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儀式現場
一期工程效果圖(資料圖片)
西安新聞網-西安晚報訊 藍田縣北部的三官廟鎮北蒼灣村南側是一條天然溝壑,西安市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置場項目就在裡,它距離繞城高速東段直線距離26公裡,距離藍田縣城直線距離13公裡,距離灞河和渭河的直線距離分別是14公裡和21公裡。
3月6日上午,西安市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置場一期工程開工儀式在藍田縣舉行。該項目承擔著全市生活垃圾焚燒後產生的飛灰、爐渣填埋及應急處置任務,是託底性保障工程。
3月6日上午9時許,開工儀式正式舉行。省住建廳副廳長劉浩出席開工儀式並致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琳宣布項目正式開工,市城管局和藍田縣等相關單位參加了開工儀式。
「今天開工建設的西安市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置項目將承擔生活垃圾焚燒後產生的飛灰、爐渣填埋和生活垃圾應急填埋的雙重任務。」劉浩在致辭中表示。
「以前是直接將生活垃圾進行填埋處理,現在則是通過焚燒處理後再將產生的飛灰和爐渣運到這裡進行填埋處理。」西安市固體廢棄物處置中心副主任董波介紹,與之前相比,今後的處理方式有著質的變化,一方面有利於控制汙染風險,另一方面焚燒後,飛灰、爐渣佔比在20%左右,填埋佔地只會比原來更小,有利於節約資源。
市城管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項目還承擔著另外一個任務,那就是應急填埋。而根據規劃,這裡將建設應急填埋一區和應急填埋二區。
「應急填埋是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比如垃圾焚燒廠出現故障或者停工,生活垃圾不能及時進行焚燒處理時,那麼就要啟動應急處置,生活垃圾就要運到這裡進行填埋處理。」董波介紹,從2018年12月開始,西安市就啟動了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置項目規劃、選址等前期工作。
「此次開工的一期工程佔地約1230餘畝,設計庫容約1000萬立方米。採用EPC模式建設,計劃總工期12個月,預計開工6個月後部分庫區可達到投用條件。」施工單位西安市政道橋建設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丁金虎表示, 目前,153名入場施工人員及部分施工機械都已入場。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他們將高水平建設,確保工程如期完工順利投產。
「垃圾焚燒廠可以檢修,可以停工,但這個地方一旦建好投運,24小時要不停地運行,必須隨時保障目前西安市每天1萬多噸生活垃圾的安全處置。」董波介紹,預計一期工程投產後,可以運行5年以上,二期運行10年以上。
開工儀式上,作為項目實施的主體單位,市城管局承諾將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相關要求,督促指導項目建設單位,科學制定方案,抽調精兵強將,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現場施工等工作,妥善處理好工程進度和施工質量之間的關係,嚴格落實項目環境保護、水土保持「三同時」措施和安全生產有關要求,確保項目早日順利完工,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相關新聞
我市生活垃圾處理基本實現全量焚燒
本報訊 3月6日,記者從西安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國內日處理垃圾量最大的填埋場西安市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已於今年2月27日封場。目前,西安市的生活垃圾已基本實現全量焚燒處理。
西安市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是西安主城區唯一的生活垃圾填埋場,佔地面積1031畝,總容量3463萬立方米。從1994年開始,西安市區的全部生活垃圾都會送到這裡進行填埋處理。從起初每天填埋1200噸到後期每天填埋10000噸,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在2019年底就幾乎填滿。
去年10月份,藍田、高陵、鄠邑、西鹹等地四座生活垃圾焚燒廠也逐步投產啟用,西安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也隨之發生了重大變革。 本組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海鵬
編輯: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