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納粹德國全面開戰前,蘇聯為什麼一定要大舉進攻芬蘭?

2020-12-11 鬼說天下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然而在全球目光集中在納粹德國與西歐諸國身上的時候,蘇聯卻在1939年11月30日大舉進攻弱小的鄰國芬蘭,史稱「蘇芬戰爭(冬季戰爭)」。

蘇聯的綜合國力遠勝芬蘭,但蘇軍在蘇芬戰爭中卻打得一塌糊塗,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蘇芬戰爭還導致蘇聯在國際輿論中陷入被動,間接影響了對納粹德國的備戰。那麼蘇聯為什麼要大舉進攻芬蘭呢?

芬蘭以前是瑞典的殖民地,在宗教改革時期逐漸形成了民族意識。1808年,瑞典在芬蘭戰爭中被沙皇俄國打敗,瑞典便割讓芬蘭成為俄國的自治大公國。此後俄羅斯帝國沙皇兼任芬蘭大公直到1917年。

沙皇俄國滅亡後,芬蘭利用德國的支持大規模驅逐、打擊和屠殺境內的共產黨、紅軍與俄羅斯族,成為名義上獨立當實際上被德國滲透控制的國家。芬蘭當時一度準備讓德國親王瓦伊諾一世作為芬蘭國王。

一戰結束後,芬蘭擺脫了德國的控制。1920年,芬蘭與蘇俄(蘇聯)籤訂了劃分邊界的《塔爾圖條約》。因為蘇聯當時正處在蘇波戰爭之中,所以芬蘭在劃分邊界時迫使蘇聯作出讓步,佔了很大便宜。

芬蘭依靠《塔爾圖條約》獲得的領土超過了原芬蘭大公國,而最讓蘇聯難受的地方有兩個:一是北極圈的不凍港貝柴摩(今俄羅斯佩琴加)被劃給了芬蘭;二是芬蘭的南部邊界距離列寧格勒只有幾十公裡。

更讓蘇聯警惕的是,芬蘭在獨立後就仇俄仇蘇,擺脫德國控制後與西方國家接近,還在蘇俄內戰時為英法幹涉軍提供港口來攻擊蘇俄船隻。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芬蘭更是多次在蘇芬兩國邊境上挑起摩擦。

上世紀三十年代,芬蘭國內的極端思潮因為經濟發展而消退,與蘇聯的關係也有所緩和。1932年,兩國籤訂了《蘇芬互不侵犯條約》。但由於西方帝國主義的介入,芬蘭無法真正改變與蘇聯對抗的國策。

納粹德國崛起後,芬蘭再次與德國走近,這讓蘇聯感到威脅。在建立歐洲抗德聯盟的嘗試失敗後,蘇聯決定單獨抵抗納粹德國並根據自己的戰略建立抗德的「東方戰線」,而芬蘭則是「東方戰線」的薄弱環節。

於是蘇聯多次要求改變兩國邊境,但都被芬蘭拒絕。德國入侵波蘭後,蘇聯建立「東方戰線」更是急迫,甚至提出只要芬蘭讓邊境遠離列寧格勒四十公裡並租借漢科半島,蘇聯願意割讓兩倍的領土作為交換。

但蘇聯的領土交換提議依然遭到芬蘭的拒絕,導致蘇聯決定以武力改變蘇芬邊境的不利局面。1939年11月26日,蘇聯製造「曼尼拉事件」,廢除《蘇芬互不侵犯條約》。1939年11月30日,蘇芬戰爭開始。

