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信息公開目錄 > 文件與政策法規 > 部門文件
索引號 | 640400023/2019-00103 | 文號 | 固市監發〔2019〕54號 | 生成日期 | 2019-04-08 |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發布機構 | 固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 責任部門 | 固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
強化「宣傳也是監管」理念,堅持「宣傳培訓、預防為主、明確責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通過開設健康教育課、專題講座,利用板報、宣傳欄、校園廣播、發放宣傳單等多種形式宣傳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增進廣大師生的法律知識和維權意識。同時加大對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培訓,重點講解《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和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發布的《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教育部令第45 號)及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不斷增強食堂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業務水平,明確每個環節每個崗位職責,確保治理責任到人,校長(園長)作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作為直接責任人親自檢查督促,協調解決排查工作中存在的隱患問題,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員認真履行職責,確保各項食品安全措施落到實處。期間舉辦培訓班12期,培訓1928人次。印發新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3500本;給中小學生發放「辣條辣片等『五毛食品』要慎食」宣傳單6000份;印製《致廣大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一封信(十個必須做到)》3000份;其他宣傳材料2900份。
三、強化四個結合,抓好2019年春季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為保證春季學校(託幼機構)食堂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富有成效,不走過場,我市重點採取四個結合開展工作:一是將日常檢查與學校自查相結合。根據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19年春季開學學校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 》(市監食經〔2019〕8號)要求,及時督促轄區內各學校(託幼機構)嚴格按照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教育廳《關於開展排查校園食品安全隱患 守護校園食品安全行動的通知》( 寧市監發[2019]21號)和 自治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堂、校園周邊和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的通知》(寧食安辦發〔2019〕2號)精神,全面開展食堂食品安全自查,及時發現和消除食品安全隱患,並認真填寫《排查校園食品安全隱患自查統計表》。在此基礎上,對學校(託幼機構)食堂實行網格式檢查。二是將監管指導與查漏補缺相結合。對各學校(託幼機構)自查工作進行核查和指導,監督整改突出問題,落實整改措施,有效提升餐飲服務水平。同時對各學校(託幼機構)食堂持證情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從業人員個人健康狀況、經營場所環境(設施、設備)狀況、食品原料採購貯存和索證索票、食品加工操作、餐飲具清洗消毒、食用油、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等進行重點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檢查人員當場予以指正,並下達整改意見書,限期整改。對發現的違法問題,一律立案查處。三是將宣傳培訓與監督管理相結合。結合「明廚亮灶」和量化分級管理工作,我們加強了學校(託幼機構)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對《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的宣傳和培訓,著力提高其學校(託幼機構)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意識,進一步推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同時,我們還將監督檢查的結果在市局網站信息公示系統進行公示。並針對檢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發揮量化分級管理的抓手作用,及時進行「A」降「B」、「B」降「C」,落實全面推進與重點突出有機結合起來,提升學校(託幼機構)食堂食品安全風險意識和防範能力。四是將督查暗訪與整改落實相結合。市、縣(區)市場監管局、教體局把日常監管與網格監管、食堂自律與集中整治有機結合,對學校(託幼機構)食堂、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店進行暗訪督查,列舉問題清單,下發督查通報。截止日前,採取查看資料和現場查驗的方式,市局暗訪督查學校食堂及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店67家,此項工作還在進行中。
截止目前,此次專項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1548人次;出動執法車輛798車次;檢查學校(託幼機構)食堂796家,其中幼兒園食堂159家,中小學食堂636家;校園內食品銷售單位13家;校園周邊餐飲店、食品店790家;小飯桌12家。共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56份;對校園周邊2家食品經營戶進行了停業整頓;對校園周邊5戶未辦理營業執照的食品經營戶進行了立案查處。央視3·15晚會曝光的河南省蘭考縣寧遠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尉氏縣歐飛食品有限公司、湖南省平江縣鈞力食品有限公司、湖南省平江縣味泉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的「蝦扯蛋」辣條、「親嘴板筋」等「問題」辣條暫未發現有售;下架其他品牌辣條等五毛食品449.5公斤;沒收自製、無法提供溯源證明的辣條等五毛食品4200袋(盒)。現場對市區學校開展食品安全快速檢測360批次,包括餐用具表面清潔度、從業人員手表面清潔度、澱粉製品、豆製品、調味品等共計九大類,檢測結果不合格6批次(餐用具3份、手樣2份、調味品1份)。
(三)個別學校食堂環境衛生差,房屋破舊,面積窄小,不能進行功能分區;排煙排氣不暢,屋頂有黴斑甚至掉落牆皮;餐飲用具色標不明顯;有的使用非食品級塑料桶、盆等盛儲存放食材原料、半成品及成品;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差,操作期間不穿工作服;不及時清理壓面機,和面機沾黏酵面,結痂麵粉等汙染情況。
五、下一步工作