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味鐵觀音,一般採青第二天10:00前炒青,一定不能超過中午。
消青鐵觀音,通常在採青第二天12:00~18:00炒青。
拖酸鐵觀音,即採青後第二天18:00後,有的拖到第三天、甚至第四或第五天才炒青,也就是拖的時間比較長。
下面,我們來看看三者之間在外觀、口感和內質上有哪些不同。下圖是國家一級評茶師陳仕斌老師泡的三款不同類型的鐵觀音,從左到右依次為正味、消青、拖酸。
外形上,正味鐵觀音砂綠明顯;消青鐵觀音翠綠,砂綠不如正味鐵觀音明顯;而拖酸鐵觀音砂綠不明顯。茶湯方面,正味的湯色最白,消青和拖酸的鐵觀音湯色偏黃一些。
從葉底色澤上可以看出來,正味鐵觀音偏金黃色,消青是青綠色,拖酸的則是青綠微暗。
以上是它們在外形方面的區別,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它們在內含物質方面的區別。
通過上面2張表可看出,這3種風格的鐵觀音在水浸出物含量方面差別不大。
其中,正味鐵觀音在茶多酚、咖啡鹼、兒茶素含量上較高,酚氨比也最高,其中茶多酚、咖啡鹼是影響茶湯收斂性的物質;
消青鐵觀音各方面都偏中等;
拖酸鐵觀音雖然茶多酚、咖啡鹼等物質不如正味鐵觀音,但其游離胺基酸總量最高,酚氨比最低,而胺基酸是影響茶湯鮮爽方面的物質,內含物質的不同則影響了茶湯滋味的不同。
那麼,誰的音韻更好一些呢?
所謂音韻,其實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香氣馥鬱,具幽蘭之勝,即「品種香」顯; 三是品飲後有回味,即「喉韻」,餘韻猶存,齒頰留芳。正常衝泡七次後的湯色和葉底,從左至右一次為正味、消青、拖酸因鐵觀音「七泡有餘香」,因此在多次衝泡後,更可觀察其香氣和滋味方面的持久性。
通過上圖能看到,正味的葉底肥厚、金黃軟亮,消青鐵觀音慢慢轉黃,而拖酸鐵觀音最後仍是相對偏青色,無法轉為金黃色,這是他們之間在外形和葉底方面的區別。
香氣上,正味鐵觀音香氣幽深持久;消青鐵觀音濃鬱鮮香;拖酸鐵觀音高銳鮮酸,不過持久性不好。
口感上,正味鐵觀音甘甜、爽口、生津,香氣中有很優雅的蘭花香,音韻明顯。這主要是正味鐵觀音茶多酚、咖啡鹼、兒茶素含量及酚氨比均為最高,因此總體醇厚度比較好,回味悠長,而這也是「音韻」的重要表現之一。
消青鐵觀音內含物質各方面表現比較中等,且湯感相比之下較粗一些,音韻略遜,表現為醇厚中有鮮爽;
拖酸鐵觀音雖然在茶多酚、兒茶素等方面含量較低,同時在香氣中有一點青酸味,且音韻表現力較差,不過它的胺基酸含量高,滋味還是比較鮮爽的。
雖然從音韻方面來看,拖酸鐵觀音表現不如前兩者,但並不是說拖酸鐵觀音就真的不好。
因為從市場需求及個體感受差異而言,正味、消青、拖酸鐵觀音都有各自的受眾,因此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最後提醒下大家,我們將新優選一款採摘自寒露的安溪特級正味鐵觀音,讓你品味正宗觀音韻、優雅蘭花香,11月19日21:00(周四)開搶。想了解的茶友可以查看推文第二條或點擊下方圖片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