相關焦點

  • 蘇聯為什麼要在納粹德國大舉入侵波蘭後參與對波蘭的瓜分?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大舉入侵波蘭。在波蘭亡國已成定局的情況下,蘇聯於1939年9月17日出兵波蘭東部。1939年10月6日,納粹德國與蘇聯按照《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所謂的秘密約定瓜分了波蘭。正因如此,蘇聯在納粹德國大舉入侵波蘭時可以選擇袖手旁觀,不一定要頂著巨大的罵名趁火打劫,以至於被西方罵到現在。既然如此,在納粹德國大舉入侵波蘭後,蘇聯為什麼要與德國一起瓜分波蘭呢?由于波蘭的過分仇視和英法的綏靖,蘇聯在「慕尼黑陰謀」之後下定決心單獨對抗納粹德國的威脅。
  • 二戰中日本為什麼不進攻蘇聯?反而要偷襲珍珠港和英美開戰?
    老周摘要:二戰期間,日本和德國是盟友,在德國進攻蘇聯,特別是在1941年下半年,蘇聯最為困難時,如果日本出兵進攻蘇聯,很可能就會將蘇聯徹底打敗,為什麼結果日本不但沒有進攻蘇聯,反而偷襲珍珠港和英美開戰?
  • 二戰時蘇聯為何突然進攻芬蘭
    與那些反對冒然進攻的高級官員一樣,布勞希奇也不贊成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對法國開戰。因為短缺的彈藥和武器裝備,都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準備。希特勒打斷了這位大將的話,並且對法國表現出了明顯的輕視之情。布勞希奇繼續爭辯道,波蘭戰役已經充分地暴露了德國軍隊不嚴明的作戰紀律和作戰技能訓練不夠有素的缺點。希特勒無法忍受這樣的說辭,他苛刻的要求大將說出具體事例。
  • 二戰中的那些事兒 蘇聯在開戰前獲得即將被進攻的情報卻視而不見
    1941年的蘇聯紅軍,雖然經過了大量整編,總兵力擴大到了大概500萬人左右,裝備也經過了一定程度的革新。但是他的主力是駐紮在廣闊的內陸地區,因為蘇聯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兵力分布的太分散,就跟鴉片戰爭時候,清軍對陣英軍時候的狀況差不多。兵力雖然多,但是分布在全國。
  • 二戰秘聞,傳說蘇德戰爭前蘇軍密謀大舉進攻德國——大雷雨計劃
    眾所眾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點—— 1941年6月22日,這一天納粹德國閃擊蘇聯,著名的「巴巴羅薩計劃」啟動!而蘇德戰爭初期,蘇聯應對是相當不力的,蘇聯成為二戰傷亡最大,損失最慘重的國家之一,有相當程度都是因為初期應對不當。
  • 二戰蘇德戰場,為抵禦納粹德軍,蘇聯1.8億人口死傷6000萬
    世界各國為了 抵禦法西斯國家的進攻,都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其中傷亡最大的就是蘇聯,1.8億人口的蘇聯傷亡高達近6000萬人。 中國在二戰時期面對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是如果我們看看二戰時期蘇聯的衛國戰爭,就會知道歐洲東線戰場比亞洲戰場還要恐怖百倍。
  • 二戰德國進攻丹麥和挪威,為什麼最後卻放過了瑞典?
    瑞典地處歐洲北部,領土面積不是很大,屬於中等發達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鐵蹄橫踏歐洲各國,歐洲各國接連被捲入其中,戰火紛飛,然而瑞典卻倖免於難,沒有受到戰爭的波及。二戰期間地處北歐的瑞典曾四周都被德軍包圍著,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的軍隊始終沒有踏進瑞典一步。
  • 二戰時,德國為何要與當時強大的蘇聯「死磕」,蘇聯做了哪些準備
    德國在戰爭初期可謂順風順水,不但奪回了一戰時期割讓出的蘇臺德地區及旦澤走廊,甚至攻佔了巴黎一雪前恥。但是「巴巴羅薩計劃」的實施,卻讓德國陷入兩線交戰的境地。希特勒為什麼硬要進攻蘇聯這個龐然大物?是戰略誤判還是另有原因?
  • 二戰德國突襲蘇聯,日本為何不支援德國進攻蘇聯?日本:我太難了
    在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悍然發動對蘇戰爭。戰爭初期,以德國為首的納粹勢力屢屢突破蘇聯防線,直到史達林格勒戰役的爆發,蘇聯憑藉龐大的戰略縱深和無數的人力物力投入,蘇聯的潰敗得到緩解,納粹德國的進攻勢頭受到遏制,陷入膠著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德國戰場優勢逐漸衰落,為了緩解戰場壓力,迫切需要日本法西斯的加入,從東方對蘇聯發動進攻。
  • 來自芬蘭的復仇:與納粹德國密謀許久的「銀狐」計劃為何破滅?
