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軍抗日陣亡的首位將軍,連續刺倒14個鬼子,犧牲後被追授中將

2020-12-12 方哥說史

滇軍是民國期間由雲南地方實力派組建、指揮的一支相對獨立的地方軍隊,就像川軍一樣,這支部隊在抗戰中也作出了重要貢獻。滇軍抗日陣亡的第一位將軍,連續刺倒14個鬼子,不幸犧牲後被追授中將。

此人名叫陳鍾書,出生於1891年,雲南安寧八街月照屯村人,從小家境貧寒,讀了兩年私塾後,11歲時即輟學幫人放牛。1908年,為了幫家中還債,陳鍾書報名當兵,編入滇軍十九鎮(師)七十四標(團)。

辛亥革命時,陳鍾書跟隨唐繼堯起義,1915年12月參加護國軍討袁,後來還參加靖國護法,反對張勳復闢。由於作戰勇敢,屢建奇功,陳鍾書由士兵升至排長、連長,隨後被保送到雲南講武堂深造。

從講武堂畢業後,陳鍾書在龍雲部下任近衛團副營長。1927年6月14日,陳鍾書在六一四政變中忠於龍雲,在平亂中奮勇作戰,戰功顯赫,受到龍雲的信任。1929年龍雲晉升他為少將團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陳鍾書擔任滇軍六十軍一八三師五四二旅少將旅長,帶領部隊走出雲南,奔赴抗日前線。1938年4月,陳鍾書率部開赴魯南臺兒莊戰場,在臺兒莊北部刑家樓一帶集合,為第二線部隊。

當時,湯恩伯部隊是第一線部隊,他們抵擋不住日軍的連日襲擊,見滇軍前來支援,不顧大局,撤出戰場。日軍發覺湯恩伯部隊後撤,趁機推進,向中國軍隊猛攻。一八三師立即與敵人接上了火,發生遭遇戰。

在無險可守的不利條件下,陳鍾書率部向日軍發起了四次反衝鋒,擊退了敵人的屢次進攻。晚上,陳鍾書還組織了一連敢死隊,成功偷襲了一股日寇,消滅鬼子500多人。陳鍾書部與日軍激戰三天,先後擊潰敵人40多次進攻,此時彈藥供應不上,前沿傷亡過重。

1938年4月23日下午,日寇又發動更大規模衝鋒,中國軍隊彈藥已供運不上,陳鍾書端起槍,率領旅部勤務排及部分官兵躍出戰壕與敵人展開了肉搏戰,他連續刺倒14個敵人,雖然身中數彈,仍浴血堅持。在肉搏戰中,陳鍾書面部突然被一顆流彈擊中,他的部下將他背到運河邊時,陳鍾書已經壯烈犧牲了,年僅47歲。抗戰勝利後,陳鍾書被國民政府追贈陸軍中將軍銜。

