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周年祭:還會再發生伊春空難嗎?

2020-12-25 騰訊網

十年前,一架沒有任何故障的EMB190客機在伊春機場墜毀,事後調查,該事故為一起責任事故:

這個事故在航空業界,幾乎是一個標準的、典型的在非精密進近過程中的CFIT事故。

什麼是CFIT?

通俗一點說,就是把一個好好的飛機飛到墜毀。

關於CFIT的研究非常多,按照飛行員訓練大綱的要求,航空公司也必須對飛行員進行CFIT的訓練。

事故梗概

十年了,事故的過程有些人忘記了,有些人還可以搜索得到。

簡單的描述就是在執行VOR/DME進近時,在跑道不能見的情況下,飛機繼續下降導致飛機在跑道外提前撞到地面樹枝,飛機之後墜毀。

事故的根本原因是飛行員在非精密進近時,沒有取得足夠的目視參考情況下,繼續下降高度,而場外撞地。當然事故還有其他的公司安全管理、氣象報告錯誤、資格管理等等方面的問題,具體大家可以回顧事故報告。

伊春空難是發生了在CFIT事故中是最常見的典型的事故,下圖就是大部分非精密進近事故時的垂直剖面和水平剖面。

當然機組對於自身的標準的掌握也是問題之一,這個在飛行圈翻譯組翻譯的《風險管理手冊》中有詳細的描述,包括對CFIT事故的預防措施。

限於篇幅,我們拋開其他的原因,僅從飛行技術的角度做簡單的分析,主要分享一下近十年來民航所做的進步和改進,使得近十年中國民航沒有發生類似的致人死亡的重大飛行事故,保持了全球最好的安全記錄水平。

十年來的改進

1 CDFA的實施

這十年中最大的改進在於在非精密進近實施CDFA了,實施CDFA可以非常有效得預防CFIT的發生。

民航局在2013年發布了CDFA的諮詢通告,從飛行方式上徹底改變了過去下降、改平、再下降(Dive and Drive)的最後進近方式。

Dive and Drive

使得飛機在最後DDA/H時,有足夠的目視參考就落地,沒有就復飛。飛行員飛行更簡單,更安全。

2 在航圖上,放大了高距比信息

取消了在MDA之後的高距比信息,這些信息可以增強飛行員的垂直剖面的警覺性。

空難時的航圖

之後的航圖

3 嚴格掌握最低標準

2012年1月前後,發生多起飛行員低於最低標準落地的事件,民航局對涉事機組進行了吊銷執照等處罰。

近年來,隨著大家對於最低標準決斷意識的不斷提升,這種低於最低標準還繼續著陸的情況已經幾乎絕跡了。

4 ILS(盲降)設備的廣泛普及

對於非精密進近,由於沒有垂直剖面的引導,所以相對於有垂直引導的ILS(盲降)進近方式,事故率高出很多倍。

隨著近些年對機場的不斷投入,比如某航2011年在溫州機場非常類似伊春空難的撞到樹梢。。。

現在,溫州機場跑道兩個方向都有了ILS設備,大大降低了發生空難的可能性。

5 PBN技術的普及

隨著導航技術的進步,機載設備的升級,越來越多的技術手段用來提升航空安全,如前幾天寫的關於防止衝出跑道的新技術等。

機載設備,尤其是導航技術的的普及,幾乎所有的飛機上都有GNSS系統,飛機水平位置的精確度越來越高,這就為未來PBN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石。

基於PBN技術的RNP APCH和RNP AR等技術的應用,使得垂直方向的引導也稱為可能,大大降低在進近時的CFIT的可能性。

RNP APCH

5 民航對各個航空公司安全要求的提升

隨著民航局對各個航空公司安全審計和安全管理的增強,SMS的實施、IOSA的落實,也大大降低了各個公司發生系統性風險。這裡就不再多寫了。

最後,我們看看一個很早以前的波音的CFIT培訓視頻,再給大家提醒一下,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敬畏和警惕!

有時間,大家可以花30分鐘看一看,也許會一生受益。

本文感謝陳喆機長、孟斌機長、鍾工程師等的協助!

飛行圈~業界良心!

雷朋Ray-ban眼鏡、飛行圈精品禮品、精美手冊請長按右邊:

