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軍是民國期間由雲南地方實力派組建、指揮的一支相對獨立的地方軍隊,就像川軍一樣,這支部隊在抗戰中也作出了重要貢獻。滇軍抗日陣亡的第一位將軍,連續刺倒14個鬼子,不幸犧牲後被追授中將。
此人名叫陳鍾書,出生於1891年,雲南安寧八街月照屯村人,從小家境貧寒,讀了兩年私塾後,11歲時即輟學幫人放牛。1908年,為了幫家中還債,陳鍾書報名當兵,編入滇軍十九鎮(師)七十四標(團)。
辛亥革命時,陳鍾書跟隨唐繼堯起義,1915年12月參加護國軍討袁,後來還參加靖國護法,反對張勳復闢。由於作戰勇敢,屢建奇功,陳鍾書由士兵升至排長、連長,隨後被保送到雲南講武堂深造。
從講武堂畢業後,陳鍾書在龍雲部下任近衛團副營長。1927年6月14日,陳鍾書在六一四政變中忠於龍雲,在平亂中奮勇作戰,戰功顯赫,受到龍雲的信任。1929年龍雲晉升他為少將團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陳鍾書擔任滇軍六十軍一八三師五四二旅少將旅長,帶領部隊走出雲南,奔赴抗日前線。1938年4月,陳鍾書率部開赴魯南臺兒莊戰場,在臺兒莊北部刑家樓一帶集合,為第二線部隊。
當時,湯恩伯部隊是第一線部隊,他們抵擋不住日軍的連日襲擊,見滇軍前來支援,不顧大局,撤出戰場。日軍發覺湯恩伯部隊後撤,趁機推進,向中國軍隊猛攻。一八三師立即與敵人接上了火,發生遭遇戰。
在無險可守的不利條件下,陳鍾書率部向日軍發起了四次反衝鋒,擊退了敵人的屢次進攻。晚上,陳鍾書還組織了一連敢死隊,成功偷襲了一股日寇,消滅鬼子500多人。陳鍾書部與日軍激戰三天,先後擊潰敵人40多次進攻,此時彈藥供應不上,前沿傷亡過重。
1938年4月23日下午,日寇又發動更大規模衝鋒,中國軍隊彈藥已供運不上,陳鍾書端起槍,率領旅部勤務排及部分官兵躍出戰壕與敵人展開了肉搏戰,他連續刺倒14個敵人,雖然身中數彈,仍浴血堅持。在肉搏戰中,陳鍾書面部突然被一顆流彈擊中,他的部下將他背到運河邊時,陳鍾書已經壯烈犧牲了,年僅47歲。抗戰勝利後,陳鍾書被國民政府追贈陸軍中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