,與鐵道部脫鉤,更名為「中鐵隧道工程局」,納入中央企業系統管理。
  • 海底隧道列車時速達2000公裡 院士:大連到煙臺作示範
    4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樂嘉陵和眾多專家不約而同來到舟山普陀。他們都為世界第一條跨海真空懸浮隧道而來,對跨海旅遊真空飛行巴士進行技術研討——世界首條海底真空隧道的建造呼之欲出。
  • 中韓海底隧道成本7千億 北京首爾4小時直達
    韓國方面已經認識到,海底隧道的建設將在促進韓中交流等方面發揮積極效應。而韓國的高鐵KTX和中國高鐵的連接,也使得東北亞高速鐵路網的構建成為可能。京畿開發研究院在今年4月把研究成果編寫題為《東北亞經濟合作的連接——韓中海底隧道》的報告書,京畿道政府以此為基礎提請了中央政府的正式討論。李明博總統在召開地區發展委員會會議上的討論文本,也就是這份報告書。
  • 25位院士聯合建議:儘快開展渤海灣海底隧道前期工作
    在全隧道、全橋梁、南橋北隧等三種可選擇的海峽通道形式中,工程院方案建議採用全隧道形式。研究方案指出,渤海海峽全隧道方案,按長125km進行投資匡算,約2200億元,參考國內外跨海工程建設情況以及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工程項目特點,本項目融資適宜採取BOT模式。渤海海峽隧道內含報酬率大於社會折現率,投資具有經濟可行性,預測運營15年可收回成本。
  • 院士籲「海底真空隧道列車」立項 時速可達2千公裡
    據《科技日報》報導,4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樂嘉陵和眾多專家不約而同來到舟山普陀。他們都為世界第一條跨海真空懸浮隧道而來,對跨海旅遊真空飛行巴士進行技術研討——世界首條海底真空隧道的建造呼之欲出。 孫鈞表示,建設海底真空隧道主要是水下橋隧技術、磁懸浮列車技術以及真空技術的集成創新。我國建造海底真空隧道列車在技術上基本沒有問題。
  • 歐委會「建議」謹慎評估中國對芬蘭灣海底隧道的投資
    (觀察者網訊)歐盟委員會移動運輸總司長亨裡克∙霍洛萊16日表示,歐盟委員會希望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至愛沙尼亞首都塔林海底隧道項目取得成功,但「建議」謹慎評估中國為建設該項目可能進行的重大投資。 俄衛星社3月17日消息,霍洛萊在接受愛沙尼亞公共廣播電臺(ERR)的網站採訪時稱:"關於中國資本目前還不太清楚這些投資的目的是什麼,是否與中國加強地緣政治影響力有關。"
  • 超千億元,4月份13條高速公路項目中標,附中標單位
    >項目概況:本項目連接黃山與千島湖景區,起點與徽杭高速公路相接,終點止於皖、浙兩省交界處與千島湖至黃山高速公路淳安段相接,全線在呈村降(複合式樞紐)、五渡、武陽3處設置互通式立交,並設置隧道管理站1處,服務區1處,養護工區1處等配套設施。
  • 芬蘭與愛沙尼亞擬建海底鐵路隧道 行程將大幅縮短
    【環球網綜合報導】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受海洋阻隔,陸路往來不便,由瑞典、芬蘭前往愛沙尼亞等地更要「兜個大圈」,費時又費事。據香港《文匯報》1月7日報導,芬蘭及愛沙尼亞計劃興建一條海底鐵路隧道,方便兩國間來往。
  • [分享]海底隧道方案資料下載
    本工程使用年限按照100年設計,採用複合式襯砌結構,陸域隧道二次襯砌為C30防腐蝕混凝土,抗滲等級為P8,海域隧道二次襯砌為C45高性能防腐混凝土,抗滲等級為P12,同時採用具有抗海水侵蝕的噴射混凝土,鋼筋網為V級,風化槽採用鋼拱架組成初期支護,取消系統錨杆,鋼拱架接頭處設鎖腳鋼管,在初期支護和二次襯砌之間,選擇PVC防水板和系統盲管做排水系統,確保滿足隧道設計使用年限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