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擀麵時,和面時別會只加水,多加一點它,麵條爽滑勁道不粘連!「自製麵條」好簡單!超Q彈麵條只要跟著步驟就能做到!以冷水和面製作的手工麵條,可以煮也可以炒,是家常就可以製作的基本麵食之 一。關於麵條的最早文字記錄是東漢時期,在2005年考古研究院曾在青海民和縣喇家遺址中發現了距今有4000多年歷史的麵條,據研究當時是由粟所製成。麵條的粗細取決於個人的口味喜好,切分好的麵條可稍稍拉長,若有保存的需要,則可撒上面 粉後分成小份冷凍。
簡簡單單的麵粉、鹽、水,經 過主廚的和、揉、擀、切,手臂與指尖巧妙的勁力運用,不用多餘的添加,一根根彈韌有勁的 白麵條就這樣在鍋中翻滾躍動,吸飽了豐潤湯汁,只需略略調味,就是一碗好滋味。看似簡單 的食物,蘊含的內容卻是這般深遠。如此,開始了這一趟中式面點的餐桌旅行。
「自製麵條(手擀麵)」
材料Ingredients:
鹽 2g、水90g、中筋麵粉 200g
基本作法Method:
1. 麵粉與鹽拌勻後,加入水搓成團狀後,以手 掌根部壓揉至光滑均勻無顆粒。
2.將麵團滾圓後蓋上溼布,室溫鬆弛40分鐘。
3. 桌上撒上適量中筋麵粉放上麵團,再於麵團 上也撒上中筋麵粉。
4. 將麵團壓平,用面棍擀成均勻大薄片( 先擀 成橢圓再向四角延伸成四邊形)。
5. 於面片上均勻撒上中筋麵粉後折三折重疊。
6. 再用菜刀切成細麵條或寬麵條。將麵條用手 散開撒上中筋麵粉避免沾黏。
【煮麵】
1. 煮麵水需約為麵條分量10倍以上。
2. 鍋中水滾後入麵條以筷子撥散中小火續煮。
3. 如麵條較厚較寬,為能順利煮透,於鍋中放入麵條後待滾時,加入1 杯冷水降溫( 即稱點水) 待再次滾後再依煮熟程度決定 是否撈出。
Chef小叮嚀:
麵條製作時水量越少,麵條的口感會越硬。煮麵時水需約為麵條分量的10 倍以上 。
「手擀麵」和「掛麵」你更支持誰呢?歡迎大家來評論區辯一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