相關焦點

  • 伊春空難
    「伊春空難」飛行員獲刑3年 倖存者至今噩夢難醒新華網四川頻道 2014-12-20 08:51新華社黑龍江伊春12月19日電 題:我國首例重大飛行事故案:「伊春空難」飛行員獲刑3年,倖存者噩夢難醒 新華社記者梁書斌 12月19日,林都伊春寒風刺骨。上午9時許,...
  • 空難賠償陷制度泥沼 伊春空難善後難
    創紀錄的96萬元賠償額並未改變中國空難賠償的制度泥沼,伊春空難賠償陷入僵局。  □ 本刊記者 徐超 | 文  伊春「8•24」空難發生一周有餘,悲痛仍籠罩著這個城市。伊春空難的善後賠償陷入僵局。  匆忙賠償  伊春空難是中國大陸自2004年包頭「11•21」空難後,時隔近六年的又一次重大民用客機墜毀事故,世界民航史上罕見的2102天飛行「零事故」的安全記錄就此終結。  空難發生後四天,8月28日,國務院伊春飛機墜毀事故調查宣布正式成立,由國家安監總局副局長梁嘉琨擔任組長。
  • 民航總局:伊春空難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
    中廣網北京8月2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16時35分報導,造成42人死亡的伊春「8·24」墜機事故後進入第四天,位於黑龍江省境內的伊春機場昨日已經恢復通航,但是,墜機原因,仍處於迷霧之中。
  • 伊春空難倖存的前艙安全員是洛陽小夥兒
    ≮SmallTitle≯本網27日首次報導:一對洛陽母子在伊春空難中幸運逃生。當晚6時30分,市民亢女士致電本網熱線獨家報料:本次失事飛機5名機組人員中的前艙安全員連志堅(音)也是洛陽人!空難發生後,他幸運逃生,其母親現在洛陽。
  • 伊春空難機長不服判決及開除處分 飛行員聯名請願
    來源:人民網作者:責任編輯:李歡   因重大飛行事故罪,伊春空難機長齊全軍被伊春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儘管已經被羈押兩年半,再有半年便可獲自由,但因不服判決,齊全軍已經決定提出上訴。同時,齊全軍認為航空公司將其開除的處分也是「非法」的,因此向廣東省高院提出申訴。昨天,廣東高院通知齊全軍,他申請的對「與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勞動合同糾紛」一案的再審程序已經啟動。
  • 中國飛行員協會:對伊春空難機長被判刑深表失望
    新聞回顧:伊春空難機長獲刑3年 倖存者:不能僅1人擔刑責伊春空難機長獲刑3年 曾致飛機墜毀44人遇難今獲悉2010年8月24日伊春空難機長齊全軍被判刑三年,中國民航飛行員協會對判決結果深表失望。我們曾經多次表達我們的意見,但法院最終沒有接受我們的意見。
  • 伊春空難機長獲刑3年 若不上訴半年後或出獄
    飛機墜毀,機上44人死亡、52人受傷——4年前的「伊春空難」,人們已逐漸淡忘,但對那些死裡逃生的倖存者來說,噩夢卻從未醒來。希望生命的代價、法律的警鐘,能喚醒更多責任意識,換來更多出行安全。  宣判後,審判長問齊全軍是否上訴,齊全軍表示需要考慮一下再決定。  問題很多「發生事故幾乎是必然」  被告人齊全軍的辯護人、北京市藍鵬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起淮認為,伊春空難共有二十多個原因,屬於典型的「多因一果」。  張起淮說,當時氣象條件不好,齊全軍沒有返航,與領導的要求有直接關係,因為飛機上有要客。
  • 媒體質疑伊春空難稱飛行員判斷失誤造成墜機
    昨天,胡錦濤溫家寶對伊春空難作出指示,要求全力搶救傷員,立即在全航空業系統進行安全大檢查,消除隱患,確保航空安全。機長生還 人保部副部長重傷在伊春發生空難的客機,事發時載有91名乘客(除機組成員外),當中有接近一半為政府工作人員,來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及發改委,目前只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孫寶樹受傷較重。
  • 伊春空難還原:河南航空管理薄弱只是間接原因
    伊春空難還原  伊春空難的真相到底是什麼?齊全軍是伊春空難後目前唯一一名進入司法審判程序的事故責任人,這也是中國空難事故後追究飛行員刑責的首個案例。  在當日的庭審中,飛行總時達4250小時10分鐘、曾經的A類飛行教員齊全軍,以及旁聽席上的數名倖存者,不得不再次重溫那起空難的殘酷和傷痛。米女士難掩悲傷,拿出眼鏡戴上,還是掩蓋不了兩行熱淚。
  • 伊春空難機長二審維持原判 不滿判決將申訴(圖)
    昨天上午,伊春市中院對伊春空難引發的刑事案件二審宣判。駕駛飛機的機長齊全軍因重大飛行事故罪,二審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齊全軍表示仍要進行申訴,而如果放棄申訴,他的刑期將在6月份屆滿。新京報記者 王巍  首位機長被追究刑責  2010年8月24日,河南航空哈爾濱至伊春VD8387客運航班在伊春墜毀,機上44人死亡、52人受傷。  根據檢方指控,時任機長齊全軍違反航空公司關於飛行操作的規章制度,對空難負有直接責任,應當以重大飛行事故罪追究齊全軍的刑事責任,建議判處4—6年有期徒刑。
  • 伊春空難機長責任事故獲刑3年 律師表示要上訴