    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前,蘇聯就同北方鄰居芬蘭之間爆發了一場冬季戰爭,在蘇聯付出慘重代價之後獲得了勝利,並且獲得了芬蘭的卡累利阿以及拉多加湖以北的大片地區。然而芬蘭人一刻不忘收復領土。在這一基礎上,芬蘭人與密謀「巴巴羅薩「計劃的納粹德國一拍即合,兩國決定同時針對蘇聯北方領土出兵。
  • 盟軍為什麼沒有在柏林戰役結束之後進攻蘇聯
    隨著德國的覆滅,歐洲的勢力格局也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蘇聯攻佔了德國首都柏林,同時完全掌控了東歐國家,盟軍雖然解放了法國、荷蘭等國,但是和蘇聯相比,整體局面還是落下風,蘇聯完全掌控了東歐國家,同時將觸手深入西歐地區。
  • 二戰時期,倘若德國元首不主動向蘇聯進攻,而選擇穩固歐洲會如何
    甚至可以說,時至今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後影響,對世界的格局依然有一定的影響性。而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始作俑者的納粹德國,他們在二戰中所做出的的抉擇,著實深刻地影響了整個戰爭的走向,乃至是人類文明史的發展進程。
  • 蘇聯為何不惜代價也要佔領芬蘭的小城維堡?
    莫斯科處在內陸,即使有敵軍進攻,一時半會也打不到莫斯科城下。而聖彼得堡的情況就糟糕多了。如果俄羅斯的船隻從聖彼得堡去大西洋,要出芬蘭灣、波羅的海,經過丹麥與瑞典之間的厄勒海峽、卡特加特海峽,丹麥與挪威之間的斯卡格拉克海峽。而周邊國家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都是俄羅斯的死敵。瑞典、丹麥、德國與俄羅斯也不是一路人。
  • 從信心滿滿到必須賭國運,德國進攻蘇聯的準備到底是多麼糟糕?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和其僕從國軍隊一起發動了對蘇聯的入侵。入侵計劃之龐大,幾乎是前所未有,三個集團軍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入侵了蘇聯。這一擊讓蘇聯措手不及,戰爭剛開始就陷入了絕對劣勢之中。因為德國在初期的高歌猛進,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德國對此謀劃已久,蘇聯早就被德國人摸透了。
  • 為何蘇德戰爭前期蘇聯一潰千裡?
    ,向蘇軍發動猛烈進攻,蘇德戰爭全面爆發。 面對軸心國軍隊突如其來的進攻,蘇軍布置在西線的數百萬大軍猝不及防,開戰首日就損失了超過1200架飛機,其中800多架飛機更是在起飛前就被擊落。 僅僅18天時間,德軍便突入蘇聯境內超過600公裡。
  • 為什麼說攻佔蘇聯是德國的最後目標?歷史根本不允許有這樣的目標
    1937年,希特勒主持秘密會議,會議記錄成為納粹戰爭罪的鐵證「霍斯巴赫備忘錄」。這份記錄詳細說明了希特勒和納粹的擴張計劃和野心目標,總共分為三步,第一步是建立一個大德意志,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波蘭北部的但澤走廊;第二步是打敗法國、消滅蘇聯;第三步是走向海洋、稱霸全球。但此時的德國是個什麼情況?
  • 臺北101大樓前,為什麼飄揚起納粹旗幟?
    1月18日,在臺北市標誌性建築物101大樓前,飄揚起二戰時德國納粹分子的旗幟,立即遭到「德國在臺協會」和「以色列駐臺北文化經濟辦事處」強力抗議,這是對納粹德國大屠殺的倖存者和大屠殺的倖存者嚴重的侮辱與鄙視,完全不能接受,是對臺灣省開放的言論自由惡性的濫用。
  • 蘇聯租借戈格蘭島,芬蘭為什麼寧可戰爭也不租?
    蘇聯最早是想和芬蘭談判,讓芬蘭割讓一些地盤給蘇聯。 芬蘭這才明白:蘇聯要租奧蘭群島其實是虛晃一槍,蘇聯真正的目的是戈格蘭島。 戈格蘭島位於芬蘭灣中部,與西北方向的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西南方向的愛沙尼亞首都塔林,正東方向的列寧格勒,距離相當。蘇聯從列寧格勒出海,必須經過戈格蘭島。如果有敵對勢力在戈格蘭島建立反蘇基地,蘇聯的船隻可能出不了芬蘭灣。
  •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 1941年6月22日凌晨,在蘇德邊境上,突然出現了大批德國坦克,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此時還沉浸在夢中的蘇聯士兵,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就成為了德軍俘虜。
  • 戰損1比10,二戰時期的芬蘭為什麼能把蘇聯打得那麼慘?
    二戰爆發後,蘇聯出於國土安全方面考慮,提出與芬蘭置換部分領土的要求。芬蘭人在民族情感的趨勢下,拒絕了蘇聯的提議。於是,蘇聯便打算用武力強行奪取。1939年11月30日,蘇聯出動23個師的軍隊入侵芬蘭,「蘇芬戰爭」(冬季戰爭)正式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