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首席記者 肖菁 通訊員 金悅
時而騰空飛翔,時而空中翻滾,據說還能燃脂減肥,似乎就在這一年裡,室內蹦床突然刷爆社交平臺,各種小視頻裡玩家極盡酷炫。
但是,酷炫背後有很大的安全隱患。日前,寧波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法院先後審結了兩起在網紅蹦床遊樂項目中受傷的侵權責任糾紛。
兩個年輕人,在同一天,同一家遊樂園的蹦床館都出事了。其中一個是25歲的姑娘。
(圖文無關,圖源視覺中國)
事發去年6月4日,姑娘小徐到寧波一家遊樂場遊玩,第一次嘗試蹦床項目。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無知無畏太大意。
蹦床項目要從高空跳落,教練指導,要雙手環抱胸前,身體前傾,緊繃,不能鬆手……
聽聽簡單,但是第一次玩,何況還是高空落體,難免顧此失彼。
小徐鬆了手,屁股落地,深深陷進海綿墊裡,當時她就覺得尾椎的位置一陣劇痛。
受傷後,小徐輾轉多家醫院治療,被確診腰椎骨折。
去年11月,傷勢好轉後,小徐去做了個傷情司法鑑定,評定傷殘等級為九級,休養時間為6個月,護理時間為3個月,營養時間為3個月。
拿著鑑定書,她把遊樂場告上法庭,要求為此擔責。
沒想到,就在小徐出事的同一天,另一個年輕人小張也在同一個遊樂場的蹦床館裡被直接送進了醫院。
小張是還沒有準備好雙手環抱的姿勢,蹦床遊樂場的工作人員就直接按了按鈕,蹦床被瞬間打開,小張一下子落到了海綿堆裡,腰椎著地也受了傷。之後也經歷了漫長的治療,後來司法鑑定,也為傷殘九級。
兩個年輕人都起訴了,認為遊樂場未能確保娛樂設施安全可靠。
遊樂場方面辯稱,遊樂場已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小徐進場時已經填寫了安全須知,場所、遊玩項目也都張貼了警示、注意事項及安全須知。這個蹦床項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小徐也是知道的。最重要的是,小徐在遊玩過程中雙手沒有按照教練說的環抱胸前,導致受傷,應該自己承擔責任,遊樂場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法院經審理後查明,遊樂場作為一種特殊的、具有一定刺激危險性的場所,對場所經營者有著更為嚴格的安全保障義務。僅僅以張貼警示標誌、張貼安全說明等方式不能起到充分的提醒告知作用,而遊客籤署安全須知書也不能成為遊樂場轉嫁風險的「救命符」。
本案中,遊樂場未充分告知項目風險,也未充分採取安保措施防範事故發生,應當承擔相應侵權責任;而小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對遊樂項目的危險性具備一定認知,但在遊玩過程中,未按要求始終雙手環抱,對損害的發生也存在過錯。
日前,高新區法院判決遊樂場承擔70%的賠償責任,即賠償小徐和小張各24萬。判決後,遊樂場提起上訴,寧波中院經審理駁回其上訴,維持原判。
目前,這個遊樂場裡的蹦床項目已停止運營。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