    伊春空難機長責任事故獲刑3年 律師表示要上訴 2014-12-19 10:29:34來源:法制晚報作者:責任編輯:王永吉   今天,伊春空難案當時的機長齊全軍因重大飛行事故罪被伊春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這是國內飛行員因飛行事故首度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宣判後,齊全軍的代理人表示很有可能提出上訴,而空難50餘名倖存者的民事賠償也開始啟動,東北民航局深圳航空等相關單位將作為索賠對象被訴至法院。
  • 國內空難壽險單筆賠付之最——伊春空難賠付490萬
    2010年8月24日晚伊春空難事故後,新華第一時間啟動了重大案件應急處理機制,從後臺海量資料庫調取保單核實篩查信息,到一線確認青島一家三口遇難者的客戶身份及投保金額,在不到12小時就做出了預付理賠的決定。490萬元的巨額賠款不僅是國內壽險空難賠付史上新高,更彰顯新華速度。
  • 黑龍江伊春空難傷者乘空中急救轉運專機抵京
    昨晚11時許,一伊春空難傷者乘空中急救轉運專機由哈爾濱轉運到京。通訊員 李濤 攝 本報訊 (記者王卡拉)昨日23時15分,北京市紅十字會999急救中心的「空中ICU」———空中急救轉運專機,搭乘在伊春空難中受傷的患者王志強,抵達首都機場,隨後,患者被送往醫院。王志強成為「空中ICU」正式啟動後的首名轉運患者。
  • 空難為什麼會發生?小飛機不等於不安全
    ,於晚9時36分在距伊春機場跑道1.5公裡處失事。  小飛機不等於不安全  有的旅客聯想到2004年的「11·21」包頭空難,失事飛機也屬於支線飛機,因此擔心支線飛機的安全性是否比大型旅客機要差。其實這種想法是一種誤解,因為空難概率與飛機屬於支線飛機還是幹線飛機無關,支線飛機(小飛機)與幹線飛機(大飛機)只是在載客量上有比較大的差距,它們都是要按一個統一的適航性標準去進行驗證,經過飛行適航性驗證試飛合格後才能發放飛行證書、投入飛行使用。
  • 「鯤鵬」落地|伊春空難 河南航空 鯤鵬航空_網易財經
    三年後的8月24日,伊春墜機事故發生。一家成立僅三年的支線航空公司,一個僅飛行七次的航班,在一個通航僅一年的新機場,終結了中國民航2102天安全飛行紀錄。黑龍江伊春空難發生前,河南航空並不出名。這個名稱的正式使用不過半年。
  • 河南航空3名前高管因伊春空難被民航「拉黑」
    原標題:政解|河南航空3名前高管因伊春空難被民航「拉黑」 新京報快訊(記者 郭超)8月10日,民航局官網首次公布了《中國民航安全管理失信人員「黑名單」》和《民航安全管理失信單位「黑名單」》,4名航空公司高管和中國民航大學朝陽飛院被民航業「拉黑」,失信人員不得擔任民航生產崗位負責人,中國民航大學朝陽飛院給予停飛整頓、行政處罰等懲戒。
  • 空難調查在中國:正在嘗試信息公開
    伊春空難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正式全文公布空難事故調查報告。 (南方周末資料圖)  中國內地到現在依然沒有相對專業的空難調查組織。而每當有事故發生時,空難的調查組一般則是由安監、監察、民航部門以及事發地所在的政府機關臨時組成。  2000年以來,中國境內發生過十餘起空難事故。從幾次空難事故的處理與信息發布的效果來看,伊春空難的調查標誌著中國的空難調查制度的逐漸完善。  2012年6月29日,伊春空難發生一年多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伊春空難的事故調查報告。
  • 禁飛、漏洞與189人錯失的生機:印尼獅航空難兩周年
    如果9件事中任何一件可以避免, 事故可能就不會發生了 2019年10月25日,空難一周年祭前夕,印尼調查人員發布了關於獅航事故的最終調查報告。當這架飛機第二天再次起飛,又一次發生故障時,沒有人能再施以援手。 從飛行員的駕駛水平、到安全管理的漏洞、再到波音飛機系統設計的缺陷……189位遇難者的「求生門」,被一扇扇關閉。事故調查人員忍不住嘆息道:「上述9件事中如果任何一項得以避免,事故可能就不會發生」。
  • 8·24黑龍江伊春墜機事故
    2010年8月24日22時10分左右,一架從哈爾濱飛往伊春的客機在伊春機場降落,接近跑道時斷成兩截後墜毀,部分乘客在出事時被甩出機艙,生還希望較小。機上有乘客91人,其中兒童5人。「8·24」墜機事故已造成42人遇難,54人生還。根據失事現場情況判斷和倖存者回憶,飛機在空中沒有發生燃燒或爆炸,初步調查沒有發現人為破壞跡象。
  • 波蘭紀念斯摩稜斯克空難10周年
    當地時間4月10日,波蘭政府舉行儀式,紀念斯摩稜斯克空難十周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當天紀念活動規模與往年相比低調不少。紀念活動主場地設在首都華沙。總理莫拉維茨基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空難已經過去了十年,但時間仿佛停止在那一刻,這場空難是整個國家悲劇。2010年4月10日,波蘭時任總統萊赫·卡欽斯基在赴俄羅斯參加卡廷事件70周年紀念活動時,所乘坐的圖-154型專機在俄西部城市斯摩稜斯克附近墜毀,包括總統夫婦、政府高官、軍方高層以及機組人員在內的96人全部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