相關焦點

  • 張自忠將軍犧牲的最後一刻,鬼子的回憶讓人動容,致敬將軍英靈!
    鬼子回憶張自忠將軍犧牲的最後一刻:鬼子一個一等兵叫藤岡,他舉著上好刺刀的步槍直接向張自忠將軍撲過去,本來已經無力斜靠在戰鬥工事裡面的張自忠突然掙扎著站了起來,對鬼子怒目而視!中國的士兵練習刺刀的時候是直接往前刺的,但是鬼子不一樣,他們拼刺刀的方式是在最後一環要往上跳,可以說張自忠將軍殉國的時候是相當的慘烈!就這樣張自忠倒下了,但是他的英魂卻永遠的屹立不倒,成了一座豐碑!
  • 中將軍長在最後一刻赤手空拳衝向鬼子 他的犧牲令朱德動容
    大約十萬滇軍子弟為國捐軀,難能可貴的是滇軍將領沒有一個投降日寇的。王甲本以全優的成績從講武堂畢業後,在滇軍名將顧品珍的第1軍當兵,開始了軍旅生涯。他跟隨顧品珍轉戰川滇兩省,因為作戰勇敢,深受器重。雙方立即展開了短兵相接的激烈戰鬥,王甲本將軍鼓勵士兵們沉著射擊,寧死不當俘虜。由於寡不敵眾,而且手槍排士兵僅有短程武器,無法與敵軍的機槍對抗,不久就全部壯烈犧牲。
  • 李家鈺將軍犧牲後入忠烈祠,將軍犧牲後,他的子孫又將何去何從?
    我的英勇的中華兒女,在全面抗戰爆發後,為了拯救國家民族的危亡,仍然捨生忘死,與日寇進行了殊死的鬥爭,其中正面戰場上,以國軍為主體的國軍將士為抗戰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其中國軍高級將領犧牲數不清,據不完全統計,國軍高級將領陣亡人數超過200人,其中包括比較有名的張自忠、郝夢齡、李家鈺等人
  • 他是國軍著名抗日將領,壯烈犧牲後,卻為何被國民黨污衊為漢奸?
    這個人國軍將領可以說真的是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一度將日軍徹底擊潰,但是最後還是戰死了沙場,但是就是這麼一個抗日將領,卻在英勇犧牲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國民黨蔣介石污衊為漢奸,而他陣亡官兵的家屬,甚至最後連撫恤金都拿不到,實在是令人極其的憤怒!
  • 團長犧牲副團長和參謀長授中將,政訓處主任卻授上將還成了副國級
    第386旅就是讓日軍聞風喪膽的部隊,這一支部隊有多牛呢,我們看看旅部的領導在建國後被授予了什麼軍銜。旅長陳賡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參謀長李聚奎1958年被補授上將軍銜,政訓處主任也是後來的政委王新亭被授予上將軍銜,副旅長陳再道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副旅長許世友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繼任的參謀長周希漢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可謂是將享閃耀。
  • 一個抗日小兵,連殺9個鬼子兵,犧牲78年後終於魂歸故裡
    在一次戰鬥中,他連殺9個日本兵,最後被日軍狙擊手擊中犧牲。忠骨流落他鄉78年後,無數網友幫他尋找家人,終於魂歸故裡。他就是抗日英雄耿維忠。1937年日寇攻陷南京後,兵分兩路一路從陸路攻向湖北黃梅、蘄春一帶,一路沿著長江西進連下安慶、九江等地。日軍來勢洶洶,所到之處燒殺淫掠,無惡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日軍攻陷安徽後,在安徽境內大肆屠戮,20歲的耿維忠目睹日寇暴,毅然投筆從戎,加入了安寧軍95師285旅569團三營九連。95師是一支老勁旅,士兵作戰極其英勇不懼犧牲,被譽為「趙子龍師」。
  • 手撕鬼子的抗日劇是怎麼火的,一邊吐槽一邊追劇,你們咋想的
    抗日劇荒誕的劇情一直是網友熱議的對象,比如英雄徒手撕鬼子,擲手榴彈炸落日機,匪夷所思的武功秒殺數百敵軍。由於抗日劇一直是中老年人的最愛,導致浙江橫店影視基地不斷上演抗日科幻劇,「四五十個劇組都在打鬼子」「打死的鬼子都夠圍地球三圈了」。下面給大家總結幾個抗日劇的特點,你一定在哪部抗日劇中見過相同的情景。
  • 胡宗南其實在大陸期間就是「中將加上將銜」
    民國時期,我們經常發現某某將領的軍銜是「中將加上將銜」,抗日英烈張自忠將軍就是這個軍銜,那麼,這一軍銜的起因和級別到底是什麼呢?比如一級上將張學良1937年被褫奪軍銜,軍委會總參謀長程潛補缺,同年滇軍元老一級上將朱培德病故,軍委會副總參謀長白崇禧補缺。 說明,對高級將領軍銜的「追授」不受此限制,活人不能跟死者相提並論,比如「四川王」劉湘在1938年病死後立即追晉陸軍一級上將。
