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嵩繪
核心閱讀
1月8日,《旅遊法》實施100天。冬季旅遊旺季,海南如何加強《旅遊法》執法力度,避免市場整頓一陣風?如何應對打車難、停車難、餐館爆滿、交通擁堵等考驗?近日,記者赴三亞、萬寧等地進行了實地調研。
《旅遊法》實施以來,在旅遊大省海南,法律治理「零負團費」、欺客宰客的作用初步顯現;旅遊市場發生結構變化,散客與團隊的比例創下8∶2的歷史新高;散客數量猛增,導致城市公共設施不堪重負,也給旅遊管理提出新課題。
團體遊規範:
欺客宰客被遏制,大批旅遊購物點關門
近日,三亞市河東路一家珍珠店的售貨員告訴記者,《旅遊法》實施後,店裡不敢再接旅行團,銷售額大幅縮水,生意難以為繼。
咖啡廠主陳先生也感受到市場的冷淡。以前,他的咖啡廠主要面向團隊遊客,年銷售額近千萬元。幾個月前,廠裡還有200多名工人。現在,銷售業績一落千丈,只得裁員180多人。
按照《旅遊法》規定,旅行社組織、接待旅遊者,不得指定具體購物場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費旅遊項目。但是,經雙方協商一致或者旅遊者要求,且不影響其他旅遊者行程安排的除外。實際操作中,多數旅行社為「避嫌」,完全剔除了購物環節,使得旅遊購物點和旅遊購物企業的日子越來越難。
據海南省旅遊商品企業協會統計,全省旅遊商品企業近2000家,從業人員上萬。近幾個月,大批旅遊商品生產、銷售企業倒閉。文昌市椰雕企業中,70%以上已完全停業。
這股倒閉潮中,商家首先想到的是將購物點改為景點,合法擠入團隊遊行程。三亞市旅遊委副主任鄭聰輝說,三亞市旅遊委2013年接到很多商家轉為景點的申請,但一家都沒有批准。
違規者觀望:
目標人群改為散客,欺詐手法隱蔽
一些旅行社、購物店、自費項目經營者認為,《旅遊法》實施初期執行較嚴,時間一長,執法可能鬆懈。所以,不少人在觀望,甚至變通方式,違法違規經營。業內人士透露,三亞仍有人在火車站、機場以免費接送為誘餌,拉遊客購物,目標人群改為散客。
三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的辦案民警也發現,今年破獲的幾起販賣假冒偽劣奢侈品、購物欺詐案件中,販假窩點通常偽裝成銷售水果、特產和旅遊紀念品的商鋪。不法分子通過給計程車司機回扣、專人在景區拉客等方式誘騙遊客進入窩點購物,作案手法十分隱蔽。
三亞市旅遊委、工商、公安等部門表示,將加大《旅遊法》執法力度,防止違法違規經營死灰復燃。同時,引導以團隊遊客為主要目標客戶的企業儘快轉型。
散客暴增:
旅遊管理難度加大,公共設施不堪重負
《旅遊法》實施後,團費價格合理回調,加上旅遊網絡電商助推,自助遊客量快速增長,增加了旅遊目的地的管理難度。旅遊專家王衍用說:「比起團隊遊客,散客的自主性、流動性更強,對旅遊市場監管和服務的要求更高。」
王衍用認為,在旅遊旺季,旅遊城市主要面臨交通擁堵、停車難、投訴增加等多重考驗。三亞市交警部門統計,三亞機動車保有量呈逐年遞增趨勢。旺季時,外地車輛大量湧入,城市交通壓力很大。比如,三亞迎賓路東岸村路口,上半年日均車流量5.4萬輛,高峰點車流量為1.3萬輛,而下半年高峰點車流量近2萬輛,增長31%。
針對自助遊投訴集中的問題,三亞採取「良幣驅逐劣幣」方式,於2013年10月推出「陽光巴士·三亞誠信一日遊」。6家有資質、信譽好的旅行社組成誠信聯盟,不再將購物和自費項目作為必備內容,而以行程靈活、服務優質的一日遊產品吸引遊客。
比起散客,到海南越冬的「候鳥老人」更令當地人憂慮。這些老人居住時間比普通遊客長,對交通、醫療、海邊休閒設施等公共資源的佔用量較大。據了解,三亞每年投入幾千萬元公交補貼,其中大半用來補貼「候鳥老人」公交優待證。三亞市交通局客運科科長莊海燕說,管理部門希望提高公共運輸運力,讓更多遊客選擇公交出行,而不是自駕遊。但三亞城市容量有限,很多公共設施在淡季時閒置,不可能為滿足旺季需求而大量增加運力。
管理創新:
開發智能信息系統,旅遊巡迴法庭處置糾紛
王衍用認為,旅遊目的地要研究如何應對《旅遊法》實施後出現的旅客滯留、景區擁堵等新問題。「這需要政府職能部門聯動。可根據以往遊客的出行規律,預估春節期間的人流高峰,制定應對方案」。
為解決散客增多帶來的管理難題,三亞做了不少準備。今年春節前,三亞交通智能信息系統將投入使用。該系統能掌控公共運輸的出車情況,並納入火車站、機場信息,一旦出現旅客滯留,能及時調配車輛。
針對欺客宰客問題,王衍用認為,不應因噎廢食,完全斬斷遊客的購物需求,而是要引導旅遊購物朝著誠信、正規的方向發展。「購物和娛樂屬於旅遊過程中的彈性消費,應加大兩者在旅遊消費中的比重,推動整個旅遊產業升級。」王衍用說。
在處置旅遊糾紛方面,三亞率先探索各部門之間的聯動機制。三亞市城郊法院的旅遊巡迴法庭,通過與工商、旅遊部門的聯動,以「景區有糾紛及時聯繫」和「法庭定點定期值班」結合的方式,提供便民高效的司法服務。
旅遊巡迴法庭配備兩輛巡迴審判車,在南山、天涯海角等4個熱門景區設有固定執勤點。
經法官調解,當事雙方達成協議後,在調解書上簽字,大多數投訴都能快速解決,實現就地立案、就地審理、就地調解、就地執行。三亞市城郊法院副院長陳恆說,出現旅遊糾紛通常先投訴到旅遊或工商部門,這些部門無法解決時會尋求法律幫助。由於旅遊者逗留的時間短,案件的標的額較小,旅遊巡迴法庭必須採用速裁程序,小額案件免交案件受理費和執行費。
旅遊巡迴法庭還在100多家旅遊企業設立旅遊糾紛聯絡員,由法院定期培訓,調解糾紛時,法官可以迅速找到聯絡員,讓調解結果落到實處。
《 人民日報 》( 2014年01月07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