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建設前往機場的專用高速通道?白雲機場標識標牌怎樣更清晰?航站樓附近的圍蔽路段為何經常變?地面公共運輸如何優化?怎樣讓旅客出行更加便捷、高效、舒適?春運期間,白雲機場組織召開「機場交通大家談」座談會,邀請市民代表、社會監督員、媒體代表共議機場交通服務,歡迎社會各界為白雲機場優化交通出行環境建言獻策、共同發力。同時,白雲機場公布了意見徵集郵箱,歡迎更多旅客提出寶貴意見。
白雲機場周邊每天承載著約18萬輛的車流
據白雲機場公共管理區負責人介紹,白雲機場作為一個年旅客吞吐量超過7000萬人次的綜合交通樞紐,地面交通一直倍受廣大旅客和市民朋友的關注。隨著廣州市城市交通的發展和白雲機場客貨吞吐量的不斷增長,機場範圍核心區域0.6平方公裡範圍內的交通道路,每天承載著約18萬輛的車流,標識標牌在最集中的路段需要有30多類標牌才能滿足不同方向指引需求。這裡面既要滿足廣大私家車出行,還有機場大巴、計程車、網約車以及城際軌道施工車輛通行。
去年調整主幹道及停車場標識標牌382個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座談會了解到,白雲機場早在2016年牽頭成立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交通優化管理領導小組」,開始系統規劃白雲機場地面交通資源。近年來,通過優化A、B到達區通道、加建停車場、規範網約車管理、爭取計程車夜間高速路免費通行、優化計程車調度效率及設置短途措施,及二號航站樓啟用後推出兩樓免費穿梭巴士,協調地鐵開通免費兩樓換乘,在城際軌道T1站施工期間不斷調整優化標識標牌和道路交通組織,僅去年一年調整主幹道及停車場標識標牌382個,新增75個,為旅客帶來了更清晰準確的指引。
今年春運高峰出行,白雲機場亦聯合機場交警、市交通管理局等單位,從空地交通一體化出發,圍繞航班量、客流量和車流量等大數據提前研判,科學調配,動態管理,交警部門實施「一路段一預案、一堵點一方案、一施工路段一方案」,對重要主幹道和節點實行24小時實時路況動態巡查監控,容易擁堵點段、區域,提早啟動應急管控機制,未堵先疏、小堵早疏,服務廣大車主市民出行。
按照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的統一安排,機場交警還同步開展好5個專項整治行動,包括夜查統一行動、每月「逢五」「逢十」統一行動、整治道路旅客運輸專項行動、整治摩託車電動自行車行動等,營造良好的出行氛圍。
社會監督員、市民代表獻計獻策
座談會上,社會監督員、媒體代表、市民代表就路網銜接、信息服務、交通設施等多個角度獻計獻策。「建議建一條市區接駁機場的專用高速公路」、「加快機場第二高速建設」、「機場附近能否增加服務區、加油站等便利車主」、「道路擁堵信息能否通過航空公司等渠道及時向旅客精準傳達」等多項意見建議成為大家不約而同的觀點。
機場標識標牌可否「圖片化」「立體化」?
白雲機場社會監督員、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特聘講師孫玲玲對於機場標識標牌提出建議,可否「圖片化」「立體化」?讓車主旅客更好辨識。
對此,白雲機場交警給予了回復,在交通標識標牌「國標」允許的情況下,目前已聯合機場做了進一步的優化。比如「一號航站樓、二號航站樓」這類一級信息,目前採取白底藍色字的「置頂」顯示,不同於其他標識牌的「藍底白字」,遠看非常醒目,對旅客出行指引更清晰。
能否建一條市區接駁機場的專用高速公路?
媒體代表韓先生表示,春運高峰期來臨,機場高速擁堵成為市民關心的痛點和難點問題,能否建一條市區接駁機場的專用高速公路?
白雲機場交警負責人表示,機場高速是目前廣州市區往返白雲機場的唯一高速幹線,並且機場高速還和大廣高速、樂廣高速、廣佛肇高速等多條高速相連,除了日益增長的前往白雲機場的車輛會通行機場高速,目前還有不少車輛選擇機場高速北上,造成機場高速車流量大。希望春運期間市民儘量搭乘地鐵前往機場,如果駕車走機場高速,最好出發前查詢一下導航,看看有無擁堵信息,儘量提前出門。
據介紹,2019年10月,迎賓大道-機場高速立交建成通車。2020年1月1日,花莞高速開通。2020年機場第二高速預計建成通車。以上項目將改變機場僅有一條高速公路接入的現狀,將花都區、白雲區、天河區等主幹道車輛直接引入白雲機場,提高了道路使用效率,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選擇。
航站樓附近施工圍蔽路段為何經常變?
有市民代表提出,目前白雲機場航站樓附近的施工圍蔽路段經常變,怎麼回事?白雲機場公共區項目經理陶然表示,這個主要原因是由於城軌施工。對於未來兩年城際軌道T1站施工繼續深入、覆蓋白雲機場部分核心區域,如佔用A到達區西側以及P1、P2停車場的部分車位等情況,他懇請廣大旅客車主給予更多的諒解和包容。
白雲機場交警張秋鳳表示:「航站樓附近的城軌施工圍蔽路段,目前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就好像女性生孩子一樣,會帶來陣痛,但是未來前景是美好的,預計到2022年底城軌開通了,大家會更方便些,到白雲機場將會增加一個新的選擇。」
白雲機場交通優化建議可發專用郵箱
白雲機場交警盧賢彬表示,目前每晚23時至凌晨時,是航班到達高峰,這個時段地鐵停運、大巴班次減少,計程車的需求量這個時候比較大,流量約佔全天流量20%--25%,而現有調度場地無法滿足尖峰時段車輛和旅客需求,導致北工作區西側道路結構性擁堵。需要多方面協同想辦法解決。
他說:「機場的規模和機動車增長量將在一定時期內會是以相互矛盾的形式存在,而道路的設計建設、路面標誌線的劃定、路口指示燈的設置也是影響交通出行的一個重要因素,當然交通參與者的素質高低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如何能在有效的空間、時間內,將這些負面影響因素逐漸地弱化,在現有的條件下儘可能地提高通行的效能,是我們一直在研究的問題。」
盧賢彬介紹:「白雲機場路程短,岔路多,功能分區強,下一步我們將聚焦智慧交通、精細化管理,積極研究、逐步推進,不斷提高道路通行質量,不斷提升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更好服務白雲國際機場的建設。」
白雲機場公共管理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的服務一直在路上」,下一步,白雲機場將結合市民、媒體的合理化意見建議,持續優化機場交通建設,優化管理治理,為廣大旅客創造更順暢、更便捷的出行體驗。
目前,白雲機場交通優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了專用郵箱:63889373@gdairport.com,作為日常常設的意見徵集渠道,面向廣大市民、司機朋友開放,承諾積極採納合理化意見建議,會階段性反饋,與大家攜手提升白雲機場交通服務。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李妍 通訊員機場宣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妍 通訊員機場宣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唐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