  • 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抗戰老兵鍾華與巴蜀抗戰史研究院張光秀共同推薦 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它是川人抗戰精神的體現」 張光秀在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前。   80多年前,350萬川中男兒奔赴抗日前線,以付出64萬人傷亡的慘烈代價,最終迎來抗戰的勝利。李宗仁將軍曾評價:「八年抗戰,川軍之功,殊不可沒。」  為紀念川軍英魂,著名雕塑大師劉開渠創作了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又名無名英雄紀念碑,希望以此弘揚川人不懼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它是川人抗戰精神的體現。」
  • 歷史的見證之-犀浦抗日陣亡將領謝大燻(一)
    抗日陣亡將領謝大燻於1938年3月17日,在藤縣對日作戰中壯烈犧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准為革命烈士。
  • 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六十四——宜州縣抗戰時期資料(宜山)
    李濟深將軍主持典禮,軍事委員會的陳誠,桂林行營的梁寒操到會。這第15期學生,實際都是在流離中報名,流離中學習,流離中畢業,前後不過半年時間。據資料,其中大部分是現在貴港,玉林周邊地區的子弟為主,從德慶遷桂平期間,沿途也有很多得知消息的知識青年趕到桂平,在桂平報名入學,這期學生甲級班在宜山畢業後,很多都直接分入抗日前線部隊,投入到抗戰事業中。
  • 為抗日犧牲的日本人:曾拿起步槍痛殺鬼子,為救連長壯烈犧牲
    這些事跡不僅包括了用血肉築起堅固長城的先輩,也包括了那些為抗日戰爭犧牲的日本人。松野覺就是這樣一位為抗日而死的日本人。1942年12月18日,日軍一個大隊加上偽軍施亞夫部(約1000餘人),向新四軍蘇中根據地進行「大掃蕩」。
  • 淞滬會戰陣亡的14位將軍,有六位都畢業於黃埔前四期
    全淞滬戰役中,中國共有14位將軍為國獻身,黃埔生佔6位,黃埔畢業生更是慘死。在祖國服役的14名將領中,黃梅興、蔡炳炎、路景榮、楊傑、龐漢禎、秦霖、李伯蛟、劉啟文、吳克仁、吳桐崗、鄧玉琢、朱之榮、李伯蛟、吳繼光、劉啟文、吳繼光、吳炳炎、吳景榮是黃梅興少將中的第一位在淞滬會戰中陣亡的將領。黃梅興,廣東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9軍88師264旅旅長。
  • 小金子:中國最小的抗日英雄,只有5歲,犧牲時高呼,媽媽抱緊我
    太陽長得老高時,才有兩輛日本軍車怪叫著出現在陽光破碎的街道上,車後拋起一道外強中乾的塵煙,儘是虛張聲勢的囂張。車上坐著的是王鳳閣將軍和他的妻子張氏、兒子小金子,他們被分了開來,將軍獨自坐前一輛,妻子和兒子坐後一輛。碎碎的陽光洗刷著他們,把他們的神情洗刷得明亮,面無懼色,還有著走向戰場的豪邁與氣壯。
  • 129師五個團長四個授中將,為何115師三個副團長,後來卻授上將?
    因此在新中國成立後,為了表彰為人民解放事業做出貢獻的將領,我軍共對上千位優秀的解放軍將領,授予將軍軍銜。當然成為將軍,對於一名高級將領來說,既要有戰功也要有資歷,並且從當時被授上將的人選來說,如果要成為上將,最起碼也得是八路軍時期團長級別以上幹部。
  • 犧牲五位一上將一中將
    抗戰爆發後,劉開緒在賀老總麾下120師工作,先是擔任主力部隊715團2營營長,後來在冀熱差挺進軍中擔任33團副團長,參與了開闢平西、平北、冀東、熱南等諸多根據地的戰鬥,1942年不幸犧牲在抗日戰場上。第12團團長鍾子廷第12團團長本來是陳菊生,不過很快就改由鍾子廷接任了。
  • 用小手槍的都可列入抗日神劇
    抗戰爆發以後戰場犧牲的第一位軍長,是衛立煌第14集團軍下轄的第9軍軍長郝夢齡中將,在忻口會戰中,為了督率所部獨立第5旅向日軍反擊,郝夢齡戴鋼盔持衝鋒鎗,帶著隨從人員冒險通過被敵人火力封鎖的一條小路,遭到日軍四挺機槍的交叉射擊,身中十幾彈當場陣亡,追晉陸軍二級上將。
  • 當過4個紅軍師政委,49年還是旅長,6年後超所有師長,授中將
    而在授銜儀式上,有一位開國功臣備受矚目,因為在六年前,也就是1949年,他還只是一位解放軍旅長,如今卻被授予中將銜,而49年的師長們,也只有極少數獲授少將銜,這個超越所有師長的開國功臣就是張達志。
  • 14年抗戰死了多少鬼子?只是國軍犧牲人數的三分之一
    那麼,在14年抗戰期間,我們究竟消滅了多少鬼子呢?聽薩沙說一說吧。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抗日劇裡的鬼子都是智障。我軍一個手榴彈炸倒幾十個,一槍打穿幾個,手都可以撕碎。實際上如何呢?淞滬會戰期間,一個老兵這麼說:抗戰初期的鬼子是很厲害的,我們槍法不如他、身體不如他、力氣不如他。對付一個鬼子,我們至少要3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